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修养-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院中的树当做是菩提树,坐在下面静思默想也是非常有意境的,空无一物的开阔地也可以。总之,只要有决心去做的意念,就一定不会为场所所困。最开始的时候,可以不限定场所的条件,但一定要固定在一个地方。这样听起来似乎有些孩子气,但作为精神世界的孩子,最开始的时候,任性一点也没有关系。

二、沉默五分钟(2)
西方的天主教堂总是随时开放,深夜也有人值班守夜,而且整夜灯火通明。这样一来,那些内心受到煎熬的人随时都能进来祈祷赎罪,心怀喜悦的人也同样可以随时进去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总之,它为随时进行静思默想提供了便利之所。我平时总是说,在提高精神修养这一点上,外国在设施上比日本更加完善,就是说的这样的地方。
  关于默思场所的选择这点上,我想再三强调的是:默思没有必要隐居山林。要是对自己的工作、亲人朋友没有什么妨碍的话,隐居值得一试。要想达到默思的目的,关键不在外部环境,而在于自己的内心。默思时应该想什么说到静思默想,读者也许会就思考的具体内容提出疑问。我现在自身的修养还很浅薄,不能给出正确答案,但在这里还是阐述一下自己的想法,以供那些立志修身养性之人作参考。
  虽然名为“静思默想”,但我认为,通过静思最终应该达到的,是一个不用思考的境界。也就是说,默思不是用来解决疑难问题的,而是远离俗世、畅游天外的神游。神游的主旨在于超然于俗世,达到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境界,让精神呼吸新鲜空气,而并不是非要有物质上的收获。换言之,默思也就是和神交往,拥有圣人的心境,在一个奇异的世界里愉快地畅游。有些默思的人看上去也许和普通人没有什么两样,但一旦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以后,在他们身上自然就能显出异于常人的特别之处。他们的眼里会闪烁着熠熠光芒,和他们接近的时候能闻到他们身上散发的奇香。这也是我梦想达到的境界。
  默思期间如果产生了其他的念头,应该马上从中挣脱出来。此时,应该让自己拥有一颗近似空白的心,使自己的立场变为被动。默思就像打扫神社的卫生,应该清除一切杂物,移走除了天神以外的其他所有神像。也就是说,默思要达到一种既非善也非恶的境界。我经常体会佐藤一斋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心之官即思。思之字只是功夫之字。若思则愈精明,愈笃实,由成其笃实言之为行,由成其精明谓之知。知行一归思之字。”默思更不应该抱有这样那样的目的,而应该将着眼点放到养成知行的原动力上。我再三说过,我自己并不是默思的行家,在这里只是阐述了我在日常生活中的所感而已。即使起了邪念也要继续在沉默的初始阶段,容易产生邪念。平时因为忙碌而忽略的一些纷扰,往往也会在沉默的时候重新涌现出来。欲望在此时也最容易膨胀,对别人的怨恨和嫉妒也会借机扩大,以前差不多已经忘记的别人说过的话,也会在这时候想起来,自己也会感到不愉快。平日里由于繁忙而沉潜的纷扰,也会在这时纷纷涌现,各种念头纷至沓来,这一刻简直犹如百鬼入侵。这是我们凡夫俗子经常体验到的。但无论产生了什么邪念,都不要在意,应该将静思默想继续下去。对于生出来的邪念,应该像坚决让屡次骚扰的百鬼吃闭门羹一样,清醒地意识到:“现在不是产生邪念的时候。”坚决将其从意识中驱逐出去。如果来一次驱赶一次,邪念终究会消失,习惯成自然,久而久之,即使平时会产生邪念,但在静思默想时却绝不会产生了。
  这样的时间,每天即使只有短短的五分钟也好。在能达到超然于世、畅游天外的境界以后,在这短短的五分钟之内,都能感到自己是尧舜一样的圣人。也许有人会说,相对于一天二十四小时来说,这短短的五分钟能起到什么作用啊!但是,人假如能在这变成圣人的五分钟之内完全忘我,这样的时间也许会慢慢地增加,一直到十分钟、十五分钟。随着时间日渐增多,变成圣人的次数也会越来越多。所以,没有理由轻视这最初的五分钟。

