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攻略(校对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庶女攻略(校对版)- 第4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她眼底不由露出几分疑惑。

    那眼神通明如灯烛般,照得文姨娘有些不自在。

    她不由喃喃地道:“我也没别的意思……我没做错什么,就因为不合他的心意,就被视为十恶不赦,这么多年了,不依不饶的……那乔莲房先是没保住侯爷的子嗣,后来又顶撞夫人,结果他转身就忘了……同样是妾室,凭什么对我这样,对别人又是另一番景象……”说着,她长长地透了口气,脸上露出了一个得意的笑容来,“至少大家都一样了,我这心里也就安生了。”

    秋红听得口瞪口呆。

    文姨娘却大手一挥:“睡觉,睡觉!”

    果然心情愉悦地睡着了。

    秦姨娘捂着脸大笑起来,时而高时而低的沉闷笑声听在人耳朵里有点像猫头鹰的叫声,吓了翠儿一大跳。

    她不禁狐惑地喊了一声“姨娘”。

    过了好一会儿秦姨娘才止住了笑。

    “没事,没事,你去睡吧。”

    翠儿见她眼底深处都是欢快,知道她是真高兴,满脸困惑地曲膝行礼退了下去。

    秦姨娘立刻跳起来冲进了暖阁。

    “菩萨,您可真是让我心想事成。”她穿着小衣就跪在了团蒲,“现在侯爷不再怜惜那乔莲房了,以后……”喃喃的低语消逝在袅袅佛烟中。

    ※

    我先贴个草稿

    OO~

    

正文   
                  
第四百零二章 过年(下)
 

    第二天早上,十一娘起的有点晚,待她梳洗一番刚在正厅坐定,邵家送年节礼的到了。

    她在正厅见了两位来问安的妈妈。

    “亲家老爷、太太的身体还好吧?”十一娘笑容亲切,示意小丫鬟们端了小杌子给两位妈妈坐。

    两人谦虚地半坐在了杌子上,一个回着十一娘的话:“托夫人惦记。我们家老爷和太太都好。这次来送年节礼,特意让我们跟着过来给夫人问安……”

    另一个低垂着眼帘打量着屋子里的情景。

    正厅是个三间的统厅,黑漆家具,黑漆落地柱,挂着宝蓝色的幔帐。中堂是八骏图,桌屏是花开富贵的双面绣,花觚里插着碗口大的山茶,宽敞大气,倒和沧州邵家的老宅子有几份相似。

    她的眼睛不由朝立在一旁的管事妈妈们瞟去。

    有老有少,都穿着一色的官绿色潞绸比甲,梳着圆髻,只是有人头上插着镶了宝石的簪子,有的人戴着西洋珠翠花,有的人只簪了两朵姑绒做的绢花,腕上却戴了赤金绞丝的镯子,个个腰板挺得笔直,神色整肃,比那寻常人家的主母还要体面气派,神色间却又比那三等的小丫鬟还要恭敬顺从。

    她微讶,飞快地睃了十一娘一眼。

    永平侯夫人不过十五、六岁的样子,乌黑的头发很随意的绾了个纂儿,穿了件半新不旧的葱绿色遍地金小袄,一双眼睛水杏般的透亮,只是眉宇间带着几份倦意,好像没睡好似的。

    念头闪过又马上释然。

    眼看着要过年了,谁家的主持中馈的主母不是忙得脚不沾地,何况像永平侯这样的簪缨之家。

    思忖间,看见自己的同伴站了起来:“多谢夫人。”

    她忙跟着站了起来,和同伴一起曲膝行礼,跟着一个十六、七岁,穿戴十分体面的丫鬟退了下去。

    “两位妈妈请跟我来。”那丫鬟说话细声细气,笑语亲切随和。

    她听见自己的同伴称那丫鬟为“绿云姑娘”:“您指个小丫鬟带我们去就是了,怎敢劳您大驾。”

    “妈妈不用和我客气。”绿云笑道,“既是替亲家太太来给夫人请安,就等于是亲家太太来了一样。”然后把她们领到了一旁的耳房的四方桌前坐下,叫小丫鬟烫了两壶金华酒来,“……安置沧州来的贵客。”

    她知道这是留她们吃饭,笑着道了谢。

    绿云就说了些“路上辛苦”了的客套话,见酒菜上了桌,这才笑着起身告辞了。

    她透过玻璃窗户望着绿云离开,正要在桌前坐下,就看见两个小丫鬟拥着个粗衣布鞋的英俊少年走了进来。

    屋外就有小丫鬟惊呼:“二少爷回来了!”

    屋里服侍的都朝外望过去。她站在窗前仔细打量,笑着问屋里服侍的小丫鬟:“是那个在乐安书的二少爷吗?”

