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长过百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日长过百年-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5月24日,汪志刚和同事们在为恢复电网供电不停地忙碌着,他的脸上,多日不见的笑容出现了,因为“明天这里就能用上大电网输送过来的电了,再不用依靠发电机了。”说这句话的时候,汪志刚心里多少添了些欣慰。这一天,汪志刚光荣地火线入党。
  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汪志刚多年的心愿,从学校毕业以后曾经三次要求入党,并参加了绵阳电业局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在这次的抗灾抢险中,鉴于汪志刚的特殊表现,激励广大员工以满腔热情和昂扬的斗志继续投身到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等各项工作中去,绵阳电业局党委决定在抗震救灾第一线接纳他为*预备党员。

北川的灯(12)
这一天,北川供电公司在地震灾害后13天重新挂牌成立,挂牌仪式很简单,但很庄重。之后,绵阳电业局党委在现场为汪志刚举行了火线入党仪式; 十多天来,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下汪志刚选择超强度的连续工作来缓解压力、分散痛苦,入党宣誓这刻,一向坚强的七尺男儿,对着党旗,泪如雨下。
  他没有辜负他的名字——“志刚”,始终意志刚强,带领供电所里幸存的员工继续投入到抗震救灾的工作中,在短短的数天之内,他们将那些由于地震而损毁的线路一次次架起。
  每次走到这片土地上,心里都有说不出的难受,可是,我告诉自己,要忍住,决不能离开。
  我并不是伟大,我是搞供电的,北川还在我就不能走。我也不想走。一家三口,就剩下我一个人了。我不想走,不想离开这里。他说。
  芳魂一缕日夜相伴。汪志刚说:只要有我在,光明就在。为了那些象妻子女儿一样的亲人,我要守在这里,给北川的黑夜点亮一盏灯。
  八
  跟着汪志刚在已是一片死城的北川走着,他指给我们看已经倒在淤泥中的“曲山供电所”的牌子,详细地叙述那个惊心动魄的下午他和同事们的惊险脱险的过程。
  在我的要求下,他带我走上另一条路。
  其实没有路,我们全是在废墟中爬着,越着,他走在前面说:跟着我的脚印走。在特别危险和困难的地方,会向我伸过来一双手。
  他好象安慰我似的说:你还行,你是第一个跟着我从这里走过来的记者,很少能有人走过来的,太难走了,记者们都走不到这里来。
  我十分惊异汪志刚的沉静和平静,这些面目全非的废墟,因着余震和泥石流,每一天都在变化着,他却是十分熟悉,一点也没有走错路。
  收了工,只要有时间,我就来这里,他轻轻地说。
  终于,他说:到了。
  他用手,不远不近地指着一个方向说:就是那里。
  我知道他的说“那里”,是曲山幼儿园。
  站在废墟叠废墟的山坡上,我看到这是一个坐东朝西的山坡,已经完全看不到山和房屋的样子,甚至连废墟也看不到,眼前只有漫坡的泥士、山石和丛生的杂草。
  其实,我真不知道孩子她在哪里,只晓得大概是这一块――
  汪志刚轻声地说。
  我呆呆看着面前的一切,我看着汪志刚,我不知道能说什么。
  我每次来,都想着,能找到她;可是,我自己又对自己说,找不到的,找不到了。没来的时候,真想来。来了以后,又不想再来,很矛盾的。
  在草丛的一边,我看到一堆孩子的小衣物,一只小熊打鼓的玩具,还有一堆,大约三寸长的小童鞋。一定是哪个孩子的家长刚刚来过,草丛中一个巨大的深坑肯定是家长的膝盖跪地形成的。香灰还没有散尽,纸钱在山风中轻轻地,如蝶飞舞。
  汪志刚用手轻轻摸着一支毛毛草的草头说:真快,几天没来,这里的草都快一人高了。
  高高矮矮的杂草丛中,居然有一星一点的小花开着,白的,粉的,亮晶晶的,仿佛一只只纯净天真的小眼睛。直直地,望着我们。
  我轻轻地走开了,远远地站在一边。我想留汪志刚一个人在这里。
  让他一个人独处吧,也许这一刻,他能和梦中的心爱的女儿相会。
  妻子、女儿,加上岳母,北川,一共留下他一家三人。
  女儿是他的心尖子,更是妻子的心肝,小小年纪聪明伶俐。每天晚上都在他和妻子抱着哄着开着灯才去睡觉。女儿总是撒着娇说:爸爸你不关灯,希希怕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北川的灯(13)
所以,我知道,为什么,这么痛苦,这么难过,汪志刚还一直坚守在北川。他想的是,只要我在,北川就会有光明,那些象女儿一般的孩子就会安静地度过漫漫长夜。
  他打开身上背着的黑包,拿出一个小影集,指着上面一个坐在绿竹丛前的含笑年轻女子说:这是彩霞。
  女子果然十分漂亮,短发,蛋圆脸,皮肤白晳,衣著朴素,是那种干净,清新的美。
  另一张,一个扎着一对小辫子的小女孩子,不用说,是希希了。
  我女儿,才三岁,就是一米多高!比她大半岁的孩子,才只到她这里!汪志刚用手在自己的耳朵上沿比了一下。我心里酸酸的,不敢看他,赶快把头扭到一边去假装看窗外。
  汪志刚把影集小心地放进了黑包里。
  小小的黑包,装着他们一家三人,地震后,家已经找不到了,所有的东西荡然无存,只有这几张照片,是妻子单位的同事从电脑中找出来的。现在汪志刚走到哪儿,就把全家带到哪儿。
  他拍了拍包说:我们一家人,都在一起了。
  热泪盈眶中,我再一次扭过头去。
  分手前,我们来到北川一中的废墟上,这个全世界都知道的北川一中,是在进出北川的必经之路的路边。
  废墟因为撒了太多的石灰,几乎成为白色,这是这里与其它地方最不同的景象。还有一点不同就是:这里每天都有家长到来,每天都有无数的香烛点燃,鲜花供奉。那些猝然离去的孩子,把太多的痛苦留在了这里,令多少家长肝肠痛断,他们跋山涉水,百里十里,踏着泥泞和落石来到这里,背着满腹自责来这里,他们带来了孩子生前最喜欢的衣物、鲜花和各种食品,把他们的一腔悲痛,满怀心伤,洒在这片白色的废墟上。
  香烟袅袅中,我们再一次站下。
  汪志刚在一大捧鲜花面前蹲下,这是一对父母送给他们亲爱孩子的,全是一色的新鲜百合花。我可以想象父母们是如何小心翼翼地呵护,才让这一捧娇嫩的花朵完好无损在跋涉数十公里来到这里,花里放有一张白色纸片,上面写着:
  张潇,亲爱的孩子,今天是你17岁生日,爸爸妈妈又来看你了。我们永远深爱你。
  抚着洁白的大朵百合花,汪志刚的手轻轻的颤抖着,沉默良久的他突然说:彩霞生前,最喜欢的也是百合花。
  一句话如万箭穿心,我忍了一天的泪水,终于汹涌而出。
  九
  后记:就在我离开北川之后一周左右,也就是在写作这篇文章的时候,报纸上说,,一场连续的大暴雨引发的山洪和泥石流,突袭北川。
  我不断地给汪志刚打电话,不通 ;发短信,终于下午他才回复了。他说,他在忙于北川的保电,国庆都没有休息。然后他又告诉我说,泥石流将震后的北川遗址大半淹没了。
  北川,真的只能存在在我们伤痛的记忆中了?
  我说,不会,北川不会消失,北川永远流传。
  

