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遗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的遗憾-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隐隐之间,秦桧的势力大增。

  吕颐浩于绍兴元年(1131)9月20日入朝为左相,入朝之后,吕颐浩并没有发现秦桧准备在背后阴他,而是一心一意准备挥军北伐、收复失地,为此她向皇帝赵构建议定都建康(南京)。

  绍兴二年(1132)3月,襄阳镇抚使桑仲派人入朝,告诉朝廷他决定出兵收复开封,希望朝廷能出兵淮南,牵制伪齐。吕颐浩十分高兴大议出师,他的建议并不孟浪,而是基于很现实的考虑。当时川陕战场,张浚和金人正拼得你死我活,如果能占领开封,就能吸引金军转向中原战场,减轻川陕战场的压力,甚至干掉关中金军。

  秦桧的机会来了,他的计谋无懈可击,是建立在高尚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基础之上,一度迷惑了吕颐浩很久。

  秦桧向赵构建议到:周宣王的时候,内修政事、外攘夷狄,所以才能中兴大周;现在朝廷有左右二相,且左吕相熟悉军旅之事,微臣建议由吕相督师北向,臣则在朝廷帮助陛下处理政事,二相分任,中兴之日为期不远。

  赵构觉得秦桧的意见十分不错,当即拍板决定。

  吕颐浩也很高兴,向赵构要钱要粮要人,他很自信,自信自己能成就中兴大业。

  他丝毫没有意识到二相分任意味着什么,更没有想明白秦桧此条建议背后的阴谋。

  终于搞走了吕颐浩,秦桧琢磨着下一步计划,如何在合法的名义下做非法的事情,把原属二相兼任的政务包揽到自己的手下,要知道,吕颐浩不仅资历、威望、年龄甚至实力和权力都大于秦桧,一旦战事舒缓,吕颐浩回朝,秦桧还不是人家的对手。

  所以在吕颐浩走后几天,秦桧就向赵构建议设立议政局,自为提举,名义上是为了更好的处理政务,实际上是什么,秦桧心里很清楚。被吸收入议政局的,都是秦桧的“自己人”有他当年在山东密州的老上司翟汝文,有他沽名钓誉骗来的一些名士,比如程瑀、胡世将等人。

  应该说秦桧的这步棋走的很好,很有王安石设三司条例司另立权力中心的风格。但是被吸收进去的“自己人”都很纳闷,老秦作为丞相,事无不统,还设这个什么议政局干什么?

  直到当议政局将三省权力架空的时候,他们才明白原来秦桧打的是这个算盘。

  以太阳的名义,黑暗在公开的掠夺!

  不能,一定不能让秦桧的阴谋得逞。

  秦桧完全没有料到“自己人”已经反水,他面临着阴沟里翻船的危险。

  第一个出场的是:程瑀。

  有一次赵构和程瑀聊天,聊来聊去就聊到了秦桧,赵构认为秦桧这个人的优点是诚实,缺点是太固执不懂得变通。程瑀一看赵构原来挺欣赏秦桧的,怎么说不能让秦桧继续害人,必须想办法给赵构浇点冷水,不要老是自以为是认为自己很有知人之明。程瑀对赵构说道:“如果一个人能随机应变又能做好皇帝交代的事情,那是很难得的;但是如果这个人不诚实,那终究不能倚靠。”意思很隐晦,但也很明白,就是告诉赵构秦桧不是一个诚实的人。可惜赵构并没有特别注意。

  接着出场的是秦桧的老上司:翟汝文。他是南宋的副相参知政事,议政局的副提举,地位仅次于秦桧。

  据史书记载,这个翟汝文“风度翘楚,好古博雅”, 估计是吹出来的,不过这家伙的性格很刚烈,从不愿意屈居人下,对整天只知道争权夺势,躲在背后阴人,不懂得为国为民的人更是敌视。总之,就是一个很有原则性的人。这种人说好听点叫固执,谁难听点叫迂腐。

  反正他很快就和秦桧干上了,甚至在朝堂之上对骂,如果他们不是文人,估计已经拿起刀到外面互砍了。秦桧骂翟汝文“狂生”大概是疯子之类的意思,翟汝文骂秦桧“浊气”大概是诅咒秦桧气息全无快要挂了的意思。后来记下这一幕的另一个宰相朱胜非,很无奈的把这一幕跟唐朝末期因为招降王仙芝和黄巢而掷砚相击的两个唐朝宰相相比。

  秦桧一直都不是好欺负的人,欺负他的人必须为此付出代价。

  翟汝文也是个钉子户,老子就是看不惯你狐假虎威,打着为国为民的招牌,为自己谋取私利。

  秦桧虽然很想干掉翟汝文,但是一直找不到理由,所以他一直很耐心的等待着,直至翟汝文露出破绽,才狠辣出手,务必一击必中,解决翟汝文。

  果然被秦桧找到了机会,有一天翟汝文向秦桧建议,说他准备整顿一下吏风,以后不按规章制度办事的,严惩不贷,秦桧没有异议。

  当翟汝文向赵构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秦桧突然反水,摆了翟汝文一道。他弹劾翟汝文“专擅”,翟汝文很委屈,我整顿吏治不还都是为了国家,我图什么啊?算了,还不如不干,落得清静。

