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大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阎锡山大传- 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38师(后为田尚志),陈震东的暂编第46师(后为卢鸿恩),沈瑞的第71师(后为韩春生);第34军军长孙楚,副军长张翼,辖卫玉昆的暂编第44师,赵恭的暂编第45师(后为李熙泉),高倬之的第73师;第43军军长楚溪春,副军长孙福麟,辖贾宣宗的暂编第39师,赵世铃的暂编第49师,刘效曾的第70师;第61军军长王靖国,副军长梁培璜,辖娄福生的第66师,艾子谦的第72师,周建祉的第69师;第8总队队长赵瑞,第9总队队长杨诚,第10总队队长荆谊(后为晋树德,即日人井村);5个炮兵营,归炮兵指挥处高斌指挥,战时每营附属一个军,野战炮兵营长马赓犀,重迫炮团长肖利锋;机枪团长宫子清;工兵司令程继宗;特务团长刘有泰;机甲队司令朱建业(即日人赤星),副司令韩文彬。各级军官均降级使用,原集团军总司令当了军长,军长当了师长,依此类推。保安司令部由阎锡山任司令,赵承绶任副司令,辖各县45个保安团。
  为了保存实力,阎将编余军官共万人编成一个军官师,亲自领导督训。训毕分发各部,再将军队中军官调回训练,循环调训,以提高作战素质。最后由其中精选3000人,成立军官深造班,由检点参谋杨玉振兼任班主任,严格训练,作为“瞄准打、死不退”守碉部队骨干。
  阎对集训团干部非常重视,每日亲自到团个别谈话。1945年12月31日,他对集训团干部讲:“(一)现代化军人必具的两大本领,第一要有肃伪技术,第二要有政治能力。(二)根绝欺压人民自杀的行为。以后下级犯罪,除本人应受应得之处分外,他的上三级,统应受连带的处分,以显示国有纪纲。”1945年元旦,他宣布本年为“奋斗年”,接着对在太原的全体官兵训话,他说:“(一)此次部队整编,大家决议各降一级。(二)部队在平时要补足粮弹,有了事不许说没吃的没子弹,更不许以此要挟上级而退却。(三)能保证自己不犯纪律,绝对保证部队不退却,才能胜任部队政工。”5月1日,阎再次对军事干部训练团干部讲话,要点是:“一、把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的战法原则,应用到战略战术战线上;二、把出其不意解释在战斗上,强调在战斗上;三、把握节短势险。”6月14日,在出席铁军周会上讲:“一、服从命令,贯彻命令;二、毁坏武器的军人应以敌人论罪;三、武器不好不报告应以通敌论罪;四、指挥自己的部队要有本领;五;指挥别人的部队要有德性;六、铁军同志一定不作‘事作完错作成,有了权卖了命’的同志;七、取得兵心,取得民心;八、认清责任,抓紧机会,完成任务。”

二、巩固统治(6)
从阎锡山这些行为和言论,不难看出,他孤注一掷要进行内战了。
  强推“兵农合一”
  “兵农合一”是阎锡山在抗战后期偏安于晋西南时试行的一种行政制度,抗战胜利后,他计划全面推行。
  1945年12月,他对“兵农”二字作了新解释。他说:“兵农合一的‘农’包括社会上的农、工、商、矿而言。‘兵’字是包括常备兵、国民兵和国防工业方面的工人而言。” 他又说:“其内容,以兵农合一为纲,而以编兵农互助小组,划分份地及平均粮石(即粮银)为目,连环运用,缺一不可。不编组,则兵源路塞,而潜逃相生,浸无归责之人。不互助,则常备兵无优待,而顾虑家庭,情绪难安。编组互助,而不划分份地,则国民兵优待无所出,生活无保障。且常备兵入营后,所遗耕地,乏人耕种,恐有荒芜之虑;划分份地,而不平均粮石,则划分无标准,负担难公道,而国民兵所得,偏枯不平,国家征实,亦感困难。是三者,连接实施,相生相成,故用弥彰。”
  兵农合一的实施办法也较抗战时期有所变化。一、编组:兵农互助小组由3人改为6人,1人当常备兵,5人领种份地当国民兵。除兵农互助小组以外,又有兵矿、兵工、兵商、兵艺、兵运、兵磨、兵林、兵牧等互助小组。常备兵从18岁到22岁壮丁中抽拔。国民兵每人出优待粮3石,棉花5斤,共粮15石,棉花25斤,以粮6石6斗、棉花15斤给常备兵,以粮8石4斗、棉花10斤,优待常备兵家属。在营士兵不发饷,在厂工人不发工资。平时常备兵在营服役1年,转入工厂工作2年,战时仍为在营服役3年。国民兵一律按年龄、地区分别编队,加以军事训练和管理。二、份地:每份地按各地肥瘠不同情形,以足够两个人耕种为标准。此项土地,是公家出租金,向地主租回,分配给国民兵。其租金是以地主向来对国家纳赋额为标准,土地所有权不变,使用权归国家。每份地纯收益20石改为能养8口人为计算标准。粮食份地以外,又增加果树份地、芦苇份地、柳条份地,都按够两个农工培植为划分标准。国民兵领得的份地,私自转租或调换,都要夺田。三、均粮:按土地正产量,评定土地等级,并参照《土地法》地租不得超过正产量的规定,作为领份地人一切负担之标准,拟定各等地粮石累进标准表,作为均粮尺度,以定各等级地粮额。
