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侠孔庆东看北大:千杯不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醉侠孔庆东看北大:千杯不醉-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的本科岁月(5)
中午打了饭,往往不能坐在食堂或宿舍里安静地吃,而是端着饭盆开碰头会。我除了窃据中文系学生会主席外,还是北大排球裁判协会的会长,北大电影协会的发起人之一,北大戏曲协会、城市管理研究会、市场经济研究会和医学爱好者协会的挂名理事等,所以午休是经常没有的。上下午八个课时,我经常排满,有的课没有选而是去旁听,历史系、哲学系、经济系、心理系的课,我旁听得多一点。没有课的时段,就去泡图书馆。本周各课所涉及到的书目,强迫自己必须好歹读完。这个规定使我受益终生,倘若当时不严格自律,毕业之后,哪里有时间去补读那么多的书啊?本科阶段学习不优秀的学者,学问一定不扎实,就是拿下10个博士学位也弥补不了的。我看见同宿舍的罗文华、*、何兰生等同学,废寝忘食地读书,就自己规定,一个本科生,要读800部本专业的书,200部其他专业的书,差不多一天一部——而且都要做读书笔记,才能饶了自己。那时图书馆有好几位老师都非常熟悉我,后来到中文系工作的任秀玲老师,多次跟我说:“你总泡在图书馆里,我还以为你是个研究生呢”。由于本科生只能借5本书,我就组织了一个书评小组,跟图书馆的盛小伟老师联系,请她特许我们可以借10本,享受研究生的待遇。
  读书多了,学问与日俱增,吃饭睡觉,都倍觉香甜也。
  六、中国的圣城
  本科时期的晚饭,一般吃得比较从容而舒服,饭后有时候下棋打牌,或者边吃边玩。晚6点到10点的时间,一般用来上自习、写论文、听讲座和看节目。那时北大有个“世界经典影片200部回顾展”,我们中文系的很多人都看了100来部,加上读点书听点课,所以一般都培养出了较高的电影鉴赏能力。
  晚上10点到11点,是约定俗成的干部或社团开会时间和各类牛鬼蛇神流窜沟通时间,整个校园一片活跃,吉他声、歌声、朗诵声、口哨声、笑骂声,此起彼伏。情侣们也双双走出教学楼,到草坪或者湖畔去谈心了。
  然后是晚锻炼时间。我们宿舍精心策划,果断实施,从东操场偷来了整套的健身器材,包括大杠铃和小哑铃,每天夜里在楼道内练得热火朝天。每天健身虽然只有一刻钟,但效果十分显著,孔某人当年体无赘肉,胸肌腹肌块块饱绽。今日手摸肚腩,回首思之,不胜感慨唏嘘也。
  接近半夜,每每还要加餐夜宵一顿。或煮袋方便面,或吃个馒头咸菜。楼下还有卖煎饼果子的,王怜花、贺照田一类的小资喜欢去吃。说到在宿舍里煮方便面,那就不能回避电炉问题。学校后勤部门严禁使用电炉,对待电炉如同日本鬼子对待八路军伤病员,经常铁壁合围、闪电搜查,许多宿舍的电炉和“热得快”之类都惨遭没收,有时还要处分使用者。身为学生干部,总不能让同学们寒夜饿肚,影响实现四化啊。
  孔主席经过科研探索,发明了一项重大专利。到五四操场,抱回两块又大又厚的灰色泡沫砖,用螺丝刀在一块上面挖出螺旋型沟槽和暗孔,嵌入电阻丝和导线,即成经济、安全而又美观之大功率电炉也。以另一块砖覆盖整齐,上置脸盆,伪装成一个“卫生角”,则谁也看不出来也。即使正在煮面,后勤领导破门而入,也不过以为是一盆剩面放在砖头上而已。老皮同学在理工科知识方面一向颇为自负,见了孔主席的发明,也翘指称赞曰:“你要是当年的八路,能把鬼子给糊弄死啊!”当学生干部的,要是只想着不犯错误、迎合上级,不为广大同学谋福利,那毕业以后,很可能成为一个坏人也。此电炉一直用到本科毕业,连同健身器材,隔代传给85级同学,并谆谆嘱咐他们要传到21世纪,不知今日尚在否。

我的本科岁月(6)
每天如果早餐二两,课间加餐二两,午餐4两,晚餐4两,夜宵2两,按此“最低标准”,一天主食便需一斤4两也。况且孔主席这等青年恶汉,每天消耗巨大,午餐晚餐有时候吃6两,课间和夜宵有时吃4两,即有时一天要吃2斤也。而每月饭票男生仅有36斤,如何能够?