  赵构知道是秦桧在搞鬼,打算不了了之,坚决不同意翟汝文辞职。

  如果此时翟汝文收手,那事情还好办,可是这家伙太迂腐了,坚决不和秦桧同朝为官,被秦桧抓住了机会,指示手下弹劾翟汝文不顾防秋(金军一般在秋天南侵)在即,坚决辞职是为了逃避责任。

  于是,翟汝文被废,从此永无翻身之日,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起居郎王居正接着上阵。

  王居正,字刚中,扬州人。“少嗜学”,人称有王佐之才,总之就是一猛人。开始时秦桧老是在他面前吹牛皮,说什么当国之日必是耸动天下之时,王居正越听越兴奋,两眼直冒星星。

  可是当秦桧当了宰相之后,天天只想着扩大势力、独揽朝政,什么事情也不错,还有就是整天琢磨着如何阴死吕颐浩,一个宰相整天不思进取,只想玩死别人,还能干什么事?

  有一天和赵构聊天的时候,又聊到了秦桧(人气很高)。王居正趁机对赵构说起秦桧的不是,他说:“秦桧曾经跟臣说,中国人应该吃饭穿衣,共图中兴,当时臣很感动;秦桧也自说自话,如果自己为相数月,必当耸动天下,现在当了宰相,也不见秦桧干什么。”

  赵构果然拿这事情问秦桧,搞的秦桧很没面子。

  没办法,既然不听话,那只好干掉你。王居正也很快去职,出知婺州。

  终于解决了内部矛盾,秦桧想歇歇,没想到吕颐浩又杀回朝了,哥们,还是继续战斗吧!

  吕颐浩最近过的很不开心,他自请督师北伐,还没到前线就有部队哗变,出师不利;接着又有消息传来,襄阳镇抚使桑仲给部下做掉,他的军队一拥而散,进军开封的目标彻底泡汤。

  自己离开朝廷还没几天,秦桧就搞出了什么议政局,老是跟自己扯皮,摆明了是将自己排挤出朝,好独揽大权。

  吕颐浩也不是省油的灯,想当年自己和赵构下海抓鱼是的时候,你秦桧还在黑龙江喝凉水,想跟我干,那就干死你。

  拿刀和金人拼命,吕颐浩还有几下子,若论玩阴谋诡计,他的脑袋还真的不够用。于是,路过平江府的时候,他请来了自己的哥们平江守臣席益喝酒,两人研究研究怎么才能干掉“秦长脚”?

  别看这家伙名声很小,提出的建议可够大,可谓是一针见血,直接要了秦桧的老命,秦桧集团的覆灭就在顷刻间就已经注定。

  他告诉吕颐浩只要以“结党营私”的名义参秦桧一本就行了,但是现在秦桧派的核心人物胡安国在机密重地,只要先搞死这家伙,秦桧就没戏了。

  吕颐浩回到朝廷后,就立即向赵构推荐了前宰相朱胜非,要朱胜非代替自己督师。

  果然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就是秦桧派的精神领袖胡安国,他强烈反对朱胜非入朝为官,他的理由也实在说不过去。他指出了朱胜非的三个过错:

  ①:附会汪伯彦和黄潜善。

  ②:尊用张邦昌,结好金国。

  ③:苗刘之变的时候,没有以身殉职,而是苟且偷生。

  胡安国搞学术研究还有两下子,搞*实在让人难以恭维,吕颐浩一看胡安国的上书,差点直接笑了出来。

  要知道,如果没有朱胜非的左右斡旋,策反苗刘心腹,现在有没赵构还是个问题。

  赵构直接出面为朱胜非说情,胡安国还是不肯,宣称李纲比朱胜非很多了,如果一定要用人,还不如用李纲。

  赵构很生气,就问胡安国怎么知道李纲的,胡安国急不择言,居然又拿出了一个更菜的理由:他说宋徽宗时代李纲当小官的时候,敢为天下先,言人不敢言,水灾之事李纲他第一个上书。

  赵构无语,这也是理由,这种人应该直接拉回家种菜,免得在朝廷浪费粮食,不过因为这家伙的名声太大,不好敷衍。赵构只好说他出自己的理由:李纲这个人,只会务虚名而处实祸,叫他做宰相只会祸国殃民,而且我也让他当地方帅臣,也不算大材小用。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胡安国还是不肯,赵构也拿他没辙,朱胜非来朝廷的事情也不了了之。最后这气发到了秦桧的身上,谁叫你介绍个愣头青来朝廷的。

  赵构一直觉得自己特对不起朱胜非,想当年如果不是朱胜非在赵构身边,赵构早已被乱兵砍死了。好不容易能报答一下,却给胡安国给搅黄了。

  自己好歹是皇帝,连用个人都这么困难,赵构越想越郁闷。不行有恩不报,以后谁还给自己卖命?赵构决定叫朱胜非来陪自己读书(侍读),先待在自己身边,以后有机会再报答。

  赵构怕胡安国不同意,就叫吕颐浩帮忙,吕颐浩毫不含糊,直接叫手下黄龟年公布。

  胡安国知道后,直接上书赵构,态度十分强烈,表示坚决不与朱胜非同朝为官。

  说你胖,你还真喘上了!赵构决定让胡安国走人。

  秦桧着急了,胡安国这王牌走了,他还混得下去吗?

  着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