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贵名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清贵名媛- 第1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要娶你娶,总之我说什么都不能和这个女匪成亲!”王随气的直跺脚。

“你这孩子,秦姑娘哪点配不上你。人家长相不错,功夫又好,人看着也正派。什么女匪女匪的,多难听。”杨国之觉得他这徒弟的婚配,高门大户的小姐还真就未必看得上。

“秦姑娘,你别生气,他这孩子从小就脾气别扭。小时候都是他师母陪着他,我这个做师父的,笨嘴拙舌的,也不会说话,反而不知道怎么和他相处。”杨国之的性子很温和,任谁看了都是老好人一个。

那秦翠红听杨国之答应了她和王随的婚事,顿时满脸喜色。她想的直白,只觉得天地君亲师,王随无父无母的,杨国之做师父的都允了,他一个做徒弟的,难不成还要违逆师门不成。他现在性子别扭不要紧,只要成婚之后,慢慢掰正过来就是了。倒是后生米煮成熟饭,怎么都断不了了。

陆启实在看不下去了,且他对王随也有计较,就连忙道:“先不忙婚事,晚辈有话说!”

“你说,你说。”杨国之对谁都亲热。

“王随的医术是杨神医亲传,可谓是世间少有。他离京前,圣上就有意要王随去太医院任职做御医。当时王随兄只想着要走遍大江南北,历练一番,增进医术,也就推托了。可晚辈现在看来王兄的医术已经是大有进步了,想来去京都太医院复职不过是早晚的事,对吧,王兄?”陆启给王随递了个眼色。

王随何等机灵,连忙点头道:“对对对,我要去太医院!好男儿有用武之地,定然要拼搏一番。”去了太医院,就是有品阶的官身。师父再怎么老糊涂,也不可能让自己和一个女匪成婚,否则就是断徒弟的前途,让人戳脊梁骨。

杨国之闻言一顿,顿时哑了声,不知该说些什么。他本以为王随是不愿意被人束缚的,却不想到底是要进太医院。那里有什么好,朝廷党派林立,后宫倾轧,弄不好,命都得搭里去。可现在要王随别去,又有些不忍心。这孩子还是头一次这么积极做事呢,他这做师父的,总不能拖徒弟后腿。

秦翠红嘲讽一笑道:“以为老娘不知道你们打的什么主意,何必这么拐弯地说,听得让人窝火。”

说着秦翠红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拍在摇摇欲坠的桌子上道:“你们不是什么将军,神医的嘛,睁开你们的眼睛好好看清楚,老娘这东西可是货真价实。”

除了秦翠红的其他四人不用秦翠红多说就被破烂桌子上的明黄|色诏书惊了一下。

“你伪造!”王随说话的声儿都是颤的。

秦翠红莫名一股怒火,骂道:“王随,老娘不是啥龌龊小人,伪造的什么的,老娘从不认识这两字!睁开你的狗眼看看,那玉玺老娘也能伪造!”

赵晏殊最先看了一眼诏书,之后就是看着秦翠红。秦翠红一脸的坦然,回视着赵晏殊。

“王兄,待到了京都,小弟必送上一份厚礼恭祝你新婚。这样的好女子,天下不多见,万望好好珍惜。”赵晏殊说不清是什么滋味,只觉得秦翠红这女子真性情,比京都高门大户中的所谓贵女不知好了多少倍。

“兄弟帮不了你了,你乖乖的做新郎吧。其实,你媳妇还挺漂亮的,你这辈子能娶到人家,不亏。”陆启看了诏书也心潮涌动。这样的女子,他怎么就遇不上。

王随则是完全傻眼,看着秦翠红待愣愣地道:“这是你祖上一辈子的心血,你就这么着归顺朝廷,招安了!”杨国之也把诏书看了一遍又一遍,呆愣之后是巨大的惊喜,顿时觉得自己眼光不错,给徒弟相了一个好媳妇。他没开眼笑,合不拢嘴。

“要不怎么办,老娘总不能一辈子守活寡吧!再说老娘虽是土匪,也知道天下大势,哪里能和兄弟们一辈子靠杀不仁的富户过日子啊。”秦翠红语气中有一丝惆怅,又有一丝不悔,却换回了王随那个原本坚定不娶的心。

而这时的大运河上,官船航行,乘风破浪,只等着到达苏州,阖家团圆。

第二百零四章 苏州

大船就是好,宽敞明亮不颠簸,孩子们可以在船舱中疯跑或是捉迷藏,踢毽子。仔细想想,原来的小船憋闷的难受,再干净也是霉味遍布,好似随时可以令人窒息,难过的很。丽姐儿看着几个在游戏中享受到欢快而尖叫,大笑的弟弟们,不自觉地笑,也放下手中绣了一半的香囊,和弟弟们玩儿起来。船行的稳当,在船上做点针线并不难,实在无聊,丽姐儿就学着丹桂动手绣点什么打发时间。

雪儿和冰儿每到小主子们热闹玩笑的时候,总是搬过小杌子坐在船舱的门口处。原因无它,这船再好,也不能懈怠疏忽了让小主子去甲板上,那里可不是闹着玩的。出了差错,她们两个的性命可都赔不了。

“好了,好了,都过来歇歇,吃点点心。”林氏既怕孩子们玩的太凶体力不济,又觉得孩子们在面前不停地转圈,心慌意乱。

丽姐儿听了林氏的话连忙把几个意犹未尽的弟弟拉过来一起凑到林氏那里,丫鬟婆子们就端盆打水跟着林氏一起把几个孩子给梳洗干净。一番折腾之后就是孩子们乖乖地围坐在桌子旁吃玫瑰饼,芝麻糖,核桃酥,紫藤花糕。