聚源的太阳(1)

  王学清说,大地震的前一天;他带女儿到都江堰市逛了半天商场。
  女儿王润樵还有一个多月就满十四岁了;上初二年级。成都平原上的人们;都把小孩子叫娃娃。王学清的娃娃是聚源镇上人们都喜欢的乖娃娃。一米六的个儿;秀秀气气的;小嘴巴也甜;见了长辈老远就笑嘻嘻地喊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小润樵学习成绩也好;在班上排前三名。人们都说她妈妈杨慧在聚源中学当老师,爸爸是镇城管办主任,两口子知书识礼教女有方,平时又爱做好事帮助别人,有个好娃娃是该当的。
  王学清一家三口,在小镇上平静幸福地生活着,很为人们羡慕。普通人家不求大富大贵,只盼衣食无忧平平安安,也就满足了。
  进入五月,天渐渐热了。女儿懂事知道节俭,去年没添过夏季衣服,再说女娃娃大了,爱美是自然的,都喜欢穿新潮点的衣服。两口子一商量,决定趁星期天由王学清带樵樵到都江堰市去买,那里比镇上繁华得多,衣服种类样式也多,娃娃能够挑选到自己喜欢的衣服。
  第二天早上,王学清没有叫女儿起来跑步。樵樵从读小学一年级起成绩就好,小学升初中考了聚源镇笫一名,王学清和当中学教师的妻子杨慧,给孩子选了都江堰李冰中学实验班,读了一学期,发现学校的师资力量不很理想,便把孩子转到都江堰实验外国语中学。孩子住校时间不长,学校老师就打电话来说,王润樵经常流鼻血,有时在教室里,有时在操场上,有时在宿舍中,流起来很难止住,吓人巴沙的。王学清带女儿到成都华西医院去看,专家说,孩子的鼻腔毛细血管有些外露,体内一上火,引起鼻腔干燥,血管就可能破裂。必须在饮食上特别注意,少吃辛辣刺激燥热上火的东西。王学清和妻子商量,还是把女儿转到聚源中学,住在家里,饮食上可以调剂好点,不让她吃麻辣烫之类燥火的东西,平时在学校有个啥事,杨慧也便于照应。女儿转回聚源中学后,两口子经常弄些清热下火的饮食给孩子吃,让她喝*茶绿豆汤,渐渐地再没流过鼻血。为增强孩子的体质和毅力,王学清和女儿搭成协议,从星期一到星期五,父女俩天天早晨起来跑步,星期六星期天早晨则可以睡懒觉。有时樵樵耍点小赖皮不想起床,经不住爸爸一个劲地催促,到底还是要爬起来。总体看晨练还是坚持得比较好。
  早饭后,王学清先给樵樵辅导数学、物理课。杨慧是初三的语文老师,兼着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