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大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阎锡山大传-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冒险,他所以不参加同盟会而参加保皇党,就是因为不愿冒险,不过逼迫他的路子还有。”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一、义前兵运 部署起义(3)
1911年10月28日(农历九月初七日),山西巡抚陆钟琦命令第85标先行出发,但他思索“如整队出发,又怕途中有变,反戈回攻太原。因令标统黄国梁率领标部全体人员,只带先行部队一队出发;其他本标(一标)各营,待命出发。但是未经出发之前,不得发给子弹。”
  在这紧急关头,同盟会核心成员决定举行武装起义。据南桂馨回忆:“九月初七日下午,在黄国梁家中开会计议起义办法,当时到会者:黄国梁、阎锡山、张瑜、温寿泉、乔煦、南桂馨。南提议:我军开到河岸后,联合陕军,反攻运城、临汾、太原。阎、黄、温等均主张在省起义,即是首府革命,影响极大。最好明早一、二营领到子弹,及时发动。”
  同盟会的纲领就是要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朝的统治是所有同盟会会员的责任,然而10月28日(即农历九月初七)集体作出在太原举行起义的决定,确系以阎锡山为主的。这种提法目前学术界虽有不同意见,但却得到了以下几方面分析的支持:
  一、山西省最早参加同盟会的谷思慎,曾任同盟会总部执行部负责人,1906年即回省发动革命,但1911年武昌起义前后,因人告密,转赴北京,所以他不可能参加28日的特别会议。
  二、参加28日会议的温寿泉虽是“铁血丈夫团”成员,并在留日学生会试中考到优等,在新军中威信尚高,但起义前并无实际兵权,所以起义的决定不可能首先由他提出。
  三、参加28日会议的黄国梁,拥有兵权,但本人不是同盟会员(也是参加会议唯一非会员者),只是革命的同情者,所以不可能主动提出起义计划。之所以要他参加会议,并集中在他家举行,本身就可以看出同盟会领导人的良苦用心,这是在主动争取这位拥有兵权者。
  四、参加28日会议的南桂馨,虽是革命的积极倡导者,并在第85标中担任军需官,但屈居黄国梁之下,正如他自己回忆的那样,虽提议先南下,后反攻,但被大家否决了。
  五、参加28日会议的张瑜、乔煦,虽忠诚革命并是“铁血丈夫团”成员,在第86标任管带,但有上司阎锡山在场,显然起义计划,不会由他们二人提出。
  六、阎锡山是同盟会会员,又是“铁血丈夫团”成员,同黄国梁是拜把兄弟,自出任标统后,更积极在军队中发展同盟会的力量,包括南桂馨出任军需官,也是他同黄国梁斡旋的;张瑜、乔煦又是他的部属,所以起义计划由他提出并最后裁定是合乎情理的。据阎锡山回忆:
  越数日,首先接到开拔命令的是一标一营,开拔日期为农历九月初八(公历10月29日)。我得到这个消息后,认为起义的时间不能再缓,即决定于九月初八日起义,时为武昌起义之后19日。
  七、从1946年即去世的张树帜的日记中也能得到印证:
  辛亥年九月初四日(10月25日)下午五点
  树帜由陕省旋晋,甫下马即到咨议局晋谒副议长杜君上化。杜君喜云:今当中华民军起义之际,君在外面回来,令人可喜。现值我省群思起义,又令人可忧,未知君意若何?树帜云:可无忧。武汉起义地点、军器俱占优胜,况黎公元洪革命中之最有能力者,其筹划确有把握。现清政府已派陆军部尚书荫昌、南洋水师提督萨镇冰,统海陆军竭力攻之。攻如不胜,势必假兵外洋。吾晋若现时举事,清政府若移攻汉之全力,以攻吾晋,晋省人力枪械万难支持。又兼财政困难,何能奏效,待时而动未为晚。杜君云:与予意相合。我等即同订暂时不起义之约。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一、义前兵运 部署起义(4)
初五日早
  驻军八十六标统带阎君锡山闻树帜旋省,即遣人邀之至寓所,会议起义办法。阎君云:前接君旋省信,渴望多日,未曾面谈。我同志等,逢此时机,尽可举事,想君早有筹划。树帜即以与杜君约言告之。阎君曰:不然。现今大势,君在途奔波,未必周知武汉起义详情,黎元洪已与德、美订有密约,接济人力枪械军饷。现有德人某君在黎君处协助办事。英、法二国俱极赞成,日俄虽未表同情,日与美为同盟国,美既赞成,日亦不至反对。俄则势成孤立,不敢为难。假兵外洋之举,无庸顾虑。况有黄君与来函约会响应。我省若不速为起义,以分清兵势力,时机一失,吾辈革命有何价值。即我前数年辛苦,竟成画饼,何面目对武汉同志乎!树帜云:既然如是,决不失此宝贵时机。