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人笔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猎人笔记- 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向他点了点头,便沿着烟雾潆漾的河边走回家去。我尚未走出两俄里路,在我的周围,在湿漉漉的宽阔的草地上,在前面的草木青葱的山冈上,在一片又一片的树林上,在后面长长的满是尘土的大路上,在一丛丛闪亮的染红了的灌木丛上,在薄雾里羞涩地泛蓝的河面上,都洒满了热烘烘的、生气盎然的光芒,先是鲜红的,然后是大红的、金黄的……一切都动起来了,醒来了,歌唱起来,喧闹起来,说起话来。到处都有大滴大滴的露珠映着红光,宛如亮晶晶的金刚石;迎面飘来了钟声,它是那么纯净和明快,仿佛是经过了早晨朝露的冲洗。霎时间,一群精神焕发的马由我所熟悉的那几个孩子赶着,从我身边奔驰而过…… 
  很遗憾,我得添说一句,就在这一年里,帕韦尔死了。他不是淹死的,而是坠马摔死的。可惜呀,一个多棒的小伙! 
用户登录 
 您好,您还没有登录网站,登录后拥有更好的阅读体验。。。 
      刷新 
    
 
  
   
用户注册 | 用户登录 | 出版社登录 | 加盟代理商 设为首页 | 收藏当前页 | 书生阅读器下载 VIP专区 | 小说文学 | 生活时尚 | 财经企管 | 科学技术 | 人文历史 | 政教军法 | 读吧搜书 | 读吧快眼  
    
快意经典 原味书屋 新书尝鲜 网络流行 玄幻 武侠 言情 青春 悬疑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连载 》 小说文学 》 名家》 猎人笔记译序├ 译序(1)├ 译序(2)├ 译序(3)第一章├ 霍里和卡利内奇(1)├ 霍里和卡利内奇(2)├ 霍里和卡利内奇(3)├ 叶尔莫莱和磨坊老板娘(1)├ 叶尔莫莱和磨坊老板娘(2)├ 叶尔莫莱和磨坊老板娘(3)├ 叶尔莫莱和磨坊老板娘(4)├ 莓泉(1)├ 莓泉(2)├ 莓泉(3)├ 县城的大夫(1)├ 县城的大夫(2)├ 县城的大夫(3)第二章├ 我的邻里拉季洛夫(1)├ 我的邻里拉季洛夫(2)├ 我的邻里拉季洛夫(3)├ 独院地主奥夫夏尼科夫(1)├ 独院地主奥夫夏尼科夫(2)├ 独院地主奥夫夏尼科夫(3)├ 独院地主奥夫夏尼科夫(4)├ 独院地主奥夫夏尼科夫(5)├ 利戈夫村(1)├ 利戈夫村(2)├ 利戈夫村(3)├ 别任草地(1)├ 别任草地(2)├ 别任草地(3)├ 别任草地(4)├ 别任草地(5)├ 别任草地(6)第三章├ 美丽的梅恰河畔的卡西扬(1)├ 美丽的梅恰河畔的卡西扬(2)├ 美丽的梅恰河畔的卡西扬(3)├ 美丽的梅恰河畔的卡西扬(4)├ 美丽的梅恰河畔的卡西扬(5)├ 美丽的梅恰河畔的卡西扬(6)├ 总管(1)├ 总管(2)├ 总管(3)├ 总管(4)├ 办事处(1)├ 办事处(2)├ 办事处(3)├ 办事处(4)├ 