二、沉默五分钟(3)
《圣经》中说:天国就像树木的种子。不管最开始的时候是多么微小,都能发芽、生长,最后变成参天大树,招来百鸟筑巢。与此相似,我确信,只要能够勤于静思,并让时间逐渐延长的话,终究会成为了不起的人物。多人一起默思也可行从原则上说,默思应该以个人为单位单独进行。但是,心意相通的知心者,也可以三五人或者上百人聚集在一起默思。这样做,大家都会受益匪浅。教友会就是一个让数百个教徒聚集在一起默思的教派。众人一起默思的时候,有人将手放在额头上,有人把胳膊肘靠在椅背上,虽然每个人姿态迥异,但大家都在两个小时内一言不发,认真静思默想。这期间,假如有人热血沸腾,有话不吐不为快,可以站起来讲几句话。像这样,很多人聚集在一起默思,能够让人变得更加自信和坚强。虽然说得不好听一点是“倔强”,但坚强意志的人确实就这样锻炼出来的。英国的议员向来被认为与众不同,从教派上来区分,教友会的人相对来说要占多数。说到这里有些跑题,但这也正是默思锻炼出坚强人格的例证之一。
  我还想提倡以家庭为单位,让每个孩子都养成默思的习惯。孩子们好动,不能长时间静止下来,让他们总是默思也不怎么好,不过,两分钟左右的时间还是可以的。我曾经试着让六岁的孩子默思过,孩子以为熬过了非常漫长的一段时间,实际也只有两三分钟而已。即使是这短短的两三分钟,只要每天坚持下去,就能养成好的习惯。
  另外,我认为在学校推行默思也是一个好方法。让学生学会短暂的沉默,即使是三五分钟的短暂时间,也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美国的有些寄宿学校就规定:学生们在铃响后的一段时间内必须保持沉默。铃声一响,就禁止在走廊上奔跑、谈话、说笑,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在室内保持沉默达十分钟。据说这项措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所以这个举措是行得通的。养成习惯会无比愉悦实际进行静思默想的时候,也许自己突然会觉得很奇怪,或是忍不住笑出声来。一个人默思时容易为各种邪念干扰,众人聚集静思时,有失体统的行为也不足为怪。最开始的时候,出现这些情况都没有办法,但只要慢慢地习惯之后,默思期间就能将这些不足之处作为自省的契机,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注意到已经忘记的义务,更加明白地领悟到哪些事情应该努力争取,哪些应该淡薄处之。繁忙时被压抑在心里的东西,在默思时能够摆脱外部的束缚释放出来,听到平时侧耳倾听也听不到的天籁之声,犹如杜鹃在耳畔窃窃低语,但环顾四周又看不到它的踪影。这时候,似乎在谁的指点下,突然明白了自己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心灵也变得犹如被天使擦拭过一样明净。
  据有经验的人说:“夜深人静独坐观心,始觉妄穷而真独露,常于此中得大机趣;既觉真现而妄难逃,又于此中得大惭愧。”“大惭愧”就是“自己觉得非常羞耻”的意思,可能有人竭力想尽早从这羞耻中逃出来。但是,这和受到别人羞辱的情况有天壤之别,意思是“领悟昨日的非,感受今日的是”,这和陶渊明在《归去来辞》里说的“觉今是而昨非”一样,是一种从内心深处感到清爽的惭愧。
  虽然对于繁忙的人来说似乎很难,不过,只是短短的五分钟的话,无论多忙都能抽得出来。五分钟不过是抽一两支烟的时间,假如默思的时候正值客人来访,也最好请他们稍等片刻。说得不好听一点,这五分钟跟小便的时间没有什么不同。
  

三、以体会人生真味为目标(1)
培养悲哀的感觉在最开始默思的时候,各种纷繁复杂的想*突然同时涌现出来,这时候也许还不如工作缠身的时候好。在这种情况下,默思带来的反而是烦恼。假设以此为契机锻炼心志,也许能够矫正过来。这和前面讲过的内容有所关联。有的人也许会轻视烦恼,但是默思的时候往往会感到哀伤、忧郁。有的人也许会把它称为烦恼或者妄念。我在这里不想一概而论,毋宁说,更提倡我们每个人必须养成体会哀伤的习惯。
  人生本来就是悲哀的,但“悲哀”绝不等同于“恶”。人生蕴含着悲哀,就犹如酸味中包含着甜是一个道理。我们在慢慢品尝宇治地名,位于京都南部。——译者注的玉露茶的时候,能够慢慢品尝到清淡中的真味,那是一种难以言传的美妙滋味。人生的悲哀也是如此。自古以来,有种说法:“武士要知物哀”。我却想把这句话倒过来:“知物哀者是武士,不知物哀者就不是武士。”
  默思的时候,思索我们的命运,回顾我们迄今为止走过的人生之路,也许悲哀之感挥之不去。这时候有人若是没有感到悲哀,说明此人的心灵还有待丰富。歌德说过:“吃面包时不流泪的人,还不曾体味过人生的真谛。”从前的水户烈公曾经扎过几个稻草人分给子女,说:日日食三餐,时时勤思量,勿忘自身乐,源于农人苦。和歌。——译者注以此在一日三餐时告诫他们谨记“粒粒皆辛苦”,这其实也等于提醒自己,自己一天三顿吃的粮食,包含了多少人的辛劳。只要这样稍微考虑得深入一些,所有的人都会对身边的很多事物涌起深深的怜惜和感恩之情。
  一味地回避这些感情并不是件好事。但话虽这样说,却并不是意味着要哀伤过度,以至于对人生感到失望和沮丧,也并不意味着悲观地看待人生是可取的态度,但默思的时候,人会自然产生忧伤的感情,我将此也作为默思的目的之一。人在感到悲哀后容易变得阴郁,但在实践过程中会慢慢地体会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