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d After 35:A Simple 15…step Action Program Using What I Learned at Harvard Business School)雷切尔·格林沃德(Rachel Greenwald)告诫女人们应该为自己创造一个品牌,好像她们都是商品一样。 年纪大的女人在寻找丈夫的时候一定要高度注重这件事,她们必须能付得起代价,甚至建议她们辞去工作一年好全力以赴。她们生活中的其他事情——工作、孩子、家庭、朋友、宠物——全都被抛在脑后。这本书还规定了参加者的经济预算——10%,最好是20%的月收入用来支付婚姻运动——这包括打扮、约会、参加聚会以及诸如此类的一些花销。如果需要甚至可以借钱,作者哀切地说:“要记住,过了35岁,就相当于‘婚姻911’情况非常紧急!” 一种恐慌的情绪在四处蔓延。2003年,芭芭拉·达福·怀特海德(Barbara Dafoe Whitehead)出版了《为什么没有好男人剩下?》(Why There Are No Good Men Left:The Romantic Plight of the New Single)一书。从书名就可以看出,这本书意在引起单身女性的警惕,却实在很容易引起误解。未婚男性比未婚女性的数目要多一些。然而,照常规来看,单身女性比单身男性对婚姻更加向往。“在单身女性中弥漫的焦虑是如此普遍和深入,这一情况可以解释当前流行的那些电影、电视和书,如《布里奇特·琼斯的日记》、《欲望城市》等等。”国家婚姻计划的主管达福·怀特海德在一次接受访问的时候这样说。也许有一点没有被考虑到:事实上,是媒体点燃的这种焦虑。 在90年代,当维多利亚式的浪漫的家务魔法被兜售给妻子们的时候,那些不做妻子的女人则面对着由摄政时期的求爱习俗所营造出来的浪漫。小说家简·奥斯汀(Jane Austen)被认为是一个约会专家(我们必须注意到她自己从来没有结婚,尽管曾经被人求婚)。在《布里奇特·琼斯的日记》里,那些认真写下来的表格是对《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的狡猾的重写,甚至男主角也都叫达西先生。 信息非常清晰。单身女性被告知她们必须在“玻璃天花板和玻璃鞋子,在权力和南瓜马车”之间做出选择,鲁丝·肯布雷(Ruth Kemply)2002年在《华盛顿邮报》上这样写到。当《隔世情缘》(Kate and Leopold)上映后,这种二分法更加明显。这部电影由梅格·瑞恩(Meg Ryan)和休·杰克曼(Hugh Jackman)担纲主演。瑞恩扮演凯特,她是一个志向远大的未婚女性,在一家市场调查公司里担任主管。工作之外,她的生活乏善足陈。在接近40岁的时候,她开始对自己爱情的前景充满了忧虑,决定结束和她楼上的邻居斯图尔特(Stuart)的关系,他是一个有点孩子气的发明家。(“我把我最好的时光都给了你”,她抱怨他。“这就是你最好的时光吗?”是他刻薄的反驳。) 斯图尔特是个天才,他在布鲁克林桥下发现了一个入口,能够穿越时空进行旅行。在一次旅行中,他到了1876年,在那里他遇到了奥尔巴尼郡的第三代贵族公爵利奥波特,因为一次偶然发生的事故,利奥波特和斯图尔特一起来到了21世纪。接下来发生了一系列的戏剧性情节。但是这个身材修长、一头黑发、富有魅力的男人呈现出来的不仅仅是无可挑剔的行为举止。他很有能力,有文化,性格和蔼,身体强壮——这可以看作是对当代男性的一种补充。他是一个英雄。他准备了天台上的晚宴,一边还有小提琴手在演奏小夜曲。他甚至为凯特做早饭,这是男人的一种非常温柔的举动,在她的生活中是如此少见,所以她流下了眼泪。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七部分不做妻子(12)
他还一直保持着绅士的完美。华尔兹、接吻、拥抱。在为她做好晚饭后,他把她抱到了床上,她是那样地沉迷。当她喃喃地低声要求他留下的时候,他还是保持着衣装整齐,他们偎依着睡去。这个人物被当成了新的女性幻梦——一个男人能做饭、洗碗,还能杀死那条威胁着公主的龙。 任何想把现代女性与维多利亚时代的女性区别开来的努力都被证明是可笑的。“女人现在已经不同了”,斯图尔特警告利波奥特:“她们是危险的。”从这部电影中你并不会有这样的感受。像布里奇特·琼斯和艾丽·麦克白一样,凯特只有对她自己才是危险的。她拥有一些职业方面的自信,但在家务方面却懂得不多;她准备的晚餐令人难以下咽。她很粗俗,对利奥波特的教养很是轻蔑;她很笨拙,总是摔跤,有一次是在工作时候摔倒在众目睽睽之下。凯特最后得到了她期待了很久的升迁,这时候她却放弃了。