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记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永远的记忆-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都不好,别人什么都好,那你找别人当你的孩子去呀!喊完之后,我扔下目瞪口呆的愣在原地的娘,含着眼泪跑远了。那时候我也恨着我的娘亲,总以为她不爱我。后来长大了,回家一起聊天时,我看着娘那样骄傲的向别人说着我小时候的如何优秀,如何听话,学习如何好。母亲的头微微的仰着,笑意从脸上溢出来,那神情就好像是世界上只有她的女儿最好!我静静的看着我的幸福的娘亲,终于明白了过去娘在别人面前批评我其实是一种谦虚,一种掩饰的炫耀。一个母亲怎么不会不爱自己的孩子呢?老话说的好啊:庄稼是别人的好,孩子是自己的好啊!

  后来我谈恋爱了,爹娘都不是很乐意,尤其是娘,总是觉得天底下所有的人都配不上自己的女儿,可是我坚持着自己的选择,绝不退让。当时,我每天都不沉浸在爱河里,不愿意回家面对父母。无知的我竟然因此羡慕那些孤儿可以没有父母的羁绊,能自由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现在想起来真的幼稚太不懂的母爱的珍贵了。现在一想起自己曾有过这样的想法,一种罪恶感就会油然而生,实在想不明白自己当时怎么会那样想呢!现在就是有人拿世界上所有的财富和权势和我交换,我都会毫不犹豫的拒绝他,因为母亲是独一无二儿的,是我心中永远的宝!娘,我为我曾经的幼稚向您道歉!

  我读过很多名人的传记,看过很多的电视电影,可是我依然觉得娘是影响我生活最多的人。我的娘亲虽然是一个农村妇女,一辈子去过的最远的地方就是自己女儿工作的城市,可是,她的为人处事却有许多值得我一辈子学习的地方。

  娘一辈子遵循的做人原则就是“吃亏就是赚便宜”。娘从没有和村里人吵过架红过脸,总是和和气气的待人,事事谦让,宁肯自己吃亏也绝不赚别人的便宜。我们村里种大蒜,每年卖大蒜头的时候,许多人家为了多卖几斤,总是在袋子里加上许多的土块或者石块。娘却从来不这样做,她说:这样伤天害理的事情不能做,就算是多卖几斤就会变富吗?娘的话虽然粗糙,但却有着朴素的道理,这些道理许多有学问的人一辈子都没有搞懂。

  娘的娘很早就过世了,于是娘把自己对娘的想念都放在了奶奶身上,对待奶奶就像对待自己的亲娘一样,我从没有看见过哪个儿媳妇像娘那样对待自己的婆婆。记得小时候我从大娘那里听了一些奶奶的坏话,回家学给娘听,娘非常生气的制止了我,并意味深长的对我:小小年纪,最不该东家长李家短的嚼舌头,有些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谁也不要再说了,谁还没有有错的时候呢?况且她是你奶奶,是长辈,你就更不应该乱说啦!后来奶奶病重,娘床前床后侍奉汤药,洗洗涮涮,没有一句怨言。一次我回家,一进门看见娘独自在屋里抹眼泪。就赶紧问娘这是怎么啦,娘告诉我,奶奶因为长期卧床,心情烦躁,娘做好饭给她送到屋里,咸了说娘要齁死她,淡了说娘做饭一点滋味也没有,饭硬了说娘欺负她没有牙,软了说娘看不起她没有牙,总之横竖不顺心。娘一心一意的伺候婆婆,却得到这样的评价,心里觉得委屈,又没人诉说只好独自落泪。说完之后娘擦干眼泪又笑着说:说出来好多了,你奶奶是让病给折磨的,我不生她的气。我还要给你奶奶洗她弄脏了的衣服去,你先自己歇着。看着娘忙里忙外的身影,我真的觉得娘特别伟大!我结婚以后,娘经常教育我要孝敬公婆,她说:人家的爹娘也是爹娘呀,你如果不和人家的儿子结婚也进不了人家的家门,所以你嫁给了人家的儿子,就一定要对公婆孝顺。娘不会说什么大道理,但如果我还算是一个孝顺的儿媳妇的话,是和母亲对我潜移默化的影响分不开的。

  我的娘亲是一个非常勤劳的人,里里外外一把好手,村里人嫁姑娘娶媳妇都会找娘去帮忙,娘一定会尽心尽力的给人家办好,从不讨价还价。每年的夏天,邻居的嫂子大娘们就会凑到我家的大枣树下纳鞋底,这时候的娘就成了新媳妇和初学者的榜样和老师。她不厌其烦的教着她们,从不在乎因此耽误了自己的活计。

  那时我和弟弟上初中需早起上学,娘怕我们迟到了,总是四点多就起来烧火做饭,一做就是七年。以至于后来母亲早起都成了习惯,下雨阴天不用下地也睡不着。一次,听娘和别人说起上学的事情,一个大娘说她的孩子早晨起来吃不下饭。我娘很自豪的说:他们姐两个都很好,不管什么时候叫起来都能吃得下。我这才明白,娘当年最担心的不是自己睡不好觉,而是怕时间太早,她的孩子会吃不下啊。

