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拾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峡拾韵-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里。 

  水库淹没范围,涉及湖北宜昌、秭归、兴山、巴东;四川巫山、巫溪、奉节、云阳、开县、万县、万县市、忠县、石柱、丰都、涪陵区、武隆、长寿、江北、巴县等县市;此外还有重 庆市区部分河滩地。 

  主要受淹情况:20年一遇回水线以下,淹没涉及2市11个县城。淹没线以下需迁移人口为万人,占60%。搬迁人口最多的是万县市,万人;最少的是秭归,为万人;大部分城镇为-3万人。 

  其次是集镇:受淹没影响的有140个,在册总人数为万人,共需移民万人,占71%。 

  在农村,总受淹人口为万人,分散在19个县市的331个乡,1353个村,5269个村民组。受淹耕地为万亩。 

  百万大移民,在世界也难得几回闻,谈何容易! 

  全淹8个县城,就得重建8个县城,比原来住房条件要好,比原来的住房要漂亮,否则,谁甘心情愿迁移故居? 

  全淹106个集镇,也不是闹着玩。10万多人都是吃商品粮的主儿,在攀比思想十分严重的中国,谁乐意吃亏? 

  最难的还是农民:30多万人要被迫远离故土,其困难远不知要比城镇搬迁大多少倍。过去是人民公社,拿“工分”过日子;如今虽包产到户了,可这穷乡僻壤,有啥可包呢?祖祖辈辈用血汗开垦出来的一点好田、好地,靠省吃俭用几经努力营造的赖以生存的住房,有朝一日将被江水全部淹掉,心头会是个啥滋味? 

  田地房屋被淹,国家当然不能也不会坐视不管。但那点补贴到底是几多,谁也不清楚;即使到了手,你除了钱什么也没有了,靠土地养育的人今后还怎么活呀? 

  “故土淹,何处再安家?” 

  这是三峡库区广大农民的共同心声!

  

  最难是移民 

  全国政协副主席、原水电部部长钱正英与三峡工程打交道几十年。作为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组长,她对百万移民的艰巨性认识尤其深刻。早在1985年的移民规划座谈会上,她就曾告诫与会者: 

  “我认为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首先在于移民。三峡工程规模很大,三峡工程的技术问题是具有世界水平的,但最具有世界水平的还是移民。在决定三峡工程的各种因素中,我认为移民工作是决定三峡工程能不能做,能不能建成,能不能完全成功的首先的一个关键。” 

  是的,移民费用太过巨大,国家担负不起;移居后的库区人民生活水准下降,仍陷于贫困,同样意味着失败。 

  1986年5月26日至6月10日,世界银行组成的三峡工程专家组考察了长江三峡地区,提出的报告说:“三峡工程环境影响中,移民问题特别困难。现有移民规划的技术可行性尚待阐明。所估移民费不足以使专家组相信移民和移入地区居民能恢复原有生活水平。规划中对近半数农民安排继续务农,但库区周围严重缺乏耕地,迁至附近未淹地区则将占据原居者的耕地。对另外半数以上的农民安排改营工业,财务上和经济上是否可行,在陡峻山坡上修建民用和工业用房的高费用,应有适当的估计……” 

  在“长办”提出的“150方案”流产之后,三峡工程重新论证期间,除世界银行外,前苏联、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均派代表团访华,参与了三峡工程的技术咨询与合作。其中,1985年日本三峡工程考察团团长腾元一郎的意见格外令人忧虑。他对钱正英说:“照我个人看来,三峡工程80%的问题在移民。” 

  在中国三峡工程紧锣密鼓的同时,其它国家的一些水电工程纷纷下马。巴西,把原计划在亚马逊河上修建的但尚未动工的所有25座水电站全部搁置起来;马来西亚,停建了耗资40亿美元、将使5200人迁徒他乡的沙涝越巴昆大坝计划;印度政府在耗资3000万美元,施工8年之后,不得不在1980年停止修筑赛伦特水坝;还有澳大利亚,前苏联等等。其中原因之一,是世界银行执行了一项新的政策——没有移民规划的工程,不给予贷款。 

  钱的问题是另外一回事,但世行把是否考虑环境和移民的问题摆在首位,作为是否放款的前提,其良苦用心,现在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领导人所理解和接受了,应该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

  真正的成功 

  其实,中国已经走到了世行的前头。在世界银行提出“无移民计划工程不给贷款”的时候,中国的三峡工程移民调查工作已经进行。 

  早在50年代,“长办”就曾多次组织大规模的实物调查摸底,取得了可靠的数据。到了80年代,库区19个县市农业区划工作历时5年,又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引用遥感技术,取得了详实的土地普查资料。 

  土地资源普查,除了运用我国自身的最新技术解译卫片、航片,又复核了库区可能利用的土地面积,结论是: 

