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护士在美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护士在美国-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绍,我在展览会上当了为期三个月的讲解员。“走私展览”共分为六个部分,每个部分有五个讲解员,都是由极年轻的女孩儿组成的。我当时被分在第一部分,即介绍前言和中国走私的历史。这一段日子里,我交了不少新朋友,同时又有一种走出学校、初次独立自主的尝试,所以,感觉特别好。
  1977年9月,我被北京医科大学护士学院录取。同年10月12日,国务院发布恢复高考制度的通知,那时我已入读护士学院,不能参加高考。在护士学院学习了两年,于1979年毕业。由于国家规定,凡属大专毕业的学生必须先工作两年才能再参加高考。就这样,我与高考失之交臂,留在北医三院工作直到出国为止。成全我上大学的梦想,倒是后来在美国实现的。
  中国和美国两个国家造就了我,使我对自我的素描勾画得更加完整、更加丰满、更加趣味横生。
  7故乡情思魂牵梦萦
  在我30岁以前,我从来没有离开过我的故乡北京。我所有的一切,包括那些最细微的梦想,都是和北京的泥土紧紧地粘合在一起的。北京就是我的全部。日久天长,北京在我心中也就渐渐地变成了一种理所当然的东西。我从来没有仔细地琢磨过我身边的一切,我对于自己的故乡既熟悉又陌生,既亲近又疏远。我问父亲:我的祖先是何时迁居北京的?父亲说是明朝。由此我知道了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北京传人,但是这并没有让我有多少骄傲。
  真正为故乡北京感到骄傲反倒是我侨居美国之后的事了。在美国的中国人,尽管在相貌上不分彼此,在内心里却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完完全全地来自于故乡。当海外的中国人聚在一起时,最常问的一个问题是:你是哪儿的人?答案总是有着一种“五湖四海”的味道,上海人、广州人、湖南人、山西人、香港人、台湾人……然后,有人问到我,北京人。淡淡的但却极其清脆的三个字从我口中缓缓流出,连我自己都能听出声音里的那一份“居高临下”的味道。于是,先有了几分不安,又有了几分内疚,很快就化成了更多的坦然。因为只有我知道,口气中的那份骄傲绝没有丝毫的“唯我独尊”的意思,而是一份深深的、浓浓的故乡情。
  

六、蓦然回首(17)
故乡北京的美,在我心目中永远是与众不同的!它一年四季分明,变幻多端,季季都是一个动人的故事。
  北京的冬天才是冬天。一种刻骨铭心的冷,反让人生出几分清爽和喜悦。极目远望,一片片的树木简练得只剩下了枝干,像是一幅木刻的插图,见棱见角,冷峻而凝练。这是个滴水成冰、哈气成霜的季节。清晨,家家户户的玻璃窗上都盘结着白色的细碎的冰花。北京冬天的风,是有声有色的、惊天动地的狂风。狂风在天地间浩浩荡荡、一往无前地行军,呜呜的呼啸声一阵强似一阵。狂风将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沙卷在一起,人们便有了一种恍惚,好像无数的沙粒是从天而降的。狂风让北京变得干燥乏味起来。不久,雪来了。大雪铺天盖地,很快就让北京变成了一个粉装玉砌的世界。柔软洁白的雪,给北京穿上了银白色的冬装,它让北京变得更加雍容华贵、富丽堂皇。雪在一夜间结成了美丽的冰凌,树枝上缀满了亮晶晶的银花。一幢幢建筑物像琼楼玉宇似的在阳光里闪着耀眼的银辉。北京的冬天就是这样风一阵,雪一阵地,轰轰烈烈地过着。直到有一天,人们发现风向慢慢地变了,那便是春天的序幕了。
  北京的春天是短暂的。残冬拖着长长的尾巴,久久地不愿离去。风还是一味地刮着,风力非但不小,反而好像更大了。风吹走了冗长的冬天,风为北京带来了一片绿意。细细看去,枯枝上结出了层层嫩蕾,天空中飞来了北归的雁群。神奇的大自然画笔让北京在点点滴滴的变迁中迎来了一个春意盎然的季节。然而,当人们刚刚在暖洋洋的天气里舒展开来、还没容得过多地享受时,天气已经不知不觉地变热了。
  北京的春夏之交是由指间不经意地滑过的。夏天让北京变得万物竞绿。绿色的树叶,层层叠叠,无边无涯,绿得那样深沉,绿得那样醒目。浓浓的绿色簇拥着那红墙金瓦的紫禁城,绘出了一幅独特的北京之夏的彩图。夏天的北京,常常是骄阳似火,地上浮动的热气一点点、一寸寸地蒸发开来,到了傍晚时分,终于引来了一场夏雨,那雨是倾盆而注的雷阵雨。雷声自远方而来,隆隆地划过北京的长空,粗大的雨点从天上飘洒下来,重重地打在地面上,哗哗的暴雨洗涤了一天的燥热,送来了一片凉爽。在北京,绝对见不到南方那种黏乎乎的黄梅雨。北京的雨总是痛痛快快,来得突然,去得利索。在这晴与雨的交替中,北京一步步地走到了8月底。
  9月份,紧随着夏天的脚步而来的,便是北京的金色的秋天了。直到现在,我仍旧觉得“秋高气爽”这四个字只有用在北京才最适宜。
