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孙子兵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读孙子兵法-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果断的班超
果断的班超

  东汉年间,班超帮助哥哥班固一起撰写《汉书》,但他认为一个男子汉的抱负不应只在纸笔上,于是弃文从武,参加了对匈奴的战斗。他坚毅果敢的性格使他在战场上屡建功勋。后来,东汉王朝为了联合西域各国共同抗御匈奴的侵扰,就派遣班超作为使节出使到西域去。

  班超手持汉朝的节杖,带领着由36 人组成的使团出发了。他们首先来到了鄯(shan)善国。班超晋见了鄯善国王,说:“尊敬的国王陛下,我们汉朝的皇帝派我来,是希望联合贵国共同对付匈奴。我们吃过很多匈奴入侵的苦,应该携起手来,同仇敌忾,匈奴才不敢再猖狂肆虐呀!”鄯善国王早就知道汉朝是一个泱泱大国,国力强盛,人口众多,不容小视,现在又见汉朝的使者庄重威仪,颇有大国之风,果然名不虚传,就连连点头称是道:“说得太对了,请您先在鄙国住几天,联合抵抗匈奴之事,容过两天再具体商议吧。”

  于是班超他们就住下了。头几天,鄯善国王待他们还挺热情,可是没过多久,班超便察觉国王对他们越来越冷淡,不但常找借口避开他们不见,就是好不容易见上了,也绝口不提联合抗击匈奴之事了。

  班超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他召集使团的人分析说:“鄯善国王对我们的态度越来越不友好了,我估计是匈奴也派了人来游说他,我们必须去探察一番,搞清事情的真相。”夜里,班超派人潜进王宫,果然发现国王正陪着匈奴的使者喝酒谈笑,看样子很是投机,就马上回来将这个消息报告给班超。接下来的几天,班超又设法从接待他们的人那里打听到,匈奴不但派来了使节,而且还带了100 多个全副武装的随从和护卫。他立刻意识到了事态已经发展到很严重的地步,就马上召集使团研究对策。

  班超对大家说:“匈奴果然已经派来了使者,说动了鄯善国王,现在我们已处于极度危险之中,如果再不采取有效措施,等鄯善国王被说服,我们就会成为他和匈奴结盟的牺牲品。到时候,我们自身难保是小事,国家交给的使命也就完不成了。大家说该怎么办?”大家齐声答应:“我们服从您的命令!”班超猛击了一下桌子,果断他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现在我们只有下决心消灭匈奴,才能完成我们的使命!”当夜,班超就带人冲进匈奴所驻的营垒,趁他们没有防备,以少胜多,终于把100 多个匈奴人全部消灭了。

  第二天,班超提着匈奴使者的头去见鄯善国王,当面指责他的善变说:“您太不像话了,既答应和我们结盟,又背地里和匈奴接触。现在匈奴使者已全被我们杀死了,您自己看着办吧。”鄯善国王又吃惊又害怕,很快就和汉朝签订了同盟协议。

  班超的举动震动了西域,其他国家也纷纷和汉朝签订同盟,很多小国也表示和汉朝永久友好。班超终于圆满地完成了使命。

  班超可谓运用“变化”之术的高手,在危急的情境之下,当机立断引发无可挽回的“变化”,让对方没有任何退路,必须按照“变化”的方向发展。

班超的妙计
班超的妙计

  东汉时期,班超出使西域,目的是团结西域诸国共同对抗匈奴。为了使西域诸国便于共同对抗匈奴,必须先打通南北通道。

  地处大漠西缘的莎车国,煽动周边小国,归附匈奴,反对汉朝。班超决定首先平定莎车。

  莎车国王北向龟兹求援,龟兹王亲率五万人马,援救莎车。班超联合于阗等国,兵力只有二万五千人,敌众我寡,难以力克,必须智取。

  班超遂定下声东击西之计,迷惑敌人。他派人在军中散布对班超的不满言论,制造打不赢龟兹,有撤退的迹象。并且特别让莎车俘虏听得一清二楚。

  这天黄昏,班超命于阗大军向东撤退.自己率部向西撤退,表面上显得慌乱,故意放俘虏趁机脱逃。俘虏逃回莎车营中,急忙报告汉军慌忙撤退的消息。

  龟兹王大喜,误认班超惧怕自己而慌忙逃窜,想趁此机会,追杀班超。他立刻下令兵分两路,追击逃敌。他亲自率一万精兵向西追杀班超。

  班超胸有成竹,趁夜幕笼罩大漠,撤退仅十里地,部队即就地隐蔽。龟兹王求胜心切,率领追兵从班超隐蔽处飞驰而过,班超立即集合部队,与事先约定的东路于阗人马,迅速回师杀向莎车。班超的部队如从天而降,莎车猝不及防,迅速瓦解。莎车王惊魂未定,逃走不及,只得请降。

  龟兹王气势汹汹,追走一夜,未见班超部队踪影,又听得莎车已被平定,人马伤亡稍重的报告,大势已去,只有收拾残部,悻悻然返回龟兹。

  班超在此战例中运用的“变化”之术,既是“声东击西”又是“骄兵之计”。班超主动发出示弱的变化信息,让敌骄傲疏于戒备,然后引导变化发展,诱敌主力分兵追击、扑空。班超则亲率主力攻击其弱点,大获全胜。。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三章:谋攻
第三章:谋攻

  孙子曰: 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辕辊,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己知彼,百战不贻;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第一节:不战而屈人之兵
第一节:不战而屈人之兵

  孙子曰: 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辕辊,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堙,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笔者字面理解

  孙子曰: 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 

  孙子论述:大凡用兵的法则是:使敌国屈服为上策,攻破敌国为下策;使敌全军屈服为上策,攻破敌全军为下策;使敌全旅屈服为上策,攻破敌全旅为下策;使敌全卒屈服为上策,攻破敌全卒为下策;使敌全伍屈服为上策,攻破敌全伍为下策。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

  所以百战百胜,并不是最好的;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不战而使敌人屈服,才是最好的。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所以,最好的用兵之道是与敌较量谋略;其次是与敌较量外交;再次是与敌较量练兵;最不好的是攻城。

  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如果要攻城,除非是万不得已。

  修橹辕辊,具器械,三月而后成;

  修造登城的大车,制备各种器械,三个月才能齐备;

  距堙,又三月而后已。

  堆积土山,又要三个月才能完备。

  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将军们不能忍受愤怒,强迫士兵像蚂蚁一样爬城墙,士兵战死了三分之一,城还是没有攻下来,这都是攻城带来的灾难。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

  所以,善于指挥战争的人,不需要战争就可以使敌人屈服,夺取敌人的城池不需要强攻,毁灭敌国不需要很久的时间,必然能够全胜于天下。

  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所以无需人困马乏就可以获得全部利益,这就是用计谋攻取的方法。

  笔者感悟

  孙子提出了一个中国人最优秀的军事观点“不战而屈人之兵”,孙子非常反对穷兵黩武,大力提倡用谋略战胜敌人。

  孙子认为战争无论大小,都要遵循用兵的法则,运用谋略迫使敌国屈服为上策,采用军队攻破敌国为下策;迫使敌全军屈服为上策,攻破敌全军为下策;迫使敌全旅屈服为上策,攻破敌全旅为下策;迫使敌全卒屈服为上策,攻破敌全卒为下策;迫使敌全伍屈服为上策,攻破敌全伍为下策。也就是说:要运用谋略,迫使敌人不战而屈服为上策,用军队打败敌人为下策。

  如此说来:百战百胜的将帅,并不是最好的将帅;不战而使敌人屈服的将帅,才是最好的将帅。因为不战就不会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