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中国人成才的障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反思:中国人成才的障碍-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隐性知识具有个人化和实践化两大特点,其中包含了大量个人亲身体会、独特感悟等等各种具有个人差异的个性化的经验与认识,是个人的独特经验与独特思维组合之后的产物。人们从学校教育中获得的显性知识是基本相同的,能否在生活实践中把事情做成功,主要取决于隐性知识对显性知识的组合能力,而隐性知识的组合能力又取决于个体参与实践性活动的质与量。因此,个体只有参与大量的实践性活动,才有可能获得多种类型的个人体验,从而积累足够量的个人知识和生活体验。对于个人来说,任何经历都会产生导致个人知识变化的认识过程。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3从隐性知识看知识结构缺陷(5)
现实中的实际问题往往缺乏解决问题的必要信息,同时答案多解且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也无法从书本上的显性知识中找到解决的方法,这就需要依靠隐性知识。实际上,隐性知识是智力活动的隐性基础,具有实践定向、任务定向、行动定向的性质,是融入了个体特定生活场景中的特定心理体验,包括那些无意识和潜意识的心理体验。隐性知识本质上是一种悟性,是一种领会、把握、重组经验并高效利用经验的能力。
  隐性知识往往内含于实践性的技能中,是那些不能言传的、只能以实际操作的方式演示的知识。然而仅掌握了技术知识,并不意味着就掌握了隐性知识。知道怎么做某事同会做、能做某事并不是一回事。隐性知识的概念表明,将规则性的技术知识转变为实际的操作技能,需要进行相应的实践。与此相对照,我国学校有许多课程,只进行技术规则的讲授,而不进行操作层面的训练,最终不可能使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的实质,隐性知识也无从积累。
  隐性知识的积累常常是在闲暇性活动中潜在地进行。由于人的精力与时间是有限的,因而显性知识的超剂量吸收,对其综合能力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剥夺余暇时间而阻滞隐性知识的积累。尽管我国的课程容量大,但由于只重视显性知识而忽视隐性知识,致使教学内容的广度有限。
  我国理科各学科的教学,一般都是把基本的概念、定义、公式直接教给学生,因而学生看到的科学概念都是以简练的方式,合乎逻辑地推演出所要求的结论,使学生误认为科学的理论体系从来就是如此简洁和完美,而这些已成定论的理论和方法,从最初的混乱无章到最后的去伪存真之间的过程,正是创造性研究的发现过程。两相比较,西方的学校教育鼓励学生参与研究过程,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面临待解的实际问题,并在没有现成答案的情景下通过试误的方法寻求问题解决的途径。这样的过程无疑对积累隐性知识极为有利,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合作研究的能力。
  从成功角度来看,所谓隐性知识指的是通过个人经验来获得以行动为导向的知识,以促使个人实现自己所追求的人生目标。隐性知识反映了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以及在追求和实现个人价值目标时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个人来说,隐性知识更突出地体现在自我管理、人际交往、完成既定任务或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中。
  我国的学校教育是以隐性知识的缺失为代价换来显性知识的高积累,然而,隐性知识比显性知识保持时间长,具有耐久性。显性知识学了往往很快就忘掉,能记忆深刻并能学以致用的都是隐性知识。注重显性知识的我国教育,让学生花了很多时间并费了很大力气学了一些考完就忘的书本知识,最后学生什么能力都不具备。这样的教育对个人事业的成功来说是零积累,甚至是负积累。
  从能力类型来看,西方学校注重隐性知识附带的综合能力,知识与能力的弹性大,包括适应能力和增值能力。围绕一个既定的目标,有针对性地补充新知识,针对自己的弱项寻找互补型的合作者。两相比较,中国学校注重显性知识需要的逻辑思维能力,然而缺乏隐性知识支撑的显性知识难以化作实际能力。隐性知识的缺乏是国人智识结构的基本特征,正是忽视实践知识的教育传统导致了这一缺陷性的特征。
  中国学生在中小学时期接受的学习方法主要是背诵记忆和反复练习的强化训练,基础教育之后的高等教育尽管在强化训练方面有所减少,但仍然是以记忆教科书为基本的学习要求。对显性知识的记忆与储备占据了学生们的下部分时间与精力,隐性知识则始终没有机会积累,而显性知识最终不是过时了就是又遗忘了,结果往往发现我们学校培养的学生到了实际工作中是既没知识也没能力。
  应试教育培养的学生所具备的知识是畸形的,所具备的能力也是畸形的,即只是具备了与考试有关的知识和能力。从个人成功的角度来看,大学毕业以后再发展与工作需要、社会需要相匹配的知识与能力实在是太晚了。从社会进化的角度来看,学校教育与工作实践的脱节不仅是教育资源的浪费,也是社会资源的浪费。
  。 最好的txt下载网

4从成长规律看学校教学缺陷(1)
在观察科学现象、掌握科学规律的过程中,儿童能力提高的实际速度比成人以为的速度要慢。我国教学中的问题是,教学进度超过了儿童的理解能力。
  这是我国某小学三年级的一堂自然课,也是给前来观摩的考察团听的公开课。给学生上课的罗老师是副校长,有教学经验。
  “水,我们天天喝,天天用,可一些性质仍没注意到。不信,请看实验。”罗老师用装满红色水、连着玻璃管的烧瓶做实验。
  “把烧瓶放在热水里会出现什么现象?”老师问。
  “烧瓶会变热。”“里面的水也会变热。”学生答。
  “那我们试一试。”老师说。
  一试,试出了“怪事”。学生们兴奋地嚷:“水会顺着玻璃管往上跑!”
