赵菲这么说,让那些看热闹的人顿时骑虎难下,早知道不看这个热闹了,怎么变成了证人?
不过还好的是,赵菲有充分考虑到了她们害怕得罪双方的心理,提出了当着双方的面做表录的办法,她们表示如果是这样的话,可以做笔录。
林兰妹没想到事情会演变成这样,按道理,不是她把赵兰的茶叶撞出来,让人知道她是做贼的,顺便为难一下她治保科的父亲,让刘桂珍的“骄傲”,国家干部的老公赵民生倒一下霉,这不就结了吗?
没想到赵家的人还动真格的了?做什么笔录,审什么案子?刘兰妹不由得有些心虚起来,可是这种情形之下,她也不可能退后,只好点点头,同意赵菲的提议。
“还有,林兰妹,如果这起案件查出来不是我妹做的,并且还有可能是被人栽赃的话,那你就欠我妹、欠我们家人一个道歉!”
赵菲哪能让林兰妹过得这么轻松舒服,随便栽赃摆弄了她们,就全然当成没什么事发生过。
林兰妹面上一滞,赵家人的团结和坦然,让她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但她仍强硬到底:“如果能查出来赵兰不是做贼的,那自有公论!”
“不是自有公论一句话就这么简单的,到时候如果你不道歉,我们家保留起诉你败坏别人名誉权的权力。”
赵兰也冷冷地紧跟道。这时候的赵兰,俨然已经有了几分赵菲处理事务的风采。有一家人在背后坚强的支持,赵兰的底气也足了,说话一直是很镇定的,完全没有一个小偷应该有的“慌乱”。
这让围观的人觉得,事情好象和她们开始想像得不太一样。此时虽然有不少人散去回家做饭,但还有几十个闲人围观着,并且那些散去的人还交待她们,回头要把事情的结果说给她们听。这件事的关注度之高,可见一斑。
于是,赵民生叫来治保科的几名协管员,把三个现场做笔录的女工分开看好,免得她们串供,又在茶厂的露天处摆了套桌椅,开始做起笔录来。
茶厂外是有路灯的,虽然暗点,但也不至于看不清字迹,所以借着已经点燃的路灯,吴平凡开始了他第一次的露天办案。
其实,只是一桩治安调解的纠纷罢了,这么小的案值,构不成案件。但是若是扯到名誉权,它又是一个不容小视的案件。
基层的治保工作就是这样,看似小事,但其实都不小,尤其是损害到当事人名誉、让人百口莫辩的事情时,有时候甚至会引发当事人自杀这样的悲剧收场。
吴平凡和赵民生从事治保工作十几年中,不知道化解了多少桩这样貌似平淡、但实则激流暗涌的纠纷。并且他们都深知这种纠纷的杀伤力。
在重视声誉比金钱更重要的这个年代来说,没有什么比破坏一个人名誉更严重的事情了。
“我看到林兰妹把小姑娘的背包撞到地上,然后拿起来还给她时就惊叫说怎么这么沉,里面有什么,接着就拉开包把里面的茶拿出来了……”
……
三个女工先后录了口供,赵兰和林兰妹在现场听着,都表示没有意见,整个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因为三个女工也没有什么文化,大家都是直白地把事情地经过说出来,因此吴平凡一对笔录,也渐渐勾勒出事情的经过。
林兰妹反正也不怕别人会说她是不是有意撞到赵兰的,反正从她背包里查出茶叶这件事情是肯定的了。只要有这个赃物在,她就跑不了做贼的名声。
三份笔录,都让三名女工签名按指模,赵兰和林兰妹也作为见证人写上了自已的名字。
“那么,经过三份笔录的陈述,我们可以看得出来,事件的经过就是赵兰在出厂的过程中,林兰妹不小心撞掉了赵兰的背包,林兰妹觉得背包的份量不对,在递还给赵兰背包的过程中,打开背包,发现了里面装有茶叶,于是认为赵兰偷了茶厂的茶叶。
赵兰,过程是不是这样?”
吴平凡问赵兰。
“是的,没错。”
赵兰回答。
“林兰妹,事情的过程是不是这样?”
“是的,没错。”
林兰妹也答道。
“好,你们双方都认为事件的过程是这样。那么林兰妹你现在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在笔录桌对面,放了两张凳子,林兰妹和赵兰各坐一张,开堂问审,就这样开始了。
这种形式并非不合法,在法院也有简易审理案件的程序,有报道说某地有一个法官,常年下乡为群众流动办案,把国徽绑在马背上,到哪个有案件的村庄,就把国徽立起,摆上桌子和凳子,便可以办案了。
作为治保科的科长,吴平凡也有处理此类纠纷的权力,至于办案地点和办公条件,只要三方都没有意见,程序合法,便可以成立。
林兰妹抬了下眼皮,道:
“没有什么好补充的。”
“赵兰,你有什么要补充的?”
“有。我想问一下林兰妹,这个包是我的没错吧?”