我虽与杜君有约,亦何可遇事固执,岂肯为迟延,以贻后悔。阎君令树帜至五台县会馆见王栋材、杨沛霖、高冠南、谢维梓、李成林、杨彭龄、董化时、张绍丰、王嗣昌、史宗法、李润发、崔正春、胡亮天、南桂馨、赵萃瑛、陈锦文、霍全德、张培梅、王缵绪、金殿元、刘文英、张子奇、李嵩山、宁子青、乔贻斋、张树楠、仇亮、杜上化、张煌、赵戴文、张秉等,询其鼓吹数日,究竟筹划如何。奈树帜至馆后,祗得数人晤谈,均具有热心,尚难确指方针。是日晚间,树帜又返商于阎君寓所。阎君云:兹事体大,非赖军队不为功。现有时机可乘,抚台陆钟琦令驻城外八十五标统带黄君国梁带全标往韩信岭南驻扎,以御陕省民军。从此要求储蓄金及水壶、水碗、毛毯等件。按征兵规则,每兵月有储金二两,统计约有兵饷七万余两。现时库款支绌,断难如数发给。即开差军用要品,亦难一时备购,以此藉口为罢兵不动计,陆抚必以违抗命令论。我等先发制人,乘此即杀八十五标三营恶劣之管带熊国斌,纵陆抚派我全标军队出为攻打,我以同室不相操戈为辞,陆抚亦必以违抗命令论。我等乘此复杀本标三营管带满虏瑞荣,令三营兵士勿离原驻地点,各安秩序,一面令谘议局议长梁君善济向陆抚呈明兵变情形,逼令陆抚出城,派人护送,或城南小店镇,或城北阳曲湾,令其暂住,以避危险。俟大局甫定,即护送归籍。一面到谘议局大开会议,大举都督,意在不伤一人,不毁一物,以收文明改革之效果。树帜云:如此办法甚善。阎君又云:君明日邀我同志等即向八十五标官长兵士宣布此意,我与该标统带黄君相契,亦暗相结合。
  初六日早
  树帜与李成林、谢维梓、王栋材等晤面,将阎君锡山罢兵不动之手续,逐条宣布,众然其言。树帜即出城晤八十五标二营右队三棚正目杨彭龄、一营见习员高冠南及一营前队三棚正目王泽山等,欲将罢兵不动情形,报告各该营兵士,令其要求储蓄金并军用品。倘要求不遂,即行罢兵,以图举义。奈各该营官长士兵同志者,筹划尚未一致。树帜以此时难于骤举,扫兴而归。
  初七日上午
  树帜复纠集五台会馆所会之王栋材等,仍欲以罢兵之策激变军心,乃筹划至下午,尚未议定一致办法。八十五标统带黄国梁因与岭南出发命令甚为吃紧,不敢违抗,是日午后二钟先行南下。树帜睹此情事,几成画饼,败兴回城。然心犹未死,又觅李成林、刘文英偕至阎君锡山寓所,劝其赶速举事。并云:抚宪陆钟琦、警道连印防查极严,起事固为不易,然失此不图,窃恐我同志等偶为破获,终无起事之日。阎君默然良久云:我为倡首,决非有所顾虑,故意迟延,特恐举事无成,伤害人民,损失财产,何以对我三晋诸同胞,不若从容计划,庶能有济。如君等言,既危在眉睫,刻不容缓,何暇他顾,未知八十五标官长兵士能否响应?树帜云:该标官长兵士能否响应,未敢断定,如君决定或今晚或明晨一同举义,树帜虽无能,愿竭力担任,速至该标联络鼓吹,必达响应之目的而后止。且警界缉探队队官李成林亦允内应事,刘文英复应允宣告各机关诸同志,赶紧准备。于是阎君即以举事手续,布置方法,一一告于树帜并李、刘二君。谓:八十五标兵士如能响应,即以该标二营攻抚署,本标二营接济;其后该标一营两队攻警署,两队攻满营,本标一营两队守军装库,两队接济攻满营。但该标驻城外,今夜入城,诸多不便,必得翌晨进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事成我诸同志即到谘议局开全体大会,公举都督。事不成,由东门退出,无甚阻碍,以便举兵南下,与陕省民军结合,势力膨胀,好图再举。言毕,阎君即令树帜出城与八十五标联合,响应起义。约成,由电话以要了钱为暗口号,否则以没要了钱为暗口号。又令李成林通知杨沛霖、贾英联络警界。复令刘文英通知张培梅、王缵绪、王栋材、张子奇等联络军界。阎君亦着护兵邀参谋处帮办温寿泉及本标一营管带乔煦、二营管带张瑜约会举事。
  张树帜的日记不像当日所记,可能有事后追忆成分。追忆的内容免不了有溢美之词,但整体上考察所述情节基本上是可信的。
  从以上几方面看,阎锡山不仅在决定起义的会议中起了主导作用,而且召*议本身,也是出于他的主动。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二、山西光复 起义成功(1)
同盟会主要领导者决定起义之后,传达起义的决定,在秘密进行着。主要通过三个渠道将决定分头传达下去:
  一是由南桂馨传达给王嗣昌、杨彭龄,并由杨转知李成林等。据当时任第85标2营左队2排4棚正目(中士班长)的郭登瀛回忆:
  这天下午,当我领着士兵到城里搬运子弹时,杨彭龄悄悄告诉我,让我立即去侯家巷巡缉队找李成林,一起到南门外岗上铁路旁边老槐树下等他,有要事相商。当我同李成林一起来到约会的地点时,杨彭龄早已在那里等候我们了。我们三人坐在大槐树下,杨彭龄问我们:“你们知道我找你们干什么?”我们说:“不知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