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大智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老子的大智慧- 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5、道无问,问无应   
  《庄子·知北游》曰:“弗知乃知乎!知乃不知乎!孰知“不知”之知?”“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有问道而应之者,不知道也。虽问道者,亦未闻道。道无问,问无应。无问问之,是问穷也;无应应之,是无内也。以无内待问穷,若是者,外不观乎宇宙,内不知乎大初,是以不过乎昆仑,不游乎太虚。”   
  老子讲:“有欲观其徼”,众人皆以感官“有欲”通道来认识世界,不知被自己的极性思维制约得死死的。所以,极性思维的认识,乃是“知乃不知乎”,因“知”不离二相识取。不了解这一点,这是认识上的最遗憾处,老子叫“不知‘知’,病矣!”众人“昭昭”、“察察”,皆在“知”中,不知一相“弗知乃知”的道理。“孰知‘不知’之知?”唯有“无所归”、“无依止”的“唯道是从”者知。禅宗讲“明心见性”,明心无相,见性无见。可见,要“知‘不知’之知”,非要“明心见性”不可。“明心见性”就是明一相之本体,见无相之本性。“道”就是本体本性,故道不可以见闻觉知“知”,亦不可用言谈思维去会(道不可闻,不可见,不可言)。以此会之,则得“徼”,不得“妙”。故听到的,看到的,言说的,思维的,皆非“道”也。要悟证“形形之不形”(有相来自无相,有形来自无形。形与不形,“不异”、“即是”)。“道”既非有形,也非无形,道不当“有形”与“无形”之名,有无皆非,故曰“道不当名”。   
  正因为此,问“道”而应之者,以言言“道”,言则二相(能言所言),乖违一相之“道”,故曰“不知道”之一相也。一相之“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故不可思不可议,唯亲证乃真!然问“道”者,“亦未闻道”也。“道无问”,一相怎么问?“问无应”,一相如何答?这一点在禅宗公案表现得淋漓尽致。临济义玄三问道,吃黄檗三顿棒,正是“道无问”的表现。禅宗的棒喝,正体现了“道无问”、“问无应”的认识境界,这也是突破思维、开显自性的法门。用棒喝截断二相的意识流,入“无问”、“无应”之门,体证不可问、不可应之堂,自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义玄禅师彻悟后,用拳筑胁答大愚禅师之问,正是“问无应”的表达。“无问问之”,是隻鞋双脚,故“问穷”也;“无应应之”,是双脚隻鞋,故“无内”也。一相之“道”以二相言语来问答,自是“问穷”、“无内”。老子深明此理,故曰:“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似鄙。”众人皆有问有答,“不知道也”!老子“独顽似鄙”,明彻“道无问,问无应”也!“以无内待问穷”,这是以极性观念止极性观念,以此认识世界,则外不明宇宙是什么,内不知本体本原何在(“内不知乎太初”)?这种境界远未明悟本性,尚不及有形二相之昆仑之高,何谈遨游无形一相的周遍无量境界呢?唯“唯道是从”者可“游”。                    
二、破极性同于道 
  1、瓜、豆种得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二十三章》)   
  佛家讲:真如(道)不守自性,遇缘则变。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真空(道)可妙有,妙有却真空。老子的这一段正说明这个问题。老子讲:“夫唯道,善贷且成。”“道”的不变随缘,就是“善贷且成”。“道”的随缘不变,就是“谷神不死”,“虚而不屈,动而愈出”。“道”犹如明镜,胡来胡现,汉来汉现(不变随缘),但胡现汉现,镜体不变(随缘不变),故镜子亦是“善贷且成”。再举:无形虚空与有形物体的例子。虚空无形,方物现方形,圆体现圆状。什么物相作用于虚空,虚空则同于什么物相,任何物体现于虚空,虚空亦乐得其形状。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会知道“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的机制原理。一个人发心修道、悟道、证道,道体随你的“从事”,自然对应,无纤毫差失。“道”是无私、无欲、无为、自然的属性,修道、悟道、证道与此属性相符,自然就“唯道是从”了,必然“同于道”。“同于道”是始觉同于本觉的解脱德。“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是本觉本具,非修非证,破妄显真,孟子称为“求其放心”的“放心”收回,佛陀喻为“珠不曾失”,“方悟神珠非从外得”。从认识上讲,仍是突破思维,开显自性。   
