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锣鼓巷除了以上几条比较特别的胡同外,其实细细琢磨来还是有不少有意思的胡同在宅院深处等待着你的搜寻。像是北兵马司胡同北边的秦老胡同,那里的35号院原是晚清内务府大臣索家宅院的花园部分,名为“绮园”;像是后圆恩寺胡同7号友好宾馆的西式洋楼、喷泉水池和中式四合院,像是距离友好宾馆不远的13号,规格只有两进院的茅盾故居,还有像是胡同口墙上褪了色的“灭资兴无”的革命口号等等。
最后还是听听在锣鼓巷生活过,或是来过锣鼓巷的人是如何品评这些胡同的吧。那些青春与古老连在一起的人说“现在不光什刹海,连自己家门口儿也给弄得乌烟瘴气了”,那些来旅行的外国人说“再也没有什么比能呆在北京胡同里的小院晒太阳、喝咖啡、聊大天更好的事了”,那些怀揣情调期待来这里怀旧一把的各地小资说“现在这里的酒吧都像是给外国人专设的了,走进去都觉得自己成老外了”,那些无事闲来研究北京胡同文化的退休老爷子说“从这儿低头走进古都的胡同,抬头就能撞进明、清、民国的历史里”。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主要景点(11)
南锣鼓巷酒吧
过客
“我们要跟没时间和没钱旅游做长期的斗争。”你可能没去过中戏边上的过客酒吧,但你不一定没听说过这句,关于动员我们进行旅游斗争的名句。这儿是匆匆过客们的小憩之地,这儿是自助旅行者们看片会的俱乐部,这儿有以旅行为主题的T…shirt、海报、书籍、杂志,这儿有很棒的中东、非洲音乐,这儿有美味的披萨、苹果派、茄子卷,这儿还有陈年的红酒和特制鸡尾酒,这儿是所有爱好自助旅行者的家,也是传奇店主小辫儿的家。来到过客,坐一坐也好,吃点喝点也罢,关键是我们还要同行走江湖的过客们交流、切磋,怎样跟没时间和没钱旅游斗争到底。
地址:南锣鼓巷108号
沙漏咖啡
安静、纯真、自然。拨浪鼓、不倒翁、收音机、缝纫机、连环画、石榴树、蜂窝煤……沙漏咖啡是怀旧的小店,沙漏咖啡也是找寻光阴故事的小店。美味的杏仁豆腐、咖啡冻、cakikao、摩卡,却是挡住对小豆冰棍儿、北冰洋汽水和往日种种的思念。沙漏咖啡的时光是缓慢流淌的,沙漏咖啡的记忆也是漫长而悠悠的。
地址:南锣鼓巷帽儿胡同1号
胡同儿
胡同里的黑白照片,老北京的口头禅,旧地图,各种老北京旧有元素的拼结、整合,这就是胡同儿酒吧。胡同儿酒吧的主人原来就是老北京网站的掌柜的,所以来这里自然也就能嗅到不少老北京的味道,品上两款名叫深巷胡同和四海为家的鸡尾酒,闲适之中体会这个城市的包容与大气。最后听这里的服务生按照桌牌号,叫上一声“菊儿胡同买单”,能让您在临了还能倍儿面子的近距离体会把京味文化。
地址:南锣鼓巷39号
小新的店
清新可人,是小新的店特色。阳光、音乐、咖啡、网络、好书、美食,温馨舒适是小新的店风格。一杯薰衣草奶茶,一款提拉米苏,就是一个人在冬日的周末,也能独享你的午后寂静。另外,据说由店主小新主厨制作的“阳光先生披萨”,还受到不少外国回头客的称赞呢,来到这里要记得要一尝究竟哦。
地址:南锣鼓巷103号
那里酒吧
Life is nowhere; life is there。生活不是在别处,就是在那里。“那里”当初在北大东门外成府园的时候,便是安静而从容的。店主是喜爱摄影之人,一脉相承的那里酒吧也就自然被人冠以“京城影吧”之名。流动的故事,凝固的瞬间,黑白的胡同面孔,鸡毛或是爱情的话剧。那里的墙壁和酒单上有不少北京人酸甜苦辣咸的旧事,那里更多的还有一份无论是掺在茶、咖啡或酒中,都能找到的人生观照。
地址:帽儿胡同36号
延伸景点(1)
张自忠路——铁狮子护佑下的深宅大院
从隽永淳雅的炒豆胡同穿出,就是川流不息与世间繁华,以及汇入其间的青砖灰瓦与红柱飞檐。这是很典型的京城街景,人们往复在张牙舞爪的现代面孔与依稀古貌的旧日风情间,听得到撞击声,听得到交错声,还听得到面孔背后安然、踏实的步履声声。
平安大街就是这样一条很北京的街道之一,它西起官园,东至东四十条。这条街两侧的历史可谓是沉稳而厚重,从东不压桥和西不压桥告别了黑暗,从众多的故园名寺再到明清皇城根的遗址等,说这条街为“重点文物保护第一街”应不为过。在平安大街中段的以抗日名将张自忠命名的张自忠路上,王府旧园一户挨一户,段祺瑞临时执政府旧址、欧阳予倩故居、和敬公主府、孙中山行馆等,这些旧日故事发生之地的外观,虽是有着不尽相同的气质和调子,但内里却是一样的怀旧,一样的情节。
从乱世沉浮到学术净土
张自忠路3号,一整排华丽而苍凉的欧式洋房,新修的大门前守着“不得参观、拍照”的门卫,无非只是个虚摆设,这里因有一部分被作为了人民大学宿舍,所以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出入自由之地。而当年,这儿可是段祺瑞执政府,在抗战前为铁狮子胡同1号,还有那不远处的铁狮子胡同3号,便是当年的孙中山行馆,只是如今行馆一直被某机关单位占据,未得开放。
