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蜗居引发的:为什么我们越来越"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由蜗居引发的:为什么我们越来越"穷"-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么当钱使?
  大宋皇帝为了体现对四川人民的关心和爱护,下令在雅州、益州' 雅州为今四川雅安,益州为今四川成都'等地设置铁钱铸造厂,让四川人民用铁钱,最开始是小铁钱,但这个小铁钱价值太低,所以后来又铸造了叫做“景德元宝”的大铁钱。
  为了避免铜钱回流四川,赵宋朝廷干脆规定禁止铜钱入川,违者杀头!
  这个铁钱有个什么特点呢?
  一个字:重。
  每一贯重25斤8两!
  咱们形容某人有钱,有个成语叫做“腰缠万贯”,谁缠一下这个铁钱试试看?
  根据当时的价格,你要到街上买一匹布,需要用铁钱2万,铁钱2万即使用那个大铁钱,重量也可达500斤,如果用小铁钱,那重量简直要到上千斤了!
  谁受得了这个重量啊?
  交易成本这么高,整天都在背铁钱了,其他啥都别干了!
  人逼到份上,创造力也就出来了。
  公元1005年的时候,传说是成都有16家富商,用大铁钱作保证,发行“交子券”作为交易凭证——“交子”这种纸质凭证出现之后,交易倒是变轻松了,但也很快就有“聪明人”开始钻空子,他们偷偷的增发交子券的数量,变魔法一样无中生有变出来的很多交子券来为自己“广置邸店、屋宇、田园、宝货”,导致的结果是“奸弊百出、狱讼滋多”。
  可不嘛,我有100个铁钱,我却发行200张交子券——200个锅,100个盖,耍奸使坏的人总有玩不转的时候,当然会导致到处都是告状喊冤的。
  益州知府就义正辞严的发表公告,为了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保护不明真相群众不再上当受骗,所以政府下令关闭所有交子铺。
  政府为民着想,做出了伟大正确的选择!
  可是关闭了交子铺,铁钱那么重,难道朝廷皇恩浩荡,同意四川人民开始用铜钱?
  老百姓没有想到的是,宣称别人“奸弊”的政府,原来是要自己印交子!
  原来,在整治和取缔民间交子券流通的过程中,某些“聪明的政府官员”一看,交子这玩意儿好啊,方便交易、促进贸易,发行者还能借机大赚一笔,这种好事哪能少了政府呢?。 最好的txt下载网

3。1第五大发明(2)
于是,在这些官员的奏请之下,北宋朝廷于1023年设立益州交子务,1024年北宋朝廷开始发行第一届官交子,发行数量为万贯,用36万贯' “贯”以及下文的“缗”,都是中国古代铜钱的计数单位,都是指1000文铜钱。'铁钱作为保证金。
  所谓的“保证金”和现在的“银行准备金”完全是同一个概念,区别就在于那时候交子纸币的准备金是铁钱,现在商业银行的人民币准备金还是人民币(放在中央银行那里)。
  用现在金融界最流行的说法,北宋第一届官交子的准备金是36万贯钱,杠杆率是倍,每1万铁钱,发行万的交子纸币。
  北宋朝廷发行官方交子纸币,这表明代表政府信用的纸币正式出现!
  这可是货币史上重要的划时代的事件,纸币的出现,意味着原来代表真实财富的实物货币(金银铜铁、谷物布匹、贝壳猪牙等),开始向一种不具有真实财富的价值符号过渡。
  在金属铸币时代,政府玩弄天上掉馅饼的“游戏”总不是那么顺心如意,不管是铜钱变小变薄还是加锡加铁,这种拙劣行径老百姓一般稍加注意就能发现,这常常导致了公众对政府的严重不满,如果民众反应更激烈的话可能会选择造反而让政府垮台。
  纸币出现以后,“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就变得简单而且隐蔽得多了!
  可不,不就纸片片上印一个数字么?至于我是否多印了老百姓怎么可能知道?
  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开,于是政府就这么偷偷的、偷偷的增发纸币,天知地知我知,你老百姓可就不知道了,而且我还可以糊弄你说是投机商人使坏、是游资闹腾、是工会、是消费者、是阿拉伯人……
  等差不多老百姓都看出来是政府在耍奸使坏的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纸币可谓为通货膨胀创造了最好的温床,被众多现代经济学家誉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经济学家的欧文费雪(Irving Fisher),在考察了截止到他那个时代(1930年代)的所有纸币的命运之后,得出来了这样一个结论:
  “纸币,对于使用它的国家来说始终是一种灾难。”
  为什么呢?