    小丫鬟连连点头:“正是在乐安书的二少爷。我们家少爷去年过了县试,今年回来要考府试的。”

    “还以为你要过两天才回来。”待徐嗣谕行过礼,十一娘笑道,“没想到你今天就到了家。”

    “如果继续下雪今天就回不来了。”徐嗣谕笑道,“结果早上雪停了。”

    相比上次离家,徐嗣谕又长高了一些,进退间更见几份沉稳。

    十一娘笑着颌首:“顺利回来就好。”说着起身,“祖母一直惦记着你,去给她老人家问个安吧。”

    徐嗣谕应喏,跟着十一娘去了太夫人那里。

    太夫人见了徐嗣谕高兴的拉着他的手直问,又吩咐杜妈妈去把徐嗣谆和徐嗣诫请来。

    赵先生腊八过后就散了馆,要到来年二月初二才坐馆,这些日子或是徐嗣诫跑到徐嗣谆这边玩,或是徐嗣谆跑到徐嗣诫那边玩,兄弟俩不是在一起练习吹笛子,就是在一起习字、背书、跳白索,玩得高兴的很。

    十来个丫鬟、婆子簇拥着的徐嗣谆和徐嗣诫走了进来。

    徐嗣谆文静秀美,徐嗣诫娟丽明媚,穿着一模一样的宝蓝色鼠灰皮袄,肩并肩地站在一起,像画上的人,不管怎样看都是那么的漂亮,让太夫人脸上的笑容更深了。

    两兄弟恭敬给徐嗣谕行礼,站在了太夫人身边,看徐嗣谕的目光中都充满了好奇。

    可能因为上次回来的时候他对徐嗣诫表示好感却被徐嗣诫拒绝了,这一次徐嗣谕只是静静地站在离太夫人五步的距离望着徐嗣谆和徐嗣诫露出友好的笑容。

    兄弟三人对面而立,安静无语。

    徐嗣谆看着嘴角微抿,略带着几份怯意地小声问徐嗣谕:“二哥什么时候回乐安?”

    大家俱感意外,目光复杂地落在了徐嗣谆的身上。

    徐嗣谆被众人看着颇有些不自然,嘴角翕翕正要开口说话,徐嗣谕已笑道:“我参加完了明年四月的府试就回乐安。”

    徐嗣谆听了就露出一个小小的微笑:“那二哥有没有时间和我们一起去西苑滑冰?”说着,有些不好意思地看了十一娘一眼。

    十一娘前两天请徐令宽带两个孩子去西苑滑冰,本就是求人的事,他现在自作主张地邀了徐嗣谕去,虽然知道十一娘不会生气,但总有些不安。

    十一娘立刻朝徐嗣谆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心里却无限感慨。

    徐嗣谆有赵先生教导,越来越懂事了。现在还知道和徐嗣谕寒暄起来。

    最高兴的是太夫人。没等徐嗣谕回答,她老人家已呵呵笑道:“好,好,好。你们都去。我跟你五叔说。让他带着家里的护卫送你们去。”

    徐嗣谕嘴角慢慢绽开一个淡淡的笑意:“多谢四弟。我有好些年没去西苑了,这次正好跟着去瞧瞧热闹。”

    徐嗣谆就大大地松了口气,欢快地笑了起来:“我们只去一天。应该不会耽搁哥哥温习功课。”

    “姜先生说,功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也不迟这一天。”

    两人说着话,徐嗣诫看看高兴的徐嗣谆,又看看面带微笑的徐嗣谕,也跟着笑了起来。

    太夫人就端了茶:“千里迢迢的赶回来,也是疲惫不堪的,下去好好歇歇,晚上到祖母这里来吃饭。”

    徐嗣谕笑着客气两句,行礼退了下去。

    徐嗣谆就拉了太夫人袖子撒娇:“祖母,我们在做灯笼。”

    自从那次河灯得了第一,徐嗣谆和徐嗣诫就盼着过节好做灯笼。

    太夫人笑不可支:“去吧去吧。”

    十一娘也含笑拍了拍徐嗣谆的肩膀。

    徐嗣谆大喜,拉着徐嗣诫的手跑了。

    太夫人就笑着指了对面的炕让十一娘坐。

    “翻过年,谕哥就有十四岁了吧。”

    十一娘点头。

    太夫人又问:“跟在他身边的丫鬟叫文竹吧?”

    “嗯!”十一娘笑道,“那年您亲自挑的。这几年跟在谕哥儿身边,细心谨慎,没出什么大错。”

    太夫人就若有所指地笑道:“谕哥如今大了,有些事,你也要操操心了。”

    操心?操什么心?是怕徐嗣谕和文竹暗中生出情愫来吗?

    有的时候孩子们并不往这上面想,是大人小题大做,把事情弄复杂了。

    十一娘点头:“我会仔细看看。”

    太夫人笑着颌首,和她说了几句闲话,去了佛堂。

    十一娘有些无从下手。

    她无缘无故地把文竹叫来问一通,要是没这事,岂不让文竹委屈。要是有这事,只怕也问不出什么名堂。如果叫了别的人来问,未必知道,反而打草惊蛇。可要是不趁着在家的这些日子把这件事弄清楚了,到了乐安,山高皇帝远,有什么事他们也鞭长莫及。

    晚上索性和徐令宜商量。

    徐令宜听了大笑。

    十一娘娇嗔道:“这有什么好笑的,娘的担心也不无道理。”

    “你这个小傻瓜!”徐令宜轻轻拧了拧她的鼻子,“娘是说,要你帮着谕哥儿准备贴身服侍的人。”

    “贴身服侍的人!”十一娘这才明白过来。

    原来太夫人所说的和她担心的完全是两码事。

    她一下子坐了起来:“谕哥儿今年才十三岁,不,周岁十二……”

    十一娘汗颜。

    有种在催残幼苗的罪恶感。

    平时那么伶俐的人,怎么遇到这种事就傻了眼……他又想到十一娘刚嫁给自己的时候,小小年纪已有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镇定与大方,可涉及到私密之事的时候就全糊了……

    徐令宜心念一动,已觉得身体发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