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探西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煮酒探西游-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消灭悟空是真。玉皇大帝派他来消灭孙悟空,所以他就受到了连累。
(25)猪八戒为何不行动
  
   
  
   
  
  
   天蓬元帅下凡,应该是玉皇大帝安排的任务。前面已经分析了,这个任务不是充当“卧底”,而是充当“杀手”,干掉孙悟空的。
  
   
   如果孙悟空犯的真是死罪,玉皇大帝完全可以明杀。但他只不过犯有以下几宗罪:破坏公物、盗窃公款、殴打同事、抵抗执法人员等等。最后锒铛入狱,判了个500年或终身监禁,应该也可以抵罪了。
  
   玉皇大帝既然没有明杀他,就说明他已经认可了如来佛的判法,这是没有异议的。那么,玉皇大帝为何又要背地里采用暗杀呢?
  
   一般来说,凡是上级“暗杀”下级,90%以上的情况,都是为了“杀人灭口”!
  
   是不是孙悟空知道了玉皇大帝什么见不得人的惊天大秘密,以至于玉皇大帝欲除之而后快呢?这我们就不知道了。所以,这里存在一个重大悬疑,我们暂时只能先这么“猜定”着,后面自然会找证据来论证的。
  
  
   再说猪八戒。
   猪八戒既然奉命而来,那他为何迟迟没有干掉孙悟空呢?这个比较好解释。
  
   1。 有如来佛的那道符在,猪八戒走不过去。
   2。 玉帝把嫦娥送给天蓬享受一次; 天蓬帮玉帝干掉孙猴子。但是玉帝坑害了猪八戒,还没干就被抓了,所以他下凡之后; 也不去完成玉皇大帝交给他的任务; 而是慢慢拖。
  
   这两种可能都是有的。我们还得看猪八戒的实际行动,他下凡之后,究竟在做什么呢?《西游记》第8回:
  
   怪物(八戒)道:“叫做福陵山。山中有一洞,叫做云栈洞。洞里原有个卵二姐,她见我有些武艺,招我做了家长,又唤做倒插门。不上一年,她死了,将一洞的家当,尽归我受用。”
  
   很清楚,玉帝叫他下来干掉猴子; 他正好溜出来找乐子; 我们的猪八戒同志才不会死心眼一棵树上吊死呢! 
  
   你看他; 一下凡; 耙猴子的事早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立马找了个相好的卵二姐; 卵二姐死了,他呢; 又立马找了个相好的高小姐; 唐僧来的时候; 高小姐已经是奄奄一息了! 若再不来; 肯定又是死了!
  
   猪八戒把对付神仙的本事用在了凡人身上,居然没有一个神仙去控告他。
  
   猪八戒的日子过的挺舒服逍遥的,做了几次人家的上门女婿,哪里像个劳改犯的样子? 我们再来看天庭的另一个劳改犯,卷帘大将,他究竟是受的什么样的痛苦。《西游记》第8回:
  
   “我是灵霄殿下侍銮舆的卷帘大将。只因在蟠桃会上,失手打碎了玻璃盏,玉帝把我打了八百,贬下界来,变得这般模样。又教七日一次,将飞剑来穿我胸胁百余下方回,故此这般苦恼。”
  
   卷帘大将也是天庭有罪的人,被下放到了流沙河。他受的苦是:每七日用飞剑穿胸胁百余下。
  
   一个逍遥,一个痛苦,两人孑然相反。沙僧才像个受刑的样子。
  
   如果猪八戒真的是因为“调戏嫦娥”而遭贬的,那么,他是有前科的,他怎么还敢一而再再而三的持续犯戒呢?就算他敢,那制度上也是不允许的!
  
   玉帝为什么就不管他呢?因为还要指望他完成任务。
  
   
   不过,猪八戒最终还是被迫放弃了暗杀计划。他为什么要放弃呢?《西游记》第19回有交代:
  
   行者闻言,收了铁棒道:“呆子不要说嘴!老孙把这头伸在那里,你且筑一下儿,看可能魂消气泄?”那怪真个举起钯,着气力筑将来,扑的一下,钻起钯的火光焰焰,更不曾筑动一些儿头皮。唬得他手麻脚软,道声“好头,好头!”行者道:“你是也不知。老孙因为闹天宫,偷了仙丹,盗了蟠桃,窃了御酒,被小圣二郎擒住,押在斗牛宫前,众天神把老孙斧剁锤敲,刀砍剑刺,火烧雷打,也不曾损动分毫。又被那太上老君拿了我去,放在八卦炉中,将神火锻炼,炼做个火眼金睛,铜头铁臂。不信,你再筑几下,看看疼与不疼?”
  
