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来何事最销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忆来何事最销魂-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凝香姑娘,我跟你无冤无仇,你何必见到我就喊打喊杀的?”我不愠不火地问道。
  “哼,你跟满洲皇帝待在一处就是同我有仇!”凝香瞪大漂亮的杏眼,满脸恨意地说道。
  我真不知是该为小妹妹的民族气节拍手称赞,还是该担心自己的小命。
  “这话就有趣了,那天姑娘您不是还同他喝酒吗?那你同自己也有仇啰?”我摇摇头,轻轻地啜了口茶。
  “你……”凝香恼羞成怒地继续瞪我,好看的巴掌脸涨的通红,“本小姐不同你这恬不知耻的女人计较!”
  哟,还真是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HelloKitty是不是?姐姐看你年岁小,不同你计较,你还真是越来越带劲了?
  “噢,我恬不知耻?”我瞟了她一眼,笑得灿烂无邪,问道:“那凝香姑娘身处青楼为妓,不知道又算什么呢?”
  “我……我是为了大明江山,不是你这等庶民能懂的!”
  庶民?这用词……我头脑里飞速地琢磨着这伙人的身份,继而不动声色道:“噢,为了大明江山?可是杀了我,或者杀了顺治,大明江山就可以重来吗?杀人就能够解决问题?”
  “也许不能,但身为汉人,我们就有责任把夺我国土、亡我大明的满洲鞑子赶出去!”
  “你说得没错,身为汉人,我们抗击外族入侵绝对义不容辞。可是,有一点你却错了,亡我大明的,不是满清,不是吴三桂,也不是李自成,而是大明本身,是天道使然。”
  “你胡说!你再胡言乱语我杀了你!”
  唰的一声,凝香的剑拔出了一半,我的小心肝也吓得一颤,幸好王炯拦住了她。
  “香儿,让她说下去。”王炯盯着我,漆黑的眼眸让我看不清他心里在想什么。
  镇定心神,我继续兵行险招,“崇祯帝在位十七年,勤俭勤勉,呕心沥血,力图复兴明室,并且也的确有些成效,可是……”
  看见王炯的黑眸闪过一瞬光彩,我继续道:“他虽‘非亡国之君,而当亡国之运’(注1)!”
  “你……”
  “凝香!”王炯喝住凝香,眯着眼看着我道:“姑娘请讲!”
  “我这么说,原因有三。崇祯帝即位之初,接下的本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虽然铲除了阉党,可是庞大的文臣集团与君权的矛盾早已难以调和,大明朝廷犹如一盘散沙,积习深重难返,此其一。”
  王炯似有若无地点点头,继续不动声色地看着我。
  “常年不断的旱灾、蝗灾、水灾还有大疫,使得百姓‘无岁不苦荒,无月不苦兵,无日不苦挽输’(注2)。百姓无衣无食,甚至出现易子而食的惨况,于是全国各地流寇并起,民变不断,此其二。”
  王炯的神色转为深思,我乘热打铁道:“彼时正值北方满洲崛起,乘势大举入侵,朝廷既要抗击外敌,又要镇压关内势力高涨的农民军,还要周旋于君权之争。内外堪忧,两方作战,如何能不败?此其三。”
  王炯的眼里风云骤变,瞬间泛起赞许、怨恨、遗憾等一系列复杂的神色。
  我不怕死地总结陈词:“天灾人祸,内忧外患,大明朝廷早已如将倾大厦,即使崇祯帝倾尽全力,也无力回天了。”对于崇祯皇帝我是很惋惜的,这个史学家普遍认为的中国历史上最勤政的皇帝,兢兢业业一辈子,却也只能让大明王朝苟延残喘罢了。
  “无力回天吗?”王炯的脸上终于笑容难复,他喃喃自语道。
  注:
  1.出自《明史&;#8226;本记第二十四》
  2。崇祯七年,前兵部尚书吕维祺上书朝廷的言论。
  ~~~~☆~~~~~~~~~~~~~~~~~~~~~~~~☆~~~~
  ~~~~☆~~~~我是翼翼的分隔线~~~~☆~~~~
  ~~~~☆~~~~~~~~~~~~~~~~~~~~~~~~☆~~~~
  拜求票票、收藏和留言。。。。么么大家。。。。
  起点中文网 。qidian。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二十二章 置之死地
更新时间2009…3…26 19:15:22  字数:3487

 虽然知道他并不是需要一个答案,但我却不忍他们为着一个不可能的事业去耗尽自己的下半辈子。
  “没错,‘不破不立,不塞不流’。(注1)大明气数已尽,改朝换代不过是历史发展的规律而已,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天命……”
  “天命?我才不信什么天命!我只知道我们汉人不该被那些鞑子奴役,我们要反清复明,要夺回属于我们汉人的天下!”凝香打断我的话。
  “什么是该,什么又是不该?天下理所当然是汉人的,或者说满洲人就活该被汉人奴役?”我看着凝香,话却是说给另一个人。
  “其实满人、汉人都一样,都生活在同一片华夏大地上,没有谁应该奴役谁,也没有谁理应得到这天下。几千年来,改朝换代不知道多少次,各民族也在不断融合。隋唐的建国者杨、李两家就是鲜卑化的汉人,而他们的母、妻却是汉化的鲜卑人,还有元朝是蒙古人当权,我们汉人还不是在这天下繁衍生息下来了?再说,这次亲手推翻明朝统治的也是李自成,只不过满洲人恰好从他手里捡了个便宜而已。”
  “恰好?你说的倒轻巧!满洲皇帝为了在精神上征服我们汉人,强制我们剃发易服,改变习俗,难道我们不该反抗?”凝香盯着我,眼里满是不服和嘲讽。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赢了的必然想方设法让输了的臣服。现在是满人的天下,满人皇帝说了算,从统治者的角度来看,想要真正征服天下最大的民族,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是可以理解的,何况剃发令所下之时,顺治不过是个未满十岁的孩童,杀了他就能泄愤了?”
