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稿2010》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通稿2010-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高三的问题
最近我被老师要求写了很多关于高三的作文,写的时候很痛苦。因为要一段一段的凑。

  老师也让我看来一些好同学写的。我的这些同学用的字词很恰当,修饰很完美,对仗很工整,但我这辈子就靠高三了这个主题实在是弱智。其中有一个同学很夸张的告诉我某某大学的升学率是94%。

  我觉得当下最要紧的不是让这些人参加下一个高考,而是让他们到大街上看看。然后他们会发现,有一些专科的就业率都到了100%。

  大学的就业率应该是一件没有准确率的数据,我估计你像某某一样从清华出来去卖猪肉照样不能算你失业。只是原来上了四年的大学也可以回来去做不用读中学就可以做的事。也不能这么说,听说人家都靠名气开了百家连锁。我看我出了这本书去买辅导书肯定也有得赚。

  我上中学时,就有老师跟我说,你这辈子就靠初三了,到了现在,又有人告诉我,你这辈子就靠高三了。

  我很想问他们,你的人生就靠考试啊!是不是考不好了你就没生育能力了?命运在你手里,干嘛非让中考高考和你一起握着。我自始至终都不觉得高三会改变谁的命运,不信你可以问问你的老师,他是在高三那年就决定要当老师的。

  其实高三这一年是很多人都会迷茫的一年。考哪所学校,高不成,低不就。清华北大不是人人都可以去的。报哪个专业,今年热的专业搞不好四年以后就凉了。还参不参加高考,不参加又听说打工比上学还苦。上学就够苦了,打工竟然更苦。高考完了,确实高不就,低不成。没办法了,只好跳楼了。

  说了老半天我们的命运真的让别人握住了,这实在是一件悲哀的事。

  我觉得,高三只是一个时期,和青春期都没什么区别, 你青春期尚且会有逆反心理,到了高三却只会逆来顺受。老师让做什么你就做什么。我从来不觉得一个只知道傻学习,连抬头看一下天空都忘了的人会有多大的成就。

  高考的前一天我看到高三的宿舍楼门口堆满了书,我心想历届毕业生走时候都要有一些过激的反应,(比如摔板凳,砸桌子。撕卷子)总不会过激到要焚书吧。正想时,看见几辆人力三轮车开进校园,上面写着收废品。我问学哥干嘛把书卖掉,学哥头也不抬的说,这还用问,没用了。

  这是一句多么悲哀的回答,我们学了三年的东西,没用了。当然也不能说一点用都没有,至少当成废品卖了还可以让我们吃几碗板面。

承受力的问题
昨天看新闻,发现今年高考跳楼都成为一种风景。四川,山东,大连,南北都有。

  有一个笔者说这样的悲剧是因为我们的承受能力。

  对于这种说法,我很怀疑笔者的判断能力。我从来不觉的现在的高中生对挫折的承受力有问题,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都没有问题。

  我们也能背起有二三十斤书的书包而不带喘气,在做错一道存在很多年做了很多遍的题后听老师骂我们没用而没去揍他。并且挨了疼我们爱我们的但表现的就是关心我们分数的父母的揍没有离家出走。在经历每周一度的比月经还要频繁的而且总是考好的情况要少的考试后没有被考倒。在38度的气温下坐在容纳70人的没有空调的教室坐到裤子都湿了也没有热糊涂。

  我们的承受力已经很棒了。

  为什么还是有人止不住跳楼。

  说白了,还是因为我们伟大的教育家。一再的把高考,大学教育神化

  静下心想想吧,高考就那事,白纸黑字,检验的是你思维模式的僵硬程度而非你的智商是否不是弱智。状元就那种人,带着几个二百五的眼镜,满脸我是弱智的表情。中国的明天就靠这种人了。大学就那种教育,它告诉我们没文化工作不好找,有文凭好找工作。它们连文化和文凭都没搞清楚。我们的明天就指望这种教育了。

  中国的高中苦,高中累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甚至有人说这是中国特色。本来一件挺悲哀的事,我们的教育家还可以自豪的宣称创新人才,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中国现在的教育绝对不是素质教育,而是白纸教育。一张纸决定一个人的未来,绝对不是好的教育。

考纲的问题
我可以忍受考纲上其它乱七八糟的东西,但我实在无法忍受它竟然还会考察学生的运算能力。好像现在出题的都不会用计算机,也许他们根本不知道现在是二十一世纪,有计算机这东西。我就想当成5算,可是考纲说了,要省略到小数点后4位,于是我就错了。

  真是的,差一点就考上清华,北大了,差这一点就考不上清华北大了。我不确定谁考上大学还会用手去计算一排数字的方差并保留到两位小数,我可以确定的是那些阅卷的人绝对不会用手计算你考了多少分。什么是运算能力?考试的时候有用,考完了没有用。就这意思,和现在所学的知识是一个鼻孔出气。

