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生设计第一人徐小平:仙人指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人生设计第一人徐小平:仙人指路-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新旧杂志的区别到底是什么我也许说不清,但我确实知道市价两千块的研究生和六千块的研究生之间的差异。杂志有新有旧,人也一样。新人旧人,虽然都是人,但却是市价完全不同的人。
  “两千块和六千块研究生的差异,在于如下三个方面,请允许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把这三个方面讲述如下:
  “第一是外表。新人旧人在穿着打扮、行为举止这些表面文章上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价值。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知识界流行着‘丑陋的中国人’的说法,而‘丑陋的中国人’之主要例证,主要体现在当时的人们喜欢随地大小痰、就地抠鼻子等这些外在‘小节’问题上。进入九十年代,‘丑陋的中国人’的民族自卑情结已经被‘美丽的中国人’的上升的自信所取代。中国人民不仅站‘起来了’,中国人也开始美起来、洋起来、不随地大小痰起来了!但中国人的穿着打扮行为举止难道就没有继续改进和提升的地方了吗?肯定有的。而且事实上有很大的差距,比如你老人家。
  “那么多中国女明星见到外国人就奋不顾身,勇往直前,被老外搞得年老色衰之后再回到伟大的祖国出售她们充满低级色情隐喻的失败罗曼史。为什么?发展中国家的好男人坏男人比发展过国家的好男人坏男人整体上不幸确实存在着稍逊风骚和略输文采的地方。中国内地女性在表达人作为动物之美的外在美方面也平均不如港台女人和欧美女性。别说我在这里贩卖一种新时代的洋奴意识。我不是。我说的只是中国在人的发展问题上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异——其实,你只要看看你自己和那些没有离开乡下的当年小女伴们的土洋差异,你就知道内地与(国)外地的差别了!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新杂志,旧杂志(3)
“就人的发展问题而言,中国还是一个巨大的农村。即使是在大城市里受过哪怕硕士教育的你和发达国家同等教育水平的男女比起来我们还是要命的土人。你本来可以抱土守粗,拒绝洋化,就这样幸福而闭塞地过一辈子。但不幸的是,环球化正在把人的发展标准迅速引进到中国。更不幸的是,这些标准已经并将继续深入成为外企、内企、私企、国企在招人、用人、裁人、酬人时的标准了。”
  陈玖紧张地摸摸头发,生怕我以她为例来证明什么。我接着说:
  “新旧杂志,一目了然;新人旧人,世人自知。世上只有新人笑,世上哪听旧人哭,素质两个字好辛苦!
  “新旧人士的第二个重大区别,是在性格魅力、人格表达上的差异,简单说,新人具有表达自己、展示自己、感染他人、说服他人的能力。旧人没有。在美国当议员、选总统,政治家们都必须在性格魅力和人格表达上,赢得选民的喜爱——他的政治主张是好是坏暂且不说,但他给选民的印象必须要好。事实上不仅政治家要这样,你就是一个汽车销售员一个售楼先生或小姐也必须做到让别人第一眼就喜欢你,第N眼也必须继续被你吸引着。
  “性格魅力是一种人格的表达,是一种为了使你交流交往的对象感到愉快高兴和接纳你的做人的形式。它表现在说话、办事、交流、理解等这些与人打交道时体现出来的能力。你只要走向社会、接触他人,你就有责任有必要把自己最可爱的一面表达出来。而这种表达,不幸又有一种客观标准在被人们时刻筛选、鉴定和取舍着。
  “性格表达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想。只要你想,你的性格魅力就会跳跃晃动、就会动感地带。传统教育往往遏制学生对于自己性格的表达,封杀他们的性格魅力,结果一个个本来应该很优秀的学生走到我的面前往往使我会产生绝望和轻生的念头——因为,假如我们民族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全是陈景润式的失去独立性格和精神自由的三好学生的话,我们民族也许可以解开哥德巴赫猜想,但却永远出不了歌德和巴赫这类照亮了人类文明的伟人——甚至就连哥德巴赫这样原创性的数学家也诞生不了啊!
  “人格魅力,人人都有,但并非人人都能够表达。而这种人格一旦表达出来,就是魅力,就是财富,就是高薪,就是六千高工资,而不是两千骂人钱。你要多多表达自己,不断展示真我的风采,拼命抖落女硕的魅力。你这本旧杂志,说不定就会被当作改版的刊物,在报摊上卖出一个更高的价钱啊!”
  陈玖脸上露出羞愧和希望的笑容。她的个性魅力,在这里开始曙光初露,我看见朝霞升起在她的脸上。加油!表达你的魅力!
  “人群中新旧杂志的第三种主要差异,在于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不同,换言之就是思想的新旧不同。这个问题虽然抽象,但我依然可以说得无比具体。比如你刚才以口红香水的高价来和贫苦农民的生活比较,企图证明你不修饰打扮是正义的,而这个观点恰好是旧杂志文章,是旧人类的反动!