这里清代原为和亲王府。清末时府内的建筑全被拆除,重新建造了砖木结构的楼群,也就是如今的这座灰砖色的欧式古典主楼,主楼的东、西、北三面还各有一座楼房。1912年,袁世凯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总统府和国务院便设在这里。后来,曾经沉浮六次执掌京城的陆军总长段祺瑞入住,这里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陆军总部。总统、总理大权总揽时门前的车水马龙,失势后的门可罗雀,荷枪实弹的“三一八”惨案,风云急转直下后的“南下颐养”。这位北洋军阀的政治风云人物段某,在与京城断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后,选择在上海过上了吃斋念佛的日子,最终饮恨而去。
锈涩的窗棂把手,褪色的游廊栏杆,吱呀作响的纯木地板,陈旧华美的西式吊灯,这些距离我们年代并不太久远的物件,所散发出的沧桑味道仿佛还想要诉说些什么,最终却是欲言又止。
段府昨日的荣辱到底是渐行渐远了,现在的主楼已成为了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和清史研究所。灰色的砖石调子和几只流浪猫出现的寥落院子,在冬日里难免会显得有几缕肃杀。但那枝头的玉兰骨朵儿和已返绿的迎春枝条,社科院前孤单的篮球架子,放有绿色植物的旋转楼梯,古董般的沙发和台灯,宽大的檐角与游廊,还有那见证了人生太多美丽与忧伤的大树……这一切的一切又不免让人会去遐想有关它的春暖秋凉,复又忆起院子里曾经的故人旧事。
西式小洋房里的昔日闲情
段府西边隔壁,张自忠路5号的小门脸儿,与东西两侧“豪宅”的段府和和敬公主府相比的确是有些拘谨、清冷。半中半西的红门微微敞开了一条缝儿,圆柱尖顶的洋房主楼流露出几许遗世的静寂,东、西两侧后搭建的民房中正飘出油锅里的炒菜味道,后院宽敞的大瓦房硬是被夹杂其间的凌乱民居、杂物,扯得七零八落,没了昔年的神采与风度。
这里便是民国“四大名旦”之一,有〃南欧〃之称的欧阳予倩故居,而有着“北梅”之称的自然是指梅兰芳。欧阳予倩在中国戏剧史上的成就和贡献不在梅兰芳之下,欧阳先生堪称为中国话剧的奠基人,在教育方面还曾任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中央戏剧学院院长。遥想当年,这栋生着壁炉的小洋房中,穿梭来往聚会的不只郭沫若、田汉、曹禺、老舍等老辈文艺界名人,国际间的学界老者更是频繁来此。只是那本有“第一部舞蹈断代史”之称的《唐代舞蹈》,以及那出名为《黑奴记》的话剧和歌舞剧《和平鸽》等,在今日是渐少被人提起了。
延伸景点(2)
交错重叠的昔年余香
清乾隆帝曾经最宠爱的三闺女和敬公主,她是第一个被乾隆指婚嫁了出去的格格。在与蒙古贵族联姻后,这位公主便过上了显赫与沉浮并存,美丽与哀愁相加的日子。历史有选择性的记忆了公主与和硕亲王的生活,现今的张自忠路7号,当年大婚之时不知曾有过何等的气派奢华。可这位最终逃不过政治筹码命运的公主,在这里度过的日子想来应是有过美丽,有过富足,有过严苛,有过幸福,也有过惆怅吧?后来的和硕亲王,终是抵不住权力的浮沉,有一天被撤去了亲王头衔,渐渐的这所宅子上昔年华丽的螭吻,也被普通的望兽所替代,以示区别。
寂寥多年后的公主府,不知从何时开始被人再次忆起。昔日的宅院被修葺成了浓墨重彩的古色古香,真假古董的并存,以及月下的飞檐,和高挂的灯笼,这里又逐渐恢复了不少当年公主府的雍容华贵。
到达:乘地铁5号线到张自忠路站下车即到。
住宿(1)
北京丽舍什刹海青年酒店
如果你想住在湖边,如果你想钻进胡同,如果你想随时泡吧,如果你想体验老北京的市井生活,那么来到什刹海边的“丽舍”应是不错的选择。舒适、简洁、明亮、干净,是丽舍的特色。雪白的床单,红绿相间的窗帘,清雅的设计风格,会让你一下子爱上这个有温暖阳光的简单“丽舍”。
“丽舍”平时的大床房和双人间价格均为258元/间,六人间和四人间分别为60元/间及80元/间不等。这里因距离后海只有几分钟的路程,去往这一地区的王府、古刹、寺庙、胡同、四合院落等,也就成了件极为方便的事。走过看过之后,回到“丽舍”有山楂树和柿子树的小院坐坐,你也许会感受到那种老北京的怡然自得。
地址:德胜门内大街103号什刹海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