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世界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博客世界杯-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却在加时赛上被对手一粒头球击碎了内德维德的冠军梦!
  至于世界杯,内德维德已经经历了1998、2002年的两次冲击失利的洗礼,2006年将是内德维德的最后机会!当这颗钢铁心脏搏动在世界杯赛场的时候,我们的心脏也会随着它的搏动而跳动!
  

亨利王,世界王
精彩放送
  今年的世界杯无论法国走多远,成绩是好是坏,注定这不会成为齐达内的世界杯。法国队的精神核心依然是齐达内,而战术核心则是亨利。
  亨利王,世界王
  ◆文/心非昔比(新浪体育撰稿人)
  //blog。sina。/u/478352f0010002er
  不能忘记1998年法兰西之夜,高举世界杯的法国,还有初出茅庐、略带稚嫩的亨利。不能忘记2002年的日韩之夏,那个烈日当头,只打了一场零十几分钟的亨利,是怎样在看台上目睹这卫冕冠军早早就起程回家。而2006年,让我们一起期待着亨利为世界展现一代天骄应有的实力。
  1998年的世界杯,是齐达内的世界杯,他用两粒头球让法兰西捧回了大力神杯。那年,亨利21岁。2002年,是法国人梦魇般的世界杯,卫冕冠军小组赛即惨遭淘汰。亨利更是在第二场比赛中领到一张红牌,早早地结束了自己第二次的世界杯之旅。那年,亨利25岁。而今年,2006年的德国世界杯,注定是这个高个子但并不擅长头球的法国第一射手的世界杯。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今年,亨利29岁,射手的黄金年龄。他势必会带领世界上最浪漫的法国队,用汗水和艰辛来刺下胸前第二颗闪亮的星星。
  2002年世界杯和2004年欧洲杯上的失利,使得法国队1998年和2000年的金环已经被全部冲去。他们已经不再所向披靡了,他们并不能轻松地赢取任何一场比赛。法国队已经不再强大了。齐达内已渐渐老去,虽然回归国家队,但他最多也只能成为法国人心中的精神领袖和精神寄托,以齐达内现在的体力,很难支撑世界杯这样高强度、高对抗的比赛。更多的时候,齐达内只能给小队员带带路,只有在老大哥的身边,那些小字辈才能真正地放开去踢,去拼。这也就是齐达内现在的作用了。今年的世界杯无论法国走多远,成绩是好是坏,注定了这不会成为齐达内的世界杯。法国队的精神核心依然是齐达内,而战术核心则是亨利。
  亨利需要用国际大赛来证明自己,因为在他的功名册上很多荣誉都是没有的。世界杯成就了多少伟大的足球天才,贝利、马拉多纳、罗纳尔多……他们的成功与世界杯是密不可分的。欧洲足球先生、世界足球先生等荣誉,也需要用世界杯上的成绩来为自己的登基增加筹码。亨利渴望荣誉,就像他永远渴望向前,渴望进球一样。1998年,没有太多的表现机会,2002年,惨不忍睹,不堪回首。2006年——也许只有2006年是这位射手证明自己的最好时机。毕竟4年太长了,对于一个足球运动员来说能有多少个4年呢?
  有人说,法国队只能是这届世界杯的配角,齐达内已经不复当年之勇,亨利在国家队根本找不到状态,主教练根本没有大赛经验……但是,这一切都是片面的。29岁的亨利,率领着法国队,这次他是绝对的王者,身边有着齐达内的老而弥坚,有维埃拉、马克莱莱的一夫当关,有着特雷泽盖的辅佐左右。今年就是亨利登基的最好时机。
  2006年,让我们一起期待着这个皮肤黝黑、身材高挑、拥有孩童般无邪笑容的大男孩给世界一个迟到的惊喜。让我们一起期待亨利在国际舞台上的登基!
   。。

