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艺术人生 精彩记录:极端制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CCTV艺术人生 精彩记录:极端制作-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5、漫画:《杨少华》、《葛存壮》、《六一特别节目·方超》。
  6、外拍短片:《赵本山》、《朱时茂》、《秦怡》和她儿子、《刘欢》中对刘欢妻子卢璐的采访。
  7、电话连线:《王姬》中连线采访王姬的丈夫和孩子。
  8、DV短片:《宋春丽》中用〃扮演〃的方式再现宋春丽与丈夫的爱情故事。
  9、道具:《陈凯歌》中的〃胶片盒〃、《关牧村》中的游标卡尺、《周华健》中的茅台酒。
  与报纸、广播等其他媒介不同的是,电视长于具体,拙于抽象,长于记录正在发生的事实,拙于展现已经逝去的事物。而《艺术人生》则通过节目各环节和因素的积极建构实现了传播的最大效果。有机引入嘉宾与旧时相关联的人与物,共同建构了无与伦比的既虚拟又真实的场景。从传播学而言,感知的同步,〃情景〃的记录,使传者和受者之间的距离愈加缩小,从而实现传者和受者之间的〃共同感受〃和〃视角缝合〃,达到〃共鸣〃与〃共识〃,引发受众的行为参与和思想参与……积极、主动的思考,关注和认同,进而实现最大化的传播效果。从认知心理学而言,通过生动而真切的〃情景创设〃,并建立记者和观众之间的〃协商会话〃,在观众的〃情感参与〃和理性思考下,自主地实现价值符号的〃意义建构〃,而〃情景创设〃、〃协商会话〃、〃情感参与〃、〃意义建构〃正是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思想。
  

第六章  大策划(8)
由凤凰卫视中文台执行台长刘春带来的〃集体记忆〃的创意,带领《艺术人生》从〃记录时代人物〃阶段进入到〃集体记忆〃品牌的创建阶段,《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刘欢……六十年代生人》、《红楼梦再聚首》、《西游记再聚首》、《歌声走过20年》等特别节目的相继推出标志着《艺术人生》黄金时代的来临。
  二十世纪的中国命运多舛,21世纪的中国惊艳初绽,诞生于新旧世纪交汇地界的《艺术人生》设置〃集体记忆〃的节目议题,选取可以勾连起一代人记忆的〃群体〃和〃事件〃为节目内容,真切地承载起一份当代中国人的世纪回眸与怅惘怀旧,一种超越消费主义的相濡以沫的感情成为历史记忆的新的展开,在细微和琐碎之中仍然投射出一种难得的时代感。这对于我们这个激变的时代而言,无疑是一种有趣的参照。
  刘春:我们过去讲文学理论里面的比较典型,什么叫典型呢?很多情况就是个别的问题的个别性代表了某些群体的东西,《艺术人生》特别容易感人的地方就是这个人在讲述他自己独特的生命状态的时候,打动了观众某些沟通的记忆。
  尽管我们确信自己的记忆是精确无误的,但社会却不断地要求人们不能只是在思想中百分之百地再现生活中各种事件的原貌,而是要润色它们、消解它们、完善它们、乃至赋予了它们一种现实中都不曾拥有的魅力……回忆的魔力。
  中央戏剧学院教师史航是《红楼梦再聚首》的主力策划人。
  史航:电视剧的《红楼梦》,更是横亘于八十年代的一道太虚幻境,我们追踪眺望,乐而忘归,书签,挂历,剧照,明信片,星星点点,散播在我们的记忆之中。这个旧非怀不可……要知道那两年全国人民都在牵挂,那么一群如花似玉的少男少女,关在剧组里,他们每天在忙什么?这个疑团过了二十年,总该解一解,让大家看看,谁跟谁琴瑟相逢,终成正果,再猜一猜,谁跟谁曲终人散,渺若参商。
  其实,大家更想看的是流年漫过的痕迹,看看那十二金钗,还有她们身边的灵秀丫鬟,槛外红颜,如今都是什么模样。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可是,我们忍不住不见,宁肯对自己残忍也对她们残忍……看到她们眼角的鱼尾纹,我们才算是看到了岁月的真面目,二十年的光阴,就像一个早已飘摇欲飏的风筝,此刻,我们终于可以惘然松手,任它离我们而去。有她们陪伴,有她们为证,我们这一刻,终于放心地老去。
  然后,我们就是想知道,这二十年她们都去了哪里,忙了些什么……〃这些年你过得好不好,偶尔是不是也感觉有些老??〃她们能忙什么,她们跟你我一样,忙着读书,留京,下海,出国,结婚,离婚……所以,我对这一期节目的定位就是〃中国人的红楼梦,红楼人的中国梦〃。前一句,大家都不需提醒就能想到,后一句,则是我觉得最不能忽略的角度。黛玉下海,宝钗远嫁,湘云归了故里,宝玉转为幕后,我们平日里依稀还能邂逅的容颜,不过凤姐,鸳鸯,妙玉,晴雯,迎春数人。
