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贵名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清贵名媛- 第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嘞!”赵老虎动作飞快,眨眼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徐熹刚才听了祖父并不严厉的训斥,腼腆地笑了笑,就不在意了,只是站在一旁,等着祖父发话。

赵老虎也同样动作飞快,站在徐老太爷面前大气都不喘,眉飞色舞地说:“俺娘说了,幸亏是前天勤快都把缸给盛满了,别说是两三天,就是五六天都不是啥问题。不过这些水可不能用来洗澡,要不然一两天都不够。”赵老虎的话很明白,或者说赵嬷嬷的话更明白。缸里水还是满的是恰好,而现在的水吃喝都够用,沐浴却是万万不能的。

徐老太爷点点头,这就算是答应了,也理解现下的情况。

“随我上山看看,不用进深山。”徐老太爷说的有些不明不白,大家都不太懂这是什么意思,可也并没有过多的疑惑和踟蹰,都跟着老太爷出了篱笆墙,向荔枝林地走去。

走着走着,徐老太爷才说话:“你们看看这山上的土和石头会不会掉下来?”一听这话,大家都愣了一下,随后都明白过来了。老太爷这是问大雨会不会把山泥石流给冲下来,即便昨天没有,可最近会不会有还是个未知数,毕竟昨天的雨势太大,很有可能将山石等等冲松动了。这要是真的,那可就危险了,山脚下就是房子,离的多近啊,这山又如此的高大雄伟,冲下来的山石都能把这里活埋了。想到这里,大家都出了一身冷汗。

“应该还不至于吧,这里树多植物多,阻止山石泥流的阻碍也多,想来不会出什么事的。”徐寿毕竟在这里守了不短的时间,大体情况还是了解的,虽不敢说十成十的安全,可山石泥流不是小事,这里应该还摊不上这样的倒霉事。

徐老太爷的神色有些松动,似乎不那么焦虑了。徐熹虽然也听说过山泥石流活埋人,但毕竟从未亲眼瞧见过,听了徐寿的话也就安心了。赵老虎觉得徐老太爷是有点杞人忧天,这里的山石还不至于下场大雨就被冲下来。

就这样大家看了看山石树木等等就回了篱笆墙内。虽说徐寿当时说了劝慰的话,其他人都安了心;可徐老太爷心里还是有一分警醒的,时不时地往荔枝林望一下,就怕有什么风吹草动。

丽姐儿自然不知道曾祖父和一众人等做什么,她只一心一意等着虎妞回来,看看都采回了什么好东西。只可惜等待的时间太漫长,心情也变得焦虑了。

林氏自然知道女儿的小心思,但她并不点破,只是在一旁若无其事的缝制衣衫,挑选了嫁妆中那么多匹料,到现在还没有全部消耗掉呢。

丽姐儿可能是太过无聊了,只好磨蹭到林氏身边。看着林氏灵巧的手指随着衣料针线翻飞,丽姐儿心里痒痒的,思来想去还是开了口:“娘亲教我女红吧。”本来丽姐儿还打算在山上能疯一疯的,可是自己的体力的确不好。既然只能留在家中,做点手工也没什么不好,这女红严格说起来也算是艺术了。

“是该学了,好好磨磨你的性子,省得你每天都想要去山上疯跑。”林氏丝毫都没有被女儿说的话吓到,她现在的承受能力可比以前强多了。

丽姐儿不好意思的笑了,她一点都不怕林氏,抬头说道:“那女儿现在就学?”

“你想学什么?”林氏先问这个。

“先学绣花呗,最简单的那种针法。娘亲教女儿学,等到入了娘亲的眼了,这些衣衫娘亲就挑女儿能帮得上忙的,也免得娘亲辛苦。”丽姐儿是诚心诚意想帮林氏的。

“看在你孝顺的份儿上,先教你一种。”林氏很感动,女儿五岁就知道孝顺。

“等一下,女儿得去拿纸笔记下来。”说着丽姐儿就去了暖阁拿了上次记录如何制作小衣服的本子和毛笔。

林氏先拿过女儿的本子看了看,字迹清秀,记录详尽,有的地方甚至还画了图作了符号。林氏诧异地看了看女儿,这可真是全面,哪里像出自一个五岁小姑娘之手啊。林氏哪里知道这是丽姐儿按照前世大学时代作笔记的谨慎态度来记录的。

“那就先学平针吧,这个最简单。”林氏放下了本子,开始认真教导。丽姐儿先拿过针,穿了线交给林氏,自己才又把自己所要用的针穿了线。林氏看了丽姐儿动作熟练很高兴,开始了讲解。丽姐儿先跟着作了一遍,等到完全合格之后才付诸于记录,同样文字详尽,还画了图。

第八十六章入秋

丽姐儿似乎还挺喜欢女红这门功课,并没有感到心烦或是焦躁,有的只是心平气和。丽姐儿甚至忘记了赵家的和虎妞是何时回来的,只记得那一筐筐各式各样的蘑菇,木耳和山菜,看来母女俩在山中看见什么就采摘什么,很随机。

晚餐自然是就是菌汤和拌木耳了,丽姐儿又一次大快朵颐,味道真是鲜美,和前世吃到的味道大不一样,这就是纯天然的原因?丽姐儿百思不得其解。丽姐儿又想到自己最爱吃的菌类是金针菇,把它用来涮锅和做辣白菜汤是最好不过的。赵家的和虎妞这次却并没有采摘到,有点美中不足。不过,有的吃就好,何必拘泥太多,现在口中吃的也不错。

