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贵名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清贵名媛- 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丽姐儿只是展颜一笑:“听,那是我的回音,我要让这大山烙上我的痕迹。”丽姐儿说完之后,扭头就走了,洒脱而利落。只把呆愣住的徐老太爷和徐熹留在原地。

回了暖阁,丽姐儿就吩咐丹桂把文房四宝拿去上房,她要对着窗子练字。丹桂虽然诧异却也不劝阻,只让虎妞在一旁看着,教她以后伺候丽姐儿习字。丹桂哪里知道丽姐儿昨天是装睡从而听到林氏和自己的话呢,只是庆幸丽姐儿还是有喜欢的事物的。

丽姐儿选择了对着窗户的桌子,执笔研墨,开始对着欧阳询的《张翰帖》描摹。每当丽姐儿累了的时候,就抬起头来透过薄薄的窗纸看着对面隐隐约约的高山,莫名的激动。直到一个时辰之后,丽姐儿写满了十篇大字才收拾好文房四宝,回到林氏的身边,自然的靠在她的臂膀旁,默默地等着赵嬷嬷今日的补品。林氏似乎习惯了女儿的沉默,也习惯了女儿这种在无声中的依赖,她突然感到欣慰,也突然明白了许多;她的女儿什么都明白,只是没有说出来。女儿用实际行动来抚平她的惶恐与担忧,也无时不在她身边安定她的心神,女儿在告诉她,她很好,毋担忧。

林氏看着丽姐儿写的十篇大字,不免惊异。这字哪里像是一个五岁的孩童写的,根本就像是一个习字十多年的学子。笔锋圆润饱满,丝毫没有毛躁,一笔笔,一字字都显示出一种平静祥和。都说一个人的字代表着一个人的心境,原来自己五岁的女儿心境已经如此安宁了吗?

夜里,林氏将丽姐儿的字拿给徐熹看,徐熹也倍感惊喜,直道自己的女儿是神童。他们又哪里知道,丽姐儿前世从小学到大学一直练了十多年的字呢。后来,徐老太爷也知道自己的孙女是个小神童了,也看到了徐熹按照丽姐儿的要求整理的读书笔记,颇觉得有趣,就照着样子也弄了三本《增广贤文》《幼学琼林》和《训蒙骈句》。

果然丽姐儿拿到之后很喜欢,练字之后,就经常倚在软枕上仔细默读,很是认真。丽姐儿心里明白,这三本书的注释可是自己曾祖父写的,那可是状元啊,比自己的爹还厉害呢,字迹中也有一些豁达的味道,果然是不一样啊。

自此之后,丽姐儿不再白日睡觉了,只要有时间就把几本书翻来覆去的看,直到了倒背如流的程度,才罢休。林氏看到女儿不那么懒散了,脸色更好了。她也习惯了山中生活,甚至渐渐地喜欢上了这种宁静平淡的生活,在平静中和丹桂继续着缝制衣衫,照料孩子。徐熹也变得更温润了,天天和老太爷一起下地整理菜蔬,之后就是随着老太爷读书谈话,日子过得也休闲。

赵家的自然是知道自己手艺一般,就天天跟在自己婆婆后头学习如何做精致的饮食。而虎妞和虎头则天天照看着鸡鸭,收捡鸡蛋和鸭蛋,好像又回到了乡村生活。姐弟俩一天到晚不亦乐乎,欢声笑语,嬉笑打闹给平静的山中带来一丝喜悦。徐福和赵老虎也早把留在地道中的两辆马车赶了回来,顺便带来了蜀州城的消息。

全家人都很担忧城中的状况,徐老太爷和徐熹问得尤其仔细。徐福和赵老虎也并没有打探到更多,不过是知道吴光地那厮还没有闯进徐家,蜀州城就民变了。至于徐家有没有什么损失,二人都不太清楚,只知道目前徐家大宅还没有被人闯进去,也仅仅是暂时安全。至于那吴光地目前如何,想也知道定是性命不保,抑或是逃了。哪怕是逃了,河间王府和靖安伯府也绝不会放过他。银子没有拿到便罢了,居然还弄出民变,这不是把本就在京城中举步维艰的河间王往死里逼嘛!

“孙儿只是不明白,那些灾民怎会来蜀州城呢?”徐熹依旧对这事想不通。刑州闹灾荒,灾民也该去湖州逃难啊,怎的来了蜀州,为何舍近求远啊?

“难道湖州已经有朝廷的兵马紧紧围住,阻止灾民进入?没听说啊。”徐熹很是困惑。

徐老太爷捻着胡子,眯缝着双眼,不发一语,只是望着窗外峦嶂起伏。

还好,家中对于蜀州城的状况也仅仅是紧张了几天而已就平息了。在安宁的日子中,一家人迎来了大寒。

----------------------------------------------------------------------

明天看情况两更。

求收藏,求推荐,求包养。

第五十九章 大寒

这是一更,二更在晚上。

-----------------------------------------------------------------------

这一年的大寒恰好和腊八是同一天。这一天赵嬷嬷和赵家的一起熬煮了腊八粥,那股子香甜味让丽姐儿恨不得吃上一大碗。可是丽姐儿的食量也就是那么回事儿,最后也仅仅只是喝了一小碗。唯独林氏那碗粥和别人的多少都有些不同,是加了一片阿胶的。不管这附近有多少温泉,山中依然是酷寒的,林氏虽然不怎么出屋走动,屋内又因为地龙,炭盆而四季如春,可到底是觉得浑身冒冷气,畏寒犹甚。

当然,大家也都没当一回事,反正林氏自从生了丽姐儿之后身子就不好,哪怕是上次生了双生子月子坐的不错也到底是弱些。更何况这样寒冷的山中,谁都有些不适应,又何止是林氏呢?

