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穿残汉txt》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凤穿残汉txt- 第1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刻对面的库勾也是猛然一怔,话说迄今为止还没人能面对面接下他这全力一击。心想眼前这汉将果然不简单,遂收起小觑之心,暴喝一声再次同赵云拼杀起来。

    库勾固然蛮力惊人。赵云的枪法却更为凌厉。一来二去之下,赵云借着敏捷的身手四处躲闪,令库勾棒棒落空,直气得哇哇乱叫。但赵云却不敢就此掉以轻心,莫看这蛮将挥棒乱舞好似毫无章法,但他挥出的每一棒都饱含杀机,一旦磕着碰着轻则伤筋动骨,重则脑浆崩裂。

    两人就此纠缠了四五个回合。忽听头顶上方传来一阵嘹亮的号角声。齐军阵中顿时一片骚动。"是敌军乎?"几乎每一个齐兵的脑中都闪过了这一问题。却没有一人退缩、逃窜,因为他们的主帅赵云正心无旁骛地与藩将交战。

    赵云当然也听到了号角声,但他却知自己此刻若有丝毫退缩,那他身后的这数千兵马必将一溃千里葬身深山。想到这里。赵云当即牙关一咬,冒着大棒砸中的危险,奋身挺枪一刺。库勾哪料前一刻还左躲右闪的汉将,竟会骤然暴起使出这等同归于尽的招数。惊骇之下,来不及细想的库勾,赶紧抽棒回来防守。

    只听吱溜一声!赵云手中长枪宛如一条水蛇沿着大棒朝库勾地手挑来。猝不及防之下库勾只觉一阵钻心剧痛,原本紧握着大棒的右手竟自行一松,生生让赵云将大棒挑飞了出去!失了兵器的库勾又惊又骇,爆喝一声“小贼。竟敢使诈!”,便张开双臂一把夹住了赵云刺来的长枪。赵云却丝毫不理会对方的暴怒,当即双手一松弃了长枪,转而俯身抽刀飞快地划过库勾的胸腹。

    血雾翻滚之间库勾瞪着不甘地双目跌落马下。周遭的齐军顿时爆发出了一片欢呼。反观追随库勾而来的鲜卑骑兵则个个面露惧色心生退意。然而还未等这些鲜卑人转身逃窜,山坡上突然冲下了一群黑色杀神,直将他们杀得人仰马翻。

    “是田将军!是仁卿将军!”

    “田将军来救吾等也!”

    赵云回过头循声望去,就见山岗之上一面秀有“蔡”字的黑色战旗迎风招展。当先一员战将正是他的副手田毅,田仁卿。原来赵云此前在追击溃兵赶往雁门关的同时,曾另命田毅率领两千兵马沿小陉迂回至雁门北口,以求前后包抄这支溃兵。可田毅赶到北口后,却迟迟不见溃兵和赵云部的踪影,反倒是派出斥候回报说在句注山附近发现大股鲜卑骑兵。意识到情况不妙的田毅赶紧率部赶到句注山,于是便有了眼前的这一幕。

    田毅这两千兵马的出现对于赵云等人或许是神兵天降,但对于本以为胜券在握的高干来说却是一记晴天霹雳。就见他一把揪起前来送信的小校。大声吼道,“援军!方圆百里赵云何来援军!”

    同样难以接受现实的还有步度根,论力气草原之上没有哪个勇士比得上库勾,可就是这样一个力大无穷的鲜卑勇士竟然也有去无回。难道那赵云真如汉人所言是恍如战神一般人物?步度根的这一想法若是让赵云知晓,后者多半会不以为然地笑笑。库勾的蛮力确实惊人,但在中原却称不上罕见。莫说当年强如鬼神的吕布,就是曹操麾下的许褚都大胜其一筹。不过小国寡民的步度根又如何想象得了中原的地大物博,人才辈出。所以此刻在他眼中赵云俨然已成汉人中的第一勇士。

    “传孤口令,全军追击赵云部,莫让其逃离句注山!”高干猛然一推小校,大声宣布道。笑话,三万兵马伏击七千人,若还让对方跑掉的话,那怕高干日后还如何领兵。

    然而还未等夏昭等人拱手领命,忽听身后有人朗声阻止道,“且慢!”

    高干眉头一皱,回头就要爆发,却发现来者正是军师卫固,于是强忍下戾气,沉声问道,“军师此话何意?”

    卫固手持羽扇,信步上前,朝高干拱手一拜道,“将军明鉴,穷寇勿追。”

    “穷寇勿追?”高干不解地反问道。

    “是。兵法有云:围师必闪,穷寇勿追。”卫固直起身,神情中丝毫没有失败的沮丧,转而悠然解释道,“以今日之势,将军大可虚留生路,将赵云等引入绝地。”

    “引入绝地……”高干琢磨了一番卫固的进言,觉得有些意思,于是又追问道,“何地?”

    “阴馆。”卫固一字一顿地念出了他所设定的决战之地,“赵云今日受此伏击,必会兵退阴馆。将军可趁势派兵将阴馆团团围住。蔡吉闻讯后定会出兵救援,届时将军便可以鲜卑轻骑于半道伏击齐军援军。此便是围城打援之计!”

