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大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阎锡山大传-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了白马寺,次年又到山西五台山建筑大孚灵鹫寺。
  大孚灵鹫寺为五台山的首创主寺,历经千余年,盛名不衰,以后各代都曾扩建,寺名也迭有更改,其规模之大、占地之广,居三大佛教圣地之冠。唐代改为大华严寺,宋朝改名花园寺,明成祖时改为大吉祥显通寺,万历年间改为护国圣光永明寺,清代忌讳“明”字,又恢复命名为显通寺,以后沿用至今。
  显通寺范围广阔,共分十二个寺院,经五进,才能到殿中心,由山门水陆殿起,一进为大文殊殿,二进为大雄宝殿,三进为无量殿,四进为千钵文殊殿,五进为铜塔及铜殿。
  传说,文殊菩萨曾以五台山为道场,所以各个寺庙都供着文殊菩萨像。一进大文殊殿,重建于清康熙四十六年,康熙皇帝用汉、满文御制“五台山显通寺碑”两座,分列大殿左右,十分雄观。
  二进大雄宝殿,一连七间,重檐叠抱,宽阔无比,极为雄伟。殿高四丈余,外观壮丽、气势巍峨,为群寺之冠,凡登五台山者,莫不以先登此殿为愿,因为它有雄伟浩瀚之气,有无量佛存之感。大宝殿,中央塑有三尊巨大的佛像,两旁塑立着十八罗汉,看起来非常威严。加之又另有三尊菩萨,骑青师白象,视之相当飘然,仿佛云游天国。凡游览的人,一入大宝殿,看到奉祠和尚在焚香诵经、击鼓鸣钟,大香炉的香烟缭绕,许多善男信女,跪在地上虔诚祷告,顿时感到身临佛国,不禁俗念全消。
  三进无量殿,建自明代哲宗时,是一座独具匠心的伟大建筑,房屋全用砖瓦巨石造成,但里面却无一根梁柱。偌大一座殿宇,竟不用木料,而由拱门架构支撑,使游人感到神奇不已。
  四进千钵殿,塑有十一面千手文殊菩萨像。最基层的像为三个大型头像,居中为五个中型头像,顶上层是以品字形排列的三个小型头像,其表情各异,极尽良工精艺之美,看了叫人入神称奇。
  五进铜殿,全由紫铜铸造而成,门窗椽柱,梁栋壁墙,屋顶奇鸟,房角风铃,殿堂屋瓦,殿内钟鼓,无所不为铜铸。
  俗话说:游山可以益智,赏水可以清心。阎锡山观山赏水的劲头很足,这反映了年轻人对知识追求的渴望。通过浏览寺庙古迹,既怡心,又添知,确实不为虚行。经过这次朝山,对初入世的阎锡山启发不小。他从五台山回来后,深感世界之大和学识的不够。他说:梵本认为佛法无边,其实世界才是真正无边的,因而学海也才是真正无边的。于是他在经商之余,一边积极到崇实书院与在此读书的学生谈论学习,一边借来颜柳字帖,反复临摹书法,重新就读的念头油然而生。然而这一心愿的实现却得乘于父子俩人在生意场上的失败。也就是说阎锡山重新读书是在父亲“打虎”失败,家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经商没前途的背景下实现的。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一、年少经商 “打虎”失败
斗移星转,一年的习商生活过去了,进入1898年,阎锡山已经基本上全盘掌握了商号中的生财之道。铺内门面上的应酬,由阎锡山和梁世爵二人已足可应付过去。这时,阎书堂开始分心了,他不再以此为满足,不再安分守己谨慎经营小本生意了。他开始把主要精力转移到投机性的买卖上。
  当时,由于交通信息不便,五台、定襄一带,银两和制钱(铜钱)的比价时高时低,不少人利用银、钱差价,买空卖空,在金融市场上牟取暴利。当地人将这种投机买卖称作“打虎”生意(意即吃利丰厚,但风险也大),将金融投机市场称作“虎市”,将经常从事这种投机的钱行、商号的掌柜称作“虎头儿”,将银两与制钱的比价称作“数子”。“虎市”天明开市后,“虎头儿”们参照太原和邻县的行情做出“数子”,如每两白银值制钱一吊二。然后金融投机者们根据“数子”进行交易,看涨的买进,看跌的卖出。“数子”趋涨,买进就赚钱,卖出就赔钱;“数子”趋跌,卖出就赚钱,买进就赔钱。五台县城的“虎市”双方不见现款和实物,仅凭一句话,买进或是卖出,就可获利。由于当时信息不灵,致使这种投机活动,更具冒险性,有的甚至对市场丝毫不加分析,近似赌博。
  阎书堂对这种投机生意垂涎已久,只因以往忙于店务,无暇光顾。现在有精明的儿子守门面,自然轻闲多了。他想不妨去看看。但怎么说也抵不住大把大把银子的诱惑,最终还是染手了。起初,先是小打小弄,不敢大进大出,也确实赚了一些钱。其时,阎锡山也积极为其父打听市场动态,分析市场行情,总以为这样发财快一些。但这毕竟是一种风险经营,可靠性很差。以后“吉庆长”大把进出,结果在一次“打虎”中一败涂地,亏累约合白银六七百两。卖掉铺内杂货抵债,尚欠许多。这下可害苦了阎锡山,辛苦近两年积赚来的资金,全部用去抵债。那时,持有“吉庆长”钱帖子的群众闻讯赶来要求兑现,阎氏父子实在无法应付这一局面,于是便决定潜回河边村躲避。以后在梁世爵和佃户智万金的帮助下,把商店里残存的货物、家具秘密运回河边村后,便不敢再去五台城了。
  

