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这一点,应把握好时机,抓好突破点。因为明教虽然改变了,但积怨颇深,中原群雄并不一定会领情。
正在此时,中原六大门派的领军和精英人物被朝廷设计擒拿,关押在元大都的万安寺中,受尽了凌辱。这给明教和张无忌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张无忌率领部属,克服万难,救出了六大门派的精英。
张无忌及明教的所为,让六大门派大为折服,其领军人物少林空智大师道:“中原六大派原先与明教为敌,但张教主以德报怨,反而出手相救,双方仇嫌,自是一笔勾销。今后大伙儿同心协力,驱除胡虏。”
至此,伟大的领导者张无忌变革组织企业文化的“乾坤大挪移”才算是大功告成。
他得以成功的三个条件是缺一不可的。今天的领导者,如果也想改变自己组织的文化,那么,一定不要忘了成功的要素是外部的大环境、内部的小环境以及自己的领导力是否足够强大,并且还要敏锐地抓住有利的突破口。
丘处机的绝世激励(1)
激励的终极奥秘
丘处机激于义愤,杀了卖国求荣的汉奸王道乾,却连累了两位好友郭啸天和杨铁心。官兵追捕郭杨二人,郭啸天当场被杀,杨铁心失踪。
丘处机得知凶讯后,懊悔不已,发誓要将郭杨二人的遗腹子调教为英雄人物。此时郭啸天的妻子李萍被军官段天德劫走。杨铁心的妻子被金国王子完颜洪烈派人抢走。
丘处机为救好友遗孀,与法华寺住持焦木大师发生误会。江南七怪出来做和事佬,不料误会不但没有冰释,反而愈演愈烈。双方大打出手,差点两败俱伤,尽数毙命。
真相大白后,丘处机为自己的鲁莽道歉,但江南七怪却咽不下这口恶气,一定要和丘处机一决高下。
丘处机灵机一动,利用江南七怪好胜心切,巧用言辞,一步一步将他们诱入自己提出的比赛方式中。丘处机提出,自己和江南七怪分别去救助郭杨的遗孀,并将他们的孩子教育成才,十八年后再由两个孩子比武来决定胜负。
这可谓是管理史上最惊心动魄的激励了。
考量激励所达到的效果,一般从受激对象行为的唤醒水平、行为的方向和行为的持续性三个方面来进行。
行为的唤醒水平是指受激对象愿意为工作付出多少努力。每一个受激对象的激励库存都是非常大的,就看激励者能够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尽可能把受激对象的库存提取出来。我们不妨用多次荣膺世界首富的比尔·盖茨的财富来做一个形象的比喻。盖茨拥有近乎天文数字般的财富,这就相当于极其庞大的激励库存一样。那么,他愿意为某项事业付出的财力,就可以比拟为他的唤醒水平。
行为的方向是指激励对象愿意把自己的努力用往哪一个方向。盖茨曾经做过多项投资,把他的财力用于很多方面。他对慈善的投入只是他的行为的一个方向。目前,他成立的慈善基金所管理的资金额度已经高达291亿美元。而且,盖茨已经宣布,他们夫妇死后,只有留几百万美元的遗产给自己的孩子,其他部分,都将都捐给慈善事业。结合第一个考量指标来看,盖茨的慈善行为的唤醒程度已经基本等于他的财富库存,并且其方向指向了慈善事业。
行为的持续性是指这种努力可以坚持多长的时间而不放弃。盖茨已经决定,将于2008年退出微软公司的日常管理,把后半生的主要精力集中到慈善事业上。这说明,他的慈善意识和行为的持续性是非常之长,等同于盖茨余生的长度。其实,这并不是结束,即使盖茨去世后,他的慈善基金会仍然会持续发挥作用。
具体到丘处机对江南七怪的激励上来,我们可以看到,江南七怪虽然性格怪僻,但对于侠义行为的唤醒程度是非常高的。他们援手焦木,就是出于一个朋友之间的“义”字。到后来,他们几乎要为帮焦木付出全军覆没的代价,却从未有半点怨恨朋友、后悔帮忙的想法。不过,侠义行为也可以分很多种,江南七怪可以有很多选择,但丘处机的激励让他们的选择方向指向了救助义士遗孀,并把义士后嗣教育成才。我们也可以看一下,如果江南七怪同意了丘处机的比试之法,他们必须付出多长的时间来完成这一项天外飞来的千斤重任。十八年后嘉兴南湖比武,就等于七个人都至少要付出十八年的黄金年华,合计起来就是一百二十六年。人生有多少个黄金十八年呢?