  秋天的晴空永远是一碧万顷,天空好似陡然间升高了许多。空气中到处漂浮着一种沁人心脾的清新,轻轻地吸一下,立刻神清气爽。秋天淋漓尽致地描绘出北京那种博大精深、天人合一的雄伟气魄。它带着人们走进了一个如诗似画、如弦似乐的仙境。然而,美丽是不能永久的,秋天总要离去。北京的秋天离去时,带着无限的干净利索。深秋时节,一股强冷空气在几天之内,便毫不留情地将北京的秋天吹得无影无踪。几乎是听不到秋叶簌簌落地的声音,却见一片片还未完全枯黄的树叶洋洋洒洒地铺满了道路。秋风在空中盘旋,掀起层层枯叶的浪花,然后再牵着枯叶在空中翩翩起舞。寒冷的秋风引来了阵阵冷雨,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晚秋的风风雨雨,就是这样迅速地送走了一个风景如画的北京的秋天。
  北京的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然而,在这一切的一切当中,真正坚如磐石、万古流芳的却是北京古城的风貌。
  北京的古城是以紫禁城为中心的撒向四面八方的、纵横交错的网络。驰名中外的紫禁城,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是中国奇妙艺术的结晶。它的美是举世无双的。它的构造宏伟而不失细腻。它的色彩变换万千、溢彩流光。朱红和金黄是它的主调色彩,除此之外,还有用蓝、绿、紫各色琉璃瓦精雕细作的各式各样的立柱、悬梁、影壁组成了一幅色彩缤纷的图画。紫禁城的四周是那些数不尽、伸向远方而又长短各异的街道和胡同。它们四通八达、彼此相通,既无起点又无终点,其间的名胜古迹处处可见,美不胜收。北京是一座宝石一样的城市,尽管它历经沧桑,却仍旧巍然屹立。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六、蓦然回首(18)
然而,尽管北京的一年四季宛如神话,尽管北京的宫廷建筑优美独特,但是这都不是北京的根本。北京真正的血脉、魂魄和精神不是别的而是植根于此的北京人。没有北京人,便没有今天的北京。
  什么是北京人?在我看来,真正的分水岭就在于人们对北京的不同感受上。对于任何一个在北京的人,你可以随便问问:北京什么好?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答案却是成千上万的。总起来可以归为四类。第一类人的答案是:北京是具有古典建筑的美丽的城市。第二类人的答案是:北京是个有机会挣钱的城市。第三类人的答案是:北京是思想、文化、艺术多元化的城市。第四类人的答案是:北京是有豆汁儿和豌豆黄儿的城市。
  在这四类人当中,第一类人,为数不多,他们都是些走马观花的旅游者。第二类人,数量正在日益增多,他们大多是来自偏远山区的、需要养家糊口的农民工。第三类人,为数最多,他们是那些长年定居在北京的、来自祖国各地的人。他们当中不乏各行各业的精英,是今日北京的缔造者和改造者。他们对于北京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他们却不是真正的北京人。他们的内心世界、生活习惯和情趣爱好都带着浓厚的乡土气息,与真正的北京人相去甚远。第四类人,为数也不会很多,但是他们却是实实在在的北京人。他们才是北京文化和艺术的真正的奠基人,是北京味道的源泉和精髓。对他们来说,北京深奥的文化、诱人的艺术、祥和的思想,不是用嘴说出来的,而是切切实实地做出来的。北京的变迁和他们的生活是彼此相连、互相渗透、不可分离的。北京对于他们,不是一个充满幻想的梦,而是一块扎扎实实的泥土。北京富也好,穷也罢,他们对北京不弃不离,忠心耿耿,只因为北京是他们永久的故乡。
  只要是这第四类人一出现,北京立刻会变成一个人生大舞台,在台上演戏的全是前三类人,无论那戏演得好还是坏,真正的北京人总是心平气和地观望,因为只有他们懂得:再好的戏也不过是过眼烟云,再精明的人也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匆匆过客。
  其实,真正的北京人是再简单不过的人了。他们心地善良、宽容大度、热情诚恳、乐天自信、幽默风趣、谦恭有礼。他们对生活的基本需求也是简单平实得无以复加,他们喜欢家人邻里和睦相处,他们喜欢掌握一门得心应手的生活技巧。他们不求大富大贵,只求衣食温饱。他们对钱财看得并不重,不过却极其讲究生活情趣。
  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情趣和嗜好,渐渐地成为北京的一种独特的风景。
  北京人爱读书。长久以来,北京就一直是历史文化的中心。它历史悠久,藏书丰厚,文人聚集。它把知书达理奉为一种至高无上的修养。于是,北京人有了一种得天独厚的便利,他们长年生活在一个书的世界里,读书成为他们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也从中获得了极大的乐趣,并慢慢地从潜意识中滋生出一种特有的涵养、气质和思想。
  北京人善书法。尽管不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