午间徐家的主子们都在老太爷那边吃火锅,而其他人则找了大厨房外炭火烧得最旺盛的外厅吃火锅。

徐老太爷所住的院子离温泉最近,暖和是暖和,可也最潮。当初徐熹怕这温泉中的水汽伤身,说什么也不让徐老太爷住。可徐老太爷因为喜欢这院子离温泉近,泡温泉最方便,所以丝毫不为所动,照样住的好好的。唯一不同的就是每天都喝一碗鸡肉薏米汤,健脾祛湿,补中益气。这也算是另外一种变相的互补吧。

席间丽姐儿看着碟子中绿油油的菜苗,食欲大增。哪怕是在山中,徐家就是徐家,依旧是豪门大族,这种天气也照样只吃菜苗。其实是这种严寒的天气,哪怕是温泉地菜蔬也照样是生长缓慢,人都等着吃,没有办法也只得吃菜苗了。反正菜地多,种的菜蔬也多,哪怕所有的菜苗都吃完了,也天气暖和了,新种的菜蔬也长起来了。

一家人吃的正欢,丽姐儿刚刚夹了一箸羊肉要往口里送,就有人隔着门大声道:“老太爷,要下雪。”

林氏和丽姐儿到没觉得有什么,而老太爷和徐熹就在短暂的愣神之后,连忙放下筷子冲了出去,连大氅都没有披。林氏不明所以,只好嘱咐丽姐儿不要乱走动接着吃,就急忙拿着两件青狐大氅追了出去。

丽姐儿轻轻推开窗户,只留了一丝窗户缝,偷偷向外看去。家里面所有的男人都在菜园子里,将扁平的长竹片使劲压弯成一个半弧形,再插到一垄垄菜蔬的两侧,牢牢固定住。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什么时候家里的男人们配合的都这么默契了?不到一盏茶的功夫,菜园子里就竖起了无数个半弧竹片,破坏了菜地原本的美感。

林氏原本是要把大氅递给徐熹的,可徐熹根本就没有时间停下来理睬,只让林氏快点回去,天气严寒冻病了就不好了。最后,不知道是谁拿出了粗麻布,大家仔仔细细地将长长的布盖在了半弧之上,俨然将所有的菜罩了起来。

丽姐儿这才恍然大悟,谁说古代没有蔬菜大棚的啊,这不就是嘛!虽然没有后世那么功能全面,可至少现在这种特殊处理可以避免即将到来的大雪将菜蔬压塌或者冻死。

等到男人们都忙完了,林氏才提前一步进来了。丽姐儿也在林氏进来之前将窗户关严,安静地坐在八仙桌旁,拿起筷子又夹了一箸菜苗往嘴里送。林氏进来看到了就是这样一幅画面,她似乎也明白了家中的男人为何那么做,表情是豁然开朗,看到女儿斯文而优雅的吃东西,林氏的嘴角又往上翘了翘。

之后徐老太爷和徐熹也进来了,将午饭用过之后,徐老太爷就嘱咐一家人不要外出,哪怕是去菜园子。丽姐儿立即明白了徐老太爷的话,这山中的风雪必定是格外寒冷的,这样的天气不管是谁,都得生病。

果然徐熹领着林氏和丽姐儿回自家院子时,空中已经飘满了鹅毛大雪,洋洋洒洒,铺天盖地,遮住了天光,令人睁不开眼睛。到了内室,通过赵嬷嬷才知道刚刚男人们在菜园子忙活的时候,她和媳妇就赶紧给牲口和鸡鸭喂了食,顺便还挤回了两罐牛奶。驱寒用的炭火也赶紧从库房中搬了两篓出来,就怕这雪下个几天几夜,不便出行。

也许是心理作用,也许是亲眼看到了大雪,林氏总是觉得冷,让丹桂将窗户关严,窗户缝也重新贴了明纸。而自己也加了一件夹袄伏在榻上,身下又压了一床锦被。

丽姐儿则在一旁对着两个弟弟微笑。两个弟弟都特别乖,不哭也不闹,只是睁着大大的湿溜溜的双眼盯着丽姐儿,看得丽姐儿心都软了。丹桂烧上小火炉,将新得的牛|乳到出一些来热上,一看就知道要喂孩子了。

丽姐儿算了算两个弟弟的日子,对着赵嬷嬷道:“是不是应该给两个弟弟吃辅食了?”

赵嬷嬷听了惊异的看着丽姐儿,道:“丽姐儿还知道这个?”

丽姐儿只是笑笑,面不改色,道:“我只是以己度人而已。”

赵嬷嬷听着丽姐儿文邹邹的话,不由皱眉,随后就把注意力转移到了两个小少爷身上,是不是该喂辅食了呢?

丽姐儿现在把自己锻炼的愈发面不改色,面色平静了。反正日子就这么过了,何必跟自己过不去呢,脸皮厚点也不是坏事。

果然,当天晚上,赵嬷嬷就弄了一点煮熟的鸡蛋黄,将其用勺子压得碎碎的好似粉末一般,然后混入了牛奶,把它搅成糊状,再一点点喂给喜哥儿和乐哥儿。林氏在一旁看着,觉得兄弟俩吃的不错,也就放了心。

而晚饭林氏只吃了一两口阿胶糕,就不再吃了。对于林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