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攻略(校对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庶女攻略(校对版)- 第2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侯爷放心,我省得。”十一娘点头,想到项太太不合适宜的话和二夫人眼中的锐利,把项家要卖房子的事告诉了徐令宜:“……您看要不要暗中打听打听。要是项家真有什么为难之事,侯爷还是看着搭把手吧!”

    “这件事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徐令宜沉吟道,“项家世代官宦,项大人这些年来仕途顺利,按道理经济上不应该有什么为难才是啊?”然后抬头道,“这件事我会看着办的!”

    夫妻闲话几句歇下不提。

    第二天一大早十一娘穿了件茶白色小袄,茜红色绣百合忍冬花缠枝综裙,简单地绾了个纂儿,戴了对南珠珠花,到垂花门迎了罗大/奶奶、罗四奶奶、十二娘和庥哥到水榭。

    徐嗣谕和谆哥却去了学堂。贞姐儿领了徐嗣诫在水榭里等。大家见面,自有欢声笑语。

    十一娘带着两位嫂嫂在自己住的地方转了一圈。

    水榭后的三间正房,西边做了内室,东边做了库房。徐令宜的书房设在了屋后的退步。开了水榭的支窗,碧漪河的山色湖色即可映入眼帘。

    “是个避暑的好地方!”罗大/奶奶不住地点头。

    五夫人过来。

    “我那边事多,还忌着荤腥。”她笑着和罗家诸位打了招呼,把十一娘拉到一旁低声道,“你们这边就恕我失礼了。”

    十一娘知道这几天济宁师傅在她那里做法事,连连点头表示理解:“你那边是大事。只是少了你们夫妻,少了很多热闹。”

    “等过了这段日子再来吵四嫂。”五夫人客气几句,留了两小坛酒宫中贡酒金盘露,和罗家女眷闲话几句,由丫鬟婆子簇拥着回了院子。

    二夫人搀了太夫人过来。

    看见五夫人留下来的酒,太夫人微微点头,拉了罗家大/奶奶和四奶奶说话,十二娘和贞姐儿带着庥哥和诫哥在水榭旁的亭子里玩。

    项太太带着女儿来了。

    “趁着这几天在燕京,老爷带着亦嘉到一些旧识那里走动走动,顺便指点指点他的功课。”她解释着儿子的缺席。

    “这些做老子的,巴不得儿子一步登天就好!”太夫人笑道,“我们家的谕哥和谆哥今日也要上学呢!”又问起项亦嘉来,“莫非是明年准备下场。”

    项亦嘉去年秋天中了秀才。

    项太太谦虚地道:“我们家老爷让他试一试。”眉宇间却忍不住闪过一丝得意之色。

    “那是要走动走动。”太夫人听了笑道,“有项大人的旧友指点,孩子也不至于丈二和尚摸不清头脑。”

    “正是太夫人说的这个理。”项太太和太夫人说着闲话,二夫人和罗大/奶奶、罗四奶奶在一旁坐陪,那边几位小姐已经打成了一片,略带矜持地寒暄着。

    十一娘不由微微点头,暗中注意着茶水点心。

    到了中午,徐嗣谕和谆哥放学回来,在水榭中堂开了两桌。

    热热闹闹吃了饭,宋妈妈服侍徐嗣谕、谆哥、诫哥到丽景轩歇下,结香服侍贞姐儿、十二姐和项家三位小姐到韶华院歇下,大人们则移到水榭后的正厅斗牌。

    罗四奶奶不愿意上桌,把位置让给二夫人:“你们姑嫂难得见面,不像我们,有事没事就来了。”然后坐到了太夫人身边,“我来帮太夫人看牌。”

    太夫人见她说话动听,很喜欢。拉了她的手:“好,好,好。你帮我看牌。看我们一方赢三方。”

    大家听了一阵笑,施施然上了桌。

    期间有丫鬟端了什锦水果拼碟进来。

    罗四奶奶起身接了丫鬟的碟子放在太夫人身边,让丫鬟带她去净房,却朝着十一娘使了一个眼色。

    ※

    祝大家平安夜快乐!

    Oo…Haapy回来就可以看加更了!

    

正文   
                  
第二百八十四章 操持(上)
 

    十一娘看得明白,不动声色,找了个机会出了厅堂。

    罗四奶奶正在屋檐下等。

    两人去了水榭。

    “怎么了?”十一娘柔声问她。

    罗四奶奶笑道:“我上次听你说,五姑奶奶和你的生意没做成。就想问问十一姑奶奶。以后要是有机会,十一姑奶奶还和五姑奶奶一起做生意吗?”

    十一娘不知道她为什么要问这话,委婉地把自己的态度又强调了一遍:“侯爷如今赋闲在家,这样的生意我不好沾。”

    罗四奶奶听着笑了笑:“我就是问一问。”然后挽了十一娘的胳膊欲一起回正房。

    可那笑容却有些勉强。

    虽然接触不多,但十一娘觉得罗四奶奶不是那种捕风捉影的人。她没有动,反而拉了罗四奶奶的手,坦然道:“常言说的好,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四嫂有什么事,不妨说出来我们商量商量。”

    罗四奶奶犹豫半晌,低声道:“五姑奶奶邀你四哥和她一起做生意。”

    十一娘联想她之前的问话,不由眉头微皱。

    “你也知道你四哥,少有这样被人看重的时候,也不商量我,执意要我给五十两银子的盘缠,待五姑奶奶满月后就和五姑爷去趟宣同。还许我一本万利,到时候带五千两银子回来。”罗四奶奶面色有些凝重,“我听着有些不对头,细细地问他是什么生意,说是由你出面,五姑爷帮着跑腿,走范总兵的路子,用粮食换盐引。”说到这里,她看了十一娘一眼,“可我上次又听你说,不好插手这事……怕是你临时改变了主意,所以来问一问。”

    原来还没有死心!

