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蜗居引发的:为什么我们越来越"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由蜗居引发的:为什么我们越来越"穷"-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庭兑换10万元旧朝币,多余的按照1000:1来兑换,而且必须存入银行不能再取出;更进一步的,全国人民只有半个月时间来兑换新币,如果你不兑换,你的钱全部就变成废纸。
  10万元旧朝币,按照当时的价格,折算下来只不过是两袋大米而已。
  货币改革立即在这个封闭的国家造成了严重的混乱,咸镜南道和咸镜北道都出现了大批人民饿死的现象,有多兑换钱币的被枪毙,也有进行市场管制的人员被杀害,有两位妇女居然因为货币改革而“辱骂”伟大领袖金正日,自然是被公开枪决……
  到了2010年2月份,永远光辉伟大并且深深关怀朝鲜劳动人民疾苦的领袖金正日在公开场合痛心疾首的说:“看到我国人民吃玉米饭是最痛心的!”
  人民的苦难是领袖最在意的事情,于是金领袖再一次英明正确的查明一切问题,原来都是计划财政部部长朴南基引起的,他是地主后代,混入革命队伍,祸害全国人民,所以领袖果断的将其免职并逮捕入狱。
  因为罪行确凿,2010年3月18日,指挥朝鲜经济长达24年的朴南基在平壤被枪毙。
  至于朝鲜“纸片片”改革的伟大成果,我们只能在一年之后得以一睹端倪——韩联社于2010年11月30日报道,以兑换额为准,朝鲜的大米价格在货币改革1年后,上涨了约4000%。
  朝鲜政府的目标是将朝币直接升值100倍,一年之后的实际,却是朝币猛贬40倍,通货膨胀甚至比改革之前更加疯狂和肆虐。
  在纸片片的“魔法”挥舞之下,15天之内,哪怕最富裕的朝鲜老百姓,也一下子变成全家只有两袋大米的穷光蛋,这下,难道朝鲜人民的财富又一次被美帝国主义给掠夺走了?
  从朝鲜和津巴布韦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人民币还是美元,无论是欧元还是英镑,看起来坚不可摧的纸币信用并不是真正的坚不可摧。
  是啊,连传说中的金钟罩和铁布衫都有命门,何况只是纸片片呢?!
  截止目前,在中国的纸片片是如此强大和坚不可摧,而在朝鲜和津巴布韦的纸片片却又是如此脆弱,原因何在?
  原因还是那二个字的传说:信用!
  “解铃还须系铃人”,正如科幻小说中强大无比的机器人一旦遇到了设计建造他的那个人就立马瘫痪一样,谁建立的纸币系统,谁自然就能摧毁它。
  摧毁看起来坚不可摧的信用纸币的引信,就掌握在它的发行人——中央银行的手中。
  对于人民币来说,这把总钥匙就隐藏在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之中。
  对于当前世界上比人民币更为强大的世界货币——美元来说,这把钥匙就掌握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the ' “Board”这个词本来是指公司的“董事会”,但我们传统翻译为“委员会”,正如美国总统住所“White House”,本意是“白房子”,我们为了突出总统的住所应该高贵,就将人家翻译为“白宫”,本处遵从习惯。',简写为“Fed”)手中。
  近些年来,许多人提出来“电子货币”(Electronic Money,也称为e…money、digital money、e…cash、e…currency等等)的概念,认为电子货币终将替代人们手中的纸币,引领下一个时代货币的潮流——信用卡就是电子货币的典型代表。
  根本上来说,电子货币是采用数字脉冲代替金属、纸张等载体进行传输和显示资产,通过芯片进行处理和存储,因而没有传统钱币的物理形态、大小、重量和印记,持有人也得不到持有的实际感觉。
  如果你玩过电脑游戏,你知道大多数的电脑游戏里都有一个“积分”的概念,就其构成要素来说,这个“积分”和所谓的“电子货币”实质上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唯一的区别是,游戏中的积分,是游戏规则给你的,更进一步的说,是设计这种游戏的生产厂商给你的;电子货币的数字是银行给你的,更进一步的说,是中国人民银行授权这些银行给你的。
  

1。3什么是钱
在更进一步探讨我们为什么变穷之前,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那个在我们的头脑中已经无比顽固的概念——“纸币就是钱,钱就是纸币”。
  什么是钱,钱又是什么?
  有时候,貌似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如果你回答“人民币就是钱,钱就是人民币”——那么我首先要恭喜你,因为你已经达到中国主流经济专家们的水平了!
