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这一离家就不能再回来了。大哥做的这个事和对鲁十七说的话叫鲁十七想起来心里就发苦。
鲁十七为什么叫鲁十七这里有个拐弯的过程。鲁十七出身并不普通,鲁十七的祖上做过知府,曾经富甲一方。到了鲁十七祖父这一代,因赌博使家道败落了。鲁十七的祖父死时,鲁十七的父亲才十七岁,家里就剩一座搬空了的大宅院和一个管家、一个老奶妈。鲁十七的父亲鲁老爷子却是个人物,他在外创业二十年就中兴了家业。不但在省城、县城里置下不少产业,乡下老宅更是年年置地,家里的长工就有三十几个。他不但在乡下有大量田产,还在附近县镇上置办了许多用于出租的店铺。但是,鲁老爷子不管乡下老宅家里的产业,家里的产业由老管家管着,他常年在外做各种生意。
那时,鲁老爷子人年轻,长得也漂亮。在省城济南府刚创业时,出门谈生意爱骑自行车,车后跑着两个穿马褂的随从。那时的自行车可以对比今天的高级轿车。像鲁老爷子这样的人物闲暇的生活内容就丰富,鲁老爷子自然不能例外。鲁老爷子有两不碰,一是不赌、一是不吸大烟。鲁老爷子认为这两样玩意儿是男人的大敌,是死也不能碰的。至于女人呢?鲁老爷子认为女人是男人的正餐也是男人的小点心,是男人就是要去吃的,看上的女人花多少钱也要吃到嘴里。那是体现男人能力的一大乐事。
鲁老爷子还有一样与众不同的脾气,就是从不娶媳妇。他和某某女人一旦生了孩子就叫人带回乡下老宅里找奶妈养着。这种习惯的好处之一就是生的孩子比较多。鲁老爷子这一生生了十七个儿子,十四个女儿。但他在给儿女们取名上从不动脑筋。生了第一个女儿,就叫鲁一姐,并告诉老管家,以后生了儿女,是女儿依次就叫鲁二姐、鲁三姐直至鲁十几十几姐。如果生了儿子,第一个儿子叫鲁一郎,第二个儿子就叫鲁二郎。这样,老管家就记住了。鲁老爷子生一个孩子送回来一个,老管家就算算是第几个小姐或是第几个少爷,就叫第几姐第几郎,到了第十七个儿子就叫了鲁十七郎。
鲁十七的全名就叫鲁十七郎。本来这样也挺好,三十一个兄弟姐妹全没妈,全是老管家和老奶妈养大的。兄弟姐妹虽多,互相间年纪相差的并不大,有十几个兄弟姐妹是三年内出生的。之所以有这样的事,是鲁老爷子在那三年里裤裆里的那根棒棰舞得欢,拥有的女人也多,受孕几率有所提高。反正女人生了孩子,鲁老爷子就留下孩子打发走女人,他给女人的回报一般非常丰厚。这在鲁老爷子想来没什么大不了的。
黄金老虎 第二章 2(2)
鲁家老管家给鲁十七郎过十七岁生日的那天,临近午时的时候,鲁老爷子突然从省城济南府回了乡下老宅。
老管家看到便衣简从的老爷突然回来,猛然想起这一天也是鲁老爷子六十岁的生日,鲁老爷子回来是奔生日来了。
那么就过吧。可是,鲁老爷子突然看到几十个儿女跪了一片,几十个儿女旁边还跪了几十个孙子孙女外孙外孙女,后面还跪了一大片儿媳妇和姑爷子。鲁老爷子自己吓了一跳。鲁老爷子闯家业在外三十多年,和不同的女人住在一起,这是三十多年来头一次回乡下老宅,也根本没用脑袋想过他到底有多少个儿女?以前过生日多由当时相好的女人给操办,就没有机会见证今天六十大寿的震撼。
鲁老爷子愣了半天,突然站起转身进了后堂。鲁老爷子根本分不清哪个儿子、哪个女儿是几郎、几姐。鲁老爷子又回想自己一生经历过的女人,心里突然就痛了,感觉到他对不起这些儿女,这些儿女是怎么长大怎么成亲又生下一代的,鲁老爷子从没问过从没亲自管过。他也更觉对不起那些给他生了孩子又被他用钱打发了的女人。这个感觉来的突然,也猛烈。
鲁老爷子就病了,在病中回想一个一个的女人,想来想去最对不起的女人就是鲁十七郎的母亲。那是在省城济南府,鲁老爷子和鲁十七郎的母亲结了缘。鲁十七郎的母亲是个小业主的女儿,小家碧玉,令鲁老爷子一见倾心。可是结局是一样的,女人陪了鲁老爷子六年,那时鲁十七郎五岁。鲁老爷子的情感虽然后来还是转移了,但这一次也是他最长的一次情感投入。
鲁老爷子就在病中命令大儿子鲁一郎和大女儿鲁一姐去济南府找鲁十七郎的母亲,说他老了,就给你们找回个妈吧。鲁一郎和鲁一姐就去了济南府,也找到了鲁十七郎的母亲。那女人早就重新嫁人了,丈夫是个首饰匠,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日子虽然过得清贫,但看得出来挺平静也挺幸福。
鲁一郎和鲁一姐回来如实转告了鲁老爷子。鲁老爷子又糊涂了,他不明白那女人为什么不来?这是多少女人梦想的事啊。鲁老爷子一直到死也没想明白那女人为什么不来,也没想明白那女人守个首饰匠为什么会幸福?当然,鲁老爷子到死也没想他自己的这一生到底幸不幸福?也许鲁老爷子没工夫想这个问题……