赵兰一指放在办案桌上的背包,那个构成她被栽赃的重要证据。
“是啊,当然是你的了。”
林兰妹脸上露出“你是白痴”啊的表情。
赵兰见林兰妹浑不自知,已经一步一步走进自已的陷阱,脸上浮出了自信的微笑。
这副表情落在林兰妹心里,不知道怎么地却让她无由地再度心虚。
“那我问你一句,你拿起我的背包时,有没有摸到里面的茶叶袋啊?”
那一斤茶叶是用塑料袋装着的,林兰妹强笑道:“当然有,我拿出来展示给大家看你偷窃的成果时,自然有沾到袋子。”
“好,这就说明,我的背包里,从外到里,都沾上了你的指纹是不是?”
赵兰步步紧逼地问。
咦,事情好象到了关键的时候。一边围观的人已经被吴平凡的走程序折磨得昏昏欲睡。他检验的都是大家知道的事情经过,一遍遍地重复,她们都觉得索然无味。要不是觉得都看到这个时候了,不继续看个结果太可惜,肚子饿得“咕咕”叫的她们早就坚持不住了。
不过,这时候赵兰的用词挺新鲜的,什么“指纹”的,听起来很刺激的样子啊?
☆、261。第261章 一击即中
“这?应该是吧。拿东西不就沾到了吗?有什么好疑问的?”林兰妹听到赵兰胸有成竹步步紧逼的样子,不禁也紧张起来,不过她也不是笨的,有点听出了赵兰话里的弦外之间,“你不会说这茶叶是我放进去的吧?因为有我的指纹?”
果然是这样,对方心虚了。
姐姐说得没错。
赵兰笑了,这笑里云淡风轻,万事分明的样子,让林兰妹愈发心慌了。
“吴科长,不对,事情不是这样的。不能说因为茶叶袋上有我的指纹就说是我偷放进去的。我把包拿起来的时候,有把茶叶袋扯出来看了一下,应该就是在那个时候沾上指纹的。”
吴平凡微微皱了一下眉,恕他愚钝,一时半会他还真听不出来赵兰话里是什么意思。但是林兰妹干嘛那么慌张?也没有人说茶叶是她偷放进去的呀?
想到这里,吴平凡眉头一舒:
咦?莫非事情原本就是如此?
赵兰和赵菲都是他看着长大的,依她们的品性,应该不会做这种小偷小摸的事情,光是和赵民生同事几年他就知道,凡是公家发的茶叶、笔墨,老赵都是不曾偷偷带回家过。
虽然大家都有把公家的东西拿回家的“习惯”,并且也互相默认了这种做法,但是赵民生却是一直偏执地坚持着公家就是公家的、不能私人占有的底线。
过去他是临时工时如此,如今转正了也是如此,出于对老同事的信赖,吴平凡也不愿意相信赵兰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现在看赵兰说话的气势,他怎么觉得,这个纠纷有被翻盘的可能呢?
可能吗?
就凭赵兰?
如果是赵菲他还相信,因为赵菲的沉稳大气,已经成长中不知不觉地显露,那样的特质是她父母都没有的,也不知道为何会出现在她身上。
不过,再看看赵兰背后淡定如斯的赵菲,吴平凡恍然大悟,赵兰的身后,不是一直有赵菲在支持吗?
事情到了这个时候,变得很有意思了呢!
吴平凡一直毛躁地象塞了一把稻草的心突然也静了下来,甚至带着一种“看戏”的心态,来看待这起纠纷了。
赵菲的身姿,一直站得很笔挺,就象一棵骄傲的松树一般,傲然挺立、青脆挺拔,世间的尘埃和流言,飘到她的面前,也会骤然消失得无形无踪。
“林兰妹,这么说我的包从里到外都沾满了你的指纹,你是承认的了?”
赵兰继续稳步推进。
快了,快要胜利了,现在不能急,不能冒进,姐姐说的,掌握好节奏就最重要。
赵兰努力回想着姐姐几次处理事情的气势,包括上次在学校里被“三铁”一伙人欺负做笔录的时候,姐姐虽然腿受了伤,但是从头至尾都是很镇定的。
那一次,姐姐几乎要被她们搞得触犯了法律,结果却是“三铁”她们完败,还坐了大牢。
这一次,自已一定也行。
赵兰在内心里暗暗给自已打气了,同时,姐姐一直站在身后,这也给她带来了无限的勇气。
“你,你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赵兰的话外音,在本身做贼心虚的林兰妹听来,就是企图以此来指责她把茶叶偷放进背包的意思,这弄得她有点不自在,竭力为自已反驳着。
但越是这样,就越显出了她的慌乱。
围观的人中,也有不少是知道林兰妹爱慕虚荣,喜欢炫耀的底细的,此时见她一脸不自在,吱吱唔唔的,都露出了有点怀疑的目光。
再加上赵菲此时又在后场做起解释,说了下午妹妹要去交看检茶叶时,被林兰妹弄的茶叶袋绊倒引起争吵的事情,大家同情的重心不由地就转到了赵家姐妹俩这边。
直到这时,刘桂珍才知道,原来下午她不在的那短短的一会儿,赵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