“晌午想吃什么?”停靠天津港的那一次,林氏吩咐下人才买了不少新鲜食材,都是以防在船上久了,吃不舒坦的。

“油焖春笋!”喜哥儿最先开口,他的口味和林氏很像,喜欢清淡的素食。

“酱肘子!”乐哥儿口味相对喜哥儿稍重。

“我还想吃鱼,怎么做都好。”欢哥儿永远都吃不腻鱼,想来将来会很聪明。

丽姐儿对于几个弟弟一番内心打量,最后对着林氏道:“剁椒蒸鸡。”丽姐儿一直都喜欢吃辣,也一直喜欢吃飞禽。两世不变,奇妙的统一。

“要不要再加一道蛋包饭?”丹桂在一旁补充。

不得不说丹桂的提醒很好,几个孩子都欣然赞同,脸上绽开的惊喜可不是装的。这道在大山中丽姐儿闲着无聊与赵家的说起的菜肴,可是很受徐家人欢迎的,哪怕是到了京都,家中也会隔三岔五地做一两次,算是回味。只不过徐老太爷在原有蛋包饭的基础上又作了些改良,使得这道菜更加大气,不像是稍显简陋的小吃。反而更像是燕翅席上的主食,很上档次。

“祖父那边说了午膳要用什么吗?”林氏问丹桂。

“刚刚来福过来说了,只捡时鲜的做几道小菜即可。用不着多精致,能吃饱就好。”丹桂道。

“那就照着样子做两份。”不得不说,四个孩子点的几道菜是很全面的,鸡鱼肉菜样样都有。

果然午膳是吃的尽兴,不管是老人还是孩子。都吃的欢快,谁也没剩饭,谁也没挑食。林氏见了,很是欢喜。

丽姐儿是在午膳过后,太阳高悬的正午时分带着雪儿踏上甲板,遥望四周的。许是换了船的缘故。丽姐儿总觉得水面离得很远,水腥味也不那么浓重。有的只是刺眼的光洒落一片河面,波光粼粼。让人错觉那是一片珍宝,闪动着诱惑人的姿态,摇摇晃晃总不停歇。河风很大,把丽姐儿的碎发吹的格外零乱,她眯着眼睛看着远处的山。近处的水,只觉得不由自主。好像一只被人牵着线的风筝。

陆启在天津卫时,是帮着徐家一行弄了两条官船,丽姐儿遥遥望去,另一艘就在对面,由于装满了行李吃水颇深。

“到底是官船,就是不一样,以往要两艘船才能装的下的行李,现下只要一船半还有余地。”雪儿很是惊叹,她的头发也被大风吹的零碎。丽姐儿看她的样子,对于自己的发型状况有了几分了解。

不怪雪儿如此,就是见识过现代化高科技的丽姐儿也感叹古代人的智慧和勤劳。在这个时代,造这样的大船,结合美观与实用于一体,相对于后世的工业技艺,这绝对就是时代的奇迹。

“到底是舅爷,有功名的爷就是有本事。”雪儿继续感叹。

这年头,读书考出功名就是成功人士,士农工商,读书人排在首位,在众人眼中自然是天之骄子,高人一等。丽姐儿对于雪儿的感叹没说什么,只觉得舅舅没有死读书,懂得人情往来,为人还不算迂腐,这是个好现象。

看过了风景,丽姐儿顿感困倦,她带着雪儿回了船舱,看见几个弟弟也正准备着午睡。要说丽姐儿觉得这世最好的是什么,那绝对就是精致的米虫生活。即便是在大山里,丽姐儿也照旧没吃什么苦头,吃穿用度,哪一样都没少了她的。

雪儿连忙帮丽姐儿打散了头发,换了衣裳,丽姐儿脱鞋并排与几个弟弟一起躺着,闭着眼睛酝酿睡意。丽姐儿原本以为三个弟弟还要闹一阵子才会睡的,却没想到几个小家伙都沾了枕头就睡,想来是玩的累了。渐渐地丽姐儿思绪渐渐模糊,也沉沉睡去。

林氏看着四个孩子都呼吸轻浅,摸摸这个头,亲亲那个脸,对着一旁的丹桂道:“我这辈子可能就这几个宝贝了,虽不奢望他们个个封侯拜相,却也指望着他们将来都有个安生日子过,不愁吃穿,凡事无忧。”

“夫人可是想的远了,哥儿姐儿一看就是有福气的,将来哪里会过不好呢。再说爷生了官,外放也是富庶之地,想来山高皇帝远,也算是日子逍遥了。再不济也还有老太爷在,哪里就能像前些年提心吊胆的。您只管放宽心,好好将养,安安生生再怀个哥儿,岂不是皆大欢喜。”丹桂在离京之前,可是得了赵嬷嬷和母亲陈家的真传,各方面都非同以往,尤其是劝人的功夫,不再是昔日吴下阿蒙了。

“哪里就能那么顺当了,怎么都是坏了身子。”林氏一手捂着小腹,神色黯然。

“那杨神医可不是寻常人,想来按着他的饮食禁忌单子,小心些,必定会有好消息的。再说了当年生丽姐儿时不也是伤了身子,将养了几年,不照样又有了两个少爷。”丹桂哪里不知道林氏又想起了年前掉了的孩子,她现如今也只能劝慰。

林氏点点头,对丹桂说的话不置可否。当年生女儿时,伤了身子,将养了几年,没什么神医诊治也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