  解决途径有三:一是家里支援粮票,二是女生支援男生,三是少花饭票多打饭也。前两招此处不论,单说这最后一招,并非如上文所写那位九阴美女,不给饭票就拿包子也,那是不合咱读书人的规矩的。孔主席的拿手好戏是,待食堂即将关门之际,即中午12:25和下午17:55,只带1两饭票匆匆奔入食堂,到了米饭面条包子或饺子窗口,师傅会招呼说:“就剩这6两饺子(或包子面条)啦,你给3两饭票拿去吧”。可俺只有1两饭票啊,师傅摇摇头:“算了,都给你啦。”社会主义食堂,师傅想的不是赚钱,而是早下班早回家,又避免了浪费,俺每回便可省出半斤饭票了。俺当年听的经济课,是厉以宁先生亲自讲的,这就叫利用食堂产品过剩的危机,造成“买方市场”也。
  还有在大桶里打米粥时,因为桶很深,米粒都沉在底部,所以用大勺一个海底捞月,打上来的都是干货。1两粥票,打上来的足有3两纯米,再买个馒头买个菜,就是很丰盛的一顿也。很多男生都擅长这么打粥,等少数男生“率先富裕起来”后,剩下的清汤寡水正好是女生喜欢喝的“纯粥”,男女一搭配,啥也不浪费,改革开放就是好哇。
  另外俺还从张贤亮小说《绿化树》里学个坏招,用巨大的圆形饭盆打饭,师傅总会多给一勺半勺的,这就属于利用物理学上的视觉错误和劳动人民的同情心来“谋取个人利益”了。如此这般,我的饭票从未发生过危机,甚至还可以帮助他人也。
  说不完的读书乐,写不完的吃饭情。我的本科岁月,就这样慢慢悠悠地流淌着。八十年代的北大,既没有政治上的阶级斗争,也没有经济上的贫富差别。吃饭便宜,买书便宜,看电影便宜。老师亲切,同学亲切,师傅也亲切。上学国家给助学金,毕业国家给分工作,个人生活上无忧无虑,“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所以多余的精力就忧国忧民了。在吃喝玩乐中,学了知识,长了学问,练了本事,还谈了恋爱。不说是“伊甸园”吧,也差不多。临近毕业时,我们已经感觉到,这个世界并不会一味这样幸福快乐下去,老天爷对我们可能是“将欲用之,而先乐之”,将来一定有很多激烈的、严酷的事件等着我们去参与、去选择。但是,我们都相信北大,不论经过怎样的风吹雨打,不论经过怎样的淘汰分化,他都是我们心中的圣城,是哺育了几代不屈的灵魂的,中国的耶路撒冷。
  2008…3…20于东京
  

快开门
喂,是X大吗?我找老K呀……
  哎呦老K,我是小D呀。哥们儿有一事相求,老同学可务必得帮忙噢。我们校成立起一个“改革信息托拉斯”,鄙人有幸被任命为外交大臣。
  ……什么?啊,那可不敢当!我听说贵校的改革硕果累累呀,今儿个就是要向你取点儿经,谈一谈怎么样?……哎——别客气嘛,你怎么也总是之乎者也,老气横秋的……电话上不好谈?先简单提几句吧,改日再拜访……哎呀,别磨磨蹭蹭的啦,比如说,你们最近实行了什么改革新花样之类的……
  啊?晚上十一点统一关灯?这也算他娘的改革呀?我们早就卡死了晚上十点半熄灯。啊?就连这还造反哪?哎呦,你们可真新鲜!怎么?示威*了?……嗯,……嗯……反对什么?“发扬一二?九传统,反对一二?十熄灯”,哈哈,真逗!那天正好是十二月十号。准热闹吧?你老兄能袖手旁观?……啊,……啊,可惜我没去,不然我也会把衬衫脱下来烧掉!有五、六千人?太壮观了。还有留学生?什么?把家包围了?谁……校长的家!哈,那不成了火烧赵家楼了吗?还有什么?
  哎——这可不象话,怎么把人家汽车砸了!你们也太“和尚打伞无法无天”了。我看十一点就不算早了……是呀,你们还有通宵教室,那还折腾什么劲儿啊?……
  什么?不是为了熄灯?只是借机闹一下,主要……对食堂有意见哪?你们食堂不也承包了么?大点儿声!越承越不行?越包越糟糕?难以下咽?咳,要改革,总得有人做出牺牲嘛。比如我们系的阿C,认为住四层下楼梯又费时间又费腿,决心要改个样子——人家半夜睡醒了从窗户出去了!当然节省时间啦——比别人提前几十年到达目的地了。哈哈,不过精神可嘉。你刚才说……
  馒头象石头?你不会吃包子吗?里边有小动物?咳,真老外!那才有营养哪,人家外国现在就时兴活吞蚯蚓、生吃大……好好好,不说了。教学上有没有来个什么变法呀?
  都不爱上课?为什……教室没暖气?那好哇,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手脚麻木一些没关系,俗话说,手脚要老实嘛!冻得大家集体打喷嚏?哈,那准象喷泉似的此伏彼起、五彩缤纷喽!而且有声有色……
  考试还是闭卷啊?我们也……嗳,闭就闭吧,要不会都不会,大家闭着眼睛摸瞎呗!也许瞎猫碰死耗子就蒙对了。现在的毕业生、研究生有几只不是瞎猫?一提这事儿我也来气!可咱们小老百姓气出肺气肿不也还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吗?所以干脆,“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是啊,你说得对,咱们也吃肉。那都是些什么肉哇?净是猪脖子、猪肚子、猪胸脯、猪苦胆!真正猪屁股上的肉,咱们一块也吃不着呀!咳,又扯到食堂问题上来了。什么?食堂只是一个象征?老兄高见!等会儿!让我记下来,象征……其实咱们一样,都是教授官僚主义的受害者……
  对,是要奋发点。老K,下次你们再闹什么*劳什子,别忘了来电来函告诉我小D一声。我们托拉斯一定组织队伍前去会师……一般都在晚上?不要紧,就是半夜,也要把他们拖出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