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无极》成功了,很多人都会把成功归功于陈凯歌,作为制片人,你怎么看?
其实当人选择了一个行业的时候,你走着走着可能就背离了当初的承诺。当初我选择做制片人是因为我对演戏这个行业有些厌倦了,而等待一个好戏需要很长时间和耐心,可能就是因为这样一个很客观的原因。其实自从我和陈凯歌合作第一部戏开始,我就觉得我来到这个世上就是为了给陈凯歌的事业添砖加瓦的。
真的,当你一开始选择的时候你可能真的不知道你的动机是什么,在这个做的过程中你才会发现。所以说我愿意做陈凯歌的制片人,他能轻松地游历于自己的电影王国就是我最大的心愿,真的是这样。我觉得他也需要我的帮助,同时我觉得我是在帮我的丈夫,而不是让自己有多成功。这可能是从一个妻子的角度说的,但这的确是我做制片人最大的动力。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陈红访谈实录之三·谈经验:一路向前(1)
陈红做制片人,说起来只是为了帮帮丈夫,但在不经意间,竟完成了一件许多男人都不敢做,也做不到的事。几千万美金的大制作,几千人的大团队……三年《无极》制片过程,让陈红有信心去面对将来的任何一部大片。谈及经验,她微微一笑:坚持不懈,但随时准备放弃。
《无极》最开始的融资过程是怎样的,是否一开始就想做中国电影最大制作?
拍电影的人都知道,仅仅有一个故事的时候,还无法确切知道需要花多少钱。而当知道了影片的题材、表现形式的时候,才能够确切知道影片要花多少钱。《无极》的故事发生在一个没有年代的年代,是一个具有魔幻色彩的寓言故事,正如很多媒体说的东方《指环王》,凯歌致力于拍成东方最美的一个传奇,要唯美和赋有禅意,这就对特技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无极》在进行特技招标的时候,有三家电脑特技公司来竞标,最后我力主选择了香港先涛数码公司。这时候预算才浮出水面。
以凯歌的能力,在国内也可以融到足够的资金,但我们最终选择了国际化的融资方式,因为我们想做一部国际化的电影,就要在影片的投融资阶段开始考虑国际市场,考虑产业化的运营,把这部电影的盘子做大。
怎样保证国际融资的成功?
从选择演员开始,就要考虑国际市场的影响,只有具有说服力的市场前景,才能保证国际融资的成功。《无极》的主角中有韩国影星张东健,日本影星真田广之,皆为当地的票房保证。幕后团队中更是有来自多个国家的顶尖工作人员。在这样的背景下,《无极》获得了中、美、日、韩四国的投资。在韩国和日本,我们选择的合作伙伴都是当地最好的制片发行公司,作为投资方。
针对日本、韩国、美国的前期融资,都是我亲自去谈的。根据影片的题材和方案,由对方来决定出资的比例,而利益分成则和这家企业在本国市场的推广力度挂钩,采取保底分成的方式分摊利益,由出资企业来做本国市场。
国际融资对于影片的成功优势在哪里?
在融资的过程中,吸收不同国家的资金,因为只有当他们有了投资,才会把《无极》当做自己的年度大片来推广,即使你不去推动,对方也会做得很好。例如在韩国,根据已经制定好的计划,将会有500多家电影院放映《无极》,数量超过《英雄》。
这样做等于提前开拓和消化了这些国家的市场,同时还可以利用他们的资源,学习他们先进的推广发行经验,一起将《无极》的市场做大。
《无极》之后,你认为电影制片管理的核心在哪里?
电影制片人最重要的就是要协调和管理四个方面的问题:即人、钱、时间和天气。对于《无极》的制片而言,就是要在近一年的时间里,管理来自不同国家,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把他们拧成一股绳,完成使命。
在《无极》的制片过程中,我采取的是合同管理和现金流管理的方式,而不是简单的面向导演的包干制,将制片预算直接针对服、化、道、摄、录、美各相关职能部门,和这些职能部门签订合同,这样更能够保证预算的质量。同时,现金流的管理,让我清晰地知道资金的流向,全盘掌握剧组的进展,及时调整资金结构,把钱用到位,不浪费。
《无极》打出了“无极化”的营销推广方式,具体是怎样操作的?