办事处(5)├ 办事处(6)第四章├ 孤狼(1)├ 孤狼(2)├ 孤狼(3)├ 两地主(1)├ 两地主(2)├ 两地主(3)├ 列别江(1)├ 列别江(2)├ 列别江(3)├ 列别江(4)├ 塔季雅娜·鲍里索夫娜和她的侄儿(1)├ 塔季雅娜·鲍里索夫娜和她的侄儿(2)├ 塔季雅娜·鲍里索夫娜和她的侄儿(3)├ 塔季雅娜·鲍里索夫娜和她的侄儿(4)第五章├ 死(1)├ 死(2)├ 死(3)├ 死(4)├ 歌手(1)├ 歌手(2)├ 歌手(3)├ 歌手(4)├ 歌手(5)├ 歌手(6)├ 歌手(7)├ 歌手(8)├ 歌手(9)├ 歌手(10)第六章├ 幽会(1)├ 幽会(2)├ 幽会(3)├ 希格雷县的哈姆莱特(1)├ 希格雷县的哈姆莱特(2)├ 希格雷县的哈姆莱特(3)├ 希格雷县的哈姆莱特(4)├ 希格雷县的哈姆莱特(5)├ 希格雷县的哈姆莱特(6)├ 希格雷县的哈姆莱特(7)├ 切尔托普哈诺夫和涅多皮尤斯金(1)├ 切尔托普哈诺夫和涅多皮尤斯金(2)├ 切尔托普哈诺夫和涅多皮尤斯金(3)├ 切尔托普哈诺夫和涅多皮尤斯金(4)├ 切尔托普哈诺夫和涅多皮尤斯金(5)├ 切尔托普哈诺夫和涅多皮尤斯金(6) 猎人笔记第三章
美丽的梅恰河畔的卡西扬(1)
字体选择:大 中 小du8。版权所有
  在一个多云的夏日里我坐着一辆颠簸的小马车打猎归来,那种闷热天气(大家知道,这样的日头有时热得比大晴天更够人受.尤其在没有风的时候)使我沮丧极了。我打着盹,身子颠得东摇西晃,郁闷地耐着性子,听任那燥裂得嘎嘎直晌的车轮下被辗得坎坎坷坷的大路上不断扬起的细白灰尘来侵蚀我的全身——蓦地里我的车夫神色变得异常不安,动作慌张,这引起了我的注意,片刻之前,他本来比我还困得厉害呢。他拽了拽缰绳,在驾驶座上手忙脚乱起来,并吆喝起马儿,不时地朝旁边某处瞧望。我四面环顾了一下。我们这车子正走在宽阔的耕作过的平川上,一些也耕作过的不大高的山冈呈现着平缓的慢坡,波浪形地伸延到这儿;从这儿放眼望去,周围四五俄里的旷野可尽收眼底。远处有一片片不大的桦树林,唯有它们圆圆的锯齿状树梢打破了几乎笔直的地平线。一条条小路在田野上向四处延伸,有的伸到低洼处就不见了,有的绕到小丘上,其中的一条在我们前边约五百步远的地方和我们所走的大路相交,我看见有一队列正走在那条小路上。我的车夫所瞧的就是那个队列。 
  这是出殡的行列。一辆套着一匹马的马车在缓缓前进,车上坐着一位神甫;一个教堂执事坐在他身旁驾着车,跟在车子后面的是四个没戴帽子的汉子,抬着一具罩着白布的棺材;有两个婆娘跟在棺材后边。其中一个婆娘的尖细的悲哭声突然飞进我的耳朵:我细细倾听:她在一边哭一边诉苦。在空荡荡的田野上到处响着这忽高忽低、单调而悲痛的声音。车夫催赶着马儿,他想赶在那个送葬行列的前头。在半道上遇到死人可是个不祥之兆呀。他果然在死人还没有到达大路之前就在大路上飞奔前去了;可是我们还没有走出百来步,我们的马车却猛然一震,车身倾斜了,差点翻了车。车夫勒住了正跑得起劲的马,挥了下手,啐了。 
  “怎么回事?”我问。 
  我的车夫投有吭声,慢悠悠地爬下了车。“到底怎么啦?” 
