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攻略(校对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庶女攻略(校对版)- 第7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孙老侯爷想让他去河南都司,”徐令宜道,“孙老侯爷曾经掌管过中军都督府,有些老人情留在河南,加上河南总兵与我也有些交情……让他去磨练几年,学些真本领,然后再进西山大营。”

    这样也好。

    十一娘微微颔首。

    徐令宽夫妻来了。

    徐令宜和十一娘不由对视一眼。

    “恐怕是为了诚哥儿的来而来!”徐令宜笑着,和十一娘去了厅堂。

    “没想到四哥和四嫂也在!”徐令宽笑吟吟和哥哥、嫂打着招呼,大家笑着坐下,阿金带着小丫鬟上了茶点,五夫人委婉地问起徐嗣谨:“怎么不在家?不是说明天就走了吗?”

    十一娘把情况说了一遍。

    五夫人还欲问什么,徐令宽却觉得兄弟之间根本不用这样客气,没等五夫人开口,开门见山地对徐令宜说了来意:“……诚哥儿不比诜哥儿,他今年才十二岁,就是在外院住着,也是三天两头的往内院跑,谨哥儿又是初到贵州,事情多,哪能天天盯着诚哥儿。我看,不如让诚哥儿过了过年再去。    这样谨哥儿也安顿下来了,诚哥儿也有个准备,我们也好先把诜哥儿的事办了。”

    徐令宜自然答应。

    五夫人就长长地叹了口气,“……老一辈人的说,这吃苦也是一辈子,享福也是一辈子,都是天注定的。这两个孩子,放着大路不走非要去爬山。我也没有办法!只能求菩萨保佑天道酬勤,别让他们白白奔波一番!”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几分沮丧,几分伤感。

    十一娘想到当初和徐令宜为谨哥儿的前途犹豫徘徊,和五夫人此刻的心情是如此的相似,她安慰着五夫人:“谁说不是!当初,我也是不甘心,可现在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不仅能自己照顾自己,还能照顾家里人了,又觉得庆幸,还好当初做了那样的决定。五弟妹放心,诜哥儿和诚哥儿都是聪明伶俐的好孩子,再到外面见识一番,以后只会越来越懂事,越来越听话的。”

    “但愿如此。”五夫人点头,脸上到底露出几分期望来,“诚哥儿去了,还要谨哥儿多多教导才是。”语气很真诚,看得出来,是心里话。

    十一娘不免有些感慨。

    五夫人骨子里从来都透着几分傲气,如果不是为了儿子,只怕也不会放下/身段。可见这天下做母亲的都一样!

    徐令宽觉得五夫人是杞人忧天,没等十一娘应答,笑道:“谨哥儿是哥哥,自然会好好教导诚哥儿。你就不要说这些废话了。”

    五夫人为之气结。

    十一娘怕两人在自己屋里争起来,忙笑着对徐令宽道:“五叔明天有没有空?要是没什么事,侯爷想请您帮着送送谨哥儿!”

    徐令宜是做父亲,不好去送儿子,想着儿子能把朵颜捉回来,去个贵州不在话下,也根本没有准备去送儿子,听十一娘自作主张地这么一说,不由瞥了十一娘一眼。

    徐令宽明天本来要值夜的。禁卫军统领知道他侄儿封了武进伯,做了贵州总兵,特意放了他几天的假,说是让他好处置些家里的琐事。

    他很高兴,觉得这是嫂嫂给自己面子。要知道,现在徐嗣谨可是三品要员,主宰一方的大吏,做为长辈去送他,那些不管是比自己官阶高的还是官阶低的,都要给他行礼问好,看他的脸色行事,一想到那场面就让有些飘飘然。

    “我有空,我有空。”他哪里还会注意到这些小节,笑道,“我明天卯初就过来,陪着谨哥儿一起去祠堂。”

    徐令宜看着这样一件小事就让徐令宽高兴起来,心里不免一软。

    五弟要是有人好好的教导,说不定也会干出一番事来。

    他待徐令宽比平常宽容了很多,笑着和他打趣:“你到时可别睡过了头!”

    “怎么会!”徐令宽见哥哥和他开玩笑,神色有些激动,“我大事上虽然有点糊涂,可小事上从来没出过什么错。”

    大家不由笑了起来。

    气氛不仅欢快,而且很融洽。

    “这么大的人了,还没个正经。”五夫人笑着嗔怪着徐令宽,徐嗣谨回来了。

    “这是怎么了?”他喝得有点多,摸着脑袋道,“我,我今天一早就出去了,什么也没有干!”

    惹得众人又是一阵笑。

    五夫人更是上前携了徐嗣谨的手对十一娘道:“这也是在家里,说出去了谁相信我们贵州总兵徐嗣谨大人是这个样子!”又叫了阿金快去煨盅浓茶来给徐嗣谨醒醒酒,把来意告诉了徐嗣谨。

    徐嗣谨松了口气,拍着胸脯应了:“只要七弟和八弟用得上我,一句话!”

