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超女当评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给超女当评委-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序篇:永久的珍宝
8月25日,我在报纸专栏里写道:
  “大幕徐徐拉上之际,曲终人散的别离,是我自幼就觉得最不可忍受的一种内心体验。
  第一次,有这种焦虑感,是六岁。那时看的是电影《芦笙恋歌》,好听极了的电影插曲,让从胎教就听惯了巴赫、贝多芬的我,分明感受到了民间曲调的简单和美。
  在‘阿哥阿妹情意长……’的歌声中,电影即将散场,场内观众纷纷起立,银幕前人头攒动之际,我开始心慌,开始不舍,觉得意犹未尽,但是,在依然闪烁的银幕下,退去的人群,让我心悸。
  于是,从小,我就觉得大人们害怕结束,所以,他们会在画下句号之前离开。”
  是的,大人害怕结束。不但害怕电影的结束,也害怕好天气的结束,害怕恋爱的结束,害怕一阵醉意的结束。
  然而,大人注定害怕。因为人生就是由不同的结束组成的。人生从未开始过,因为出生就是出生的结束,开始就是开始的结束。
  他们害怕,因为,站在那终结之地,怀念就将开始。
  2005年的超级女声结束了。
  若干年来,可能很少有像超级女声这样令全民沸腾的娱乐盛宴了。一切都在不经意间奔涌而至,观众的激情互动,收视率的直线攀升,人物命运的聚焦放大,幕前幕后的真假传闻……
  然后,当我和柯以敏也成为超级女声的一个符号,开始承受和经历瞬间的、连续的、激烈的赞扬和骂名之时,一切对我来说,就顺理成章地变成了一台五味杂陈、不乏美好和荒唐、凝固了泪与笑的连场音乐剧。
  这台音乐剧,现在落下了帷幕。
  它决不会因为我们注定怀念就永不落幕;而我们,也不会因为注定害怕而永不怀念。
  我的眼前,浮现出参加海选的笔笔的样子,鼻子上长了个大包,就跟没洗脸一样。
  浮现出宇春唱《蓝天》的样子,她唱到最后一句“一整片蓝天”时,露出了笑容。我的眼前就铺满了一大片蓝白交间、无边无际的薰衣草花田。
  浮现出张靓颖、纪敏佳、何洁,还有叶一茜、韩真真、易慧、黄雅莉……
  海选中我见过的几万张女孩的脸孔,她们充满梦想和期待的神情,她们的笑容和泪水,她们的花衣服、白衬衫、七分裤、小圆帽子……以每秒百兆的带宽,在我的脑海中回放,每一张画面都那么清晰,充满颗粒感,伸手可及。
  当然,还有她们的歌声。有动人的天籁之音,也有笨拙跑调的小曲。然而,当我的耳鼓因怀念而重新颤动的时候,我分明听到,她们是用一个声音在歌唱,是用一个清亮的、动人的、闻所未闻的女声在歌唱。
  一个超级女声,在歌唱。
  这个声音,将感动和美带给了我,也将哽咽和拥抱带给了我,带给了我们每一个人,带给了2005年的这个夏天。
  这是永久的珍宝。
  2005年8月30日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1。周笔畅黯然磨一掌(1)
广州是今年超级女声最先决出3甲的赛区,当时节目还没有发展到后来那么火爆,整个比赛下来并没有太多的悬念和太大的争议。很多人都说,广州赛区是周笔畅一枝独秀地绽放在赛场上,从某种意义上也正是如此,因此,直到最后她在本赛区的夺冠也是毫无争议的。
  A。去年(2004年)
  说到周笔畅,要从2004年说起。那时她参加了2004年香港华娱卫视的“我是中国星”(后来更名为“星华娱制造”),这也是一个没有门槛的选秀比赛类节目。当时我和柯以敏也是评委,对她的印象特别深刻。其实在那一期的比赛里,也是有不少很优秀的选手的,包括后来拿了冠军的“四度空间组合”——一个来自北京的四重唱男声乐队。
  还记得第一场是在一个水上乐园,天气热得要死,下面的人穿着泳衣,像下饺子一样跳进水里。我们几个评委汗流浃背地坐在评委席上,看着海选的选手们一个个被从水中央请上来。周笔畅那时候留着个小卷毛,头发贴在额头上,带着个黑框眼镜,穿得像个男孩子。她当时也是唱R&B,陶喆的歌,乐感特别好,节奏感也不错,整体感觉挺突出,但水平绝对没有到现在的程度。
  当时,柯以敏就把我拉到一边,对我说这个女孩有发展。其实我对比较中性的歌手并不怎么偏爱,因而一开始只是觉得周笔畅挺独特而已。可是,越往后面的比赛,我对她的印象就越好。她是这么一个人,一开始你不会觉得她唱功惊人,但她那种独特的气质在慢慢渗透出来,就像广东的老火汤,是要炖一段时间之后,味道才会特别浓。