    围城打援乃是卫固依照孙子兵法琢磨数月想出的妙策。高干与步度根更是闻所未闻。不过两人听罢卫固所言,原本愁眉不展的脸上很快有了一丝喜色。原来阴馆虽也是雁门重镇,但在之前的交战中已被高干部烧毁,赵云若退入阴馆那岂不是成了瓮中之鳖。再怎么看卫固的计谋都比此刻同彪悍的赵子龙硬碰硬来得有效。于是高干当即点头,“善,就按军师之计行事。”

    建安七年六月,赵云于句注山受高干、步度根部联手伏击,一路且站且退遁入阴馆。高干则号称集结五万大军将阴馆层层围住。消息一经传出,整个河朔为之震动。谁都没想到十来天前还势如破竹的赵云竟会遭受如此重创。更有甚者幽并二州还有人传言,高干部之前之所以连连败退,不过是为了诱使赵云入套。如今大势已成,若蔡吉不出兵相救,阴馆便是赵云的葬身之地。于是乎,众人的兴致又从阴馆转向了齐营。从南到北,一时间无数双眼睛都紧盯着代郡雁门一线,想要看看蔡安贞究竟如何解救她帐下的第一战将。

    ——————

    码字吹风重感冒了~~~国庆期间更新较慢,还请大家见谅。(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

 第五十七节 围魏救赵

    并州与荆州虽相隔千里之远,但赵云兵败句注困守阴馆的消息还是在数日间传到了汉水河畔的曹军大营。入夜时分,曹操就着油灯仔细阅览着刚刚送来的句注战报。随着目光缓缓移动,曹操脸上的表情由最初的凝重逐渐变成了不屑,并最终化为一声轻蔑地冷笑。

    见此情形,正在一旁替曹操整理文书的曹植由不得好奇地问道,“父亲何故大笑?”

    曹植是曹操的第四个儿子,莫看他今年才刚满十岁,俨然已能出言为论,落笔成文,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更是不在话下,因此小小年纪便深得曹操的宠爱。只是曹操的宠爱方式同寻常的父亲并不一样。他不会让幼子躲在安逸的后方“长于妇人之手”,而是会像山鹰一样将幼崽赶出巢穴逼其展翅高飞。所以曹操此番南征将三子曹彰、四子曹植一同带在了身边。曹彰比曹植虚长两三岁,喜武厌文,好为将,其入营之后便整日缠着许褚等人舞刀弄枪。而曹植紧随曹操研习兵法。

    此刻面对儿子的探问,曹操将手中战报往案牍上一搁,饶有兴致地捻须反问道,“子建兵法背到何处?”

    曹植见父亲突然考校起自己学问来,连忙拱手回答道,“《孙子兵法》十三篇皆已背完。”

    曹操听罢满意地点了点头,《孙子兵法》的篇幅虽不算长,但以曹植的年纪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背完十三篇,足见其才智过人,勤勉好学。当然能背下兵法是一回事,能理解兵法运乃至活用兵法则完全是另一回事。想到这里,曹操便又向儿子问道,“天下间能背兵书者千千万万,然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者却是万里挑一。子建可知这是何故?”

    “才有庸常之分,人有贤愚之别。”曹植不假思索地回答道,眼神中闪烁着难以掩饰的自信。

    倘若是在信守中庸之道的书香世家。曹植这种不知谦逊的态度,必然会受到长辈的警告。但曹操不仅不在乎,相反他还十分欣赏曹植所流露出的自信。话说曹昂受丁夫人的影响,自小为人谦逊守礼。这当然也是件好事。只是相较之下曹操打心眼里还是更喜欢性格与他相似的曹植。于是来了兴致的曹操又紧盯着儿子继续问道,“如何分庸常?如何辨贤愚?”

    这一次年幼的曹植楞了一下,在歪着小脑袋想了半天后,他最终还是老实地摇头道,“孩儿愚钝。请父亲赐教。”

    曹操却不以为意,转而兴致勃勃地向曹植指点道,“兵者诡道也,故因势利导者为英才。刻舟求剑者为庸才。”

    曹植听父亲这么一说,再一看摆在案牍上的战报,当即会意地举一反三道,“父亲意思是,高干此番伏击赵云、兵围阴馆乃是刻舟求剑?”

    “高干不过一介武夫,此计必是出自卫固之手。”曹操摆了摆手,继而嘴角又再次扬起了一丝不屑地弧度,“卫固为人多计而无断,其伏击赵云、兵围阴馆。多半是想围城打援。只是若蔡安贞来个围魏救赵,卫固之计怕是得竹篮打水一场空也。”

    围魏救赵的典故源自战国。战国时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求救于齐国。齐将田忌、孙膑率军救赵 ,趁魏国都城兵力空虚,引兵直攻魏国。魏军回救,齐军乘其疲惫,于中途大败魏军,遂解赵围。而围魏救赵的战略也就此常为后世兵家所采用。

    听完曹操一番解释。曹植先是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旋即又长舒了一口气,拍手称快道,“妙哉!若是如此,二哥无忧也!”

    耳听曹植提起曹丕,原本正还想夸儿子两句的曹操,当即脸色一沉,默不作声地又抽了一份公文埋头看起来。一旁的曹植见状。心知自己一不小心触动了父亲的心事,连忙也跟着低下头假意整理文书。

    也不知从何时起,曹家二公子成了丞相府一个不言自明的忌讳。除了逢年过节自齐地寄来的书信,丞相府内几乎听不到任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