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攻略(校对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庶女攻略(校对版)- 第7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就不是好事了!

    她思忖着出了穿堂。

    “谁陪贺公公来的?”

    “宫里的侍卫。”灯花忙道,“有四、五十人,连盏灯笼也没有打。”

    十一娘的心砰砰乱跳起来。

    书房灯火通明,徐令宜和白总管好像刚说完了话,两人一前一后正从书房出来。看见十一娘和灯花,两人都露出惊讶的表情。

    白总管忙向十一娘行礼。

    十一娘却顾不得点头,忙把贺公公来的事告诉了徐令宜。

    徐令宜的表情变得凝重起来。

    大家都望着他,大气也不敢吭一下,屋檐下大红灯笼里的蜡烛偶尔发出一声噼啪的爆烛声,气氛更显得压抑而沉闷。

    “灯花带几个机警的小厮跟我一起去,守在左顺门外,一有什么动静,就跑回来报信。”徐令宜声音冷静而理智,灯花却心里一颤,急声应“是”,拔脚就朝外院跑去。

    徐令宜吩咐白总管:“如果情况不妙,家里的事,就托付给你了!”

    白总管的眼眶突然红起来:“侯爷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声音有些哽咽,朝着徐令宜和十一娘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转身走了。

    院子里只剩下了徐令宜、十一娘和几个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的小丫鬟。

    徐令宜紧紧抱住了十一娘。

    “默言,”他低声道,“不要惊动其他人。要是我没能回来,你把庭哥儿、庄哥儿和庆哥儿叫到身边,白总管会安排你们回老家。香溢俩口子是可信之人。谨哥儿那里,你不用担心,我会让人给他带信的。就是一时见不到,等合适的时候,你们母子也能见面……”

    十一娘突然明白过来。

他,这是在交待遗嘱……

她泪流满面。

    很想说,不会有事的。

    却更相信徐令宜的未雨绸缪。

    她浑身像落进了冰窟窿似打着颤,想回抱徐令宜,手臂像被冻僵了似的抬不起来。

    “我,我知道了!”十一娘听见自己的声音哆哆嗦嗦,“我会好好照顾好孩子们的!”视线已经糊涂成了一片,“你也不用那样悲观,皇上这几年对你挺好的。也许是别的事……”她语不成句地安慰着徐令宜。

    徐令宜微微地笑,指尖轻轻地抚过她的眉眼,温柔地在她额头上亲了一下:“回去歇着吧!说不定是我多心了!”然后松开她,毫不犹豫地出了正院。

    十一娘望着他的背影,身子抖个不停,半晌才平静下来。

如果徐令宜真的回不来了,她要做的事,还有很多……她深深地吸了口气,声音平静地吩咐含笑:“我们回去吧!”

******

    那是一个非常难熬的夜,很多年之后,十一娘偶尔想起,记忆都有些模糊,反而是天亮后,白总管告诉她“皇上昏迷不醒,侯爷和陈阁老、窦阁老、魏阁老受命辅佐太子殿下暂理朝政”时惊喜的表情让她记忆深刻。

    “皇上昏迷不醒,这消息可靠吗?”十一娘并没有因此而松一口气,而是神色凝滞地问白总管,“有没有办法给侯爷带个口信去!”

    白总管见她没有一点欢颜,不由愣住,过了好一会才道:“能,现在大家都知道侯爷临危受命,又有皇后娘娘,递个口信进去很容易。”

    “那好,”十一娘沉声道,“你就跟侯爷说,‘小心秋后算帐’就可以了!”

    谁知道皇上会不会醒来……如果徐令宜风头太劲,谁知道皇上会不会因此又开始猜忌他!

    白总管神色大变,恭敬地行礼,匆匆安排递信的人去了。

    十一娘望着窗外渐渐明亮的天空,长长地透了一口气。



正文   
                  
第七百二十六章 往替(下)
 

    当天徐令宜没有回来,中午让随身的小厮带信给十一娘:“我一切安好,你不用担心。”

    第二天巳时,燕京所有寺庙道观钟声齐鸣。

    皇上驾崩了。

    十一娘不知道别人家是怎样一番情景,太夫人长长地透了一口气之后,眼眶才开始湿润。

    “礼部怎么说?”

    “丧仪依旧例。”十一娘低声道,“正在议谒辞。”

    “让家里的人都素服除妆,”太夫人靠在大红色冰裂纹锦锻大迎枕上,声音显得有些疲惫,“约束下人不得饮酒做乐、嬉笑玩耍,好好守了这一百天再说。”

    二夫人默默地坐在一旁,神色显得有些怅然。

    十一娘低声应是,出来吩咐管事们行事,三夫人穿着素服,太阳穴上贴着两块黑漆漆的膏药,急急赶了过来。

    “皇上真的没了?”她把十一娘拉到花厅旁的暖阁说话,“宫里可有什么消息没有?”

    “没听到什么消息!”十一娘道,“侯爷还在宫里没有回来!”

    三夫人眉眼中就带了几分笑:“新皇登基,怎么着也要丰赐群臣吧?”

    这样一来,徐嗣勤和徐嗣俭都有可能得到世袭的爵位。

    “现在谒辞都没有定下来,”十一娘委婉地道,“其他的恐怕要等发引以后才会议吧!”

