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风知劲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疾风知劲草-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时间到了民国时期,虽然清末南北方物资运输已经开通了海运,但大运河作为南北运输的大动脉,河上船只依然南来北往,川流不息。宿迁运河上的东关码头依然繁忙,号称“日进斗金”。

  宿迁城里有个青帮老头子姓黄,人称黄老太爷。这黄老太爷看着陆家靠这东关码头发财,就想霸占码头。这青帮就是靠吃运河沿线起势的,可嘴边的肥肉却被别人叨了去,黄老太爷就唆使手下徒儿徒孙每日到码头闹事,打架斗殴,寻衅滋事,陆家当然不肯相让,两下经常火拼。

  在一次闹事中,陆家家主不幸被黄老太爷手下用斧头失手砍死,陆家人就把死尸停放在宿迁县衙门口,声言要惩办凶手,否则决不罢休。双方都请钱子行写状子,打官司。钱子行就把一方交给外甥仇发家诉讼,自己帮着另一方打官司。舅甥俩勾结起来,让双方花银子,哪方送钱多,就让哪方稍占上风,逼迫一方再送银子。就这样案了拖了一年有余,陆家卖田卖产,直落得个倾家荡产;黄老太爷那边也钱财耗尽。双方的银子都落入这舅甥俩的腰包,直拖到最后,舅甥俩觉得双方钱财差不多耗尽,钱子行才使了手腕,买通官府判了凶手死罪、判其幕后指使人黄老太爷两年刑期。后这位黄老太爷花干最后一笔银子,求钱子行说通官府让其取保候审。想那陆家经过这一折腾,也就无力经营东关码头,钱子行又采取威逼利诱的手段,给了陆家一点钱,就把东关码头给占了下来。这就叫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大讼师钱子行巧占东关码头,愈加发达起来。

  此人恶行累累,解放初期,被人民政府*,这是后话。而其外甥仇发家,因仗其舅舅的提携,也为虎作伥,弄了不少赃钱,发了财。以后宿迁县北新安镇已通了火车,新安镇成了陇海铁路上徐州和海州之间的一个小站。别看新安镇是个小站,可它却是苏北鲁南地段上的一个重镇,交通位置相当重要。钱子行看中了这块宝地。巧的是,宿迁国民党税务局奉上级命令,成立税警队。钱子行发点脏钱,为其外甥谋得一分差使——任宿迁税警队驻新安镇税警分队队长。仇发家上任后,想尽办法捞钱。对新安镇大小商贩无不雁过找毛,捞足了油水。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民国二十八年初,宿迁大地
民国二十八年初,宿迁大地依然北风呼啸,滴水成冰,一眼看到了旧历年关,各庄各户不论是穷人还是富人,都在忙着过年,年味越来越浓,连空气中都似乎弥漫着过年的气息。隐蔽在宿迁东北远乡黄泥圩附近的*宿迁地下县委突然感到敌人的侦查行动停了下来。从各地送来的情报看,宿迁县运东各乡敌人的武装力量和特务分子突然都撤回宿迁城里。马林书记分析认为:“敌人这一突然撤走,我看不像是场阴谋,不单单象是只针对宿迁运东的广大地区。恐怕县西等其它地方也是这样,乃至全省全国都停止了对我们党的敌对状态。我认为在西北恐怕发生了一些事情。”张英华问马书记:“当前,我们怎么应付?”马林书记说:“在尚没有接到上组党组织的明确文件和任务之前,一切工作照常进行,同时派人员到宿迁城里‘三和洋布店’我们地下联络点了解一下城里敌人的情况。”张英华说:“我去吧,顺便再购一些年货,同志们在我这里没有睡过一天安稳觉,没有吃过一顿安稳饭,我感到很对不住大家。我看乘此机会,大家好好过一个春节吧!”

  第二天,张英华打扮成一个购买年货的商人,带着几个贴身随从,向宿迁城里赶来。到河东顺河集渡口,渡口上的国民党检查人员对人员的搜查不像以前那么紧。也许是临近过春节的缘故,等待摆渡的人特别多,几条木船,都挤满了人张英华坐船渡过运河来到城里,通过外圩门和内城门,到了东大街北首,进了“三和洋布店”对上了暗号。地下党员郭子林已经调走,新来的金掌柜也是我党地下人员。他问金掌柜:“请问可有红色印花洋布,上面印白花的?”金掌柜看了一眼张英华:“有,只剩下二丈二尺。”张英华道:“只要三尺。”对上暗语,金掌柜知道是运东来的人,便把手中的活儿交给伙计,热情地对张英华说:“客人,里边请!”张英华示意手下那两个贴身护卫:“到门外,给我盯点点。”护卫走出门外。张英华随金掌柜进了里屋,金掌柜握着张英华的手说:“很长时间没有联系,心里非常想念同志们,不知你们可好?”张英华笑着对金掌柜说:“同志们一切都很好。”张英华就把宿迁县委交给他的任务跟金掌柜说了。金掌柜拿出最近几份宿迁当地的报纸《宿迁民报》交给张英华说:“从报纸上只言片语分析,围剿西北我红军的张学良、杨虎诚二位将军扣留了到西北督战的蒋介石及其大批国民党高级人员,发动了‘西安事变’,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宿迁城里的国民党机关也乱成一锅粥,无所事从,他们害怕蒋介石被杀,正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张英华大喜道:“这下可好了,蒋介石被逮住了。”他又问金掌柜:“最近上级有什么指示下达?”金掌柜道:“我们也在着急等待,好及时传达给你们,估计时间不会太长,上级肯定会派人来。”张英华急切地说:“我不能久留,得赶紧赶回去,把这好消息告诉同志们。”他对金掌柜说:“有上好的布料给我几匹,我想给同志们每人做一身衣服,春节要到了,可不能让同志们穿得寒酸过新年哪?”金掌柜出去吩咐伙计拿出几匹上好布料。张英华把那几份《宿迁民报》递给伙计说:“请把这个包在布里。”伙计把报纸塞入布中,捆好扎好,张英华拿出钱来要付帐,金掌柜说什么也不收,道:“给同志们做衣服,怎么能收钱?”张英华坚持要给,他说:“你们布店这都是党的财产,我给钱是我对同志们的一点心意,也算是为党做一点贡献,务必收下。”金掌柜只得收下钱。张英华叫门外护卫取了布,告别了“三和洋布店”。又购了一些年货,急匆匆赶回黄泥圩。