  
   到这个时候为止, 猪八戒已经确认了:他消灭不了孙悟空。计划破产。
  
   猪八戒虽然完成不了,天庭方面是否也会就此而放弃呢?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26)紧箍咒的威力
  
   
  
  
   
  
   话说唐僧受观音菩萨点化,离了大唐国,去西天取经,当他来到五行山时,揭了那道帖子,放出了孙悟空,收做徒弟。这是《西游记》的第14回的故事。
  
   
   悟空打死猛虎那段,描写的特残忍:打的脑浆迸万点桃红,牙齿喷几珠玉块,将虎拖来,变出一把牛耳尖刀,剁去爪甲,割下头来,又是挑,又是剥,又是刮,又是割的,折腾出四四方方一块虎皮。
  
   唐僧看了,不仅未动任何恻隐之念,反而口里称赞,心中暗喜。喜什么呢?这徒儿好手段,去西天,成正果,功德有望了。
  
   悟空打死六贼,唐僧说:你全无慈悲之心,如何去得西天,做得和尚?但又说:还好是山野中无人查考,若到城市,你也乱打,我可怎能脱身?慈悲心还算有一丁点,但主要是怕自己受到牵连。
  
   可猴子受不得人气,不用开赶,自己走:“你既是这等,说我做不得和尚,上不得西天,不必恁般绪浩恶我,我回去便了!”呼的一声,就不见了。
  
   撇得那长老孤零零的直叹气,悲怨不已。
  
  
   唐僧的情绪,从喜悦降到悲怨,正在搓叹之际,观音菩萨化装成一个死了和尚儿子的老太婆走过来了,她送给唐僧一套衣帽,实为紧箍咒。并交代道:“他若不服你使唤,你就默念此咒。”唐僧牢记在心。
  
  
   不多时,孙悟空转来了。且看唐僧如何下套,哄那猴子戴上紧箍。
  
  
   行者道:“师父,你若饿了,我便去与你化些斋吃。”三藏道:“不用化斋。我那包袱里,还有些干粮。”行者便解开包裹,见到一顶嵌金花帽,行者道:“这衣帽是东土带来的?”
  
   当然不是从东土带来的。是刚才观音菩萨送过来的。我们的唐僧同志,他究竟会不会撒谎呢?他当时又是怎么回答的呢?
  
   三藏就顺口儿答应道:“是我小时穿戴的。这帽子若戴了,不用教经,就会念经;这衣服若穿了,不用演礼,就会行礼。”
  
   孙悟空不是有火眼金睛吗?可火眼金睛也识别不了唐老师会耍诈!所以他就欢欢喜喜地把帽儿戴上了。其实呢,我看这是多此一举,孙悟空能够主动转来,就说明他还是有心保唐僧去西天的,否则,他就跑了,不会回来了,对吧。
  
   也就是说,无论有没有这个紧箍咒,孙悟空的“心”,其实已经“定”了,他已经决定了要护送唐僧去西天。他转来,就是自愿的。
  
   这个时候,紧箍咒已经成功的戴在猴子头上了。唐老师下一步做什么呢?
  
   三藏见他戴上帽子,就不吃干粮,却默默的念那紧箍咒一遍。行者叫道:“头痛,头痛!”那师父不住的又念了几遍,把个行者痛得打滚。
  
   这就叫人搞不懂了,孙悟空现在并没有做什么错事啊,怎么要无缘无故地念了一遍,又不住的念了几遍,把个行者痛得直打滚呢?哦,唐僧这是在做试验,先试验一下这个紧箍咒究竟灵不灵。
  
   紧箍咒肯定是灵的。因为这是如来佛研发的高科技产品; 密码声控的; 如来把密码告诉观音; 观音告诉唐僧; 唐僧嘴里念念有词; 通过声音输入一连串的密码; 经验证后; 紧箍咒立即启动; 开始勒卡脑袋; 把个猴头整的几番差点丢了性命。
  
   孙悟空伸手去头上摸摸,似一条金线儿模样,紧紧的勒在上面,取不下,揪不断,已此生了根了。他就耳里取出针儿来,插入箍里,往外乱捎。
  
   三藏又恐怕他捎断了,口中又念起来。他依旧生痛,痛得竖蜻蜓,翻筋斗,耳红面赤,眼胀身麻。
  
   最后,孙悟空痛的只叫:
  
   “莫念,莫念!念动我就痛了!这是怎么说?”
   三藏道:“你今番可听我教诲了?”
   行者道:“听教了!”
   “你再可无礼了?”
   行者道:“不敢了!”
  
   
   这样,天不怕地不怕,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在唐三藏面前,就变得老老实实、服服帖帖了!你看,他跪在地上哀告,我随你西去,我愿保你,我再无退悔之意了。
  
   三藏道:“既如此,伏侍我上马去也。”那行者才死心塌地,抖擞精神,束一束绵布直裰,扣背马匹,收拾行李,奔西而进。
  
   
   孙悟空从五行山一出来,就在哄骗之下戴上了紧箍咒,被佛派高层牢牢掐住,心里肯定是不服气的。这一笔帐,孙悟空并没有算在唐僧头上,而是算在观音头上。但因为他戴着紧箍咒,所以我们就无法知道他究竟有没有观音菩萨厉害了。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尽管他戴了紧箍咒,依然还是不怕观音的,因为他什么都不怕。你看,行者大怒道:“不消讲了!这个老母,坐定是那个观世音!她怎么那等害我!等我上南海打她去!”
 (26)火烧观音院
  
   
  
   
  
   
  
   《西游记》第14回,观音菩萨唆使唐僧欺骗孙悟空戴上了紧箍咒,孙悟空愤愤不平。第16回,师徒二人途经一座观音禅院时,天晚借宿。
  
   这一座寺庙,叫观音禅院,也就是观音菩萨连锁店。这儿的老板是一位高龄老和尚,极富。他手下有两百多名和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