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决死-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结局。

  看到这一幕,徐若麟的手指关节早已经由于用力过度而发白,面对这种情况,徐若麟在成为锦衣卫三个月时就已经学会忍受——无论心理是怎么想的,他都决不会去做无用的反抗。

  此时徐若麟耳边清晰而又模糊地响起那位南镇抚司镇抚使李决的声音,声音仿佛从一个极遥远的地方传来:“。。。北镇抚司世袭千户徐若麟,改任参知朝鲜事。。。即日赴任!”

第二章  出使
晓星还未沉下,海平线处冉冉升起的朝阳已经映照得海面泛起一片金光,略带咸湿的海风吹拂着船上的日月双龙旗猎猎着响,而在这艘庞大舰船的桅杆下站着的正是刚被外放朝鲜的锦衣卫北镇抚司千户徐若麟。

  当南京礼部的使臣乘坐的大福船在四艘三桅战船的护送下驶出长江口后,徐若麟望着展现在自己面前的浩瀚海面,终于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直到现在,他才从前天晚上忽如其来的打击中稍微放松下来。

  这次他能从锦衣卫内部的倾轧中幸存,一方面固然是由于徐若麟本身并没有直接牵涉到其中的斗争,另一方面和他的家世背景也有点关系,作为隆庆年间首屈一指的内阁首辅大臣徐阶的旁支,徐若麟荫庇的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锦衣卫百户,但他那位远亲的关系还是帮他度过了这一次难关,虽然现在他一夜之间就从北镇抚司的红人变成了外放他国的“锦衣卫知朝鲜事”。

  这时他身后传来一阵咔咔的脚步声,不用回头,徐若麟也知道这是和自己一同被外放朝鲜的锦衣卫百户杨影风,作为徐若麟的亲信下属,前天晚上诏令一下,南京锦衣卫指挥衙门的同仁们如风似火地就催逼着他们两个登上了今天开往朝鲜的舰船,不要说让他们回京城述职,甚至连收拾行装的时间都没有给徐若麟他们留下——既然诏令是即刻赶赴朝鲜,那就必须立刻启程,这也是锦衣卫一贯以来的办事作风。

  “大人,韩大人请你过去有事商议。”杨影风的脸上看不到任何表情,似乎昨晚发生的事情对他没有一点影响。

  徐若麟点点头,这位出使朝鲜的使臣韩籍大人本来只是南京礼部侍郎,在大明的官员编制里,虽然南京作为名义上的首都,也是六部官员一个不少,但基本上只是闲职人员,而其中礼部的官员就更是清闲。

  在内阁的那些大人们看来,朝鲜虽然是诸蕃之首,并号称除中华外唯一的“知礼乐之国”,但毕竟只是一个附属国,这样的附属国大明仅在旧港、木邦宣慰司就有十几个,按礼制,朝鲜王的品级还比不上某些亲王,根本就无须太过于重视。现在朝廷因为“争国本”之事已经搞成一团糟,礼部的大员们哪里还有时间去答复朝鲜的正旦贺使?(每到新年、皇帝生辰、太祖诞辰,朝鲜都会派遣使者前往明朝参拜,所谓一年三贡,明朝一般也都会派遣使者答复安抚)于是就从南京六部的闲散官员中挑选出礼部左侍郎韩籍做这次并不很重要的出使,但他们却没有想到,这位使节将会在朝鲜有什么样的遭遇。

  徐若麟一边整束着衣服,一边对杨影风说道:“影风,昨天韩大人和副使他们都干了些什么?”

  虽然徐若麟这群锦衣卫事实上已经是处于类似被贬斥外放的境地,但按大明制度,这类安抚属国的使节队伍中,必然有锦衣卫武官的存在,他们的任务除了担任护卫和礼仪以外,还必须负责监视使节官员的一举一动。

  杨影风从怀中掏出一本折子,低声念道:“据第一组叶韩纪录,韩大人辰时三刻二字起床,早饭吃的是南京汤包和米糕,辰时四刻起就开始写帖,午饭和两位副使大人一同进餐,饮酒一斤七两,据第二组燕烈纪录,未时四刻韩大人他们一直都在朝鲜的使臣谈话。。。”

  “谈了些什么?”由于徐若麟是匆忙之间登上前往朝鲜的使船,并没有带替换的官服,徐若麟的麒麟服上有些地方蒙上了些污垢(大明礼制,下级见上级必须整装严谨,尤其是武官参见比自己级别高的文官时),他一边细致地擦拭干净,一边问着杨影风这些每天必做的纪录。

  “大人,这次我们只有七个人,而负责这方面的叶凉也没有随同前来,所以燕烈只是隐约听见一些,应该是关于朝鲜储君的问题,似乎朝鲜使臣希望韩大人能支持其中的某一位,但具体的细节他并没有全部搞清楚。”杨影风解释道。

  徐若麟皱了皱眉,显然这种解释并不能让他满意,说道:“这种事情一定要查清楚,让燕烈立刻着手去办!”

  “是的,大人!”杨影风恭谨地点头答应,然后转身离开。

  这时他们已经走到使节们议事的客舱附近,徐若麟打量了一下自己全身的装束,在用最挑剔的眼光都不能找出什么毛病之后,他走到门口恭声说道:“韩大人,不知召唤下官有何事商议?”