  娘是一个非常非常善良的人,最看不得别的老人受苦。我的邻居奶奶儿女都在外地,我娘几乎成了她的儿媳妇,平常做什么好吃的菜呀汤的总是要给老人端上一碗,娘说:咱剩下一碗就是她的一顿呀。如果人家不好意思吃,我娘就会说:我们不是特意给你的,真的是做的太多了,吃不了。其实给奶奶送去的,总是头一碗。有时候娘也会感叹说:人老了真可怜,如果我老了实在爬不动了,我就喝老鼠药,绝不活着受罪。我每次听了都特别难受,故意很生气的批评她。娘,不管你多么老,不管你将来是什么样子,我都要你,我都会养着你,如果你丢下我走了,我难受时向谁诉说,我想你时上哪里去握着你温热的手呢?谁还会又爱怜又愧疚的跟我说:我们玉小时候没有吃过一点好东西,连个鸡蛋都不常有啊!谁还会惦记着我为我留着好吃的直到烂掉呢?我想喊娘时,谁会来应答我呢?所以,娘,你一定要健康的活着,天天听我喊一声“我的娘亲”。

  娘,女儿这枝拙笔实在不能描述你的好的万分之一,大爱无言,女儿承受着你恩泽却无以回报,仅以上文作为母亲节的礼物送给你!

  娘哎~,我的亲娘!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一)我的小学老师
前几天回家,母亲告诉我,我的小学老师病了,是脑瘤,到北京做手术了。我一惊,忙问母亲手术完成了没有,老师是否平安。母亲说,还没有做手术,因为没有床位。说完,我们的情绪都有点低落,于是便不再说话,默默地做着手里的活计。

  过了一会儿,母亲有事出去了,而我的心却因了这一番谈话再也不能平静,脑海中一遍遍回想我的小学时光和我敬爱的小学老师————张文强。

  他本是我们同村的一个叔叔,因为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暂时在村里代课。我上四年级时,他做了我们的班主任,虽说是班主任,但他的麾下并没有其他老师,因为当时教学条件很差,老师紧缺,又加上我们的学校很小,四年级只有我们一个班总共19个学生,所以就只配备了一个老师负责教授我们所学的所有课程。

  张老师活泼开朗,知识丰富,所有课程都上的有声有色,很吸引我们。他尽他所能,讲授一些我们所不知道的知识,带领我们进入科学文学的领域,张老师真正可称的上是我的启蒙老师,是他让我认识另一个世界,让一个只知道疯玩的野丫头明白了书里有许许多多有趣的事情,我渐渐变得安静并喜欢学习了,成绩也突飞猛进,成为班里数一数二的好学生。四年级下半年,张老师还推荐我参加了区里的全科竞赛,并最终获得到县城比赛的资格。县城离我们村有五十多里地,本可以放弃,但张老师硬是用一辆咯吱乱响的自行车将我驼到了比赛场上,小小的我,第一次知道了楼房的模样,第一次住进了县城的大宾馆,第一次听见有人用标准的普通话交谈,第一次见识了和我们不一样的生活,土里土气的我,走在县城的街上,心里有一种隐隐的冲动,当时我并不明白那是一种怎样的冲动,但是我想,正是因为那种冲动,让我在女孩子都早早退学结婚的日子里坚持了下来。我常常想,如果不是碰上了张老师,我的人生会怎样?也许有无数的可能,但一定不是现在这样吧!

  因为有了张老师,我们19个孩子渡过了一段与众不同的小学时光,每当回忆起来都会觉得甜蜜。张老师是一个非常热爱生活的人,他的热情常常让我们这些孩子热血沸腾,我们跟在他的身后,和他一起享受着生活的快乐。每一天放学之后,我们会留在班里,张老师会教我们唱歌,《让我们荡起双桨》《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小白杨》……优美的旋律飘荡在校园的上空,我们一个个摇头晃脑的跟着张老师的节拍投入的唱着唱着,连最调皮的小男孩也投入的忘记了窗台上站着一只小鸟等着他去追赶。80年代末,我们村还非常的落后,电视少的可怜,与外界的联系只有收音机,因为农活很忙,也很少有人去听。我不知道张老师是用什么时间学这些当时很流行的歌曲的,也许是夜里吧。这些歌曲,就是我们张老师奉献给我们的最初的音乐启蒙。

  张老师还是一个喜欢运动的人,他规定我们每天早起半小时,跟他一起锻炼,就是在那一段时间里,我们每天早晨练习立定跳远、高抬腿、1500米。早起的村人常常会看见一群小孩在一个大孩子的带领下,沿着小清河坝奔跑着。清清的河水,带着露珠的绿油油的麦苗,吸一口,空气里满都是青草的气息,我们伸展着双臂,划出优美的弧线,那时候,真的感觉自己拥有这一切,真好!

  常常想起那样一个下午,窗外阳光朗照树影婆娑,教室里张老师坐在讲桌旁,翻着一本字典,时而点头微笑,时而皱眉摇头。我们呢,一个个紧张的坐在座位上,眼巴巴的盯着张老师的嘴巴,等待着张老师叫到自己的名字。那情景,那心情让我终生难忘。我们19个孩子的学名就在那一个下午一个个从张老师的嘴里喊出来,陪伴着我们一生一世。现在,每当我看见自己的名字,眼前就会浮现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