鲁十七郎的这些哥哥姐姐在同一个环境长大,各有特点。比如鲁一郎贪婪,早早娶了媳妇生了鲁家长孙,一点点算计财产。鲁二郎是个玩女人的行家,虽好玩儿也懂做生意。在鲁老爷子归家病了以后,鲁二郎带着鲁四郎、鲁五郎、鲁六郎、鲁十五郎、鲁十六郎在省城里接了鲁家的生意,那作风已经是鲁老爷子第二了。鲁三郎软弱又不合群,喜好收集野史文章。鲁七郎懂军事、懂建桥架屋,还是个铁器制造家。在鲁十七郎当时看来,鲁七郎没有不会的。鲁七郎最想干的是当将军带兵,收集的枪械可以武装一个加强排。鲁七郎也是对鲁十七郎最好的一个哥哥。鲁十七郎所有会的,除了和老管家学的射箭术和几招杨式太极拳,其他都是和鲁七郎学的。鲁七郎也是第一个带着十几个小长工背着枪械从鲁家大宅出走的人,他是打天下去了。
鲁七郎走时去向生病的鲁老爷子辞行。鲁老爷子盯着鲁七郎看了半天叫不出这是几郎,就闭了眼睛摆了摆手。鲁七郎走了就再也没回来。应该说鲁家的兄弟姐妹彼此都还恩爱,任谁也想不出会闹出同室操戈的事来。但这样的事偏就发生了。
鲁老爷子人老了也是个精明智慧的人,在死前已经把身后的事都安排好了。鲁老爷子把儿女们分成两帮,进城继承商行的为一帮,产业算儿子们的,红利有女儿们的。留在老宅经营土地店铺的鲁一郎、鲁三郎、鲁十七郎等为一帮,又分别分配了财产。
鲁老爷子虽这样安排好了,但还是出了问题。
鲁三郎的母亲带着一个女儿,也就是鲁三郎同母异父的妹妹找来了。鲁三郎自然认了母亲。这本来没什么,可是鲁一郎不干了,把鲁三郎叫进家里,不知用了什么办法,鲁三郎离开时吓得脸都白了。想来鲁三郎迷恋野史文章,自然懂得兄弟相残的厉害事,怕了,就带着母亲母女两个远走他乡了。
黄金老虎 第二章 2(3)
鲁一郎从这件事上尝到了甜头,扳着手指头算了半天,得出结论,在众弟弟中,最好算计的就是鲁十七郎了。
鲁十七郎是小弟弟,也是唯一一个跟随父亲母亲一起生活了五年的儿子。鲁老爷子正因为记得鲁十七郎,才把最好的田产留给了鲁十七郎,并叫老管家随鲁十七郎搬去了另一座宅子。在鲁老爷子想来,年过七十的老管家会像当年帮他那样帮这个他记住的小儿子守住产业。可是在鲁老爷子死后次年,老管家也死了。鲁十七郎的田产那时就成了鲁一郎眼睛里的肥肉了。
鲁一郎先传出口风说十七郎想去闯关东,想打算卖地换大洋,证明就是十七郎年过二十二岁了却不娶女人成家,这不就是想走吗。在鲁十七郎去质问大哥为什么这样说时,鲁一郎就叫第四房小老婆拿两把尖刀过来,接了一把尖刀递给鲁十七郎,自己拿一把尖刀在腿上割了两个口子,并说,十七郎,我告诉你,鲁家的财产你是带不走的。你放风说要去闯关东那是借口,我知道你想变卖了那些田产去投奔你娘。那不行,给你一千块大洋你留下田产走人,要不你今天就得赔偿我这些血。
鲁十七郎不知道鲁一郎也是用这一招吓跑鲁三郎的。鲁十七郎的脾气与众不同,没人看得出鲁十七郎真实的性格。但那时,鲁十七郎老少爷当惯了,也不觉得田产有多么重要,更认为为了区区田产和亲哥哥火拼不值得,他想保留这份亲情,就笑笑同意了,带着一千块大洋去了济南府。
鲁十七郎在济南府先找到了母亲,母亲一家对鲁十七郎都很好。鲁十七郎在母亲家里住了几个月,他也想帮着继父做点事。但是鲁十七郎实在不想给继父当徒弟学做女人用的首饰,而且只要鲁十七郎往继父的首饰摊一待,继父的生意就好。因为鲁十七郎招女人喜欢,也招女人怀疑,怀疑鲁十七郎不是男人。鲁十七郎想了很久,决定闯关东去东北看看。离开母亲家时,鲁十七郎给母亲留下了九百块大洋,带着一百多块大洋上了去关东的船。这就是鲁十七郎闯关东的起因……
鲁十七郎坐船入黄海到南海上岸时的节气挺好,是刚刚进入秋季。那时南海满街晃荡的多是木把老排。这些木把老排们上了岸,从东家二柜手里领了工钱,就成了窑子街窑姐和小户暗门子女人争夺的客人,当时有一句话说:老排上岸,把窑姐睡坏。
鲁十七郎看看夕阳下来了,拎着牛皮箱子沿街转悠,挺悠哉的样子。看到不同于关内的东北海边县城里的景象,觉得好奇也新奇,就慢慢溜达,看物品,用一口山东话问东问西。
鲁十七郎慢慢转着,不知不觉就走进大东沟入海口、也是鸭绿江江口的那条最繁华的街上了,这条街连接窑子街,鲁十七郎就溜达进去了。突然,他被几个扑过来的窑姐拉住了看,还被窑姐摸脸、摸裤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