  移民安置区有适宜开垦的荒山、草坡万亩,而准备规划利用的仅仅是万亩,占宜垦面积的,可见安置区可用荒地是足够了。水库兴建后,还可提供100万亩的养殖水面,用于移民安置。 

  于是,出现了一个新的概念:“开发型移民”,在中国的三峡。正如钱正英所解释的那样,

  库区的移民,不光是一般的安置,搬了家暂有地方住,有饭吃。关键是要让库区的移民有前

  途。移民必须是开发型的,把安置与发展移民地区的生产、经济结合起来。利用移民的机会,让库区的经济腾飞起来,这才是三峡工程真正的成功。 

  中国人当然有这样的决心和信心。 

  按《三峡工程移民政策和迁拆补偿标准》有关规定,全库区淹没处理补偿投资总额为亿元。其中,农村移民安置费为亿元;城市迁建费为亿元,集镇迁建费为亿元。最近中央又作出决策:将移民总费用实行分省包干,考虑物价因素,总投资拟定400亿元。 

  值得说明的是,以上投资,直接用于城乡移民安置占61%;专业设施迁建费、科研、生产和智力投资等开发型费用,占了39%。 

  按照总体规划,移民进度和历年投资是这样安排的: 

  正常蓄水位175米,坝顶层高185米,按照“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方案,初期运行水位156米,移民高度线为160米。根据施工和发电要求,现计划用20年时间将移民全部安置完毕。其中以4年时间作为移民前期工作,用12年时间迁完160米以下移民;再以4年时间迁完160米以上移民。 

  经逐县分年平衡,每县市年迁移人数最多不超过8000人,年投资最少亿元,最多亿元;移民投资的高峰,将会在大坝围堰发电之后。 

  百万移民,四百亿资金,人均计算下来,每人头上国家要投资数万元之巨。“开发型移民”,中国要走一条新路子。

  

  困难与希望同在 

  事情当然没有1+1=2那么简单。 

  作为前期工程准备,三峡坝区“三通”及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早已进行。截止今年10月中旬,地处三峡坝区的宜昌县,已向三峡工程交地逾万亩,移民近万人,拆迁房屋数十万平方米,集镇迁址和移民居民点动工10余处,已基本完成“三通一平”,可确保80%的移民春节搬进新房。 

  在我国已兴建水利水电工程8万多个,移民1000万人,其基本情况是:三分之一安置移民生活较好;三分之一移民生活一般;另三分之一移民因居住条件,地理环境诸多种情况影响,尚未解决温饱问题。 

  三峡工程,涉及移民逾百万,能否使广大移民安居乐业,是关乎整个工程成败的大问题。好在我们已在葛洲坝水库“开发型移民”经验可资借鉴,亦有清江隔河岩水库移民的成功范例,更有三峡库区移民搬迁试点的成功经验,只要心诚,工作做得扎实,百万移民的前途是光明的。 

  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李伯宁先生曾坦诚相告:移民工作之难与易,归结到一点,就是你把移民当“包袱”,还是当“动力”。当“包袱”背起来,百余万人口被动迁移,势必

  越背越沉;当“动力”启动三峡工程,走“开发型移民”新路,广大淹没区移民势必急国家

  之所急,想三峡工程之所想,与党和政府同舟共济,共创库区开发经济建设大业,非但不成

  为负担,而且会甘心情愿为国家再作贡献,再立新功! 

  的确,我们的民族,关键之时,有异乎寻常的凝聚力! 

  我们的人民,在国家考虑长远发展规划,使局部利益遭受挫折甚至做出牺牲的时候,从来都毫无怨尤。 

  三峡移民:困难与希望同在。 

  但愿三峡工程从梦幻成为现实的时候,我们的百万移民同胞家园美好,生活甜蜜!

梦里不知身是客(后记)
以双脚丈量三峡,用目光碰撞三峡,不知不觉里,时光已流失15年矣。作为新闻记者和非专业作家,享有一份荣耀也承受一种尴尬:当记者,我有缘亲近三峡,感性认识捣鼓的文字是一种“模式”;做作家,理性思考后侍弄的文字则是另一副“面孔”。多年来,我都自觉是个“两面人”,在两种文字间惶惑不安。 

  呈现在您面前的这本散文集子,篇什不算多,文字也难说雅,是一个业余作者、一个置身三峡的“客人”奉献给您的礼物。倘有几篇文章或几个句子使您眼热动情,使您也想作为客人亲临三峡,余愿足矣。 

  在三峡往复奔波,此情彼景,常令我激动不已。我把感同身受的实景和幻想缀成文字,亦把我的喜悦我的困惑我的祈盼我的烦恼统统掷于三峡,试图在心里打一个“结”抑或解开一个“结”。 

  能么?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们心仪三峡,吟唱三峡,早把三峡壅成诗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