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穿残汉txt》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凤穿残汉txt- 第1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徐庶从未见过简雍如此同主公说话,惊讶之余,不由小声向简雍问道,“宪和,出何事也?”

    简雍倒也不客气,直接就将刚才他与刘备之间的争执一五一十地同徐庶说了一遍。结果徐庶听罢简雍所言也觉得携民南渡一事异常棘手,不过他并没有同简雍一起劝说刘备丢下百姓。而是指着山坡下的百姓向刘备求证道,“主公真打算携十万百姓渡江?”

    “孤既已许诺,愿随者同南渡,又岂能失信于民。”刘备以不容置疑的口吻点头道。

    简雍见刘备如此固执。不禁急得连连跺脚,“主公若被曹军追上,又如何能兑现承诺!”

    刘备却瞄了徐庶一眼,辩驳道,“宪和无需忧心,元直已在寿春城内外设下埋伏,此番定能拖住曹仁。”

    原来刘备在撤兵的同时,也在寿春城内设下了诸多易燃物,只等曹仁一经入城。便由事先埋伏下的细作纵火焚城,从而为南渡争取时间。不过作为始作俑者的徐庶这会儿却连连头道,“仅凭寿春大火拖延不了曹仁几日。主公若真决意携民渡江,还需奇才相助。”

    “奇才?这荒郊野岭又何来奇才?”刘备苦笑道。

    “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主公不寻。又怎知周遭没有奇才?”徐庶冲刘备微微一笑道。

    听出徐庶弦外之音的刘备赶紧翻身下马,朝他俯身一拜,“还请元直替孤指点迷津!”

    徐庶哪敢受刘备如此大礼,连忙下马扶起刘备道,“使不得,使不得。不瞒主公,火烧寿春一计并非庶所出,而是诸葛孔明所教。”

    刘备一听“诸葛孔明”四个字。立马一把抓住徐庶的双臂,急切地追问道,“诸葛孔明!汝说诸葛孔明就在附近!”

    “正是。只是孔明不可屈致,还需主公亲往求之。”徐庶略带尴尬地向刘备解释道。说实在的徐庶虽是诸葛亮的好友,却也觉得诸葛亮这次端架子端得有些过分了。毕竟刘备此刻正身处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实在是不适合搞太公遇文王的戏码。可诸葛亮偏偏一再表示。唯有刘备决意携民南渡,他才肯与刘备见面。

    然而已经兴奋得两眼放光的刘备哪管诸葛亮架子大不大,当即飞身上马向徐庶抱拳道,“还请元直速速领路。”

    眼见刘备并没有在意诸葛亮端架子,徐庶不由长舒了一口气,旋即便领着刘备等人向芍陂方向一路赶去。芍陂是由春秋时代楚国相国孙叔敖在淮河流域主持修筑的蓄水灌溉工程,因其水流经过芍亭而得名。芍陂位于大别山的北麓余脉,东、南、西三面地势较高,北面地势低洼,向淮河倾斜。每逢夏秋雨季,山洪暴发,形成涝灾;雨少时又常常出现旱灾。孙叔敖根据当地的地形特点,将东面的积石山、东南面龙池山和西面六安龙穴山流下来的溪水汇集于低洼的芍陂之中。修建五个水门,以石质闸门控制水量,“水涨则开门以疏之,水消则闭门以蓄之”,不仅天旱有水灌田,又避免水多洪涝成灾。后来又在西南开了一道子午渠,上通淠河,扩大芍陂的灌溉水源,使芍陂达到“灌田万顷”的规模。故而芍陂也与都江堰、漳河渠、郑国渠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

    刘备占据寿春后,便征召民夫修治芍陂灌溉稻田,所以对于芍陂一带倒也并不陌生。时下的淮河流域秋水高涨,芍陂内更是蓄满了湖水,远远望去一片碧波荡漾。当徐庶将一行人等领到了湖畔的一处凉亭之时,阴沉的天空中俨然已经飘起了零星雨点,只见一个白衣青年正负手立于亭中远眺前方水天一色。

    见此情形,刘备二话不说便翻身下马,疾步上前向那青年俯身下拜道,“先生屡屡出手助备,备却无缘拜会。今日得见先生真身,还请先生受备一拜。”

    青年回过身朝刘备欠身还礼道,“亮不过一介乡野村夫,岂敢受使君此等大礼。”

    简雍跟在刘备身后仔细打量了一番眼前屡次出手相助,又屡次拂衣而去的年轻人。不可否认简雍在来之前,也曾对诸葛亮心存怀疑,甚至还有些许不满。然而此刻眼见诸葛亮面如冠玉,身形修长,在碧波的映衬下隐隐透着一股子仙风道骨之气,简雍还是忍不住在心中暗暗赞叹对方——“真乃人中之龙”。

    至于刘备固然一早便知诸葛亮年纪尚轻,但在真正见到其本尊之后,还是不得不惊叹于对方年纪之小。不过惊讶归惊讶,刘备可没有丝毫小觑诸葛亮的意思。因为在此之前诸葛亮已经不止一次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的过人才华。特别是对刘备来说,如果没有之前诸葛亮促成四家联盟,并为他谋得长沙城,那此刻被曹仁追击的刘备怕是早已沦为丧家之犬。所以这会儿的刘备对诸葛亮充满了期待,一心想要从对方那里求一条妙计摆脱现下的困境。

    谁知还未等刘备张口求教,诸葛亮已然一语点穿道,“使君今日前来可是为求脱身之法?”