所谓“无极化”的营销推广,就是根据电影《无极》的卖点,多角度、全方位、多层次、累进式地进行宣传工作。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的推广,都能够找到新的宣传方式,实现营销创新。
国际上传统的电影发行方式,就是制片方带着电影去参加国际上大大小小的电影节,举办针对电影发行人员的招待酒会、派对。但我不愿意按照传统的套路出招。
我制订的计划是,不用跑若干的电影节,只参加一个真正有国际影响的电影节,这也就是戛纳电影节。在戛纳电影节,《无极》除了做一些常规宣传之外,还在当地一面最吸引人的墙上,张贴了一张巨幅海报。这面墙每年都张贴国际大片的海报。《无极》海报张贴出来之后吸引了大量的人驻足观看,并认为今年的真正的大片将是中国的电影。
《无极》在戛纳的发行推广会,没有放在酒店里举行,而是选择了一个城堡。这个城堡有500多年的历史,只举办过两次有关电影的派对,一次在1970年代,为了推广《星球大战》,一次是为了推广贝特鲁奇的《末代皇帝》。《无极》是第三个。举办这项活动共花了140万欧元,活动请来了国际一流的发行人员、制片人员,卖出了大量的拷贝。
在国内的营销推广,我选择和国内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合作,新浪不仅全程追踪《无极》的拍摄制作进展,还推出了《无极》官方网站。网站于9月21日开通。无线方面《无极》和空中网的合作,也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当中。此外,我还希望电影《无极》的宣传能够做到全民“无极”,并进行了大胆地尝试。例如,今年年初,和九久读书人公司合作,开发了《无极》相关图书系列。我们选择了八十年代后青春人气作家郭敬明将《无极》的故事改编成小说。郭敬明的小说《幻城》销售量超过了100万册。而《幻城》的风格和《无极》有相似的地方。起用郭敬明,可以真正做到小说和电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是 在电影改编成小说的过程中,我们还留了一手,就是没有将电影《无极》 的结尾交给郭敬明,而是由郭敬明按自己的构思去写结尾。喜欢郭敬明结 尾的人,应该会好奇陈凯歌电影是什么结尾,然后去看电影《无极》,形成互动。电影《无极》将在今年12月中旬在全球上映,接下来还会有更多“无极化”的宣传推广方式渐次杀向市场。
陈红访谈实录之三·谈经验:一路向前(2)
《无极》怎样开发电影的衍生产品?
电影产品的市场开发,最重要的是把电影的价值最大化,最大限度的开掘电影的价值,而不仅仅是开发电影的票房价值。国外大片如《蜘蛛侠》,衍生产品开发收入达20多亿美元,远远超过电影的票房收入。电影本身仅仅是衍生产品的一个大广告片。
之所以在美国,电影能够成为一个产业,是因为美国有一整套产业化的管理方式和产品开发模式。而中国电影还缺乏电影衍生产品的开发机制,很多中国电影人也缺乏最大限度的开掘电影价值的意识。我希望能够在这些方面进行尝试,并取得突破。
在《无极》创作的过程中,我们研究了可以开发延伸产品的领域,以及如何在某个延伸开发领域开展更多地开掘,努力实现《无极》价值的最大化。比如说:图书开发。事实上,我期待着《无极》的每一个延伸产品的开发都和票房挂钩。年轻人是电影消费的主力军,用郭敬明把《无极》改编成小说,因为凭借他新锐的想象力能在年轻人中产生更大的共鸣和魅力。
其次,游戏开发。《无极》魔幻色彩的故事情节非常适合开发成电子游戏,很多游戏开发公司也非常看好《无极》。去年9月份,在拍摄还没有完成,我们就和法国一家全球最大的3D版游戏公司育碧,签约开发游戏产品。
第三,发行邮票。《无极》剧组设计了为纪念中国电影百年,以“从《定军山》到《无极》中国电影百年辉煌”为主题的系列邮票,期待《无极》能够和《定军山》一样铭记在中国电影史册。这套邮票本来印了两万套,决定销版,这时候做邮票发行的公司非常喜欢这套邮票,决定出钱加印。这套邮票目前共印制了三万套。
第四,改编为歌舞剧。目前我正在和世界最大的演出公司谈合作,将《无极》改编成歌舞剧,这项工作目前进展顺利,《无极》很有可能成为亚洲第一部由电影改编的在全世界上演的歌舞剧。
第五,音像制品。在音像制品开发方面,我们选择和中凯联合开发有关《无极》的音像制品,并和中凯签订了非常有创意的合同,为了更好地防盗版,共同捆绑票房,这是电影票房第一次与音像制品如此紧密地挂钩运做。《无极》的作曲定为好莱坞作曲大师克劳斯,将会有更多优美的《无极》音乐被开发出来。
另外,电影《无极》正在进行有关动漫及玩具产品的开发。事实上,《无极》的贴片广告很早就卖出了非常好的价钱。未来《无极》还可以卖给电视台播放来获得收益。
以前凯歌的电影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比如拍《霸王别姬》发展起来的北影一条街,拍《荆轲刺秦王》在横店建造的秦王宫,拍《风月》发展出的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