生于1986,4年一次的短暂遁世
精彩放送
  生于1986年的球迷是幸福的,也是痛苦的,如同初恋就遇上了一个完美的女人。往后的人和事必然笼罩在那个完美记忆的阴影里……
  生于1986,
  4年一次的短暂遁世
  ◆文/颜晓华(扬子体育报编委)
  //blog。sina。/u/4822229a010003y7
  借用张晓舟的一句话,作为一个真正的足球迷,我生于1986年,生于马拉多纳的魔幻左脚,生于巴西VS法国的世纪之战。
  在此之前我对足球并没有特别的喜好。因为那时候对足球的全部理解只来自于两个渠道,一是出于爱国情结收看的中国队在亚洲杯的比赛转播,再有就是我的一些较为领先的同学在操场上的表现。这给我带来了一个认识上的误区,认为足球就是一大堆人在那里疯抢一个圆球,而要把那玩意弄进门里比女人生孩子还难,不但一点美感没有,还让人不痛快。
  是世界杯及时拯救了我,没有让我在谬误中越走越远。
  1986年,我高二,还没必要为高考而发疯,而当时消耗青春期生物峰值的所有娱乐活动只有两样——看电影和打台球,早就腻了,早就觉得那太俗了。幸好一个陌生而有些时髦的叫“世界杯”的东西来了,一开始的念头是躲着父母的监视、冒着第二天逃课的危险深夜看球,这事本身就刺激好玩。
  那一年家里的电视还是黑白的。跟今天看到的足球场的风光旖旎、活色生香比起来很快就有了一种感受——原来足球是可以这样踢的。在世界杯初体验的紧张、兴奋甚至不知所措中,记住了一个人、一个进球和一场比赛。后来,这个人、这个进球和这场球成了我评定绿茵场上一切的标杆。
  这个人叫马拉多纳,我知道,在这里用一切语言形容他都是多余的。他的足球不可方物。
  这个进球也不必赘述,她诞生于阿根廷VS英格兰那一战,诞生于马拉多纳的世纪奔袭,她是迄今为止人类足球最伟大的进球。
  而这场球属于1/4决赛法国VS巴西。这是绿茵场上演的《飘》,普拉蒂尼领衔的法国“铁三角”对济科挂帅的巴西“黄金组合”,两组天才球星的告别演出,在凄美中展现了无与伦比的足球艺术。
  生于1986年的球迷是幸福的,也是痛苦的,如同初恋就遇上了一个完美的女人。往后的人和事必然笼罩在那个完美记忆的阴影里。
  譬如1990年世界杯留给我的记忆就不多,除了美轮美奂的开幕式和悠扬动听的《意大利之夏》,除了我喜欢的马拉多纳一记传球刺穿了我喜欢的巴西,再有就是加斯科因孩子般的泪水流溢。马特乌斯的德国队抢走了冠军不提也罢,没办法,我就是讨厌机械作业。
  从我唯美而大众化的喜好中,你一定看出来了,我一开始就是一个“伪球迷”,或者一直就是。所以我喜欢激情优雅、球风浩荡的球队,比如巴西,比如荷兰。而在整体和个人表现之间我更在意后者,1994年的巴西尽管夺冠,但表现力并不能打动我,更准确的说是1994版巴西没有一个个人能打动我,球场上(不只足球)能接受我仰望的,要么是超现实的个人英雄,要么是“局外生存”的悲情英雄。所以1994年击中我的是一路拯救意大利但最终无力回天的罗伯特·巴乔,他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足球跟生命如此贴近。
  事实上世界杯总在上演一些难以捉摸的奇妙元素。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的主题曲《别样的英雄》(A Special Kind of Hero)几乎就是为老马度身定做的,可是却先于球王的英雄表现问世;而1994年瑞奇·马汀演绎的《生命之杯》也正好契合了贝贝托献给儿子的摇篮礼。难道世界杯真的有一只神奇之手在冥冥之中掌控着众生的命运?
  不能再顺着对1986年世界杯的依恋写下去了,已经跑题了。本来编辑是约我写“我和世界杯的故事”,但对我这样一个世界杯20年的看客,根本就没有什么故事,有的就是一些零碎而漂浮的回忆。世界杯的生活再简单不过,除了看球还是看球,虽然单调,却很丰满,似是上苍给予的4年一次的遁世绝俗。
  当然世界杯也间接地改变了我的人生,她把我培养成了一个球迷,又让我因为一种浅薄的梦想转行做了专职体育记者。2006年的德国之夏就要来了,而我也将第一次亲临现场采访,但我告诉自己,我还是原先那个球迷。
  我会带着自己的情感上路。因为小罗,因为他的巴西,我希望能在德国实现1986年的“寻根”。
  网友评论
  美丽
  关于世界杯的回忆总是那么美丽。
  我说你踢
  哥们,可找到知音了。马拉多纳和巴西队是我的挚爱,那年我高三,可把我折磨坏了,大学和足球都是我所欲啊……有空联系。
  why_li189
  马拉多纳对于我们来说就是神话。我们从以往的录像里知道了“上帝之手”以及妙过9人。
  老马
  你对足球的喜爱,难逃对马拉多纳的痴迷,我也是。
   。 想看书来

1986年的夏夜
精彩放送
  我第一次感到世界一下子因为世界杯和足球而变得宽阔起来,未曾开启的心灵因为世界杯和足球而突然宽广,年少无知的我醍醐灌顶般地感觉到梦想的伟大和涌动在血液中喷薄欲出的激情是那样的生动。
  1986年的夏夜
  让足球和世界杯与我无法分割
  ◆文/郑晋(山东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
  //blog。sina。/u/48e8cb8c010002oy
  1986年山海关的夏夜,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的夜晚出奇的多。13岁的我就好像突然着了魔似的,一头扎进了世界杯的海洋不能自拔!
  因为电视放在父母的房间,父亲母亲是无论如何不能让我在每天凌晨看这些被他们认为是荒废学业的足球比赛的。所以那一年夏天的30多个深夜,在山海关老龙头的某个军营总会有一个身影敏捷地从自家的窗子爬出来,飞快地翻过部队家属大院的两道围墙,冲进团部俱乐部,叫醒掌管电视橱柜钥匙的叔叔。好在父亲当时是这个团的团长,掌管电视的战士给了我全力的支持,几乎每天凌晨都和我上演“偷天行动”……他帮助我将电视机的音量调到尽可能地小,并用他的毛毯和被子将窗户和门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