  “同于道者”,乃转识成智(八识转成四智),破迷开悟,般若德展露,谓之“道亦乐得之”。老子讲:“失道而后德”。始觉属德,本觉属“道”。与“道”合一,“道亦乐得之”。本觉重现,而不是修德而证得“道”,证得为二相,“道亦乐得之”是一相。因修道者本是道体,“道得之”是本来未失,“证得之”意味着本来不有。犹水泡本是水,不存在得水。与德的层次作用于“道”(德者),则“同于德”,“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是同一个道理,意指“道”按德的属性而对应之。帛书为“同于德者,道亦德之”,这就更为直接显示,“道”按德缘作用,道现德的属性状态(道亦德之)。   
  “失者,同于失”,违背“道”的无私、无欲、无为、自然之属性,反其道而行之者为“失”。以违背“道”的行为作用“道”,必然“同于失”。比如:极性观念坚固,二相摄取顽固,贪瞋痴刚强难化,自然于道于德远离。“夫物芸芸”,识心识念纷飞,五阴覆盖浓厚,“常道”之光当然不现,何谈“知常曰明”呢?!这就是于道相失(同于失)。“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于违“道”之缘作用于道,就得失道之果。帛书为“同于失者,道亦失之”。可见得道失道,道乐得之,道乐失之,全在吾人一心所为。规律不可无视,因果不可无信。“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就是以什么样的因地“心与行”作用于“道”,“道”就准确无误地展现其所对应之果。因道善贷且成,故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丝毫不爽。这就是佛陀为什么主张以戒定慧来对治贪瞋痴的道理所在。因以贪心作用于“道”,对应现出“苦海”。以瞋心作用于“道”,对应现出“炽火”;以痴心作用于“道”,对应现出“狂风”。所以,佛家讲贪瞋痴招来水火风三灾。   
  佛陀提倡“四圣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四摄[布施摄(财施、法施、无畏施)、爱语摄(慰喻语、庆悦语、胜益语)、利行摄、同事摄]”,以此类缘作用于真如妙性,自然变出吉祥安稳,智慧光明。于事相上便是七宝池、八功德水,极乐净土应念现前!再看吾人所处的环境:空气污染、水质污染、战争饥荒、狂风暴雨、瘟疫疾疠等等,皆是人类恶心恶念,贪心、瞋心、愚痴心等作用于“道”的“道亦失之”。对老子讲的这些道理认识不明(“信不足焉”),当然会熟视无睹,讽笑而已(“有不信焉”)!俗言道:“不听老子言,是非在眼前。”你不信因果,因果却信你,因为“同于失者,道亦失之”。以不信因果的心行作用“道”,“道”亦不信于你。看!当你无视“道”所体现的自然规律,乱砍乱伐乱垦,“道”也无视你的期望,飞沙走石,狂风肆虐,结果得不偿失,这正是“同于失者,道亦失之”的现证。以损人之心,来达到利己之目的,这就根本违背了“道”无私无欲的属性,结果无一不是以害己的“道亦失之”而下场的。   
  三教圣贤彻悟此理,故皆以仁义、慈悲、善良、智慧来教导人,让吾人以此仁义之心、慈悲之心、善良之心,智慧之心来作用道体,自然会得无量的功德利益,必将五浊娑婆改变成为清净莲邦。佛陀讲:“心净土净”,“万法由心造”,“一切因果、世界、微尘,因心成体”。“从事于道者同于道,从事于失者同于失”,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如影如响,这是千古不移之规律。领悟者自善之,不领悟者自咎之。佛陀、老子讲的是规律,不是鬼神作祟,上帝惩罚,全在自己主观能动的“心与行”,看是同于“道”呢?还是同于失呢?休咎自取,无怪他人!我们要突破习惯思维,开显自性,以上求证道之大愿,以下化众生之悲心,作用于“道”,“道亦乐得之”,迟早令开悟明心,利乐有情。认识此规律,精进不懈,“道”自乐助之,潜移默化,日久功深,自有消息呈现!真如不守自性,愿吾人以善缘作用,开出菩提正果!   
  2、“不异”、“即是”入妙道   
  从认识论看,“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是究竟一相的自性开显。而“同于德者”、“同于失者”等一切其它的操作,仍不了义,未能突破极性思维的桎梏。所以,“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是我们突破思维、开显自性的唯一途径。如何“从事于道者”?如何“同于道”?如何“道亦乐得之”?“道”者,一相无相,谓之本体之实相也。此实相犹如坐标之原点,“原点”乃是一切数、象、形的背景或本底,数、象、形有多大,“原点”就有多大。…1+1=0、…5+5=0、…10+10=0、…∞+∞=0,坐标中的一切数、象、形都是从“原点”本底幻化出来的,任何数象形的运算及变化,都不离“原点”的本底,都在“原点”的本底上进行。也可以说,一切数象形的有,都来自“原点”的无。推而广之:数、象、形不异原点,原点不异数象形;数象形即是原点,原点即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