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利剑-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卫国一时语塞,他还从没遇上撵不走的女人。
  这时,徐美晶款款地站起身来,扭动着苗条的腰肢,背着小手在屋子里极小的空地上走来走去。她的高跟鞋与水泥地碰撞的声音就像锥子,极其残忍地戳在李卫国的心上,仿佛她才是这个房间的主人。
  她踱着踱着,忽地来个优美的转身动作:“李卫国,实话告诉你,我是革命军人的后代,在我的身上,没有当逃兵的细胞。不达到目的,我是绝不罢休的。”
  李卫国没功夫和她纠缠,好男不跟女斗,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他说:“好,你不走,我走!”
  徐美晶把身子往门口一横,“站住,你干什么去,别想再拿开会来糊弄我。”
  李卫国没想到她竟然会来这一手,他眼珠一转,随口说道:“我要下团队检查训练情况。”
  徐美晶显然不相信他说的话:“那我跟你一起去。”
  李卫国瞪大了眼睛问:“你跟我去干吗?”
  “难道你不想让我采访一下你的士兵吗?”徐美晶为自己找了一个很好的理由。
  “你?!”
  “怎么,不行吗?莫非你怕我不成?”
  李卫国最听不得别人说他胆小,他抓起帽子问徐美晶:“你想上哪个团?”
  “离师部最近的是哪个团?”
  “炮兵团。”
  “那就炮兵团吧!”
  上车时,司机石磊习惯性地把副驾驶一侧的车门打开。李卫国一直坐在这个位置上,这样视野开阔些。但这次徐美晶却抢先一步占了他的位置,还美其名曰:“女士优先,坐前面,你坐后面。”把石磊看得目瞪口呆。
  李卫国有火没处发,冲着石磊嚷了一句:“发什么呆,开车!” 
  车子发动后,谁都不说话,气氛相当沉闷。徐美晶从后视镜里看到李卫国被气得脸色铁青,牙关紧咬。
  太棒了!气死你!她心花怒放,高兴得有些忘乎所以,还哼上了流行歌曲《橄榄树》。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
  流浪远方
  ……
  李卫国气得怒火中烧,恨得牙花子都疼。小丫头片子,别高兴得太早,好戏还在后头呢!等找着机会,我一定要杀杀你的威风,让你知道本参谋长的厉害。
  指挥车一阵风似的驶进了炮团的大院,一看到大炮,李卫国就兴奋起来,也暂时把不愉快放到了一边。他太爱大炮了,因为大炮曾经救过他的命。
  李卫国当上师侦察连连长后,再次奉命赴前线参加轮战,他第二次踏上了这块终生难忘的红土地。
  李卫国的任务是率领侦察小分队抵近“九七四”高地,侦察敌军兵力部署、工事构筑和道路交通等情报,为上级正确决策提供可靠、准确的敌情资料,而后袭扰敌第四营并炸掉敌人的弹药库。
  小分队穿草丛、攀悬崖,翻过一道道山崖,涉过一条条小河,终于到达了“九七四”高地脚下。
  李卫国举起望远镜观察,敌人的营房清晰可见,还有几个端着枪的敌人在弹药库周围来回走动。这时天突然下起了大雨,电闪雷鸣,站哨的敌人都缩回到哨棚去了。
  李卫国像弹簧似地从地上蹦了起来,压低嗓子喊道:“跟我来!”
  他猫着腰向敌哨棚摸去,不一会儿,小分队来到距敌哨棚不远处的灌木丛中。敌哨兵已穿上了雨衣,出来晃了几步又钻进了棚里。时机已到,李卫国指挥大家迅速向敌哨棚扑去。随着微声冲锋枪低沉的枪声,棚内的敌人一个个被点了名。这时有一顶蚊帐动了一下,李卫国手疾眼快,对准蚊帐就是一梭子,一个手拿冲锋枪的敌人从床上滚了下来。整个战斗只用了不足一分钟时间。正在这时,棚内的电话铃不停地响了起来。接电话,没人会越语;不接,时间一长敌人便会发现。李卫国灵机一动,冲进棚内扯断了电线,用线路故障来麻痹敌人。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四章 铁骨柔情(5)
“轰、轰”随着惊天动地的几声巨响,敌弹药库被李卫国炸毁了。与此同时,狡猾的敌人也发现了李卫国的小分队。我方情报部队监听到敌军电台向其上级报告称:遭到中国高级别动队的无声袭击。
  敌军像疯狗一样,迅速调集八个连的兵力,敌副师长亲自到前沿督战,想把李卫国他们一口吃掉。在李卫国他们返回的路上,敌人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
  李卫国带着小分队拼死突破重围,跑到了距国境线不远的一个无名高地上,敌人怎么也甩不掉,又层层围了上来,身边的战友相继倒下了,弹药也快打光了,只剩下李卫国和郭铁背靠着背在英勇战斗。
  郭铁说:“连长,这样下去不行,咱们谁都回不去。现在我掩护你,你突出去自己走吧。”
  “放屁!我不能扔下你,要死一起死,要活一起活。”李卫国说道。
  敌人越冲越近,彼此都能看到对方*的眼睛。李卫国和郭铁互相搀扶着,对视了一下,都意识到今生可能要长眠于此了。李卫国拧开了最后一颗手榴弹的盖子,准备和敌人同归于尽。
  就在这生死瞬间,“轰隆隆!”天边响起了一阵惊雷,我方的大炮开始怒吼了,一五二加榴炮、一三○加农炮、一二二榴弹炮的炮弹像长了眼睛似的落在了敌群中,以李卫国和郭铁为圆心,构成了半径五十米的火力圈。
  战争史上的奇迹出现了,“王牌师”为了救这两位敌后英雄,师长指挥炮兵团实施拦阻射击,用上千发炮弹打出一道火力圈,一道敌军无法越过的铜墙铁壁。敌军被炸得血肉横飞,抱头鼠窜。
  直到我方的接应部队赶到,这场精彩的炮击才停止。
  李卫国和郭铁安然无恙地回国了,李卫国受到上级表彰,又一次荣立一等功,郭铁荣立二等功。
  李卫国后来捧着军功章找到了炮兵团长,眼含热泪把它戴在了这名团长的胸前,激动地喊了一声:“炮兵万岁!”