  “人民币”这种钱,准确的说它是在1948年12月才出现的,它最初的名字叫做“中国人民银行券”,到了1949年6月的时候,它才被正式定名为“人民币”,而且你现在手中所用到的人民币,应该都是1999年之后所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
  如果按照印刷时间来考虑,你手中的人民币,它们的年龄大都不会超过10年。
  也就是说,“人民币就是钱”这种说法,存在于中国的时间不过60年而已。
  更何况,你拿着人民币到国外去,无论是美国还是德国,英国还是印度,甚至包括隶属于中国领土的香港、台湾和澳门,他们也都不一定认为这些纸片就是钱。
  关于“什么是钱,钱是什么”这个问题上,咱们不妨引用最最权威的马克思老人家的说法——“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
  “一般等价物”,听起来还是有点晕?
  其实,“一般等价物”就是说,这个东西可以充当其他产品价值的衡量尺度——比方说,2把斧子、1件上衣、20斤粮食、1块布都可以换1只绵羊,那么绵羊就是“一般等价物”。
  实际上,在上述情况下,我们可以简单认为,绵羊就是钱。
  用马克思老人家的科学观点来看,货币必须是拥有价值的实物商品,货币具有五种基本功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
  也不晓得是翻译者的学问太深还是咋地,马克思老人家的话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迄今还是“专业术语”,一般人不太明白,所以我就对这五种功能给您进行一个通俗的解释。
  “价值尺度”嘛,就是用一个数字来衡量一个产品究竟值多少钱。
  比方说你去北京街头的馒头店,1个雪白的大馒头要5角钱,这就是它的价值,如果你去号称“京城四大傻(蹦迪、泡吧、吃龙虾、逛燕莎)”之一的北京燕莎友谊商城,1件内衣要卖1万元,这就意味着,那件内衣的价值是这个馒头的2万倍——不管你承认不承认,这就是人民币这个时候的价值判断标准。
  “流通手段”,简单来说就是买东西的时候“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有钱才能买东西,有钱商品才能流通,有钱才是大爷——可不嘛,没钱,没钱那你还流通个什么劲儿啊?
  “支付手段”比较复杂一点。
  比方说你很阔气,大学毕业在北京奋斗了五六年,每个月能挣五六千元人民币,可北京房价这么贵,为了娶媳妇,你只能在距离河北比较近的区域(以能收到“河北移动欢迎你”的短信为准)贷款买了一所“每平方米仅售1万元”的房子,榨干了爹妈一辈子的积蓄并且从七大姑八大姨那儿借了一屁股债出了首付——之后在你勒紧裤腰带当“房奴”的过程中,每支付给银行一笔房款,人民币都在执行“支付手段”的功能。
  “储藏手段”的意思是货币可以作为你储藏财富的一种方式。比方说农民们收获粮食到粮仓,一看满满的,就感觉自己很富裕;牧民们赶着一大群牛羊,也觉得是一笔财富;货币呢,就是说你家里存着这一堆这东西,你会感觉是一大笔财富。
  “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理想,但理想与现实总是有一定差距。
  比方说在你家的地窖里,藏着成吨的金条、银币,天天让你点数目,你肯定每次下去点的时候都兴致勃勃、兴趣盎然;但如果天天让你在家里数草纸,你肯定就觉得索然寡味、意兴阑珊,这就很典型的说明了货币作为储藏财富手段的功能。
  世界货币的意思就是说,货币可以在世界市场上购买国外商品、支付国际收支差额,这是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在国与国之间转移时才会产生的一种功能。
  有人分不清“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这两种功能,这里给你个简单的区分办法——流通手段就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现货现钱、钱货两清”;支付手段呢,就是“欠债还钱,延期支付”,不管方式是“先交钱,后服务”,亦或是“先服务,后交钱”。
  看清楚了,在马克思老人家眼里,“钱”必须是某种有相应价值的商品,纸币可不是钱。
   txt小说上传分享

1。4幸福的新时代
为什么马克思老人家坚持认为纸币不是钱呢?
  简单来说,“信用”这玩意儿时不能储存的,所以,纸币作为信用货币,是不具备“储藏手段”的功能。
  比方说,不需要什么理由,我现在可以答应和你立一个合同,签字画押,声称给你一亿美元,你肯定乐得嘴巴都要笑歪,但我要在备注里加上一句流行歌歌词“一千年以后”……
  你是不是心里立马就想暴打我一顿?
  老实说,我十分理解你的心情——是啊,美元连这一轮金融危机都被搞得摇摇欲坠了,谁知道能撑几年呢,你居然说1000年以后给我一亿美元,不是给我画饼充饥么?
  有一次,在一本资料书上,我见到有人声称人民币也有“储藏手段”的功能,我以为是我自己眼看花了,详细一看,人家确实是这么写的。
  我想起来许多农村七八十岁的爷爷奶奶们,在改革开放之前,他们一辈子辛辛苦苦累死累活的挣了几百元钱,当时在农村能买半座房子,赶紧藏到箱底里,等到今天拿出来,结果在城市里连个马桶都买不到了。
  如果这也被称作“储藏手段”,那国民党的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