  只有一个原因——人性。
  由于人性的自私、贪婪和不自律,导致发行纸币者(政府)始终面对着一种“天上掉馅饼”的诱惑,一旦遇到任何危机(有时甚至没有危机),或者想取悦某一利益集团,增发纸币就成为最快捷的选择,于是纸币的数量猛增,通货膨胀最终把人们对货币系统的信任全部毁掉,然后就是各阶层人民对这个政权的尊重完全丧失,国家陷入灾难。
  控制了钞票的发行权,就可以轻松掠夺全体民众财富并将其转移给某个利益集团,所以,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就变成了灾难。
  根据皇家正史——《宋史》的说法,在赵宋政权代表正义的力量解放四川之后,朝廷本来是打算在四川铸铜钱的,但是恰在此时,王小波、李顺作乱(农民起义),没有办法铸钱,民间钱太少,发生了严重的金融危机(通货紧缩),于是大家只能用交子纸币来交易……
  按照这个说法,当时蜀中缺钱发生“金融危机”的原因竟然是因为老百姓造反所致?!
  这下可好,朝廷先把纸币出现的所有好处都霸占了,然后还把问题和责任都全部推到农民起义那去了。
  皇家的历史记载总是这么聪明!
  考古发掘出的交子纸币及其残破的铜板制版' 图片来自百度百科'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3。2古代中国钞票史(1)
交子纸币出现之后,只是在四川地区流通,由于大宋朝其余区域依然使用铜钱,所以交子应该算作大宋朝的“特别行政区货币”——和今天的港币一样。
  交子纸币出现以后,因为这“钱”来得太过于神奇; 政府一开始也很认真,不敢胡来,每两年发行一届,印刷一批新交子兑换旧交子,从第一届“官交子”开始发行后的50年间,交子的发行都很成功,交子纸币也基本没有出现贬值现象。
  曾经有一次,宋仁宗在西北和西夏以及辽国打仗的时候(1041~1048年),没有军饷,狗急跳墙之下,有一次就让四川印刷了60万贯没有任何准备金的交子。
  60万贯,毕竟数量不大,老百姓也就默默的承受了,交子纸币只是有些许贬值。
  可这政府啊,一旦尝到了印刷纸币甜头,就是得寸进尺的那副样儿。
  到了1072年,政府干脆直接对民众耍无赖,发行新交子的时候,旧交子不回收,一下子等于把纸币贬值了一半;到了1090年前后,北宋朝廷和北方的少数民族打仗,为了筹集军费,动辄就增发几十万贯、几百万贯,没过几年就搞得四川交子满天飞。
  纸币这玩意儿,一旦满天飞,那就只有一个下场——就是贬值。
  到了北宋元符年间(1094~1098年),朝廷一下子流氓做到家,规定要交回官府5缗旧交子,才能换到1缗新交子,一下子,政府就把老百姓4/5的财富给掠夺走了。
  到了北宋末年,宋徽宗把交子给改名叫“钱引”,一家伙就发行了2600万贯,而且不设准备金,而且也不允许旧交子兑换,实际上当时通行的钱引总数已达5300万贯。
  几千万贯钞票,这是个什么概念?简直是对四川人民财富的彻底血洗嘛!
  北宋都灭亡了,刚刚建立的南宋小朝廷还是不忘大肆印刷钱引,宋高宗赵构这厮在1137年居然一下子就下令发行了3780万缗的钱引。
  效果立马就显现出来:面值1000钱的钱引,实际交换中仅当100钱,贬值90%!
  到了1161年,宋高宗又是一下子发行4100万缗钱引;到了1208年,南宋小朝廷不知发什么神经陡然“雄起”,要对北方的金国进行“北伐”,于是政府发行钱引数量剧增至8000万缗;到了1234年,钱引的发行量达到了惊人的亿缗!
  就四川那么大一个地方,这种印钞数量,结果可想而知。
  改了名的交子纸币最终贬值到一文不值,退出了历史舞台。
  纸币出现以后,由于“天上的馅饼”掉下来的太过于轻松,对掌握了印钞权的政府来说,不使用这个“法宝”,简直是天理不容。
  继北宋的交子纸币出现之后,中国接下来的几个王朝,几乎都发行了钞票——南宋时期,使用最广的钞票是一种叫做“会子”的纸币,与南宋对峙的大金朝,使用一种叫做“交钞”的纸币时间最久,随后的大元朝更是全世界第一个完全使用纸币的王朝!
  然而,政府玩弄纸币过了头的话,就会应了中国那句老话——“玩火者必自焚”。
  第一个“玩火自焚”的主儿,还不是发明纸币的宋朝,而是“引进先进文化”的大金朝。
  金朝统治者打败北宋之后,发现居然有纸币这种好玩意儿,可以肆意掠夺民众,于是立马就开始“向先进文化学习”——1153年,金朝仿照着“交子”这个名字,设置交钞库,发行“交钞”纸币。交钞分为大钞(1、2、3、5、10贯)和小钞(100、200、300、500、700文),以7年为一界,界满以旧钞换新钞,回收旧钞,其发行手段完全和交子一样。

3。2古代中国钞票史(2)
金章宗就任CEO之后,干脆废除了交钞七年一界的制度,改为“永久通用”。
  “我的地盘我做主”,大爷我想什么时候发就什么时候发,而且还要无限期流通……
  就这样,与现代世界各国纸币发行制度最相似的纸币制度建立起来了。
  一开始,为了在印钞上“节省”,金朝的交钞印刷以大面额的居多,自然引起大钞贬值,北方人认死理,比较粗,觉得大面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