“外面还那么潮吗?”丽姐儿一天都没有出门,想知道家里的道路状况,只好拉着虎妞问。

“菜园还好,其他地方都能游鸭子了。”虎妞说的并不夸张,在外面根本就不能穿布鞋,只能穿草鞋。除了菜园之外的空地都坑坑洼洼的,俨然一个个小水塘,明镜一般,映着雨过天晴后的蓝天白云。

“有这么严重?”丽姐儿想象不到外面是个什么情形,也庆幸自己一天都没有出去,要不然崭新的绣鞋肯定是要浪费了。

“可不是,就山上还好点,可也就是好那么一点点,今天走路可费劲了。”虎妞开始说起山中的状况,潮湿,泥泞,路不好走,哪怕是穿了草鞋也和没穿鞋一样。要不是刚刚下过雨是蘑菇都出来的时候,是断不会去山上的。

丽姐儿听了虎妞的话,更加庆幸自己没去。这要是冒冒失失地去了。恐怕也干不了什么活计,只会给赵家的和虎妞添麻烦。

两三天之后,温泉水终于又变得清澈了,山泉水也可以饮用了,这都让大家欢欣鼓舞不用紧巴巴地过日子了,可以沐浴的日子到来了。看来不只是在现代住宅区停水令人不舒坦,在这里亦是如此。

徐老太爷这两三天着实吃不香,睡不着,提心吊胆。不是因为不能沐浴,也不是因为缺乏饮用水。而是他老人家担忧山石泥流。他总是害怕那片荔枝林子挡不住松动的山石泥浆,总是害怕山上的泥土就那么悄无声息地滑下来,所以总是有事没事地过去看看。哪怕是走不开,也远远地眺望一眼,就怕那边有什么动静。还好,事实证明,自己是白担心一场。自己所选的地方还是很安全的。徐老太爷的心掉进肚子里了,自然又开始原来的生活了。

当暑热渐渐消退,早晚得加件长衫时,丽姐儿意识到秋天要来了。时间总是毫不留情地流逝,谁都无法阻止。丽姐儿看着林氏愈发大起来的肚子,又一次开始紧张了。当然丽姐儿的紧张情绪还是有所缓解的。那就是林氏这一胎绝对不是双胎,肚子绝对没有怀着喜哥儿和乐哥儿时那般大。幸好这次怀的只是一个,这就已经是林氏的运气了。现在的条件实在是简陋。丽姐儿只能寄希望于运气。当然丽姐儿这个时候也开始准备白棉布,小衣衫和剪子等等器具了,毕竟还有一个挺着比林氏更大的肚子来回晃悠的丹桂呢。丽姐儿算过了,丹桂的应该是十月生,当然这是在徐老太爷没有误诊的情况下。而林氏是十一月生。如果丹桂和林氏生孩子都比较准时的话,丹桂做完月子也就能帮着林氏接生了。毕竟接生这事只靠着赵嬷嬷和赵家的还是太过力不从心。没办法。生孩子这事男人们是绝对帮不上忙的,而丽姐儿又太小,只能是帮忙看着熬药或是照顾两个弟弟而已。

丽姐儿想着两个孕妇的事情,而男人们那边已经开始计划去山中打猎,打柴,采摘浆果过冬等事宜了。冰窖中的食物在不断减少,可是日子不能不过了,只能进行生产自救了。于是男人么坐不住了,秋天是个好时候,山中的动物都肥了,山果山菜也都呈现着饱满的状态。既然聚宝盆就在手里,又何必发愁,直接用一身本领换来就是了。而徐老太爷面对膳食中没有鱼类的踪影,已经无法再忍耐了,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沿着翡翠潭接着往下走,什么时候看到成形的大鱼,什么时候罢休。而赵家的似乎早有先见之明,早在春夏两季时就大量的采摘榆钱,槐花,蕨菜,蘑菇,木耳等等一切山中常见,不常见的可食性高,味道又不错的山货储存起来。开始赵嬷嬷也没再意,总觉得儿媳是多次一举,可现在看来,又觉得儿媳这件事办得不错,毕竟食物多了,心里也舒坦。原以为这些东西也没有多少,可仔细一清点才发现,十个大筐满满登登,丝毫不留缝隙。

“我看你平时这厨房的活都忙不过来,这些东西你都怎么弄回来的?”赵嬷嬷看着低着头不说话的儿媳问。

“平时相公上山回来都会弄一些,儿媳也经常带着虎妞去山里转悠转悠。”赵家的声音不大,可赵嬷嬷听得见。

“这事办得不错,有空就带着虎妞上山看看,山核桃,栗子,酸枣,柿子什么的,看到的话就弄一些回来。”赵嬷嬷夸赞,也允许儿媳多出去走走。

“知道了。”赵家的是高兴的,她也知道婆婆这是变相的告诉她厨房里的活计不用担心。说到底,婆婆心善,虽然对自己长久不怀孩子有些不满,却也从不曾为难过,对自己这个做儿媳的已经是很好了。

从那天起,赵家的果然就和虎妞经常去山中弄一些山货回来。丽姐儿的嘴也越发不闲着了,不是吃一捧酸枣,就是砸一个核桃,要么就是吃橙红灯笼一般的柿子。

男人们说干就干,凉风一起就准备好干粮水囊,上山挖陷阱,打猎,砍柴去了。而丽姐儿每天也多了件事儿,那就是每天早上都逛一遍菜园子,看看哪种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