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幻夜同人)谁辨他乡与故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长安幻夜同人)谁辨他乡与故乡- 第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琅琊。”
  李琅琊背对着他,声音闷闷的。
  “恩。怎么这么早就醒了?”
  “你不是比我醒得更早?”端华伸手揽过他,失笑道,“何况我这哪算早……你都醒了我居然还不知道。唉……”他突然叹了一口气,“行军打仗的时候我可从来不会这样,总是一点动静就醒过来的,哪怕是中夜——”似乎是感觉话题不对,他猛地顿住了,不过显然为时已晚,因为李琅琊脸上的悲伤是显而易见的。
  那些苦寒的征战岁月,多少次他午夜梦回,身边却只有寒光暗陈的兵刃和铠甲?
  李琅琊反手拥住他,什么话也没有说。片刻后李琅琊坐起身,拿了身边衣物开始穿戴。“我今日要进宫见驾。我已经……”他低声说,“好几日不曾上朝了,有些事情还没处理完,不得不说。”
  说话间他已经穿好了衣服,端华也坐起来,光裸的上半身在清晨昏暗的光线下显着无数模糊不清的伤痕。他一动不动地凝视着李琅琊,李琅琊不忍心再和他对视,只好低下头道:“我走了。端华,你——”他突然抬眼看着他,“你耐心等待,我已经向陛下求来恩典,发配江南,虽然比不得京城繁华,不过终是有时日相聚——”他的声音有点哽咽,不过他只是顿了一下就继续向下说,“若真能如此,你耐心等我,这天下就将要平定,等你离开长安,朝堂上我也没有什么好牵挂的了,我就辞官去江南,永远不回这长安城——虽然造化弄人我已有家室,可到时候我们至少还可以——”
  “够了。”皇甫端华双眼幽深,他一摆手止住李琅琊话头,“我明白。小九,我会耐心等着。你放心。”
  他微微地笑起来。
  (未完待续)

  第 97 章

  (九十七)
  “谢天谢地你可总算来了!”这日午后,李琅琊终于准备妥当,然后出现在朝房中的时候,赵仪然大大松了口气,“你可以啊!想了个主意拖我和八重将军下水,自己倒是躲得比谁都快!”赵仪然顾盼左右发现四下无人,继续道,“你是不知道,你这几天不在,陛下找茬找得简直没了边了!”
  李琅琊听见最后一句话,皱了皱眉,随即苦笑。
  “我这就去面君,你且别抱怨了。”
  赵仪然也不拦他,只是立在他身后幽幽开口道:“你小心。”
  李琅琊脚步一顿,还是掀开帘子走了出去。
  他跪在大殿璀璨的珠帘前面,珠帘后头幽深无比,只有清烟袅袅。李琅琊也不进去,只是撩衣摆跪了下来,行了大礼。
  “臣幸不辱命。”
  他这一声低沉却清朗,空旷的大殿内一下子就漾出了层层的回音。片刻后珠帘内李亨才低声道:“进来说话。”
  李琅琊起身,掀开珠帘,转过富丽的屏风,他瞧见李亨半跪半坐在榻上,听见脚步声,他抬起头,看了一眼李琅琊。李琅琊却被陡然惊出了一身冷汗。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李亨的姿态太过随便,甚至可以说是有一点柔软。帝王接见大臣,即使是不拘礼节以显亲厚,可还是会保持着威仪,而李亨此刻额前散下有些凌乱的头发,跪坐的姿势,还有苍白憔悴的脸,哪里像是方肃清了旧党而意气风发的年轻帝王?李琅琊顿感站着不妥,于是赶紧垂下眼睛不敢再看,紧走几步跪了下去。
  “臣叩见陛下。”
  “行了行了。”李亨摆摆手,面对着跟前乱七八糟的一大堆奏折苦笑起来,“别那么多礼节了,朕实在是没有力气应付这些。”
  “臣此番是来……”李琅琊想说的话却说不出口,面对着这样的皇帝,他感到十分不自在。其实他不曾意识到,他还是下意识地将皇帝当做了弟弟来呵护,幼年时的影子已经深深篆入脑海,血脉至亲,以李琅琊的性子,他潜意识中实在没办法将其与普通的君臣关系对等起来。
  “……来告诉朕当日的情况?”李亨开口道。
  “陛下英明。正是此事。”
  “事情经过倒也不必提了……倒是赵仪然八重雪等人忠义可嘉……”李亨低声念叨。听见这句话,李琅琊在心中长长地舒了口气,却冷不防李亨突然变了语气问:
  “你其实还有话要说罢?除了这件事情,你想其他事情呢?为什么不提?”
  李琅琊心里一紧。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倒是李亨片刻后幽幽道:“你是来叫朕兑现诺言的罢。”
  李琅琊无言,只能深深地磕下头去。
  李亨沉吟着,什么也不说。
  “……如今……如今官军已经扭转劣势,收复大唐江山指日可待,臣早已疲于官场,更何况陛下身边贤才良多,更不缺臣区区一人……”李琅琊沉默了许久才低声道,“臣请……臣请携带家眷退隐江南,只愿余生安平,不求其他。还望陛下皇恩浩荡……”
  他其实真正想说的是关于皇甫端华的事情。可看见皇帝如今不阴不阳的态度,他深恐提及此事倒适得其反,所以思量许久还是不敢说一个字。
  一声茶盏被搁在案上的轻微响动,李亨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还有呢?你为何只字不提?”