  我看了看半天没开口的王炯,道:“再说至于我们汉人,是不是应该对自己的民族有信心呢?华夏文明源远流长,我们哪有那么容易就被同化了?难道让你剃了头你就不是汉人了?让你换件衣服你就忘记自己的老祖宗了?‘留得青山在,哪怕没柴烧。’只要人在,精神在,其他的形式又有什么关系呢?”
  “没有关系?你没有遭遇亲族被杀,血流成河,你可以说没有关系,可我们不能。”凝香厉声反驳道。
  “每一场战争都少不了鲜血和杀戮,正是因为如此,我才希望你们不要再行险招,陷天下万民于不顾。你们想过没有?杀顺治一人可以泄愤,可以为你们弟兄宗族报仇,但天下却会群龙无首,乱的不仅仅是满清的臣子,还有刚刚安定的天下!难道你们要再陷整个中国(注2)于兵荒马乱之中?”
  能不能说服凝香我不在乎,可是王炯怎么还是一副以不变应万变的表情?他再不开口,我可真的没词了。
  “再说杀了他,自然有他的儿子继续做皇帝;就算你们再杀了他的儿子,他还有兄弟,从兄弟,甚至任何一个宗室都可能被扶上皇位,你们杀的完吗?
  “没错,杀不完,甚至这的确可能是条不归路……”王炯不无感慨地说,“只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数,有自己与身俱来的责任,而这些不是两句大道理就能推卸的。”
  我有些愧疚又有些无奈。责任,总是过于沉重的话题!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总是首当其冲地去挑起责任,然而人们却看不见那背后血与泪的代价。真不知道是让他们抱有一个无法实现的希望好,还是打碎那个希望好让他们向前看比较好。
  “凝香姑娘,王公子,两位都是明理的人。我并非想帮满清说话,也不想诋毁大明,我只知道百姓求的是衣食。对我们来说,当权的是哪个民族并不重要,是谁做皇帝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皇帝能不能让我们百姓吃得饱穿得暖,以仁义待天下。”
  “姑娘心怀天下,确有仁者之风,在下佩服!”朱慈炯恢复惯常的平淡笑容。
  “王公子谬赞了。还请王公子记住,历史的发展决不会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明朝会亡,清朝同样也有退下历史舞台的一天。从古到今,哪一个朝代能够历经千年而不衰的?更别说千秋万代了!几百年后,这天下就又是另一番景象了。”
  “姑娘见解独到,只是百年后的事情自有百年后的人去操心,而我们有不得不去完成的使命。姑娘放心,怨有头,债有主,我们一旦脱离险境,自会放了姑娘。”
  我知道让他们根深蒂固的仇恨瞬间化解是不可能的,于是微微躬身道:“那严逸在此谢谢公子了。”
  “表哥,她见过你的样子,怎么能放过她?”
  “香儿,够了。严姑娘的事我自有定夺。”
  “表哥,你……”凝香不服气地瞪了我一眼,转身跑了出去。
  王炯看着她远去的背影摇了摇头。
  “你应该去追她。”
  王炯转过身来,叹气道;“追到了又能如何?杀了你?”
  我微微一笑,不再言语。
  “严姑娘还是不愿意言明身份吗?”他坐到我对面,替我倒了杯水。
  “我说了,只是公子不信罢了!再说,王公子又何尝告诉我自己的身份呢?”我端起茶自顾自地喝起来。
  “姑娘果然非同凡响啊!”他眼里有一闪而过的杀机,看来我触到他的底线了。
  “王公子缪赞了。严逸只是一介女流,求的只是安稳度日,只是最近运气不济啊!”
  “噢,那这些是什么?”他从怀里掏出一包东西扔到桌上。
  我一看瞬间傻眼——我的“财宝袋”!
  “这里面的首饰,可是有不少为皇家御制的。”
  “是啊,顺治送我的,我逃的时候总要带盘缠吧。”我也笑得无害。
  “这么说你不是投湖自尽?”
  “当然,我只说我投湖,又没说是自杀!”
  “那这块龙凤合欢佩呢?这可是崇祯帝送给周皇后的,而顺治送给了他的皇后。”他顿了一下,盯着我说道,“我还听说,严姑娘和那位皇后长得很像呢!”不错呀,情报挺全的。
  “是吗?那块玉佩竟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