    “也是!”三夫人嘻嘻地道,“现在说这些还早了些。”

    说着,她精神一振,高声道,“娘呢?她老人家还好吧?”一面问,一面站了起来,“我这就去看看她老人家去?”又道:“哭丧的那天四弟妹可要记得叫我们一声,怎么说我们也是一家人,亲亲热热地一起去了,太后娘娘和太子脸上也有光啊!”

    十一娘含含糊糊地应了一声,让含笑陪着三夫人去了太夫人那里,她则叫了宋妈妈和琥珀进来,吩咐国丧的事。

    丧耗的第二天,皇太子穿衰服二十七天,二十七天后穿素服,诸王、公主服斩衰三年,二十七个月除服。百官穿素服早晚到思善门外举哀号哭三天,换衰服是晚哭三天,又再早晨哭悼十天,二十七天除服。外命妇第四天穿素服到西华门举哀号哭三天,二十七天除服。官吏之家禁音乐、祭祀、婚嫁一百天。军民之家穿素服十三天,禁音乐、祭祀、婚嫁一个月。

    之后是新皇登极仪,册皇太后仪、册皇后仪、衰服完,先帝的葬祭仪式……等到十一娘和徐令宜坐下来好好说句话的时候,已是九月中旬。

    徐令宜瘦了很多。

    “皇上中途醒来的时候,第一个传旨让我进宫……”他愣愣地望着帐顶,好像有很多话要说又说不出似的。

    十一娘只好转移话题,说些高兴的事:“之前还担心因为国丧,会取消或是推后院试,如今还是如期举行,诫哥儿也不负常先生所望,考取了秀才。只可惜不能帮诫哥儿庆祝庆祝。”

    徐令宜知道十一娘所谓的庆祝,多半就是把家里的人约到一起吃顿饭什么的。

    他没有说话,搂了她的肩膀,低声道:“你要是有时间,多进宫陪陪太后吧!刚满七七,太后就执意搬到了慈宁宫去,又请了济宁师太进宫讲佛,皇上很担心。”

    有传闻说皇上是死于“脱阳”。据说,当天侍寝的,是八皇子的生母宋太妃。

    十一娘觉得人已经去逝了,再去讨论这些没有什么意义,因此一直没有和徐令宜求证这个传言。

    她第二天递了牌子,下午内务府就有了回音,让她翌日进宫。

    慈宁宫一派肃穆,成了太后的皇后娘娘一下好像老了十岁。

她轻声安慰十一娘:“我已经跟皇上说过了,等忙过这些日子就把谨哥儿调回来。你有没有觉得好的差事,我再跟皇上说说。”又道,“我记得四弟的三子是你带大的,他现在在做什么?要是没什么事,让他到禁卫军来当差吧!”

十一娘忙向太后娘娘道谢,柔声道:“贵州虽然僻远,可想着有您一直关心着他,他去了也不苦闷,反而觉得那里不错。每次写信回来都讲些新鲜的事务给臣妾,不仅是他,就是臣妾,也跟着长了不少见识。诫哥儿今年八月刚中了秀才。五叔在禁卫军,三伯家的俭哥儿是从禁卫军出去的,都是侯爷拿的主意,诫哥儿的事,只怕还是得侯爷定夺。” 
    太后最喜欢十一娘从不自作主张。

    她微微颔首。

    十一娘问起济宁师太这些日子都讲了些什么经。又把她和济宁第一次见面,济宁让她重新布置房子的事讲给太后娘娘听……气氛轻松又不失端庄,太后娘娘脸上渐渐露出淡淡的笑意来。

    有宫女进来:“太后娘娘,大觉寺的主持来了!”

    十一娘起身告辞。

    太后娘娘却道:“她是见我招了济宁进宫来讲佛,这些日子天天递牌子要见我。我被她吵烦了,随口说了个日子,没想到和你来的日子重了。你和我一起去见见她,等会用了午膳我们再说说话。”说着,伸了手示意十一娘扶着她去偏殿。 

    十一娘低声应“是”,扶着太后去了偏殿。 

    大觉寺的主持五十多岁,中等身材,腰身挺得笔直,目光锐利,看上去威严有气度。与她的身份非常的符合。而跟着她身后的女尼,正是花信年华,虽然灰衣布衫,却难掩其明眸晤齿,让人看了不由暗暗可惜,这样漂亮的一个女子,怎么就出了家的。 

    十一娘看了却是苦笑。 

    这世界真是小。 

    没想到竟在慈宁宫碰见了杨氏。 

    杨氏显然已经知道十一娘陪着太后,对她的出现并不意外,她微笑着朝十一娘点头,带着几分他乡遇故知的亲呢。 

    大觉寺的主持正在向太后娘娘引荐她:“……这是我的关门弟子,法号镜空,能断文识字,精晓《六祖坛经》。我已立她继承我的衣钵。所以今天特意带来觐见太后娘娘。” 

    如果是平时,当然有些失礼。可大觉寺的主持带着衣钵传人来见太后娘娘,大觉寺又是皇家禅院,也算得上是名正言顺。杨氏立刻上前给太后娘娘行礼。举止端庄大方,立刻获得了太后娘娘的好感:“你是哪里人士?什么原因进了大觉寺的?什么时候削的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