  李琅琊嘴角紧抿,低头不语。
  “唉……传朕旨意,叛将皇甫端华,发配江州。”
  李琅琊慢慢抬起头,凝视着皇帝年轻而略显苍白的脸。这一回他没有逃避堂弟的目光,而是深深凝视着,片刻之后他直起腰,轻轻吸了一口气,然后重新深深地磕下头去。
  “臣谢陛下宽宏仁厚,恩泽浩荡——臣告退。”他立起身来,退后了几步。年轻的帝王什么也没有说,他有些苍白瘦削的手指搭在案上,被一堆折子鲜丽的外壳一衬,竟然有了些油尽灯枯的意味。一盏烛火就搁在他手边,衬得他脸色格外憔悴。李琅琊又后退了几步,转身要走,却听见身后李亨低沉地开口了,语气不像是在与他说话,倒像是在低声自语。
  “朕还记得,在很小的时候……”皇帝的声音断断续续,几不可闻,“母妃不受宠爱……连带着我也害怕见到父皇……”
  李琅琊再也迈不动一步,他有些僵硬地转回身,跪了下来。他注意到,方才皇帝最后一句话中间不曾用“朕”这个字眼。
  “……也是,父皇有那么多儿女,随便哪一个兄弟姐妹不比我好,他又何必要注意到我……”他低声,自言自语一般,“那时候从来没有人注意到我……后来瑛皇兄被武慧妃那个女人害死,我哪里知道这‘太子’就会莫名其妙地落到我这里来……呵呵!”他苦笑起来,“还不如不要!不如不要!父皇不过是怕引起各宫间再次争斗罢了,我这个不重要的儿子自然就该出来挡一挡风波……呵呵,众矢之的,如履薄冰,要是一步走错,连点自保的余地都没有……”
  理智告诉李琅琊应该赶快走开。所谓帝王家的事情,最是一汪浑水,绝对趟不得。李琅琊心中最是清楚,李亨生母杨氏,当年生下李亨之后,因为王皇后没有生育,哪里敢亲自抚养。李亨自小离开生母,寄于皇后身边抚养,小小的孩子心头哪能没有黯然之感?更兼王皇后当时日渐惹李隆基厌恶,身为皇后之子,自然也饱受精神折磨。很小的孩子就学会了小心翼翼察言观色。更兼日后王皇后被废,武惠妃嚣张跋扈后宫专宠,李亨处境可想而知。
  李琅琊那时也还很小,他在宫中盛会中见过李亨。李琅琊自小为人亲厚,对人不存半点虚伪,对于这个堂弟,他是真心爱护的。
  他不愿意承认,皇帝居然对他有着这样隐晦的感情。
  “……他们大约死也想不到我居然能将这个太子的位置熬到了头罢……呵呵,”李亨轻声笑着,“说来我还是该感谢安禄山史思明等叛贼呢?”他挑起眉冲李琅琊笑了笑,“这宫中之人,没一个好东西!”年轻的帝王用极其厌恶的语气说着,丝毫不介意似乎把自己也囊括了进去,事实上,他语气中就是有一种深刻的自我厌恶:
  “他们都不是人……只有你,只有你是不一样的——”
  “……陛下!”李琅琊突然大声出言提醒,“您贵为九五之尊,言语之间还请谨慎!”
  年轻的帝王似乎突然被惊醒了。他愣了愣,然后转头看着李琅琊。许久之后才有一种凄凉的笑容浮上他嘴角。
  “朕明白,朕永远都——”
  “陛下!”
  “下去罢!”李亨突然厉声断喝,“下去!如卿所说,朕九五之尊金口玉言不会反悔!”
  李琅琊咬牙磕头,他知道自己的视线有些模糊,嘴角也在一直颤抖。强自忍着那些太过强烈的情绪,他转身退了出去。
  殿外风雨潇潇。
  赵仪然其实一直都等在殿外,见李琅琊出来他立刻就迎了上去。
  “怎么样了?”
  李琅琊点头,低声道:“成了。你和八重将军都可放心。”
  赵仪然点了点头,可神色之间似乎还带着一点困惑,几乎是下一刻他就敏锐地察觉到了不对。李琅琊只是顾左右而言他,对自己却是只字不提。
  “你……”赵仪然猛地回过头去,却立刻对上了李琅琊一双眼睛。那双漆黑的凤目平静无波,就像最幽深的潭水一般,倒映千情万怨却没有一丝涟漪。赵仪然突然就哽咽住了,在长久的同僚生涯中他已经和李琅琊形成一种极端的默契,这种默契一下子就让他明白了李琅琊心中所想。
  “陛下肯定会答应你让你隐退江南……”
  李琅琊微笑着摇了摇头。他缓步走到殿角,一只手扶在白玉栏杆上,想下面空阔的殿前广场上望去。斜阳尽染宫阙重楼,连带着李琅琊眼角微微苍凉的笑意也一并染上了华彩。用手撩开了额前的一缕发丝,李琅琊低低笑着,叹了一口气,声音渺若烟尘。
  “不……”他望着赵仪然,“以你的聪明才智,你觉得以我做过的那些事来看……”李琅琊的声音逐渐低微下去,“……我还有可能全身而退么……”
  赵仪然急赶几步走上前,一把拽住李琅琊衣袖。他明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