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必读的中国帝王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生必读的中国帝王史-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属于阳包阴,生下的孩子必为女。” 
  纣王不信,妲己曰:“大王不信妾的话,可以搜取城中的孕妇验证。”纣王立刻令兵士捉数十个孕妇,集中在楼下。妲己一一指着说,哪一个怀的是男胎,哪一个怀的是女胎。纣王令人剖开孕妇的肚子视之,果真像妲己说的那样。 
  纣王淫乱日甚一日,他的庶兄微子不忍坐视国家灭亡,苦劝纣王而不得,只好逃离纣王,隐居民间。纣的叔父箕子对纣的暴政早有不满,他装成疯子,混在奴隶之中。纣王发现后,命武士将其囚禁起来。 
  纣的叔父比干亲眼见微子逃隐、箕子佯狂为奴,非常伤感,又觉得他们未能尽到人臣责任,认为人主有过错而不劝谏,就是不忠;怕死而不敢进谏,就是不勇。于是他以死相争,接连三日苦苦劝谏纣王,不肯离开一步。他劝谏纣王说:“不修先王的典法,而用妇人之言,大祸不远了。”纣王恼羞成怒,要杀比干。妲己说:“妾听说圣人的心有七窍,比干自诩为圣人,剖开比干的心看看如何?”于是纣王就将比干活活杀死剖开,看他的心是否真有七窍。众朝臣见纣对自己的亲人都如此残暴,更加恐惧。于是商王朝中两个管理祭祀的乐官——太师疵和少师疆抱了宗庙中祭祀时使用的乐器逃出商都,投奔了周。自此朝廷上忠良的大臣几乎已荡然无存。 
  相传,比干在朝歌被纣王挖心以后,面如土色,掩袍不语,愤而跑出朝歌,纵马南行。他知道到了心地(今河南新乡)就会长出新的心来,不料行至牧野遇上妲己变成的老妇拦路叫卖无心菜,比干问:“菜无心能活,人无心如何?”老妇答曰:“菜无心能活,人无心该死。”比干听后,口吐鲜血,坠马身亡。骤然间,天昏地暗,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淹埋了比干的尸体,形成墓冢,故称“天葬墓”。坟墓四周,无心菜圈圈环绕,柏树随着呜呜悲鸣之声,弯了树干、断了树冠,有的还从树干中心裂开变成了“开心柏”。 
  世传当年孔子亲率弟子临墓凭吊,挥剑刻字立石于墓前。孔子把“墓”写成“莫”,意为“借地为土”。后来,有一个不学无术而好为人师的县令看到这块墓碑,讥笑孔夫子写了错别字,就当着身边的随从们说,“今天我把这个字给改正一下,我就是孔圣人的一字之师了。”县令把“莫”字下面添了一个土字。刚刚刻好,忽然乌云密布,雷声震天,只听“轰隆”一声,土字又被轰掉了。直至今日,这块石碑断裂的痕迹依稀可见,碑上的“莫”字仍然没有“土”。据专家考证,此处确为国内惟一一处孔子真迹。 
  商纣王拒谏饰非,残害忠良,使得朝中大臣、贵族以及诸侯和周边方国也都离心离德。西伯姬昌(即周文王)因看到纣王残暴,暗中叹息几声,便被纣王囚禁在羑里监狱,好几年才被放出来。纣王还将周文王的长子伯邑考杀死并剁碎,和在食物中送给文王吃,还得意洋洋地说:“谁说西伯是圣人?吃了自己的儿子肉还不知道呢!” 
  为转移人民的视线,纣王发动对周边各国的连年征战,后又把全部兵力用于对东夷的战争。战争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激化了已经尖锐的阶级矛盾。商王朝已经危在旦夕,不可收拾。 
  与日薄西山、奄奄一息的商王朝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商的西方属国——周的国势正如日中天、蒸蒸日上。经过公刘、古公亶父、王季等人的积极经营,周国迅速强盛起来,其势力伸入江、汉流域。 
  文王姬昌即位后,任用熟悉商朝内部情况的贤士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积极从事伐纣灭商的宏伟大业。 
  在政治上,他积极修德行善,裕民富国,广罗人才,发展生产,造成“耕者九一,仕者世禄,关市讥而不征,泽梁无禁,罪人不孥”的清明政治局面。他的“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政策,赢得了人们的广泛拥护,巩固了内部的团结。 
  在修明内政的同时,他向商纣王发起了积极的政治、外交攻势,争取最大限度地孤立纣王。文王曾公平地处理了虞、芮两国的领土纠纷,还颁布“有亡荒阅”(搜索逃亡奴隶)的法令,保护奴隶主的既得利益。通过这些措施,文王扩大了政治影响,瓦解了商朝的附庸,取得了“伐交”斗争的重大胜利。 
  在处理商周关系上,文王表面上恭顺事商,以麻痹纣王。他曾率诸侯朝觐纣王,向其显示所谓的“忠诚”。同时大兴土木,“列侍女,撞钟击鼓”,装出一副贪图亨乐的样子,欺骗纣王,诱使其放松警惕,确保灭商准备工作能够在暗中顺利地进行。 
