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演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抗战演义-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五、中日旧订之约章一律废止,以后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立工厂、自由制造产品,运往中国内地时按进口货物纳税,并准在内地设栈寄存。

  条约中还规定,为保证中国履行条约,日军暂时占领威海卫。

  中国国内闻知《马关条约》的内容后,全国大哗。各阶层人士纷纷要求拒和废约,迁都再战的呼声震遍全国,台湾人民骤闻将台湾割让给日本,皆惊吓无人色,复奔走向告,继之跺脚号哭,于市井乡里,声震于天,达于四野。痛定思痛,遂联名发布檄文,愿人人战死而失台,而决不愿拱手让台,并集队*,高呼“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北京城中则高呼“杀李鸿章以谢天下”。

  马关条约签订后不久,日本侵略者便堂而皇之地对台湾发起了进攻,台湾是中国第一大岛,面积35760平方公里,气候温和,物产丰富,享有中国宝岛之称。中法战争后,台湾成立行省,升原三宣总督刘永福为台湾巡抚,此时,刘永福已是花甲之年,在反日分子唐景淞、林朝栋、杨汝翼等纷纷内渡后,毅然挑起抗日重担,和副将杨泗洪等组织起“宁为义鬼战死,不作顺民苟活”的台湾人民抗击日寇的侵略。从1895年6月至10月,与日寇顽强作战达5月之久,战斗一百余次,击毙日军中将白川供能久亲王及山根信成少将,歼灭日寇三万二千余人,终因日军兵力太大,孤军无援而战败。但台湾人民保卫祖国的斗争仍在前仆后继地继续着。

  李鸿章在全国一片竭力反对和咒骂声中不敢骤回北京,躲在天津装病。慈禧知李鸿章久不入朝,系怕朝堂中诸大臣讥笑指责,乃下旨令帝师、现任户部尚书翁同和入值军机,令荣禄接任直隶总督,降李鸿章为两广总督,即日赴任。李鸿章大喜,乃往广州赴任去了。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十一回 图中兴光绪帝变法,雪国耻义和团抗敌
(六十八)

  却说甲午战后,大清帝国与日本定下了割地赔款的《马关条约》后,中国的北方近邻——沙皇俄国,去年刚刚即位的皇帝尼古拉二世见中国将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大怒。立即召开御前会议,尼古拉二世对群臣说道:“俄国的国土多半是冰天雪地;俄国的疆界应该是向南、向东拓展,俄罗斯皇帝的尊号应该是:俄罗斯皇帝加中国皇帝再加上日本国的天皇。如今中国将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是削弱自己以资敌国,我们希望中国弱下去,但是我们不希望日本因之强大起来。中国将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岂不是阻碍了我们向南发展了吗?众位爱卿有何妙计?”时在中国任俄国公使的喀希尼奏到:“为今之计,政府当尽快和法国、德国取得联系,指责日本向中国索要太多,令其将辽东退还给中国。法国向为我之友邦。料其肯定愿意和我们并肩对日本施以干涉。德国虽然不愿意干涉日本,但见俄、法两国行动一致干涉日本,恐其孤立,我国政府再利用其恐惧的心理而邀之,彼必同意与俄法两国一致行动。日本国虽然强盛,也只是和如中国、朝鲜这类落后之弱国相比而言,比之与英美,则显其弱,比之与俄德法,在微臣看来,也只能是伯仲之间。今日本在与中朝两国鏖战之后,国力已经困乏,俄德法三国任何一国日本也难对付,今见三国一起向其发难,料其必有所忌惮而允之。”尼古拉二世大喜,遂照计行事。数日后,俄德法三国向日本外务省发出联名公文。责令日本将辽东还给中国。日本天皇睦仁乃聪明睿智,颇具雄略之君主,怎肯将到手的东西轻易放弃,不允。俄德法三国见睦仁天皇不肯答应,遂各派舰队迤逦东来,摆出要与日本国决战的架势,停泊在辽东近海之上。日本国虽称强大诚如喀希尼所言,只能在如中国一般落后国家前称雄而已。今见俄德法三国联袂而来向其挑衅,只好忍气吞声答允三国之提议,可以将辽东半岛还给中国。不过中国需再出白银一亿两。俄德法三国各派公使,替中国与日本斡旋。最后议定:“由中国以三千万两白银赎回辽东。”

  三国干涉日本归还辽东后,俄国政府以大清国恩人自居,遂遣喀希尼为特使准备效前朝,伊格那提耶夫向咸丰帝索谢之故事,往中国向光绪帝索谢。喀希尼受命后不久,恰逢俄皇加冕,清廷遣李鸿章为特使向俄皇祝贺。喀希尼遂乘机以软硬兼施之手段,诱使李鸿章再度上当。李鸿章不得以在征得慈禧太后同意后于一*六年六月与俄国政府签订了《*》密约规定:一、中国俄国从俄国境内建造一条铁路——中东铁路穿越中国之黑龙江,吉林境内,直至海参崴。不论在平时,战时均可用它运送兵员,武器,及各项物质。二:俄国军舰战时可以进入中国的一切港口。

  (六十九)