  借助〃外脑〃为节目提供新鲜的创意、观点,是《艺术人生·红楼梦再聚首》非常看重的一个环节,毕淑敏提出的〃要对剧组成员纵向、横向对比〃,鹿郡提出的〃红楼梦人生之TOP〃,张绍刚的〃挂历的礼物〃,苗棣、马东的〃仪式感〃等一些好想法都对这期节目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艺术人生》最伟大的地方,它的不可重复之处就是它是一个中国近代或者中国现代以来的艺术或者文化的历史。这个历史是大历史里面的小记忆,每个人的记忆会成为一个大历史的图景,这个历史是以个人记忆见证的历史,二十世纪中国命运大历史,在这儿变成每个人物自己的记忆,每个人记忆汇成历史,《红楼梦》都是我们记忆中的财富,《红楼梦》怀旧激起那么多人的兴趣,是因为《红楼梦》是伴随我们整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历史的一个篇章。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六章  大策划(9)
在此之后,《艺术人生》明确提出了〃作品是时代最鲜明的缩影〃的策划理念。在成功策划《刘欢……六十年代生人》之后,又推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东方红再聚首》、《西游记再聚首》等节目。〃集体记忆〃的节目样式使《艺术人生》的策划视角不再局限于明星个人的生命历程,而是迅速将视角置于民族的集体情感之中。而后,《艺术人生》又将视角转向风云变幻的中国当代文艺史。《歌声走过20年》邀请了见证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史的20位歌手来到演播室,唱老歌,讲往事。当成方圆倾诉她对邓丽君的敬意时,当乐评人江水鱼对中国乐坛坚持了十余年的林依轮和陈明、满文军朗诵里尔克的诗句〃有何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时,《艺术人生》又把〃集体记忆〃的理念推向更深的层次。
  由心理学专家毕淑敏、赵梅和方欣带来的〃心理辅导〃的理念将《艺术人生》从一档〃情感类〃的谈话节目向哲学、宗教学和心理学层面切入。
  通过媒介进行人际沟通所产生的愉悦感和放松感,是高科技时代对于人类情感的一种及时的补充和补偿,与科技进步相对应的是人们生活中的日渐疏离,建立人际关系比以往困难,人们希望有一个交流意见、表达看法、互相倾诉的公共场合,需要在公众化的个性表达中获得一种对于自我的认知,需要在一种人性化的环境中获得信息的沟通、情感的慰藉,以及在谈话中的倾诉与逃避。《艺术人生》作为情感类的谈话节目恰恰向公众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依托这个平台,《艺术人生》的思想厚度随着策划深度不断向哲学、宗教学和心理学层面切入。
  任何社会事件都是人类精神和心理的流变。
  王峥:首先,《艺术人生》通过老人探讨人生和生命的终极意义。人难免一死,黄泉路上无老少,于是有了宗教和哲学对于生命的指导。老人不应该只是政治的附庸,老人用了毕生来参透生命。比如谢芳,她并不好做,历史给予她太深的烙印,相反她对生死和人生的意义有着多过于普通人的思索,她说20年前她的母亲去世后她觉得人生太没意思了,那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呢?第一次我们栏目有了古稀老人谈到了生死的终极问题。
  打开嘉宾最后一扇心理闸门,让他们在《艺术人生》得到最舒服、最舒适、最和谐、最美妙的一种释放,这个释放的过程就是他们和电视机前的观众进行倾心沟通交流的过程。
  赵梅:我们中国是大转型的时代,现代人随着社会的进步,心理慢慢向外界敞开,开始学会真实表达,这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艺术人生》中的嘉宾说真话,说人话,在与朱军交流的时候,他能够把自己内心的感受表达出来,这个过程在我们心理学叫宣泄疗法。通过话语、泪水宣泄出去了,他们收获的是轻松,是对自己心理的抚慰。
  在《陈坤》这期节目中,赵梅用电话和现场的陈坤连线沟通,让〃受伤的孩子〃陈坤慢慢回望自己心底的伤痕,慢慢解开压抑自己多年的心结,在镜头前潸然泪下。
  赵梅:他姐姐的去世对他影响很大,我告诉朱军怎样既敏锐又温情地提问陈坤,有人说朱军问得太狠了,我说其实应该问,他得往下走,但是我们又不伤害他,是善意的。当时让我跟陈坤对话,我就说作为演员你已经成为公众人物了,你就是年轻人的榜样。我们的工作是帮助一个人精神成长,让他从创伤里头走出来,把创伤变成资源,使创伤得到升华,升华是心理防御机制最成熟的一种方式,就是把痛苦的东西变成了有意义的东西,他就做到了。
  在心理学专家的影响下,主持人朱军的提问话语由〃你在想什么?〃转变成〃此刻您心中的感受是什么〃,他的主持风格也实现了〃不断向嘉宾的内心递进〃的跨越。
  心理学家介入《艺术人生》的策划,在某种程度上是将《艺术人生》的〃人生〃大文章推向了〃人性〃的境界,由此而产生的传播效果是具有震撼力的,当《艺术人生》把〃挖掘成长中的跌宕起伏〃与〃新明星〃们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所产生的影响力已远远超越了一档明星谈话节目所承载的内涵。新明星们比他们的长辈既幸运又不幸,幸运的是成长于稳定的社会,不幸的是个人作为一个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