  “这说明了什么?”老师问。
  “水增加了。”学生答。
  “是不是你们加进了水?”
  “没有啊。”
  “那水怎么往上升了?”
  学生们张着嘴答不出。
  “给你们5分钟,小组讨论一下。”
  5分钟以后,老师问:“明白了吗?”
  “明白了。是烧瓶里的热空气把水挤上去的。”
  “有不同意见吗?”老师一连问了三次,没有人不同意。
  “烧瓶里明明装满了水,怎么会有空气?”老师急了,声音变高。“水上升,说明水的体积增大了。”老师直接说出了答案。接着又启发学生说出,水的体积增大,是因为受热。
  接下来,各小组按老师的吩咐,把烧瓶从热水中取出,放入冷水。学生们立刻发现:玻璃管里的红水下降了。老师以为,有了刚才的学习,学生一定会说:“水受冷,体积缩小,水面就下降了。”可学生偏不这样说。
  “水下降,是因为下面烧瓶变大了。”学生说。
  “烧瓶可不是气球呀,想大就大,想小就小。”老师的话把学生逗乐了,可还是说不出原因。
  “其实是因为受冷,水的体积缩小,所以水面下降了。”老师再次给出了答案。
  各组又用酒精做实验,为便于观察,酒精也染成红色。然后师生总结出“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酒精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水和酒精都是液体,因此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为了验证这一理论,老师举起一瓶煤油,问:“它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
  “没有!”学生们毫不含糊地回答。
  老师一惊:“难道它不是液体吗?”
  “是液体,但它不是红色的液体。所以不会热胀冷缩。”
  在老师的建议下,各小组又用煤油做了实验。
  “你们刚才的想法对吗?”老师问。
  “错啦。液体的颜色不影响热胀冷缩。”学生们回答。
  这堂课,经过一波三折,似乎快要成功了。老师布置了一道课堂作业,看看大家掌握得如何。是一道是非判断题:“酱油、菜油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对还是错?”。
  全班异口同声地叫:“错!”
  老师愣住了。片刻后才问:“难道酱油、菜油不是液体吗?”
  “是液体,但酱油、菜油是可以吃的。”“酱油有色素。”“菜油烧不着。”……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酒精、煤油会不会热胀冷缩?”老师问。
  “会。”学生答。
  “酱油、菜油会不会热胀冷缩?”老师再问。
  “不会!”学生们坚定地说。
  下课时间到了。老师只好苦笑着说:“实际上,是会的。”
  “啊!”学生们情不自禁地叫出了声。
  接下来是评课。先由罗老师发言。她心情沉重地说:“这堂课应该教会学生热胀冷缩,但没教会。最后的测试题,全班没有一个学生答对!这是一堂失败的课。我真没料到课会上成这样。”罗老师满脸愧色。
  考察团的教授问:“什么情况你没料到?”
  “实验做了,讨论和总结都进行了,按理学生应该能掌握了。可……”罗老师直叹气。
  “可能是我们的学生基础差。”一位本校的老师说。
  “不。是孩子的思维和我们成人不一样。在我们眼中,液体就是液体了,可小孩不这样想。他们认为有红色的液体、可吃的液体、可烧的液体……只有特殊的液体才会热胀冷缩。这怪我,如果多用几种液体做实验,就不会闹出‘酱油可以吃,不会热胀冷缩’的笑话。”罗老师说。
  教授摇手笑着说:“那倒难说。假设除了醋以外,常见的各种液体学生都做实验了,然后你问他们醋会不会热胀冷缩,他们还是会说:‘不会,因为醋是酸的,和其他液体不一样。’”评课的老师都笑了。

4从成长规律看学校教学缺陷(2)
“怎么这样难呢?”
  考察团的一位博士解释道:“难在与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