  “要知道,即使是最贫穷饥饿的农民,也知道为了好收成就得给地里多施点化肥粪便,也会不惜血本倾其所有让地里的麦子多收个三斗五斗。
  “而你,你,你,你须知作为记者,你每天都要和人面对面交往、眼对眼对流、口对口呼吸,你的面孔,就是你的耕地;你的口红,就是你的化肥。为了面孔土地的肥沃而投资一些颜料和油料,是农民兄弟都深谙的伟大智慧。这是投资,而不是挥霍!这是施肥壮苗,而不是水土流失。你连这点智慧都没有,你还能收获什么?
  “价值观念指导我们的行动,思维方式决定我们的选择。中国有这么大的变化,其实就是改革开放这四个字。改革开放,是伟大的思维方式。国家现在已经把改革开放推到了如此的前沿,现在不再是年轻人在推动老年人快点改革,甚至出现了政府在推动小青年快快丢掉旧思想的局面了。
  “亲爱的,你居然让我为这个简单的问题说了这么久,这已经是在浪费社会资源,你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绊脚石啦。如果不赶快改变你自己,也许中华民族已经走出被开除球籍的阴影了,但你的工作籍,却可能永远没有了保障!
  “硕士到手烦恼起,北广毕业等于零。因为你虽然学到了新闻理论和技巧,但你没有学到现代媒体人应该有的现代气质、表达和思想。你沉浸在传统教育的‘优秀’里面时间太长,成了人群里的旧杂志。
  

新杂志,旧杂志(4)
“解放思想,跟上时代,迎接环球化带来的对个人素质的影响和标准,从外表到内心,从思想到行动,是你从旧杂志变成新杂志的标志,是你从旧人类进化成新人类的象征。祝贺你啊!”
  五
  一年后,一个女记者要采访我,打电话说我过去见过她,她说我肯定记得她的名字:陈玖。可惜我想了半天也想不起她是谁。在新东方,我见过的学生实在太多。我只记得他们的性别和命运,而记不住他们的面容和姓名。
  “嗨,徐老师你忘啦?我就是那本‘旧杂志’啊!”
  我情绪大振,一下子想起了那个两千块的研究生。对于和我谈过话的同学,我总是深刻地关注着他们的后续发展,虽然一般我并不追踪咨询。她现在在一家合作出版的时尚杂志负责都市女性心理与性格的专栏,要请我谈谈我那给她深刻影响的“新旧杂志”理论。她顺便骄傲地告诉我,她的工资是六千五百元。
  她说:“到时我来找你,你可要记得我的名字,让我进来。”
  我说我记得你的名字,旧杂志陈玖!
  陈玖得意地笑了笑:“我已经不叫陈玖啦,这个名字太陈旧!我给自己起了一个笔名,叫馨瓣——新版的意思。”
  捧着电话,我会心地笑了。我自豪,一本旧杂志,终于在我的帮助下被迫改版,回归了她本来应有的价值,展示了她所属的时代风采!
  

可黛的故事(1)
一、深夜约会
  这是一个新鲜出炉的故事,新鲜得我在打字的时刻,几乎能听到吱吱的奶油流淌的声音。
  这是2004年7月7日的晚上。这个晚上,我喝了好多咖啡,发誓要把已经过了截稿期的《新东方英语》杂志的文章赶出来。但正当我坐在书桌前搜刮枯肠、绞尽脑汁时,电话突然响了起来!
  这是一个叫可黛的女孩打来的。她说今晚一定要见我一下,因为明天,她就飞赴美国,去斯坦福大学读她的MBA,所以无论如何要和我见面道别。
  可黛是谁?谁会在即将去美国的前夜这么含情脉脉、深情似海地想起我?
  夜色笼罩北京。我为文章所困,可黛为留学兴奋。
  北京,今夜无人入眠!
  当然,我很快就想起可黛是谁了。那种期待浪漫的幻想心理,也就迅速冷却下来。但另外一种庄严的幸福感,却在心里升起……
  二、全奖鸡肋
  2000年夏天,我受俞敏洪启发,对获得奖学金即将赴美留学的一些同学进行采访,编写一本书。这就是后来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美国留学天问》。
  在这本书里我采访了一个女孩。她获得了美国一所排名七八十的商学院录取,而且还得到了MBA学生罕见的奖学金。她对即将开始的美国留学生活,充满了展望和幻想。
  这个女孩就是可黛。可黛长得并不漂亮,她的本科学校很一般,研究生毕业于北京的一个二流大学。但她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她的综合实力:她获得了经济学本科、金融学硕士,拥有一个会计执照,还考了一个经济法律师资格。在银行工作了一年。托福630,GMAT我已经记不得了,可能是在700分以内。
  当时我正在新东方宣讲“MBA的十大战略”:战略之一就是MBA和其他文理工程学科比起来,比较讲究出身门第。一般工程技术专业没有这个问题,但如果读MBA的话,就要尽可能去好一点的学校。什么是好学校?美国Top20,最好当然是Top10。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