看上去几乎就是自杀,她从布鲁克林桥上纵身跳了下去,就像电影中演的那样,她穿过了时空隧道,最终与利奥波特结合在一起。 像这样一个关于单身女性被拯救的浪漫故事往往是出自单身女性的笔下。正如好莱坞的制片人琳达·阿博斯特在《你好,他说谎了》中指出的那样,好莱坞的许多女性编剧都没有结婚,所以她们会把婚姻当作一个美好的幻梦来描写。阿博斯特说好莱坞所遵循的保守主义反映出了中产阶级的美国人的价值观念:“在所有这一切假象的下面,好莱坞是一个非常保守的地方。它那些大胆的先驱,对于许多人来说是模仿的对象。这些女性在夜晚大多时候是在家里,在床上拿着手稿,哀叹她们已经失去了依靠。不管这个女人是如何成功,经常是这个女人事业越成功,她对家庭的渴望就越强烈。” 最阴险的是,商人们通过种种方式来培养单身女人的不安全感。根据智力工厂的研究,“依据人口统计学上的数字,广告商开始注意到单身女性对自由和独立的渴望。单身女性对这些广告信息的反应是尊重她们的智力,尊重无数种生活方式的选择,确认她们的自我尊重和独立精神。” 1993年大众汽车公司一款“高尔夫”汽车在英国的电视上播放广告,很明显这个广告的目的就是唤起女性对独立的幻想。当时,黛安娜和查尔斯王子分开才几个月。一个容光焕发的金发女郎——她看上去和黛安娜还真有几分相像——离开了市政厅,走向欢呼的人群。她向人们飞吻,躲避着人们抛洒的糖果和彩纸屑,然后带着盈盈笑意,驾驶着一辆汽车离开了。人们看到车的后部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的是“刚刚离婚”的字样。其中的象征意味非常明显。女士们,你们不必去忍受那段不幸福的婚姻。如果你离婚,你将非常了不起,捻弄着汽车钥匙,最好的是最后你自己坐在驾驶员的位置上。这种场景不论是对单身女性还是已婚女性都很有号召力,她们会把这看作是赞美单身女性的独立与乐观的举动。 当查尔斯施瓦布(Charles Schwab)公司聘莎拉·弗格森(Sarah Ferguson)这位从前曾经在童话故事中扮演公主的女演员来做宣传时,就必须处理好在独立与幻梦之间的矛盾。莎拉·弗格森在一系列以单身女性为目标客户的平面和电视广告中担任主角,这些广告声称“经济上的保障不见得是一个神话故事”。2002年电视上播放了一个名为“有一天你的骑士梦……”一开始是一个女人的画外音在给一个小女孩讲睡觉前的故事。这个小女孩被告知当她长成一个漂亮的年轻女士,她的“骑士将会骑着白马来到她身边”,然后这个小女孩进入了梦乡。在梦境中,骑士带着她来到了他的城堡,娶了她,并“满足她内心的所有要求”。观众们看到骑着白马的骑士和城堡慢慢地消失在了薄雾中。镜头重新回到了年轻女郎的脸上,她依然充满了兴奋和期待。忽然,音乐停止了,美丽的女郎对着我们耸耸肩膀,离开了她的骑士。观众们然后看到讲故事的人是约克郡从前的公爵夫人,她说:“当然,如果没法解决,你就得明白到底什么是股息……”很快,激烈的音乐声响起,淹没了梦境中那个浪漫的主题。观众们看到弗格森坐在电脑屏幕前,她看去好像一下子忙碌起来再也没时间给我们讲故事了。在这里,弗格森的角色被假定为是一个股票指导。这个广告传达出的信息是女人想拥有金钱,实现这个目标的最好方式不是找到骑士,而是充分地理解股票市场。 其他一些广告,则对单身女郎的不安全感和结婚冲动进行了无伤大雅的讥讽。甚至像戴比尔斯这样把钻石订婚戒指变成浪漫要求的公司,也意识到正在出现的单身女郎是一个很大的消费群体。这个公司采取了非常精明的营销策略,把自己的产品从妻子的根深蒂固的象征转向独立的象征。“当你自己买得起钻石的时候,谁还需要一个丈夫?”这是其中一个广告中一则大胆的广告语。在另外一则广告中,最突出的是一个女人的侧影,她带着一串钻石项链。下面的文字是:“当我经过商店的橱窗时,它召唤着我。一缕光吸引住了我的视线。我停下来,进了商店。我们互相对视着。尽管我平常并不是那种女郎,我还是把它买下了。”在这一表述中,购买钻石是一种违禁行为,单身女郎依然在为自己辩护说她“平常并不是那种女郎”。这里指的当然是为自己买钻石,宣扬她的经济独立。事实上,她就是“那种女郎”,那种与妻子的角色不再一致的女郎。最近,戴比尔斯专门为单身女郎设计了新的产品:右手戴的戒指。这究竟是用来代替什么不言而喻。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七部分不做妻子(13)
这些行动看上去似乎是在宣布女人有能力自足。然而戴比尔斯公司和注意到这些广告的女人们都明白这家公司在为自己的名声努力,它正是通过出售订婚戒指才积累了财富。所有这些广告下面潜在的意思是只有婚姻才是正常的。这就让单身女郎无法不去想到自己的婚姻状况:她是这场游戏中的取胜无望者。被强调的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