  阎锡山提出“兵农合一”的初衷,只不过是为了解决当时存在的兵源缺乏和粮食困难问题;然而后来经过他的弘扬,竟成为他得意的学说“成果”和用来统治人民的一种主要的政治制度,加以强力推行。
  为了强推“兵农合一”制度,抗战胜利后,阎锡山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下达指示和进行演说,拼命地鼓吹“兵农合一”理论。说什么“这种制度,即是使兵农合一,耕战合一,劳享合一,收负合一的一种最合理的革命制度。”“兵农合一制度,可使人人有工作,人人有生活;以工作保障生活,以生活管理行为,社会无争讼之民,可以不需刑法,能达成社会之理想。”“兵农合一是人类幸福的聚宝盆,无论哪一个人也能得到好处。”
  阎锡山说实行“兵农合一”有“七好和四没有”。七好是:第一,当常备兵能够得到优待粮棉,安定了家庭的生活;第二,领地种的人只要好好地种,份地永远给他种,是有了够两个人种,剔不了的一份大家产;第三,均定粮银,做到负担公道;第四,儿孙越多,领的地越多,就把光景积大了;第五,不好好种地的,就实行夺田,不怕子弟学坏;第六,人人劳动,人人生产,老弱残废实行工作救护,食粮救济,做到生活平等;第七,教育机会均等,专门大学是公费升学,人人的儿子有升专门大学的机会。四没有是:没有穷人,没坏人,没愚人,没闲人。 阎还说什么“兵农合一之实施,已做到打仗人多,种地人多,并将国防问题与土地问题,并为一谈而处理,社会革命与民族革命,熔为一炉而解决。”“对内消除阶级斗争于无形,对外防止国际侵略于未然。”适情合理的达到礼运所云:“‘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 。 想看书来

二、巩固统治(7)
在阎锡山的笔下,兵农合一成为分配上的唯一真理;成为包治社会百病的“良方”;兵农合一制度下的社会成为最美好的社会制度,是人间“天堂”,世上“乐园”。阎锡山说:“就真理说,一件事只有一个真理,所以说真理为唯一的,就分配上说,必须劳享合一,才是唯一真理。” 他说他的“兵农合一”贯彻了“劳享合一”的原则,于是便是“唯一”的“真理”了。它超过了一切学说,其中包括他提出的“物产证券”学说。“物产证券,对医治工人失业,社会恐慌的病,确实是副良药,但在兵农合一社会制度下,根本无此病了,所以说成了无病之药。” 他说:“兵农合一就是三*义的耕者有其田,最和平,最彻底。”“兵农合一是走向大同社会的不二法门。”“其他各种主义主张学派政论政策,都是得失参半,对错维均”,唯“兵农合一俱利无损地解决了社会问题,都是全对的。” 甚至认为兵农合一补救了*主义的不足,*“死而有知,一定可以得到个安慰。” 在这里,阎锡山又把“兵农合一”说成是他的学说的最高发展,把“兵农合一”描绘成世界上一种最美好的社会制度。
  尽管阎锡山把“兵农合一”吹得天花地乱坠,完美无瑕,但其继续维护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本质仍然从字里行间暴露出来。阎锡山说,“兵农合一”要消除剥削,使人人幸福,个个平等”。但在实行份地后,土地所有权仍归地主所有,而且按规定仍需向地主交纳地租。阎锡山明确宣布“兵农合一”并“不是实行土地村公有,地是谁的还是谁的,由国民兵出租种地,公家担保租子必须照缴”。由此可见,“兵农合一”在字面上来说也比“土地村公有”口号倒退了。实行“兵农合一”后,农民的实际负担进一步加重。农民所交田赋及村摊粮等约占耕作小组产量30%;地租按粮银正额向地主交纳约占5%;种子肥料等一切铺垫开支,约占10%;互助小组交常备兵每年小麦二石五斗及棉花五斤,约占10%,这几项总起来,占60%以上,农民所余不到40%。
  阎锡山说实行“兵农合一”,“对内消除阶级斗争于无形”。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的必然现象,要消除阶级斗争必须消除产生阶级斗争的经济基础——中国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即地主土地私有制。不废除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又如何消除阶级斗争呢?因此,他就想着提出一套自己的土地政策出来,抵制*的土地政策。他说“至解决土地问题尤为清除不平、防止毒祸之釜底抽薪之彻底办法。土地私有为赤化农村之导火线,为摧毁国家之爆炸弹。此皆中外人士所公认者。故欲防止赤化非解决土地私有问题不可”。但他的阶级立场却使他不能提出一套正确解决中国土地问题的政策。他只能用一种改良的口号,对地主实行某种限制的办法来阻挡*革命运动的发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