    十一娘想到五娘孩子洗三礼时的奢侈,不禁怀疑钱明已经打着自己的名号走了范维纲的路子。

    如果真是这样,怎么没有听见徐令宜提起?是不好当着自己的面说什么?还是钱明的生意做的小,在徐令宜可以忍受的范围呢?

    她不由心头冒火。

    就算五娘不知道其中的厉害,难道你钱明也不知道吗?

    十一娘不好当着罗四奶奶非议钱明,强压了不悦,笑道:“我说呢,洗三礼时怎么还请了春熙楼的师傅包外,原来是赚了大钱!”

    罗四奶奶见她既没有说有这事,也没有说没这事,想到之前的态度,心里隐隐有底,不免气得脸色通红。索性道:“你是不知道。那天洗三礼你走后,五姑奶奶拉着大嫂私下说了半天体己话。回去后大嫂就让杭妈妈带了二百两银票给五姑奶奶。我向杏林打听,说是五姑奶奶说手里的钱用在了生意上,一时周转不灵,向大嫂借些银子使。年底就还。我当时就纳闷。五姑爷是个精明人,做什么生意会把钱全投了下去。后来五姑奶奶又把你四哥叫去,说要合伙做生意。我就留了心,让人一打听,赶情五十两银子正好是两个人来回一趟宣同府的费用。”说到这里,她气得人直哆嗦,“说起来,你们姊妹里你四哥是最弱的一个,和她又是一母同胞的……我这几天没睡过一个好觉,做梦也盼着是我太多心了!”眼睛红了起来。

    十一娘很是震惊。

    大太太给的陪嫁虽然不多,但也不寒酸。这不过两年的光景,怎么就要借钱过日子了?难道自己会意错了?五娘的钱实际上是花在了日常的开销,因此钱明才起心想去趟宣同?

    念头纷至沓来,她不由道:“四嫂,你说清楚些。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罗四奶奶也不想帮五娘隐瞒了。

    她低声道:“你也知道,五姑奶奶是早产。实际上不是摔了一跤,而是五姑奶奶眼看着要生产了,家里却没钱了。一气之下和五姑爷吵起来了。五姑爷说五姑奶奶‘不可理喻’,甩了帘子就走,两天没有回来。五姑奶奶又羞又气,闹着要去跳河……孩子这才早产的。”说着,轻轻地叹了口气,“紫苑看着事情不好,悄悄来求三姨娘。三姨娘怕被人知道了看笑话,把压箱底的八十两银子拿出来让我带给五姑奶奶……要不然,只怕要当东西了。”

    “怎么会这样?”十一娘不禁失声,“五姐也是个精明人,又马上要生产了,怎么会由着五姑爷这样闹腾?”

    “谁说不是!”罗四奶奶苦笑,“五姑爷应酬多。在春熙楼吃饭是记得帐;在多宝阁买东西是小厮送货……难道管事们到家时来结帐,五姑奶奶还能说没钱?或是让那些管事找五姑爷要去不成?那样一来,五姑爷还有什么体面可言?何况还有同窗间的应酬。那可都是债,砸锅都要随的。一笔笔,一桩桩,五姑奶奶就是再强也没有办法啊!”

    十一娘听着五味俱全,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好在五姑奶奶虽然难,但也只是一时的——五姑爷好歹是个举人老爷,等哪天中了进士出了仕也就好了。”罗四奶奶见了反过头来安慰十一娘,“至于做生意的事,十一姑奶奶也别心烦。我既然知道了你的意思,你四哥那里定会叫他死心的。至于五姑奶奶那里,我也会帮着劝一劝的。”

    现在连自己的胞兄都算计了,只怕劝也没用了。

    十一娘暗暗叹了口气,又怕四奶奶和罗振声为这事起争执。道:“四哥那里,四嫂还是别做声。不如我跟大哥说说,让大哥出面劝劝四哥。免得嫂嫂为难。”

    罗四奶奶听了很是意外。

    十一娘不提让罗大/奶奶跟罗振兴去说,而是打定主意她自己去跟罗振兴说,分明是维护自己的面子。再仔细一想,罗振兴和罗振声毕竟是兄弟,他出面劝罗振声比自己的确更有说服力。不禁露出感激之色来:“那就拜托十一姑奶奶了。”

    “我们姑嫂之间不必这样客气。”

    两人的情绪都有些低落地回了正屋。

    第二天一大早,十一娘送走了贞姐儿就差人给罗振兴去信。

    罗振兴和上次一样,利用中午午休时间来的。

    十一娘让人做了四菜一汤招待他。然后把叫他来的用意说了:“……我思来想去,只有请大哥出面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