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这才是一种绿色人生态,影响萌发了我的绿色文学主张。
至于同学们毕业以后怎样找工作,我想我曾被国家分配工作,我幸运。你们现在能按自己的意愿找工作,也是幸运。关键是你心中有没有一股自由自在的风。就是一种自主自助 的心态。有目标了就朝那个方向努力,自由的意志能够培植自由的力量。也就是说积挣自己的本事和本钱。我2002年回国后,已经换了三个公司,一次是公司终止雇佣合同不再续约,我很快找到另外的工作。两次是我主动辞职另攀高枝。我能够做到是因为心中有自由自在的风,因为我有绿色人生态。同学们也能做到的。
谢谢大家。
序歌 《怎么得了》
山秃了,林毁了,兽踪绝了,鸟影没了。一切的一切,自然自然的没了,怎么得了?
泉枯了,河浑了,天空灰了,日头毒了。所有的所有,统统统统的完了,怎么得了?
吃光了,用尽了,大地芜了,海洋荒了。全部的全部,呼啦呼啦的去了。怎么得了?怎么得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犭昔》引子(1)
2006年,南国盛夏的广州,暑气蒸腾。
农业大学校长的办公室,静悄悄的, 只有空调机丝丝的声音。落地大钟咚咚地敲了十二响,正午啦。伏案工作的谢阳安校长直起腰,舒展肢体,松了松筋骨。整个早上,他埋头准备明天在省政府会议上的主题发言稿。这类事情,通常是领导定调门,秘书捉刀代笔,领导再最后定稿。可是,谢阳安校长的文稿从来不由他人代劳。更何况,明天会议发言的重要性非比寻常。广东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位居全国之首,可是,已经出现的接继乏力的问题。政府在此时提出政策主张,经济要协调地、可持续地、健康地发展,创造节约型和谐社会,颇合时宜。士为知己者用,政府礼贤下士,身为学者,岂能不倾囊贡献己见?
年刚五十出头的谢阳安博士,已经是人文生态科研领域蜚声国际的著名学者。他早在八十年代初的硕士研究生时期,就发表了奠定他今日学术地位的经典论文《天人合一的自然和谐》。当年,这篇论文获得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杰出青年学者奖。谢阳安的学术理论,萌芽于他的孩提少年时代,成型于他的青年时代,是他个人生活沉淀的精华。多年来,他也只是一直在学术界鼓吹呼号,他的名声在国外响于国内,他的影响力出不了象牙塔。难啊,在贫穷、饥饿、愚昧的年代,人们最迫切需要的是果腹蔽体。在经济起飞的阶段,对自然的过分索取及无度的掠夺,似乎难于避免。人啊,先要衣食足,后能知荣辱。祖宗早有明训。
“笃,笃。”有人敲门。
“请进。”秘书推门进来。
“校长,这些是学校本年录取研究生的名单材料和奖学金发放的建议,请您核定审批。”秘书恭恭敬敬地把一大叠材料放在校长的办公桌上。
谢阳安治校,一般的教学行政事宜,副校长有全权拍板的权力。惟有研究生这一档事,他一定亲自抓。而他自己也承担教学任务,挑选了几个得意门生,做他们的训业导师。到午饭时间啦,肚子有点饿,谢阳安校长还是又坐下来,开始一页一页地翻阅研究生材料。
黄颂仁,本校农林系四年级毕业生。研究课题是《农林生态链的培育与维护》。家庭状况:父亲 - 黄雅在,母亲 - 唐莲好, 祖父 - 黄风墨,祖母- 江水秀。籍贯:广东省海江山县竹浪村。建议录取,发全额奖学金。
谢阳安校长停下来。他太熟悉这个学生和这个家庭啦。实际上,黄颂仁是他的得意门生之一。阳安校长的父亲是本省德高望重的老干部谢恒福同志,多年来一直在资助这个家庭。此时,阳安校长脑海里的镜头迅速倒转,又回到了二十多年前的那一天。
“阳安先生,您给我们未来的孙子也起个名字吧。”水秀央求道。
“好啊。”阳安答应得很爽快。他沉吟道:“按黄姓竹浪村的族谱:五音调宫商,四诗风雅颂。未来的孙子应该是第十代,颂字辈,是吗?”
