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想道:“不行不能这样下去;原拟从侧翼突进;分割包围;大量歼杀中国军队的作战方针;在现在的淞沪战场已经无法实现;而要想打赢淞沪地区这一仗;以目前的兵力也还显得力不从心。”遂再度电请大本营向上海增派有力师团,松井在向大本营的报告中说道:“由于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罗店西南战事呈胶着状态,从侧翼包围中国军队的企图已经无法实现,决定改为中央突破。计划于攻陷大场后进入苏州河一线,消灭上海以北之华军,然后向南翔进攻。”大本营同意了松井石根新改变的作战计划,并准备在适当时间再向上海增派援军。并电告松井石根:‘拟组建第十军与海军协同,在杭州湾登陆,以利于上海派遣军完成任务。上海派遣军在执行现任务的同时,协助第十军登陆’。实际上海派遣军此时在上海的兵力,已经有六个师团、加上重藤支队、海军陆战队及华北转属于上海派遣军的大量的炮兵,工兵;装甲兵等;共约二十万人。并重新改变作战方针,以一半兵力坚持原有阵地,并不断向中国军队,施以强大火力作进攻态势,以牵制中国军队,而以三个师团加上空军集中攻击蕰藻滨大场镇一线,意图从中间突破。
松井石根自重新调整上海派遣军的作战方针后,更为有力的掌握了淞沪战场的作战主动权,日本的强大攻势和空军的狂轰滥炸,使中国军队牺牲巨大,损失惨重,大部分师,全师兵力不足半数,有的不足三分之一,有的师连炊事兵、饲养员等后勤兵总算在内才五六百人。万分危急之下,中间战场只好放弃前沿阵地,将防线回缩,为保证回缩之部队安全,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顾祝同下令坚守闸北阵地的八十八师师长孙元良不惜一切代价,坚守闸北,以掩护其他部队撤退,孙元良反复斟酌后遂令五二四团中校副团长谢晋元及少校团副上官志标,第一营长杨瑞符率一个机枪连,连长雷雄,三个步兵连,一连长陶杏春、二连长邓英、三连长唐棣及其以下共四百五十人,对外号称一个团,番号402团,八百人坚守于四行仓库,以求唤起友邦同情,谢晋元自己写下遗书,对全体官兵说道:“我们是中华民族的子孙,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我们存在一天,决于倭寇拼命到底。”连续血战四天,杀敌数百,二十八日晚上上海童子军战地服务团女童子军杨慧敏将一面新制的大旗缠在身上,外罩制服利用夜幕的掩护,潜入大楼,对402团官兵说道:“白天看到你们打鬼子,很勇敢,很多鬼子兵倒在你们的枪下,可是看到仓库的周围三面是小日本的膏药旗,一面是英国佬的米字旗,我们心里很不平,这样的威武之师,在这里战斗,怎能没有国旗,我们特地做了一面国旗送给你们——保卫祖国的英雄们。”谢晋元含着眼泪对杨慧敏说道:“谢谢你,好姑娘,你送给我们的不光是一面国旗,且是民族的誓死不屈的精神,也是中国人民对我们的重托,我们一定勇敢战斗,杀敌报国。”说罢命令战士用竹竿连接升起国旗。数百官兵面对升起的国旗,举手敬礼,凌晨日寇再次发动进攻,谢晋元率领八百勇士,愈战愈勇,*的国旗在四行仓库的屋顶迎风飘扬,苏州河畔的人们远远地向迎风飘扬的国旗欢呼,向勇敢杀敌的勇士致意。而此时,日军大本营批准了松井石根的向上海增派援军地报告后,从华北抽调第六,第十八,第一一四师团。从本土再派第十六师团,编组为第十军,任命柳川平助为军司令官,归并上海派遣军序列,再派海军第三舰队,第四舰队投入作战,归松井石根统一指挥。松井石根大喜,改变作战方针后,打破了上海作战两个多月来的僵局,大本营又加派重兵,除海军三个舰队和陆战队外,陆军就比华北方面军多了两个师团,总兵力达到三十万人,派遣军现在真像中国人说的如虎添翼,遂又重新调整作战部署,向中国守军全方位的阵地全线发动猛攻,同时电告第十军司令官柳川平助率领后续部队相机从侧翼登陆,采用大迂回战术,抄中国军队之后路,将中国军队就近消灭在淞沪战场及其周围地区。中国军队自八月十三日对日作战以来,在整个松沪战场各军师旅不怕牺牲,勇敢杀敌,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计划,但在日军频频增兵,地空协同立体式进攻作战的打击下,损失惨重。因考虑到已经迟滞了日军的进攻速度‘并为很多工厂,向内地转移赢得了时间,持久抵抗,分批消耗的战略目的已经达到。再在上海与日寇以巨大兵力的消耗,争一日之短长已无意义。在部队严重减员的情况下,只有后退一步,才能实现持久,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顾祝同遂向军委会总参谋部报告:总参谋部同意了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顾祝同的报告。顾祝同乃下令各部向吴福、嘉、锡、澄、既定防线撤退,以实施逐次抵抗之方略。