    被说中心事的刘备忙不迭地拱手一拜,“正是如此,还请先生赐教。”

    面对诚心求教的刘备,诸葛亮环视了一番同样心急如焚的徐庶、简雍等人,遂即抬手指着身后的芍陂悠然一笑道,“使君所求脱身之法,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六十七节 如鱼得水

    秋雷仆仆,大水没屋——瓢泼的大雨自浓密阴云中倾泻而下,将天与地连成一片灰蒙蒙的水世界。曹仁领着大队人马顺着淝水一路向南追击刘备残部。沿途的村落早已被刘备清撤一空,只留下孤零零的房舍任凭暴雨无情冲刷。恍惚间在旷野上追击的曹军仿佛成了水幕中唯一的活物。

    密集的雨点不停地拍打着人马,将每一个追击的曹兵都淋了个通透,作为统帅的曹仁却丝毫没有停歇下来的意思。须知曹仁于前一日兵不血刃占领寿春,不过入城之后曹仁却在城中多处机要位置发现了大量火石燃料,可见若非天公骤下大雨,刘备的细作极有可能已放火焚城。也正因为如此曹仁将这场秋雨视作了老天爷给他的一次机会。在他看来己方单骑走马尚且行军艰难,那裹挟十万百姓南下的刘备必然也跑不了多远。只要能追上刘备将其歼灭,那他曹仁也算是替主公解决了一个心腹大患。

    只可惜秋雨不仅能阻止刘备的细作纵火,同时也能妨碍曹仁行军。这不,在追击了一个时辰后,雨势非但没有减弱,反倒是变本加厉起来。眼见路上积水越来越深,随行的中朗将李典忍不住快马扬鞭,追上曹仁进言道,“此处地势低洼不宜行军,恳请将军绕道而行。”曹仁扫了一眼脚下泥泞不堪的地面,心知再这么追下去,不仅跑不快,甚至淤泥还会绊伤战马。因此虽心有不甘,曹仁还是依着李典的建议领兵往地势较高的方向绕道而去。但是由于地面实在太过泥泞,不少曹兵只得翻身下马,踩一脚陷一脚地牵马而行,甚至连曹仁本人也未能幸免。然而正当曹军在雨中缓慢行进之时,他们的身后却骤然传来了一阵惊恐的呼喊声。

    “淝水决堤!速逃!速逃!”

    曹仁下意识地停下脚步与李典对望了一眼。在从对方眼中读出同样的惊恐之后,曹仁二话不说便下令全军上马,不惜一切代价朝高地飞奔而去。相较曹仁的军令,破堤而出的潮水显然更有效率。在隆隆潮水声的鞭策下曹兵一路争先恐后地向高地逃亡。

    经过几番阻碍之后,好不容易爬上高地的曹仁与李典回头眺望,就见翻滚的河水越过土夯的河堤,正以惊人的速度向河岸蔓延开来,令淝水的河面一下子扩大了足足两倍有余。一些来不及逃上高地的曹兵和战马被河水裹挟着冲入河道。至于曹仁刚才行军的那段官道更是在眨眼间便与淝水融为了一体。

    其实鉴于李典先前的提醒,曹军此番损失并不算太大。但是由于曹军缺乏舟船,这便使得曹仁在大水褪去之前无法继续追击刘备。想到煮熟的鸭子竟因一场洪水不翼而飞,气急败坏之下曹仁忍不住咬牙切齿地朝天怒吼道。“天助刘玄德乎!”

    且就在曹仁仰天高呼之时,张飞正带着一队人马奔驰于龙穴山麓。在他的身后曾经的鱼米之乡成德已彻底沦为一片泽国。好在早在数天之前成德城内的百姓便已追随刘备南下渡江,如今的成德仅是一座空城。

    可绕是如此,当张飞回望成德之时。心中还是忍不住有些隐隐作痛。话说张飞坐镇寿春这些年有两桩政绩最是令他引以为傲,一是修筑寿春城,二是兴修芍陂。曾几何时,张飞甚至觉得自己会成为孙叔敖那样的名臣辅佐大哥刘备立下绝世伟业。可谁曾想,现如今不仅寿春城不经一战便拱手让给了曹仁,张飞本人更是不得不亲手捣毁芍陂,引芍陂湖水倒灌淝水,从而阻止曹军南下。

    陈到眼见张飞对芍陂恋恋不舍,不禁纵马上前向其劝说道。“时辰不早,还请将军速速启程与主公回合。”

    想到刘备还在枞阳等自己,张飞当即收起心中诸般唏嘘,转而扬起手中长枪直指泽国的对岸高声爆喝,“曹仁!今日之耻,飞他日必十倍奉还!”

    建安七年秋,江淮暴雨如注。秋潮高涨,张飞借机毁芍陂引淝水淹曹军。由于芍陂连通淠河、泄水等诸多淮河支流,因此芍陂被毁后,不仅淝水决堤,连带着周边河网也一同泛滥成灾。一时间整个九江,乃至庐江、丹阳两郡的田地被洪水冲毁无数。由此可见这三郡来年歉收已成铁板钉钉之局。不过对于刘备以及南逃的百姓来说,这场三分天灾七分人为的洪水却是他们的救命稻草。趁着曹仁被洪水阻隔之际,刘备抓紧时间将一批又一批的九江百姓自枞阳渡江送往长江南岸。

    这一日望着最后一批百姓登上渡船。一直以来精神紧绷的刘备终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