“是啦。”渴望做爷爷的黄风墨赶快应道。
“我看就叫黄颂仁吧。”阳安说。“不论生男生女,都可用这个名字。”
“颂仁?就是做人仁慈,好人良善啦,是吗?好哇,好哇。”水秀十分喜欢。
“你先别插嘴啦。阳安先生学问高,听他说文解字啦。”黄风墨让老婆住声。
“水秀婶说得不错,但没有全对啦。”阳安继续说,“仁字,人旁,上下两横代表天地。天地人同住,和谐安乐,才是最大的仁啦。祖宗造字,早就把道理留给子孙后代啦。”
“好名字,好名字啊。”黄风墨心悦诚服。
“阳安先生,大名起好啦。再给起个小名吧。”水秀又求道。
“好吧。仁者善忍。小名就叫忍仔吧。”阳安说。
谢阳安校长把思绪拉了回来。他用红笔在黄颂仁的名字上打了勾,以示核定同意。然后,他合上案卷,踱步走到正对着办公室门口的地方。那里有一个两米长、一米宽高的玻璃柜,罩着一只张牙舞爪的华南虎标本。老虎身长近两米,遍体黄黑斑纹,爪牙锋利,脸相凶恶,让人感到虎啸山林森森杀气。名学者治校的谢阳安博士是人中之龙,更令人叫绝的是,找遍全中国,肯定没有任何人的办公室会有一只真老虎的标本。这广东农业大学校长的办公室是卧虎藏龙之地,一点不假。
txt小说上传分享
《犭昔》引子(2)
谢校长走近老虎,眯眼端详。此刻,他的心中没有丝毫的骄傲与豪迈,只有悲哀与无奈。没有人能够知道谢阳安校长心中的秘密。不仔细观察,参观者不会发现,靠近老虎前肢肚腹的皮毛上有几个小洞,锐器从此刺入,要了它的命。老虎不是在做兽王之吼,而是在做垂死挣扎的哀嚎。这是最后一只华南虎临终的旋律,已经随年代久远而消逝,但那回荡山林的呼啸,永远震撼着谢阳安校长的心。
最后一只华南虎 第一章(1)
1.
空间座标:宇宙,银河星系,太阳系,蓝星地球,东北半球,亚洲,中国,东经一百一十三度,北纬二十三度,广东省,海江山县。
时间座标:宇宙大爆炸后的地球年龄第四十六亿零一千九百五十八年,或是人类纪年西元一九五八年春,或是中国编年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年二月底,华族阴历二月初。
2.
夜长天。繁星撒豆,弦月菜刀。山岚浓,星月淡,两相融。好一大锅奶色米汤水。梦一样的山村在其中沉浮。
寂静中,不知道是村里哪户人家在吵架。“昨晚,我明明叫你把猪栏门关好啦,见鬼啦,怎么会白白丢失两只最肥的猪仔?”一个男人在怒骂。
“明明是你自己关的猪栏门啦,上床前你还去查了一次啦,怎么来怪我?”一个女人驳嘴道。一声高一声低的吵闹声,尖刺地穿过朦胧,在米汤夜色中荡起了一圈圈的涟漪。
3.
山岚流着淌着,向村口涌去。村口是三岔路,一条大路,两边种满凤尾竹,伴着绿水长流的竹浪溪。路的一头延伸入山,另一头顺着竹浪溪的流水来到了与豆荚江交汇处的渡口; 就能到达山外县城。大路的一条分岔路进村。山村因水得名,叫竹浪村,黄姓村族世居于此。村子旁水依山,村后山的形状像妇女的发髻,得名叫婆髻山,是黄姓村族的风水山林。山上古树森森,以樟木树为主,杂树相间,多为黄姓村族的的开山祖黄五行亲手所栽,如今已有近二百年历史。黄姓是中原南迁的客家。伯公祖黄五行还是秀才呢。然而,祖宗虽然且耕且读,但时迁世易,子孙们已经弃读就耕啦。
村口的三岔路旁,是伯公庙,供奉着伯公祖黄五行到七世祖的神主牌,是黄姓村族的祠堂。伯公庙前有一棵大榕树,亭亭如盖。大凡南方村子的村口都种榕树,风俗如此,按下不表。
伯公庙是二世祖黄音远所建。伯公祖黄五行过世后,黄姓村族已在此地站稳脚跟。当时村族家底仍然殷厚,就按中原的传统修建家庙,供奉第一代开山祖宗。家道渊源,二世祖黄音远也是秀才性情。他读书之余享受农家乐趣,用传自中原的工尺谱,填制花笺词,唱词内容多为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等文人武将的古代故事,现在村里的子侄仍能够琅琅上口。二世祖黄音远还善巧思,伯公庙里留传下来的更漏,就是他亲手设计制造。还有点燃计时的更香,也是黄音远首创。用木糠伴香油,砍下竹浪溪边的竹子做模型,压成圆筒状,长度刚好一个时辰烧一根,既能准确计时,又显文士雅兴。
祖宗如此,子孙却一代不如一代。虽遗风犹存,后代的本事只剩下能够吟唱几句花笺词啦。月换星移,按开山祖黄五行定下的族谱:五音调宫商,四诗风雅颂。黄姓子孙已传至第九代,雅字辈。世界早已进入钟表时代。但务农为生的下里巴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并不特别需要准确到分秒的时刻。于是,落后保守的更漏更香计时方法,打更报时的传统,仍然实用。
4.
伯公庙的日常管理人是庙祝。庙祝的职责是洒扫香堂,为神主牌拂尘,给长生灯添油,在重要的祭祖仪式上,为族长打下手,做些点香、斟酒、烧纸宝、摆供品之类的工作。当然,在供品摆放三天以后,庙祝有权享用这些祖宗的恩惠。庙祝还有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值夜打更。实际上,他就是村里的更夫。这项工作非常重要。除了打更报时,他还要巡夜,如有失火、山洪爆发、飞贼入村等状况,必须紧急敲锣示警。
黄姓竹浪村的伯公庙有一项神奇,远近闻名,就是有求必应的送子大仙。据说,这是开山祖黄五行升天后,感动了玉皇大帝,专派神仙下凡,保佑黄姓村族子孙人丁兴旺。伯公庙的送子仙居布置得像喜帐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