    五夫人对他的态度很满意,笑眯眯地点头,待徐嗣谨喝了茶,一行人去了太夫人那里。

    太夫人早就准备好了醒酒汤,忙吩咐露珠去端进来。

    徐嗣谨刚灌了一肚子的茶,现在又有一大碗汤,好不容易喝了下去,太夫人拉着他的手从有哪些人帮他送行一直问到什么时候回的府。徐嗣谨一一答了。

    徐令宜看着时候不早了,就提议大家先回去。

    太夫人看着灯光下玉树临风般的谨哥儿,想到明天就要去那穷山恶水的地方,身边还没个正经女人服侍,跟十一娘说,十一娘总说他武艺没成,再等些日子,心里就堵得慌:“今天就在祖母这里歇了,祖母也好跟你说说话!”

    徐嗣谨看着几年不见苍老了十岁的祖母,心里酸酸的,佯做欢快地搂了太夫人的肩膀:“我就是想和祖母说说话,又怕爹爹拦着……”

    “他敢!”太夫人板着脸望着徐令宜。

    徐令宜见儿子逗母亲开心,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拦着,做出一幅无可奈何的样子起身退了下去。

    太夫人开心地笑起来,低声叮嘱徐嗣谨:“你别怕,他要是敢说你,你就来告诉我。我罚他去跪祠堂去!”

“好啊!好啊!”徐嗣谨嘿嘿地笑,思忖着要不要找个机会到祖母面前告上父亲一状……

回到家的十一娘有些疲惫地叫冷香打了温热水进来泡脚。

    徐令宜就遣了身边服侍的,端了个小杌子坐在一旁帮她捏脚。

    “要不要紧,我瞧着你的腿好像有点粗!”

    “是吗?”十一娘让徐令宜掌了灯过来,仔细看了半天也没有发现有什么异样,“会不会是你眼花了!”

    徐令宜还是保守地道:“明天你就不要去送谨哥儿了,他又不是不知道你怀了身孕!”

    十一娘表情一僵。

    “怎么了?”徐令宜关切地望着她。

    “我,我还没有告诉他……”十一娘嘻嘻地道,“一直找不到个合适的机会……”实际上有点不好意思。

    徐令宜愣在那里。

    “要不,明天带谨哥儿去祠堂给祖宗磕头的时候,您告诉他吧!”十一娘望着徐令宜。

    我告诉他?

    这种事不都是做母亲的事吗?

    徐令宜含糊其辞地应了一声。



正文   
                  
第七百五十二章 守望(下)
 

    第二天一大早,徐令宜洗漱更衣,带着徐嗣谨去了祠堂。

    献上祭礼,拜了祖宗,训诫了儿子一番,刚出了祠堂的门,就看见管祠堂的一个小厮正站在祠堂旁的青松边翘首以望。

    “侯爷,六少爷。”看见两人出来,他急急上前行了礼,敬畏地道,“太夫人那边已经传了好几次话来,问您和六少爷什么时候过去?”

    徐令宜点了点头,看也没看那小厮一眼,慢慢地往外走。

    徐嗣谨看着父亲一副有话要说的样子,忙恭敬地跟了上去:“爹,您还有什么要嘱咐的?”

    徐令宜停下脚步,看着比自己还要高半个头,因神色肃然而透着股沉凝味道的儿子,不免有片刻的犹豫……也就这一犹豫,徐令宽突然从甬路尽头冒了出来:“谨哥儿,谨哥儿,快,祖母等着你用早膳,说还有话要交待你!”说完,好像这才看见徐令宜似的“哦”了一声,道:“四哥,您该交待的话应该都说完了吧!要是交待完了,那我就和谨哥儿先行一步。娘问了好几遍了,嫌几个小厮办事不力,在那里发脾气呢!就是二嫂,也劝不住。我只好亲自来找你们。”一面说,一面朝着徐嗣谨使了个眼色,转身就出了祠堂的栅子,“谨哥儿,祖母那里要紧!”也不管徐令宜是什么表情。

    徐嗣谨是个机灵鬼,哪里听不出徐令宽的用意。匆匆对父亲说了句“爹,那我先行一步了”,急急赶上了徐令宽的脚步。

    “五叔父,”他悄声道,“祖母真的发脾气了?”

    “你祖母只是有点急。”徐令宽悄声地回道,“我要是不这么说,你能脱身吗?四哥这个人,我最知道的,一啰嗦起来就没完没了。当初我去禁卫军的时候,祭了祖宗就被他拉着训话,一训就是两个时辰,我站得脚都麻了。要不是你祖母看着我们迟迟没回去,差了管事来找,恐怕我还要继续站下去。”然后奇道,“这次四哥怎么这么快就和你出来了?”

    徐嗣谨只觉得五叔父对他说不出的体贴,忙道:“我回来那天已经训过了,何况我马上要启程了,说多了,会耽搁行程的。”

    “也是!”徐令宽点头,道:“听说这次陈阁老和路尚书开了口,吏部和兵部都派了人去送你,你要是迟了,让别人等就不好了。他们虽然不过五、六品,可毕竟是六部京官,你以后找他们办事的时候多了,因为这样的小事得罪他们,实在是不划算。”

    吏部、兵部的人来送行,这并不是惯例。显然是陈阁老和路尚书为了抬举他有意为之。

    “我知道,我知道。两部的人,我会打点的。”徐嗣谨忙道,“五叔父在京里,以后有什么事还要请五叔父帮我多多留心才是。”

    “这你放心,你五叔父虽然不像你父亲那样有本事,可要论人缘,这燕京大大小小的官吏没有一个不与我相熟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