  在后来一场淘汰赛里,周笔畅演唱完,很多评委都给她打了高分,但我却打了个最低分,这导致她出了局。当时她看着我的分数牌非常惊讶,因为她一直都觉得我很欣赏她——事实上的确如此,但我却亲手把她给淘汰了,相信对她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当时我的考虑是,首先,那一场比赛中她的确没有表现得很到位,她本应该有更多的内涵发挥出来;其次,在我心中总是有个感觉,像她这样的歌手,不是一鸣惊人,也绝对不可能一蹴而就。凭我多年的经验,她在那样的比赛里,最多再走一关、两关,但是一定走不到最后。如果我把标准放宽,让她再多走两关才被淘汰,她会以为自己已经尽力了,只是自己能力不够而已。我不愿意让她有这种懈怠。其实我想得挺深挺远的,可能别人会不理解,甚至不认同;但是,我认为潜力比一时的成绩更重要。
  在《神雕侠侣》里,杨过自创黯然销魂掌,就是在念及夫妻永诀的哀恸中领悟出来的,就是在愤恨加不甘中才爆发出来的潜能。周笔畅在“星华娱制造”前,也参加了很多比赛,基本上可以称做是比赛专业户,但是一直没有很突出的成绩,被淘汰了很多次。有一次是在上海被汪峰淘汰的,然后在“星华娱制造”又被我当头打了一棒。后来过了好久她见到我时,她还是觉得非常不可思议,问我说:“黑老师你当时是不是真的举错牌了?”我咬咬牙,告诉她我没举错。说不准她真的就是经历到那次失败之后,黯然地回去,然后居然就练成了黯然销魂掌。于是在2005年3月广州唱区海选的时候,她就向我们使出了第一掌。
  B。今年(2005年)
  周笔畅是广州唱区海选最后一天的下午才来的。还记得那天她的鼻子还是额头上好像长了个大包,就跟没洗脸似的,让人觉得特别可爱,我都有点忍俊不禁。当时她唱完就很平静地出去了,我心里反而特别激动。后来记者来采访的时候,我就说:“今天下午来了一个唱R&B的歌手,太特别了,我非常喜欢她。”其实说的就是周笔畅。
  周笔畅从海选开始冒出来,当时我就在心里暗笑——如果没有黯然,就没有销魂掌啦!
  其实周笔畅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歌手的成长肯定要经过很多很多的磨难、坎坷,其间最重要的是自我修炼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最痛苦的,别人给你再多的指点也没有用。
  我还记得广州唱区海选过后,周笔畅已经进了五十强。我去星海音乐学院办事的时候,碰到她,我们就坐在小卖部的台阶上,聊了好多东西,她才知道我的那些想法。也是那次我才知道易慧是她的同学,李娜是她的师姐。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1。周笔畅黯然磨一掌(2)
其实从一开始,我也不知道她能走到多远,我只是很相信一个观点——光是唱得好并不是成功的先决条件,歌手的个性往往更重要。周笔畅的个性是在骨子里面的,气质里面的,这也是为什么去年在她的演唱技巧还不能与现在同日而语的情况下,也能打动那么多人的原因。
  但即使一个歌手的先决条件她有了,也并不能说明她就是一个成功的歌手了。在去年的比赛中,她只是用到了表面的技巧,一些自己觉得很洋气的东西;而且她还是在嗓子上唱歌,这在一般情况下还可以,但如果比赛要唱四首歌的话,到第四首时你会觉得她的喉头特别紧,有点像今年比赛的何洁一样,到了后期就容易暴露出嗓门的疲累。那时的周笔畅充其量就是做到了有味道,但离形神合体还是差得很远。
  经过一年的自我修炼,她在演唱技巧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音色的圆润度恰到好处,真假声的转换也很自然。更重要的是在歌曲的投入上,唱腔朴实了很多,增加了内敛的张力,而且自己的风格已经很浓了。
  其实,如果真要按照一些量化的标准,周笔畅并不是一个拔尖的选手。比如说音域跨度有多高,能像纪敏佳那样有三个八度吗?选手里面只有纪敏佳有三个八度。声音的穿透力呢,笔畅的穿透力也不是最好的,何洁都比她强。还要比什么呢,外形就更没有办法以一个典型美女的标准去比了。所以,用数据来衡量的话,周笔畅哪一项都不是最好的。
  但是演唱的魅力就在于对韵律的掌控,也就是韵感和律感。所谓韵感就是对旋律的理解和把握,甚至是对旋律的二次创作,这点周笔畅比别的选手优秀得多。很多歌手就是老老实实地把旋律照葫芦画瓢地唱下来,但周笔畅是一个创造性歌手,她完全可以把任何一首歌都唱成是周笔畅味道的。不管她唱张惠妹、陶喆,还是周杰伦、陈奕迅,听起来旋律是别人的,而实际的风格已经是她自己的。在这种意义上说,她已经走得很远了。
  所以,我不止一次在评价周笔畅时都说到,她是一个很有料而且很难得的歌手。可能感官型的会唱会跳的歌手年年都有,但像她这种有鲜明个人色彩的歌手,是很难被取代的。她就是一个限量版,珍藏版。
  C。“拯救歌坛”,招惹了谁?
  对周笔畅的欣赏还因为她有一种不紧不慢的性格。与她的交往中往往会这样,你前一分钟说的事,可能一分钟以后她才会缓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