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去北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2008去北京-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里有老字号云集的大栅栏商业中心,有翰墨书香的琉璃厂古文化街,有清真风味小吃荟萃的牛街,有昔日戏曲杂耍演绎的舞台天桥。当然,更有数不清的交叉纵横的胡同,胡同内藏着的不再是王府豪门的庭院深深,素净的如意门内走出的都是小家碧玉。小吃店外的黑板上写着炒肝包子鸡汤馄饨,拉蜂窝煤的三轮进进出出,送报纸的车铃声和卖水果的吆喝声不绝于耳,邻里街坊间亲切地打着招呼,随处听到的都是一口地道的京片子。这里就是前门地区,真真实实的百姓生活,原汁原味的京味画卷。
  游北京,体验传统的、古老的、文化的、民俗的北京,一定不要错过前门地区的这一场大戏。
   txt小说上传分享

旅游指南
大栅栏是前门区域的核心,一条街上聚集了几乎所有老北京知名的老字号,短短几百米走过的是几百年光阴的余音缭绕。仿古文化街区将把这一区域打造得更加灿烂迷人,奥运举办时会有更多的清朝古建筑重现前门大街,一些曾经外迁的老字号也会回归前门。
  你可以在大栅栏西街或者周边胡同内找一家宁静的四合院小旅社,享受一下出门即逛胡同的乐趣。当然也少不了美食,全聚德烤鸭总店、丰泽园饭庄、晋阳饭庄都能让你在一饱口福时品味历史文化之深厚渊源。
  从大栅栏沿着胡同向西穿行就到了琉璃厂文化街,这条古玩商铺鳞次栉比的仿古街到处洋溢着一份古香古色的典雅气息,来此淘宝的洋面孔也是屡见不鲜,当然你可以只看不买,仅仅这份逛街的优雅闲情也值得玩味。
  作为明清两代的祭天神坛,天坛是来京的必游之地,附近的红桥市场以出售珍珠和各种特色工艺品闻名。先农坛是祭祀田祖皇帝亲耕的地方,里面还设有古建博物馆。天坛以西的天桥是老北京最著名的市井杂耍舞台,不过如今只有几家剧场茶园,不妨在某个傍晚时分来到这里,去杂技剧场看一场精彩的杂技表演,或者到天桥乐茶园听场相声。
  回族聚居区牛街是北京小吃的发源地。看过礼拜寺和法源寺,再去清真超市二层大排档坐一坐,就能把各种北京名小吃一网打尽了。
  有时间的话还可以去白云观逛逛,或者上湖广会馆听一出京剧,有兴趣的朋友还可以顺路到宣武门天主教堂、珠市口基督堂一游。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主要景点(1)
大栅栏——繁华市井何处有
  大栅栏可以说是北京最古老最别具一格也是唯一如今还基本保留了原貌的闹市商业街。昔日《燕京杂记》有云:“京师市店,素讲局面,雕红刻翠,锦窗绣户,招牌至有高三丈者,夜则点灯数十。纱笼角灯,照耀同白昼,其在东西四牌楼及正阳门大栅栏者,尤为卓越。”这条大栅栏街原名廊房四条,廊房头条、二条亦是京城中名满一时的繁华街市,这一带的“廊房”在明朝中期就已形成了闹市商业圈的格局,而四条由于汇聚了众多顶尖品牌的老字号而独领风骚,这一领军就是大笔一挥的五百年漫漫岁月。
  清朝年间,为防盗贼,北京的不少街巷都安置了栅栏门,而廊坊四条的栅栏又因为品质出众保存长久而得名,久而久之这里就被称为大栅栏了。但是今天大栅栏的发音并非原字原音,北京话叫这里“da shi la”;最后还加上一个儿音,至于为什么这么叫,有多方专家考证,但始终没有一个权威的说法。
  让我们走入这条古老的街巷一看究竟吧,在周边大刀阔斧拆迁改造的旗帜下,廊房头条二条已徘徊在濒临消亡的边缘,前门大街早已勾画出新的蓝图,煤市街旧貌换新颜铺就了敞亮的大马路。对于周边这一切的包围压缩,大栅栏街似乎置若罔闻。这条步行街依然还是招牌高悬,店铺林立,人流熙攘,有一些古韵犹存,又有一点杂乱无章,有一些热烈欣喜,又有一点喧闹错愕,这就是市井,并非时尚、小资、尊贵、奢靡的城市名片,是老北京留下的最后一块原汁原味的商贸自留地。
  八国联军入侵京城之时,大栅栏地区曾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后来再度重建的街市直到今天几乎还是保留着当年的那份韵味。如今,在京城各个角落崛起的大型商场早已分流了北京市民的消费目光,已经很少有人特意跑到大栅栏来购物了,走在这条大街上的外来游客远多于本地土著。于是,市井失去了它最原始的本能和功用,更多地演绎成一种品牌的宣传和观摩的焦点。从前大栅栏的买卖是从来不做广告的,老掌柜们说,即使少赚点钱,也不能丢这个份儿!可现在不做广告的买卖哪有生存之地,其实伫立在大栅栏街两侧鳞次栉比的老字号已然是其各家连锁店或集团公司最好的广告招牌,也许每一天的销售额算起来只是零星小利,可这块寸土寸金地界上竖起来的金字牌匾才是前途无可限量的聚宝盆啊。于是,曾经拒绝广告保持身份尊贵的豪言壮语变作了今日面对市场检阅淡泊名利的坦然心态,正是这样的心态使得大栅栏商业街得以避免赤裸裸金钱交易的威逼利诱,没有奋不顾身投入到滚滚红尘的商业洪流中去,我们才得以在今天依然看到一个带点纯真有些民俗的大栅栏。