一、年少经商 再入义塾
“打虎”的失败,非常痛心,但却圆了阎锡山重新读书的梦。
  从五台城回村后,已近年关,全村人忙着过春节,阎氏父子却躲在家中一筹莫展,不得不从本村“泉泰成”商号老板曲成喜那里借了一点钱,才勉强购置了一些年货,马马虎虎渡过了春节。大年一过阎书堂就到“泉泰成”帮忙做一些杂活。阎锡山再入本村义塾,开始了苦读生活。
  此时,阎家经济的破产,势必要影响到阎锡山的物质生活,但是,也正因为家境的中衰,才冥灭阎锡山的非分异想,使他能够一心一意去研读古代名著。
  义塾的老师还是曲本明,只是所学内容不同以前,主要是选读子书,并着重研究宋明理学,对周、程、朱、陆以及张学派之主张,均进行了较系统的研读。
  宋明理学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其代表人物就是周、程、朱、陆、张。周即周敦颐,主张“静”、“诚”的潜修功夫,“静”则“无欲”,“诚”则“明”,*见性,道在其中。程即程灏、程颐,程灏认为理须以“诚”、“敬”存之,程颐更说“诚”在身体力行,故理须尽性,性即是理,理要力行,致知在格物。朱即朱熹,主张“格物以致知为先,明善以诚身为要”,认为“究理致其知,反躬践其行,居敬明诚,以臻事功”。陆即陆九渊,主张自然,修身养性,他认为心即是道,道即是心,心道合一,应物无穷。张即张载,他认为“变化气质、归于本质”是理的境界。后人以这几位理学大师的居处命名,为他们定了学派:周敦颐居濂溪,称为濂学派;张载居关中 县,称为关学派;二程居洛阳,称为洛学派;朱熹讲学于闽西,称为闽学派。共分为四派。
  宋明理学,除关学派外,大都是唯心主张者,但学习这些理学思想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思辩能力。阎锡山潜心探求,对其以后二元哲学思想的形成和晚年“中”的理论的确立,都起了一定的作用。
  在义塾中,阎锡山不仅学习了理学范著,而且对心学也颇感兴趣。他在研究了陆九渊的“心道合一”的“理则”后,发觉理学与心学,原本是同出一源的,是“并行而不相悖”的一种学问,只是在方法上有些不同罢了。于是,他又认真研读了王阳明的学说。
  王阳明,乃明朝大儒。他的学说继承了陆九渊的心学,并发扬光大。主要是“致良知”,“良知良能”与“知行合一”之说。他认为心即是理,心为天地万物之主宰,一切是非之衡量均在我心,故心正方可致良知。良知在行、知行合一,乃成事功。王阳明将心学理学融为一体。宋明理学影响了元、明两代的思想,阳明学说则影响了明朝后期至清朝末年的思想。
  在义塾中,阎锡山在曲本明的指导下,还研读了经学。
  经学者,经世之学。由于理学心学,过于抽象,务虚而不实用。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等人主张重视实用之经学,提倡“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反对空谈“心、理、性、命”,认为理由事见,应本即事以明理,尝以尧、舜、周、孔之圣学,为在人生上表事功。具体说来,即六府、三事、三物。六府为金、木、水、火、土、谷。三事谓正德、利用、厚生。三物谓六德、六行、六艺。故其为教,必得之于习行,必见之于身世,必验之于事功。有七字富天下,六字强天下,五字安天下之说。七字为垦荒、均田、兴水利;六字为人皆兵、官皆将;五字为仁、义、理、智、信。
  总之,经过一年多的深读,17岁以前接受的文化教育,使阎锡山初具儒学的基本知识。以后的实践证明,青少年时期受到的各种学说的熏陶,特别是程、朱、王、顾之学的濡染,对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政治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不可逆反的影响。
  

一、年少经商 浪迹省城(1)
当阎锡山专心研读诸子经书的时候,1900年北方各省爆发了大规模的义和团反帝运动。6月17日,八国联军为*义和团运动,攻陷大沽口炮台,并向天津、北京进犯。这一切,动摇着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也搅乱了阎锡山二度平静的读书生活。
  6月21日,西太后以皇帝名义发表诏书,表示对外宣战,但事实上没有应战的决心,也没有坚决抵抗的部署,所以当侵略联军8月14日打到了北京城时,慈禧太后携带光绪皇帝和一些皇族、大臣,仓皇离宫,经昌平,出居庸关,转入山西省境内。附近省份清军便来山西勤王。清政府甘肃马玉崑和董福祥的部队经龙泉关开进山西,路经阎的家乡河边村。
  听说这些部队纪律很差,村民都十分恐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