  “车轴断了……干裂了。”他沉着脸回答说,突然气急败坏地整了整拉梢马身上的皮套子,致使那马歪斜了几下,可是那马挺住了.打了声响鼻,抖了抖身子,若无其事地用牙齿搔起前脚的小腿来。 
  我走下车,在路上站了一会,茫茫然感到很不愉快,不知如何是好。右边的车轮几乎全歪倒在车子底下了,似乎怀着说不出的绝望,那车毂朝上仰着。 
  “这一下怎么办?”我终于问。 
  “就怪那些人!”我的车夫说,用鞭子指了指送葬的行列,它已拐上大路,正向我们走近,“我一向就忌讳这个,”他继续说,“这兆头准着呢——遇到死人会倒霉……准定。” 
  他又去找那匹拉梢马的麻烦。那匹马看到他情绪不佳,态度严厉,就决心站着不动,只是偶尔谦卑地甩甩尾巴。我前前后后来回踱了一会,又在车轮边站住了。 
  这时候死人已经赶上了我们。这个悲哀的行列缓缓地从大路拐到草地上,从我们旁边绕了过去。我和车夫脱下帽,向神甫鞠个躬,跟抬棺材的人对望了一眼。他们费劲地走着;他们宽阔的胸膛高高地鼓起。跟在棺材后边的两个婆娘中有一个已经相当老了,脸色苍白;她那发呆的因悲痛而扭曲了的脸仍保持着严肃庄重的神情。她默默地走着。偶尔抬起一只干瘦的手去擦擦那薄薄的瘪进去的嘴唇。另一个婆娘是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年轻女人,两眼发红。流着泪水,整张脸都哭肿了。她从我们旁边经过时,停止了哭诉,用袖子掩着面……当死人从我们旁边过去,再回到大路上时。又响起了她那悲悲切切的,令人肠断的哀号。我的车夫默默地目送那有节奏地晃动着的棺材过去后,向我转过头来。 
  “这是为木匠马尔滕出殡,”他说,“就是里亚博沃的那个。”“你怎么知道的呢?” 
  “我一看到那两个婆娘就知道了。那个老的是他娘,年轻的是他老婆。… 
  “他是病死的吗?” 
  “是的……得了热病……前天管家派人去请大夫,可是大夫不在家……这木匠是个好人哪;他有点好喝酒,可他是个挺棒的木匠。瞧那婆娘哭得多么伤心……话说回来,大家都知道婆娘的眼泪不值钱。婆娘的眼泪就像水……可不。” 
  他弯下身,从拉梢马的缰绳下面钻过去,双手抓住马轭。“可是,”我说,“咱们怎么办?” 
  我的车夫先是以膝盖顶住辕马的肩部,晃了两下马轭,整了整辕鞍,然后又从拉梢马的缰绳下面钻出来,顺手推一下马嘴,走到车轮旁。他站在那里,一边细细瞧着车轮,一边慢吞吞地从怀里掏出扁形的鼻烟盒,慢吞吞地揪开小系带,打开鼻烟盒,慢吞吞地把两根粗大的手指探进鼻烟盒(两根手指勉强伸得进去),把烟丝揉了又揉,先歪起鼻子,便一下一下地闻起鼻烟来,每闻一下,都咝咝了一会,还难受地眯缝着、眨巴着噙泪的眼睛,陷入深深的沉思。“喂,怎么样呀?”我终于问。 
  车夫把鼻烟盒小心地塞进袋,他没有用手,而只是动了动脑袋,让帽子扣到眉毛上,心事重重地爬上驾驶座。 
  “你去哪儿呀?”我不无惊讶地问他。 
  “请上来坐好吧,”他平静地回答,并拿起缰绳。“咱们这车还能走吗?” 
  “还能走。” 
  “那车轴……” 
  “请上来坐好吧。” 
  “可是车轴断了呀……” 
  “车轴断是断了;可还凑合到得了移民村……也就是得慢慢地走。走过前面的林子,再往右拐,那边有个移民村,叫尤金村。”“你看,咱们这车子到得了吗?” 
  我的车夫不再回答我的问话了。“我还是下来走好,”我说。 
  “那随您……” 
  他挥了一下鞭子。几匹马就跑动了。 
  我们的车子居然勉强走到了移民村,虽然右边前轮差点儿掉下来,并且转动得非常之怪。在一个小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