就在此时,以美国为首的九国公约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蒋介石安思到:‘九国公约在布鲁塞尔召开会议,英美等国肯定要为顾全在华利益而对日本实施制裁,而上海又是英美在华利益颇为丰厚之地,因此上海决不能放弃’。遂对副总参谋长白崇禧等言道:“上海是*政治经济之要地,决不能放弃。” 白崇禧言道:“撤退的命令已经下达,现在收回已经来不及了。”“来不及也不行,撤退的命令必须撤回,各部队仍然原地死守。”白崇禧言道:“现在放弃上海,各部有序撤退,从战略上说,我们仍然算是打了胜仗,第一,我们打破了日本最高当局的三个月占领中国的计划。第二,为我国实施持久战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淞沪战场自八月十三日中日开战以来至今已达两个半月,我们在这两个半月中不仅消灭了六万余日军,还将淞沪地区的兵工厂及部分大的工厂搬迁到内地,为持久战准备了物质基础。在两个半月的作战中,我们虽然丧失了近二十万人的兵力,现在撤退只要能将现存的近五十万人的兵力安全撤退仍可算是全师而退,为持久作战保全军力。第三,预定的战略目的即已实现,及时地撤退至预设阵地,巩固下一防线,实施有效地阻击,为准备下一个战役赢得时间,这样既可以大量地杀伤日寇,也可遏制日寇的气焰,同时振奋我国的军心,民心。以目前中日两军在淞沪地区的态势,日军气焰正甚,而我军士气已经极端衰落,因此上海终究是要失守的,既然终究要失守又何必为争一日之短长而置数十万大军于险地!再说,撤退的命令已经下达,有的部队已经撤退,你现在叫部队回去,这样的部队还能战吗?前线的将领即使能服从,可是能服气吗?”“不要紧,我是第三战区司令长官,我负责,前线的将领们有意见,我这个最高统帅亲自去说服。”十一月一日黄昏时分,上海附近南翔镇的一所小学教室内蒋介石面对着挤得满满的都是师以上的将领们说道:“九国公约组织会议正在布鲁塞尔召开,与会的英国、美国、法国、苏联等国家都是同情和支持我们的,因此我要求你们对上海不能放弃,放弃就意味着没有了,就意味着被日军占领了,根据已往和日本打交道的惯例来看,凡是被日寇占领了的,即使通过和平谈判,日寇也绝不会退让,这就是日本政府一贯奉行的先占其地,然后再谋求现地解决的国策。如果我们现在撤退,那么就是意味着上海被日寇占领了。上海是首都的屏蔽,上海放弃了,首都的安全也就没有了,唇亡则齿寒嘛!同时上海又是我国的经济重地,政府的财政收入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上海,如果上海放弃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又怎么办?这些都是长期的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因此上海决不能轻易放弃,我要求你们再坚持一下,不要多,再坚持两个星期,九国公约组织必定有制裁日本侵略行径的方案,届时,我们可以作一些让步,那么中日战争就可以停止了,上海也不会失去了,岂不更好。”与会的将领们听了委员长的一番宏论,互相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把眼睛瞟向张治中、陈诚、张发奎和刘建绪四个集团军司令,见四个集团军司令都不说话也就皆默不作声。明知上海会战再坚持下去不但不能遏止日军的进攻,而且必将给自己的部队带来更加严重的伤亡。但都知道,委员长既已定了的事,即使说出不同意见也难被采纳,不如不说,免得自找难看,蒋介石见众人默不作声,心中想道:“还好,能识大体顾大局。”遂说道:“既然大家都无异议,现在我宣布,收回撤退命令,你们仍返回原阵地坚守,阵地已被日军占领的,要不惜一切代价夺回来,原来是谁的阵地,由谁负责。正在此时,国防部作战厅厅长刘斐起立言道:“校长,请等一下。这里有很多用兵的老前辈和方方面面的大员,学生我位卑职小,无权对委员长所决定事加以评说,只是责职所在,不能不敬职尽责。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事,学生有看法又不能不说出来,说出来供委员长决策时参考,也算学生尽心尽力了。松沪会战自八月十三日始,至今刚好八十天,我们以伤亡二十万军队的代价,歼灭日军六万余人。迟滞了日军的战略进攻,粉碎了日军妄图一个星期占领上海,三个月战胜中国的梦想。在此八十天内,我们将上海及其周边地区的大的工厂迁往内地,也为持久抵抗暴日,保存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可以说,我们战略取得了重大胜利。战略上中国的胜利,日本的失败,迫使日本军部决定往松沪战场大量增兵。如此一来,对我有利态势出现了逆转,据可靠情报,日军在最近一两天,还将向松沪战场投入大量兵力。因此我认为委员长在松沪战场已经出现如此大幅度逆转的态势,再坚持两个星期根本不可能办到。阵地很多已经失守,防线也以被攻破多处,久战之军队已经颓痿,以疲惫久劳之师与强敌争两周之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