  张英华把宿迁城里的情况向马林书记和同志们作了汇报,又把《宿迁民报》拿给大家看。大家听说“西安事变”扣了蒋介石,都非常高兴。议论纷纷。有的说:“杀了蒋介石这个刽子手,以告慰牺牲的先烈。”还有的说:“不但要杀蒋介石,我们红军还要联全东北军、西北军攻下南京,把那些双手沾满我们共产党人鲜血的坏分子、卖国贼统统抓起来,审判枪毙。”马林书记听着同志们的兴奋的议论,心中也是高兴。作为领导人,他不便随便说些什么,只说道:“同志们,作为基层党组织,我们只能耐心等待上级指示,我估计要不了多长时间,上级新的指示很快就会到达。”果然,农历腊月二十四,徐州特委来人,在“三和洋布店”地下人员陪同下,到黄泥圩找到*宿迁县委机关,传达了上级最新指示:在*中央的参予下,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南京国民政府和*中央初步达成停战协议。具体事项,*正和国民政府谈判决。目前党中央要求全国党的组织认真分析形式,组织和抓好党的武装,广泛发动群众、发展各种形式党的外围组织,准备与中华民族的死敌日本帝国主义作战。同时要求*宿迁县委公开打出党的旗号,分散到宿迁城乡,特别是运东广大地区,组织和发动群众。*宿迁县委的同志们马上开始工作,写标语、传单,四处张贴,又分头到各乡乘着大年年关,各乡逢大集,聚集的群众多。同志们就在各集市上宣传党的主张及“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一些情况。集市上到处都贴些标语:“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团结起来,共同抗日!”、“日本帝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死敌!”等等,同志们怀着紧张愉快的心情度过了新年春节。

  新年过后,马林书记叫来张英华,对他说:“英华同志,根据上级指示,我县要抽调一位年富力强、有文化且懂点军事经验的同志到徐州特委学习,学习回来之后,恐怕要挑起重担。组织上准备派你去,你有什么意见没有?”张英华坚决道:“服从组织分配。”农历正月还没有过完,张英华就要上徐州学习了。妻子刘氏帮他打点行装,她问张英华:“这次到徐州学习,组织上说多长时间?”张英华道:“我看少则几月,多则一年吧!”刘氏自嫁给张英华以来,自己还没有离开过张英华有多长时间,这一下子听说丈夫出去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她有些舍不得。她鼻子有点发酸,忍不住抽泣起来。张英华把妻子搂在怀中安慰她说:“家中一切就托付给你了,遇到难处,就找马林书记。你能文能武,我可以放心而去。还有一点,咱们的那些武装,已经不是我个人的队伍,是党的武装,所以,你一定要保护好县委机关、特别是马林书记的安全。”刘氏依在丈夫的怀中关心地说:“在家中,平日都是我照顾你,如今出远门学习,谁给你洗衣服、叠被子?”张英华轻拍着妻子的腰说:“我以前又不是没有自己生活过,和你结婚之前,我先在宿迁求学,后又住在徐州六师呆了三四年,放心吧,我会自己照顾自己的。”妻子搂着丈夫,久久不愿松开手。张英华道:“你看这又不是永别,好了,好了。”他松开妻子,出门对贴身随从说:“去集合队伍,我要训话。”不到半个时辰,队伍集合好了,这时县委马林书记领着一帮人也来给张英华送别,张英华来到队伍前面,大声道:“我要离家一阵子,我不在家,希望大家听太太的话,听马书记的话。你们要好好练习军事,不远的将来,我们将带领大家去打日本鬼子,保卫家乡,保护我们的爹娘,保护我们的妻子儿女、兄弟姐妹。大家听明白没有?”尽管大家没有见过日本鬼子长得啥样,但不管怎样,大家都大声回答:“听明白了。”

  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