  身着绣着孔雀图案的三品文官常服的韩籍盘坐在案子后面,看着徐若麟进来后,微笑着示意他随意坐下,徐若麟略作谦逊就坐在最末的案几后面,边上的侍女立刻给他备上早餐和清酒,徐若麟也没有推辞,举杯一饮而尽。

  这时横坐在徐若麟对面的朝鲜官员笑着说道:“徐大人,这是倭国清酒中最上品的诸白,酿制中只有十六岁以下的少女才能参与,小邦君王甚为喜好,不知大人以为如何?”

  这朝鲜官员身着使臣特有的礼服,看上去大约四十余岁,一脸精明之色,虽然朝鲜自从李朝开国以外,士大夫普遍习汉字,派来大明的使臣也大多通晓汉语,但徐若麟却没想到这人的汉语居然如此流利,不由得愣了愣。

  韩籍笑着解释道:“徐大人,这位是朝鲜国使臣金永浩大人,金大人祖上也是南京人氏,正德年间才去朝鲜经商,和徐大人你也可以说是有同乡之谊了!”

  徐若麟点点头,随口问道:“金大人,贵国和倭国经常有商贸上的往来么?”

  金永浩再次示意边上的朝鲜侍女给徐若麟面前的酒杯注满后,说道:“徐大人再请一杯。。。本来小邦一直与倭国开市通商,但近年来倭国内乱频频,海上盗贼多如牛毛,商贸上的往来也就渐渐慢了下来。。。啊,不知徐大人是否看上这位侍女?”

  金永浩发现徐若麟多看了边上那名朝鲜侍女两眼,立刻这么“善解人意”的问到。

  徐若麟淡淡一笑,放下手中的酒杯,说道:“韩大人,金大人,有话但说无妨,不用如此客套。”

  韩籍沉吟了片刻,终于说道:“徐大人,不瞒你说,这位金大人是柳成龙大人的外甥,柳大人希望你在上奏的诏书中能多提及临海君,不知你意下如何?”

  这时金永浩脸上露出急切的神色,连忙说道:“临海君在小邦素有名望,又是小邦君王的长子,礼法无亏,只是贼党贪图名利,才对临海君肆意攻诘,希望徐大人能在上奏密书中对临海君加以褒扬。。。”

  听着金永浩如此惶急地说出自己的来意,徐若麟心头不由得一阵苦笑——看来不只是堂堂大明,就算是这些撮尔小邦,对这种事情也是乐此不疲啊!不过这次他们确实找错人了,虽然说北镇抚司的锦衣卫千户已经有权直接上奏,而自己作为这次出使的武官首领,也可以名正言顺地对皇帝陛下汇报具体情况,但现在的自己,自保都还来不及,哪里还有能力去管这些事情?如果他们知道锦衣卫内部刚刚发生过什么事情,恐怕怎么也不会找上我吧?

  想到这里,徐若麟脸上却泰然自若,淡淡地说道:“韩大人是钦差正使,我只不过是个扈从武官而已,此事事关重大,当然全由韩大人做主,下官领命就是。”

  听到徐若麟这句话,金永浩不由得心头一喜,当时朝鲜和大明一样,文官地位要比武官高得多,他也不指望徐若麟这样一个低级武官能帮上什么忙,只不过因为徐若麟的特殊身份(出使武官),只希望他别到时候被对手收买就是了。于是立刻笑着说道:“如此多谢徐大人!”

  但韩籍却知道,大明开国两百年余年来,官员们,尤其是处于自己地位和状况的使节,身边的锦衣卫肯定是早晚虎视眈眈地盯着,如果没有身边这名徐千户的默许,自己和朝鲜使臣的接触会很麻烦——至少,自己在朝中的对手就会用这当成借口来对自己发动弹劾。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章  刺杀(上)
这次礼部左侍郎韩籍还没有抵达朝鲜,就这么立场鲜明地表示支持临海君,也并不完全是为了柳承龙金永浩他们的那笔重礼,就他自己的立场来看,长子继承大位,那是名正言顺之举,这是国家纲纪,任何人都不可违逆。

  事实上,他出发的时候,京城庙堂上因为“争国本”(即立太子)一事已经闹得不可开交,就连远在南京的官员都开始自觉地分为两派,其中一派人数占了绝大部分,他们支持的是王恭妃所生的皇长子朱常洛,另一派则支持的是万历皇帝最宠爱的郑贵妃所生的皇三子朱常洵。

  虽然皇三子的支持者们很合皇帝的心意,但在韩籍这类官员看来,这些人无非都是些佞臣小人,只知道无耻地迎合上意,任何一个人如果还有羞耻之心的话,就应该耻于和这些小人为伍,所以当金永浩提出让他支持临海君的请求时,韩籍几乎不假思索地就答应下来,甚至发出“由于皇帝陛下的胡作非为,甚至影响到藩属国们都开始不顾礼法了!”这种感叹。当然,韩籍发出这些感慨的时候并不知道,这些他自觉很隐秘的牢骚话,差点被锦衣卫们记录在案。

  听到徐若麟的承诺后,韩籍不停地点着头——看来锦衣卫中也并都是鹰犬小人,至少这位锦衣卫千户的心里还是有是非公道之心的。

  他满意地举起杯子,对徐若麟笑着说道:“徐大人能如此的明事理,觉是非,真乃是朝鲜之幸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