  在各方面准备工作基本就绪之后,文王在吕尚的辅佐下,制定了正确的伐纣军事战略方针。其第一个步骤,就是翦商羽翼,对商都朝歌形成战略包围态势。为此,文王首先向西北和西南用兵,相继征服犬戎、密须、阮、共等方国,消除了后顾之忧。接着,组织军事力量向东发展,东渡黄河,先后翦灭黎、邘、崇等商室的重要属国,打开了进攻商都——朝歌的通路。至此,周已处于“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有利态势,伐纣灭商只不过是一个时间问题了。 
  周文王在一次战斗中生了病,带着未能实现灭亡商朝的遗憾就死去了。他的儿子姬发继承了王位,就是后来的周武王。他继续拜姜太公为军师,并用自己的弟弟周公旦等为辅傻。君臣同心协力,上下齐心,抱定了有朝一日灭商复仇的决心。 
  为了检验一下伐纣的时机是否成熟,公元前1026年(一说前1056年),周武王和姜太公率领大军来到黄河南岸的孟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北)。消息传开,邻近部族首领们纷纷前来参战,据说有八百路诸侯之多。武王面对滔滔的黄河,对周军将士和各部族的首领们说道:“我们周国接受上天的使命,从先王起就致力于顺天灭商,拯救万民。先王不幸早逝,归天前将重任托付于我。你们要全力助我,上顺天意,下合民心。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伟大的功业!”说罢下令渡河,只见人人奋勇,个个争先,千舟齐发,不一会儿便到了对岸。 
  不料周军刚渡过河,武王又下令退了回来。这样一来,不仅那些前来助战的各路诸侯觉得奇怪,就连周军武士们也闹不清,不知出了什么事。 
  原来,武王别有计较。他想:“商国内部虽然腐败,但到底还是有一定实力的。真打起仗来,只靠周军难以取胜。”他今天率兵来到孟津,一是举行一次渡河演习,查看一下周军备战的情况;二是借此机会,观察一下众诸侯国的态度,看他们是否真的愿意与周联盟伐纣。他看到周军令行禁止,进退有序,而前来助战的诸侯国首领们,有的带来了参战的队伍,有的只是来看看风向而已。周武王认为,伐纣还不到时间。 
  回去后,周武王一方面扩充军队,积极备战,另一方面又派出侦察人员,去探听情况。周武王出兵渡河的消息让纣王大吃一惊,慌乱过后,正准备派军队迎战,又听报告说周军不战自退,于是以为周武王怯战退缩,不敢与他抗衡,就放松了警惕,继续过着那荒淫靡烂的日子。 
  过了一段时间,周国派出的侦察人员相继回来,把侦察到的情况报告给武王。周武王看到出兵条件基本成熟,决定进攻商朝。 
  公元前1027年(一说前1057年)正月,周武王统率兵车300乘,虎贲3000人,甲士4万5千人,浩浩荡荡东进伐商。同月下旬,周军进抵孟津,在那里与反商的庸、卢、彭、濮、蜀(均居今汉水流域)、羌、微(均居今渭水流域)、髳(居今山西省平陆南)等方国部落的部队会合。武王利用商地人心归周的有利形势,率本部及协同自己作战的方国部落军队,于正月二十八日由孟津冒雨迅速东进。从汜地(今河南荥阳汜水镇)渡过黄河后,兼程北上,至百泉(今河南辉县西北)折而东行,直指朝歌。周国大军沿途没有遇到商军的抵抗,故开进顺利,仅经过6天的行程,便于二月初四拂晓抵达牧野。 
  在牧野,周武王召集部队,立起讨纣大旗。他站在高高的王车上,当众誓师大声说道:“尊敬的友邦国君、诸位官员和所有远征的将士们,暴君纣王败坏朝政,杀害忠臣,茶毒百姓。天怒人怨。现在,我遵照上天的意志来讨伐商纣了。所有参战的将士们,拿起你们的武器。奋勇作战吧!你们要勇猛向前,我们是正义之师,是任何敌人也不能战胜的!勇敢的将士们,在这场战斗中建立你们的功勋吧!”誓师完毕,就挥动旗帜,发出命令,千军万马开始了进攻。 
  这时候,商纣王正带着他的宠妃和一帮大臣,在鹿台上醉生梦死,吃喝玩乐,丝毫没有准备。手下的人把周军进攻的消息报告纣王,他这才着了忙,连忙召集大臣商量如何应战。商朝的军队当时正在东南地区对付少数民族,即便调动回来也远水不解近渴。纣王只好下令把大批奴隶和俘虏编入军队,号称七十万人,极为仓促地向牧野进发,与周军对阵,于是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是我国古代史上规模空前的一场大战。虽然在军队数量上,周武王的讨伐大军远远少于殷纣王的部队,可是论士气,周武王的伐纣大军同仇敌忾;论战斗力,周武王的伐纣大军训练有素。这就不是纣王的乌合之众所能比拟的了。 
  大战开始了。周军的先锋队像下山猛虎,冲向商军,惨烈的战斗一触即发。就在这紧要关头,商军前排的兵士们突然掉转矛头,朝后排冲去。原来这些都是被强征的奴隶和俘虏。他们早就恨透了殷纣王,根本不愿为他作战。商军前排倒戈,队伍顿时大乱,溃不成军。 
  商纣王本以为人多势众,周武王哪是自己的对手,满以为稳操胜券。突然传报商军大败,周军正向朝歌攻来。商纣王闻讯大惊,知道自己的末日到了,可他临死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