  每次语文考试的第一道题也是我很头疼的,我不介意你考察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我介意的是这些人总是找一些极其不普通的一辈子可能也说不了一次的字词作为考查。比如呼天抢地。

  考察出来有什么意义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经常听到那些当官的操着官腔一句话能蹦出来好几个错误的语音。这给我的启示是,看来当初那些当官的第一道选择题都没有做对。

  我真的不愿意去研究我们的考纲,所以这个问题我不多说。

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
我一直试着让我所学的知识和实际联系在一起。但是它们两个好像离过婚。谁都不要谁。

  真的,在生活中,

  数学就教会了我算自己考了多少分,(尴尬的是这小学生都会),物理就让我知道两个手不能一起摸火线,否则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化学就让我知道了硫酸不能当做饮料喝。否则同上。

  很抱歉我的无知,我想来想去也就这三点。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在我看来,这句话好假。

  举个例子说,我虽然数理化不怎么强,但至少比韩寒强,但我的生活肯定没他强。何况交通如此发达,谁还会走遍天下!

  我记得中学时物理上有一章叫做“家庭电路”这下好了,即使我们做不了状元也可以去做电工。但是这章最联系实际的竟然不是最重要章节。而且考题也不带理睬。于是现在很多状元还没搞清楚自己家庭是什么样的电路。

  好像出版教科书的都想好了,不能让大家联系实际,如果联系实际的话,学生自己就可以得出理论了,那样上文的教辅书就没问题了。

校规的问题
校规的问题是个不小的问题,因为惩罚措施除了开除学籍没什么别的事。

  我在入学那天看到上网和谈恋爱就要开除学籍这个规定时,我的第一感觉是:编辑打错字了,他把上床打成了上网,*打成了谈恋爱。

  禁止上床是为了计划生育国策。那禁止上网是为了什么?老师说是因为网络充满了不健康的文化,说白了就是黄色视频。

  这个理由实在牵强。现在中国扫黄打黑如此严格,我在无聊的时候都找不到我不该看的。还有就是在我所认识的高中男生中,没一个没看过*视频的。你可以说我一个人是没个正经,但是大家都这样只能算年龄要求,实属正常。

  现在是二十一世纪,连联合国都规定二十一世纪不会用互联网交流的人属于文盲。学校是不是想教育出一大堆文盲,这我就不好说了。

  对于高中生谈恋爱我认为这很正常,高中生十八岁了,正是花开的季节,别跟我说过早的花开就会过早的凋谢,那基本上属于骗小孩的,不信你可以问问你身边的成功人士,有在十八岁还没过谈恋爱的吗?有的话跟我联系一下,我驳回下文的观点。

  太阳从东边升起,这个事实是改不了的,学校想教育出一群没有七情六欲的人,但却培养了一大群有地下党经验的学生,在学校晕老师,到社会自己晕,实在是得不偿失。

  我觉得,像什么谈恋爱,吸根烟就要开除学籍这种规定还真的免了吧,首先就和我们的受教育权矛盾。另外不符合时代的要求。

  但是就是这些规定却得到了实施。而且一下子将我的一位朋友电死。中国教育最牛逼的就是整天把保护我们的教育权放在嘴边,但是最虚伪的也是从来不怎么保护我们的权利,当你稍微触碰一点与应试教育之外的东西,那就是反动,学校就有机会没收你的教育权。  

  每个学校在做出这些规定时还能荒诞的说是因为我们时间赶,没精力去接触一些新奇的东西。其实他们说的完全是废话,我们为什么没有时间,如果把学生的辅导书全部没收,每天只留教科书上的作业,双休日和节假日休息。我们会没有时间?没有时间就是学校搞的,搞出来还要我们负责。太不负责了。

模式的问题
春节的时候看《混血王子》,看到一半的时候有人来找我,接着就一直在忙于学习,直到昨天才把这部影片看完,剧情稀里糊涂的没看大懂。

  《哈利波特》一直走的是英国的路线——即使大白天的光线也会很暗淡,黑丫丫的一片。好像发达的英国环境污染比发展的我国还要严重。值得自豪。

  影片中两句话让我想了很久。第一句是年轻真好,可以感受爱的刺痛。

  这句话是邓布利多校长说的,看看西方的教育是如此开明。

  当然这样的话我国的校长是绝对不会说的,因为我国的教育一直都在压抑个性。《病梅馆记》到了现在仍适用。

  不难从影片中看出西方的教育模式,有时间的去“密室”有爱好的去图书馆,有兴趣的去参加魁地奇。

  这些在我国断然是做不到的,我们这里就只有阿兹卡班的囚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