  瑞蚨祥
  始建于1893年的瑞蚨祥绸布店曾是京城“八大祥”之首。孟子的后裔以经营土布起步创办了瑞蚨祥,铜钱飞去又飞回的名称寓意当真兑现了瑞蚨祥日后的成就。花布、青布、洋布、绫罗绸缎、高档皮货一应俱全,民国初年这里已成为北京最大的绸布店。1900年毁于八国联军的洗劫,浴火中再度重生,新中国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的面料就是瑞蚨祥出品。百年老店依旧秉承着货真价实的老字号经营理念,一如门外那块黄底黑字招牌的笔画,端雅凝重,于稳健中昭显不凡的气度。
  今天,当你走在大栅栏街上,会发现有两家瑞蚨祥,其中位于内联升对面的33号挂着瑞蚨祥鸿记的招牌,店址依旧是当年老铺的房子,巍峨壮观,但内中经营的商家却和瑞蚨祥没有任何关系,这里还曾经有过一场维权官司,最后还是位于大栅栏街5号的老店赢得了胜利。其实只要走进去就能看出究竟了,外表华丽的瑞蚨祥鸿记经营规模小而杂乱,二三层还开辟了宾馆和小吃城。而真正的老店呢,上下两层全部是绸布的世界,穿着唐装的营业员热情地招呼你选块料子,最吸引人的还是那些艳光四射的绸缎,做成旗袍、被面,或者装饰工艺品,花纹图案中都闪烁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光辉。定做旗袍也是一大特色,经常有不少外国友人专程而来,还有为结婚庆典定做礼服的新人,这满堂的气派啊,且不论面料的花色、裁剪的样式,单是旗袍上盘扣的种类就足够让你眼花缭乱惊叹不已。在复古之风愈演愈烈、推崇手工本色的今天,到瑞蚨祥定做一套传统服装那才真是身份的象征呢。
  

主要景点(2)
地址:大栅栏街5号
  作者手记:在这里订做一身旗袍的手工费为400…500元。
  内联升
  在大栅栏的这些老字号中,如今的内联升可说是第一等的气派超凡,一座三层古香古色雕梁画栋的大楼拔地而起,黑底金字大招牌熠熠生辉。
  创办于1853年的内联升曾经藏有一本“履中备载”,内中详细记载了达官显贵们的靴鞋尺寸、样式和特殊脚形等,就是凭着“善体上情”的几双朝靴,内联升得以飞黄腾达。一时间,“脚踩内联升”成为京城新宠。特殊的生产工艺和严格的品质保障是内联升扎实的基本功,从礼服呢面千层底鞋、缎子面千层底鞋到轿夫洒鞋、老头乐,从上流社会到工薪阶层,内联升的制鞋技术获得一致好评。
  走进内联升敞亮的大厅,各色布鞋、棉鞋、绣花鞋一概是传统的手工千层底,在机械化大生产泛滥的今天,唯有人工才算得上尊贵的气派。一位年轻的姑娘正在向大家展示内联升制鞋的传统工艺,舒适当然还是选择鞋子的第一标准。
  为了迎接奥运,内联升还计划开发一系列旅游纪念品,如小巧精致、便于携带的礼品鞋等,并且提供定做鞋的业务。2007年8月,在奥运倒计时一周年之际,内联升传人用10天时间,手工制作了一双绣有五环图案和奥运字样的千层底布鞋,并赠送给北京奥组委,以此表达对北京奥运的祝福。
  地址:大栅栏街34号
  同仁堂
  同仁堂应该算是老字号中传播最广发展最成功的特例,连锁店遍布京城,甚至已在海外成立合资公司,不少外国朋友对这家老字号也略知一二。如果说在内联升鞋店内的顾客还是看的多买的少,而隔壁同仁堂的调剂厅内却真的已经在排队叫号了。
  曾供奉皇帝御药的同仁堂,三百多年的光阴中始终稳坐中药品牌的头把交椅。牛黄清心丸、大活络丹、乌鸡白凤丸、安宫牛黄丸如今依旧是市场上值得称道的好药。丸散膏丹尽学问,中医之博大精深真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讲得清楚的。
  这里中成药、参茸制品、保健品一应俱全,尤其是同仁堂的十大王牌成药可以仔细看个究竟。最热闹的还是调剂厅,根据各人病情现配中药,立等可取。不过也要提醒您,虽然同仁堂的药好,也不是随便乱买的,没病没灾的身体才是福啊。
  地址:大栅栏街24号
  作者手记:购买中草药制剂要问清药理药性和服用方法。同仁堂内通常都有老中医坐堂,不妨先咨询一下。
  张一元
  推开张一元的大门,茶香立时扑面而来。绿色的茶叶桶和服务员的绿色制服都透露着一股清新优雅的芳香气质。
  北方人在喝茶方面不如南方人讲究,虽然福建的功夫茶也渗透到了京城茶馆的各个角落,但北京人还是喜欢喝花茶和绿茶。张一元茶庄就是以汤清味浓的小叶花茶顺应北方人的口味特点,率先打开了市场。据说当年是第一家采用高音喇叭播放歌曲这样的手段来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