  指挥车一溜烟地开进了炮兵团,停在了团机关办公楼前。
  李卫国和徐美晶下车后,看见团长孙永生从楼里小跑着迎了出来。孙永生是辽宁人,毕业于沈阳炮兵学院,和李卫国是东北老乡。
  因为有层老乡关系,跟前又没有别的领导,孙永生就很随便,笑嘻嘻地问:“参座,我说今天左眼皮咋跳得厉害呢,敢情是贵客登门。”
  李卫国说:“你瞅你那样,哪像个团长,成天油腔滑调的,兵都让你带成老油条了。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军报的徐记者,是来采访战士的。你现在就安排一下,给她找几个班长谈谈,要找那种肚子里有点墨水的,能说出点道道的,千万别找像你这种有瓜没瓤的,丢我的人。”
  孙永生脸上摆出一副很无辜的样子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我可都是跟你学的。”
  李卫国咦了一声,问:“你还学会倒打一耙了。”
  徐美晶站在旁边抿着嘴笑。
  孙永生还想和李卫国磨一会儿嘴皮子,李卫国却*场上传来的阵阵杀声吸引了。他问:“这么大动静是干啥呢?”
  “教导队正在进行刺杀比赛。”孙永生答道。
  “噢!一块去瞧瞧,教导队是培养班长的地方,我倒要看看你这个团长抓刺杀训练的水平如何?大记者,你有没有兴趣?那玩艺看起来可是怪吓人的,我劝你还是到团部休息一下吧!”李卫国又寻机挑衅。
  “哼!有什么了不起的,过年时,我们家的鸡都是我杀的。”徐美晶从容接招,不卑不亢。

第四章 铁骨柔情(6)
说起刺杀训练,这里面的故事还真不少。
  李卫国从团长升任师参谋长之初,提出全师恢复一度取消的刺杀训练的想法。在围绕着刺杀训练还搞不搞的问题上,几个团长在师军事训练会议上吵得不可开交。
  坦克团团长魏建功说:“现代战争的模式是‘非接触作战’,强调在肉眼视野外消灭对手。等你看见敌人时,要么是你把敌人击毙了,要么你已经被敌人干掉了,短兵相接的作战样式已成为历史。刺杀在实战中根本用不上,是老掉牙的训练课目,我看恢复刺杀训练没啥用。”
  二团团长陈剑不同意魏建功的意见,“要我说,早就该恢复刺杀训练课目了。刺杀对提高官兵的体能和锻炼官兵的战斗精神很有用处。现代战争也好,高科技战争也好,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是人!人如果害怕打仗,不敢打仗,你就是给他再先进的高科技武器也没用。”
  一团团长王广武接过话茬说:“我同意。刺杀这玩艺儿,虽然打起仗来可能用不上,但它是锤炼军人勇敢、机智、临危不惧、顽强拼搏的课目,用它练出来的一往无前的军人素质是打胜仗的命根子。精武必励志,任何一支部队都不应放弃军人气质与胆魄的训练!”
  炮兵团团长孙永生反驳道:“我看未必吧!军事训练的指导思想应该立足于实战,针对假想敌来合理安排训练内容。我们师是摩托化步兵师,作战对象是敌军的摩托化集群和装甲集群,花那么多工夫搞刺杀训练能有什么用处?再说了,对刺的训练难度很大,我们团既缺乏高水平的教练,又缺乏像模像样的护具,不便开展这项训练内容。所以,还是取消的好。”
  高炮团团长赵东涛干脆来了个折中主义,“要我说啊,咱们保留刺杀操就行了,动作简单,武器现成,容易开展,不需要高水平教练,考核又简单,看起来也挺威风。像拼刺这样难度大的训练内容就算了吧。”
  三团团长罗建波也发表了意见,他明显倾向于王广武的意见,这下倒好,三个步兵团团长和三个兵种团团长的意见截然相反,打了个平手。
  张击西拿不定主意,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李卫国。李卫国明白他的意思,该自己发表意见了。
  李卫国清了清嗓子,说:“刺杀,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不仅仅是一种军事技能,而是培养军人大无畏精神的一种手段。即使战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