丘处机的绝世激励(2)
我们知道,江南七怪后来付出的又何止是十八年的光阴啊。张阿生活生生的一条生命,就埋没在大漠的风沙之中。其余六人,也在朔风如刀的苦寒大漠,苦苦坚持。他们本来完全可以在繁华富庶、温风暖雨的江南小城,饮酒会友,仗义行侠,惬意地度过一生。更为甚者,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十八年后,他们还是要关心郭靖的成长,不曾有半分松懈。
可以说,江南七怪为了完成对手丘处机的目标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反观丘处机的付出,除了几句说词,竟是一毛未拔。如果用投入产出的比率来衡量,这肯定是排名第一、含金量最高的激励。
今天的领导者面临的情况,和丘处机所经历的当然已经大为不同。领导者可以采用的辅助激励手段前所未有的丰富,不像丘处机那般捉襟见肘。但是,激励效果却每况愈下。领导者很有必要深入体悟丘氏激励的精髓,快速提升自己的激励技能。
丘处机的目标是找到两位好兄弟的后代,并把他们培养成英雄人物。江南七怪的目标是战胜丘处机,维护团队声誉。这本是分属两个不同个体(或团队)互不关联的两个目标。
丘处机怎么会想到化敌为友,利用对手来为自己服务的呢?这是源于他独特的资源观。他把对手也看成了可资利用的资源,巧妙地利用了江南七怪好胜心切,急于证明团队实力的心理,把本该由自己独自承担的重任一分为二,设定新的游戏规则,以两个孩子的武功高下来替换丘处机和江南七怪亲自比试的结果,轻轻松松把自己一半的担子卸到了江南七怪的肩上。也就是说,丘处机为江南七怪战胜丘处机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设计了一种新的选择。
丘处机想到了这一点,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十八年后,无论比试的结果如何,丘处机都是赢家。杨康赢了,他固然是赢。郭靖赢了,他还是赢。
化敌为友的背后,其实是丘处机独特的资源观和设计新游戏规则的能力。正是因为他具备了这样的能力,才会有绝世激励的出台。
很多人也许会说,丘处机的这种激励手法,是很难模仿学习的,在今天的组织中,好像不太可能遇到这种类似的情况。
真的是这样吗?答案是否定的。丘处机的激励精髓,并不是数学公式,完全可以照搬照抄。我们应该在领悟的基础上加以灵活运用。
明朝的一代名相张居正,就具备这种把对手(反对力量)当作实现自己目标的资源并加以利用的能力。
首辅高拱为解决南粮北运的难题,决定开凿胶莱新河,以便漕运由淮河入海,由胶州湾进入胶莱新河,再由海仓口出海直入天津,再到北京。但身为次辅的张居正却有不同意见,他通过调查论证知道,河水不足以刷沙,海水会倒灌入河中,所以,开凿胶莱新河并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
但张居正所处的境地非常困难。高拱大权独揽,根本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张居正如果强行提出反对,很可能无法保住自己现有的位置(现有的位置来之不易)。张居正不想丢掉这个位置,因为这是他做事所必须的平台。可是,如果不反对这项劳民伤财的浩大工程,本就空虚的国库就会雪上加霜,导致整个朝廷财政状况的极度恶化。
张居正为了达到自己反对开凿新河的目标,决定利用对手,把反对自己的力量当成了自己的资源。他想到了高拱阵营中的胡槚。这个人为人正直,有自己的主见,不随声附和。张居正不直接说自己有意见,只是提出,派胡槚去实地考察调研,再做决定。高拱同意了。胡槚考察归来,向高拱汇报的正是张居正想说的内容。胡槚的意见,高拱当然是听得进的。最后,胶莱河方案被否定了。国家避免了劳民伤财,张居正现有的位置也没有失去,张居正顺利解开了这个难题。 。。
丘处机的绝世激励(3)
张居正的做法和丘处机有异曲同工之妙。
即便是*程度很高的组织,反对力量总还是存在的,我们不能奢望自己所领导的组织是一个例外。但我们完全可以学习丘处机的独特资源观,把反对自己的力量也视为资源,并在这个前提下设定新的游戏规则,为他们安排新的工作议题。如果这些反对力量顺利完成了任务,那么你也就达到了化敌为友的目的。反之,如果他们故意消极怠工,拒不执行,那么,你就可以根据事先制定的新游戏规则,毫不手软,加以惩处。性质恶劣、后果严重的“主犯”当然就可以将其驱逐出组织。其他的“从犯”视情况,不再安排在重要的、会对组织造成重大损害的岗位上。这相当于是“化敌为零”,反对力量的削弱,当然会对组织的发展有良性驱动。
所以说,一旦你掌握了这种“化敌为友”的资源观,你就有可能立于不败之地。
“化敌为友”的资源观是丘处机实现绝世激励的前提,但仅仅靠这一点还不够。要想把势不两立的敌对力量转化为良性对抗的竞争对手,其背后必须有强大的道德支持和约束。
表面上看起来,丘处机是凭借口舌之力,说服了江南七怪。但毕竟江南七怪所要付出的实在是太巨大了,他们不可能不全盘衡量利弊得失。七怪里的二哥“妙手书生”朱聪就说了:“你这法子未免过于狡狯。凭这么几句话,就要我兄弟为你费心一十八年?”
丘处机则抓住仁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