  俄国在干涉还辽在中国获利后,德国急而效仿之。于一*七年以钜案为借口。派遣军舰占领了中国的胶州湾。强迫中国政府于一*八年三月六日与其签订《中德胶澳租界条约》,将山东变成了德国的势力范围。法国政府见俄德两国在中国相继获利,自然不甘落后。遂强迫中国政府宣布不把海南岛让给别国。又逼使清政府于一*九年十一月与其签订了《中法广州湾租界条约》。条约规定:一、法国可以在广州建立海军基地。二、法国有由广西龙洲至镇南关的铁路修筑权。三、中国僻河口、思茅为商埠。自此,将广西、广东、云南纳入了法国的势力范围。

  侵略中国并强迫中国政府与之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英国政府为了保持英国的侵华优势,不让别国势力侵入以英国权益为主的长江流域,遂强迫中国政府于一*八年六月九日与之签订了《展拓香港专条》。于七月一日又签订了《中英订租威海卫专条》。

  英、法、俄、德、日在中国各自取得了丰厚的利益,和占据了更大的势力范围。正忙于和西班牙作战的美国自然也要分一杯羹。在国务卿海约翰的主持策划下,伙同意大利,奥地利两国。向中国提出《门户开发宣言》,宣言中承认英、法、德、日在中国已取得的势力范围和既成事实。又强调各国在华商贸,传教,租借地,修筑铁路,开矿等各方面都可以机会均等,利益均沾。美国的这一提议给当时想在中国发展,但是谁又无法独吞中国的各国提供了调整其本国政策的良机。皆赞同美国政府提出的《门户开发宣言》。中国这块古老的大地也就成了列强即互相勾结又互相争夺,角逐的堡垒。

  面对列强的步步紧逼,中国的主权不断的沦丧,光绪帝心痛如绞,痛定思痛,决心振作一番,力挽狂澜,做一个能使中国强盛的中兴之主,好上对得起列祖列宗,下无愧于黎民百姓。遂与向来视之如父的帝师翁同和商议,如何振兴大清良策。翁同和为现掌户部之军机大臣。熟思良久后对光绪帝道:“百事人为先,欲想振兴大清,干一番事业,必须延揽人才。老臣向你保举一人,此人姓康名有为,乃南海人,现为工部主事。其甚有主见,生平喜新厌旧,好谈变法事宜。只是人微言轻,所言无人肯听。”光绪帝道:“倘其真才实学,如其确有淮阴侯坛上陈词、武乡侯隆中三分天下之能,朕倒愿听。”“既如此,不日老臣将其带来,陛下当面试之。”“好。”数日后,翁同和引康有为见帝。康有为虽为户部主事,官卑职小,官阶只有六品,在帝前奏对时倒也无拘无束,洋洋洒洒,直陈利弊。光绪帝听了龙心大悦,乃道:“卿可逐一列下条陈,写成奏疏。”康有为遂奉旨而去。不日,康有为将时下利弊逐一写成条文,个中利益,分析得头头是道。又将如何革新,如何除弊之方法写得清清楚楚。孰先孰后,也写得仔仔细细,敬献给光绪帝。光绪帝看后,对着康有为左看右看,看了又看,暗思道:“你呀,有廷枢之才,可惜无福啊。”列位看官看到这里心中必会陡起责怪之心,要责怪在下胡说八道,怎么把一个想振兴强国的皇帝写成和相面的术士一般,我们也曾熟读经史,从未闻光绪帝懂问卜看相之术,说光绪帝对康有为左看有看,看了又看还暗道有廷枢之才,可惜无福呢?这和一般江湖术士之言语有什么两样。列位不知请听在下为你细细道来。

  (七十)

  同治帝驾崩时年方十九,无子息,乃以醇郡王奕環之子载湉入宫,以弟继兄,而登皇位,其时年方四岁,试想四岁之小儿,懂什么国家大事,又怎能料理,当然要有有威望、有能力、有经验之人予以辅佐,当今世界,当然首推慈禧,有威望,有能力,又有多年垂帘听政的经验,因此慈禧太后二度临朝,垂帘听政。光绪帝长成后,慈禧撤帘归政。但慈禧不甘寂寞,更不愿大权旁落。因此在临归政时向帝提出:“以后凡二品以上的官员任免,升降必须奏报。”该员也必须亲临慈禧处,向慈禧谢恩。今日光绪帝看了康有为的条陈后认为康有为有廷枢之才,应封其二品以上官衔,但应考虑到封其为二品须向慈禧报告,也不知慈禧能否同意,再说封康有为二品以上官衔,康必须要面见慈禧,奏对中倘有不合慈禧心意的话,慈禧又要百般挑剔,万一不用康有为的话,岂不要影响变法大计,因此向康有为左看右看,看了又看,乃一时拿不定主意。及至暗道,康有为“有廷枢之才,可惜无福”时主意方才定下,遂对康有为道:“卿之材可堪大用,且封为三品主事。”康有为原为六品,今突骤封为三品,自然是喜出望外,当即跪倒口中高呼:“谢陛下隆恩。”谢恩毕,康有为深感光绪帝知遇之恩,乃荐内阁候补侍郎杨锐,刑部候补主事刘光弟,内阁候补中书林旭,江苏候补知府谭嗣同和自己的得意门生梁启超,以及胞弟康广仁。光绪帝大喜,旨下“各授实职,赏四品衔,京师行走。”自此,康、杨、刘、林、谭、梁常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