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梦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幽梦影-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石天外曰:余尝言:于黑处著一些白,人必惊心骇目,皆知黑处有白;于白处著一些黑,人亦必惊心骇目,以为白处有黑。甚矣!君子之易于形短,小人之易于见长,此不虞之誉、求全之毁所由来也。读此慨然。
  倪永清曰:当今以臭攻臭者不少。
  【译文】
  黑与白相混,黑色能玷污白色,可是白色不能掩饰住黑色;香和臭相混,臭味能胜过香味,但是香味却不能将臭味覆盖住。这就是小人和君子斗争时的大形势。
  【评析】
  黑白两种颜色相交混,黑色能将白色染黑,白色却无法将黑色变成白色,这是一种物理现象;香和臭混合,臭味总是能战胜香味而存在,这是不难见到的一种现象;邪恶的事物总是占上风。作者运用这段文字只是在说明一个道理:君子和小人的斗争中始终出现这样的局势,小人占上风,这时为什么呢?小人卑鄙奸诈,自私自利,不讲德行,狡猾,精于算计,坑害他人,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这是君子无法和小人抗衡的地方;君子光明磊落,处世大方,不拘小节,胸怀坦荡,为人正直,君子堂堂正正的做人处世方式自然不能抵住龌龊的伎俩,所以君子在和小人的争斗中总是无法战胜小人而处于劣势。但是这仅是从眼前来看,从历史长河中看,正义始终能战胜邪恶,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是说明的这一道理。
  耻之一字
  【原文】
  耻之一字,所以治君子;痛之一字,所以治小人。
  【原评】
   ;张竹坡曰:若使君子以耻治小人,则有耻且格;小人以痛报君子,则尽忠报国。
  【译文】
  用耻来约束君子;用痛来约束小人。
  【评析】
  君子有德行的约束,自身行正义之事,所以对于耻辱是相当忌讳的,如果用耻来斥责君子,这样就是对他们的一种侮辱,所以耻是约束君子的最好方式,他们有羞耻心,知道真善美是受尊敬的,他们不降志、不辱身、洁身自好,重视操守德行,日省其身,完善自我,以至于能在青史上留下美名,传至万世。
  小人已经良知丧尽,为了一己的私欲可以奴颜婢膝、卖主求荣,颠倒黑白、出卖朋友、重伤他人、不知廉耻,所以耻辱对他们没有任何用处;但是小人怕受苦,在用极刑的情况下他们会原形尽显,所以用痛来约束小人是一种好方法。但是痛苦只是一时的,所谓狗改不了吃屎,小人终究是小人,他们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
  镜不能自照
  【原文】
  镜不能自照,衡不能自权,剑不能自击。
  【原评】
  倪永清曰:诗不能自传,文不能自誉。
  庞天池曰:美不能自见,恶不能自掩。
  【译文】
  镜子不能照见自己,澄不能称量自己,宝剑不能伤害自己。
  【评析】
  事物都有自身的缺陷,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所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是也,就是这个道理。镜子可以照物照人,能照见其他事物的优点与缺点,但不能照见自己优点和缺点;秤可以称量物体的重量,但是不能称出自己的体重;宝剑作为利器削铁如泥,杀敌无数,但不能自己伤害到自己。这就是说所有的事情都有局限性。
  人也是一样“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我们深处其中时却无法发现事物的缺点在哪里,对别人的优缺点确是可以很清楚的观察到,这样就容易纵容自己犯下更多的错误。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应该以别人为镜子虚心的听取周围人的反映与批评,才可以避免错误的一再出现,在不断的改正中,逐渐的完善自我,改变自我。
  古人云诗必穷而后工
  【原文】
  古人云:“诗必穷而后工。”盖穷则语多感慨,易于见长耳。若富贵中人,既不可忧贫叹贱,所谈者不过风云月露而已,诗安得佳!
  苟思所变,计惟有出游一法。即以所见之山川风土、物产人情,或当疮痍兵燹之余,或值旱涝灾棂之后,无一不可寓之诗中。借他人之穷愁,以供我之咏叹,则诗亦不必待穷而后工也。
  【原评】
  张竹坡曰:所以郑监门《流民图》独步千古。
  倪永清曰:得意之游,不暇作诗;失意之游,不能作诗。苟能以无意游之,则眼光识力定是不同。
  尤悔庵曰:世之穷者多而工诗者少,诗亦不任受过也。
  【译文】
  古人说:“诗人一定要在经历穷困之后才可以写出精妙的文章。”大概是穷困过后诗句中才能多慷慨之词,容易表达感情。如果是富贵中人既不能有为贫穷担忧为贫贱而慨叹,所谈论的不过是风云月露仅此而已,诗怎么能够做得好呢!
  如果想有所改变,只有外出游历这以办法了。将所有看见的山川风土,物产人情,或者正当战火之后的满目疮痍,或者是旱涝灾害之后,将这些写进诗中。借助他人的穷苦忧愁,为我提供歌咏吟唱的情思,那就不用在经历穷苦忧愁之后才能写出精妙的诗文了。
  【评析】
  “诗必穷而后工”,是说诗人一定要在经历穷困愁苦之后才能写出上乘之作来,这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一个十分重要又影响深远的命题。在中国历史上这样的人确是很多,“诗圣”杜甫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因为他生活穷困潦倒,又加上当时社会黑暗,是他写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千古名句;宋代词人苏轼由于仕途坎坷,几经磨难仍然心怀坦荡,但是这样丰富了他的人生经历,使他对自然人生有了更深切的体悟,写出了许多至今仍被传颂的佳句;曹雪芹经历了由锦衣玉食到食粥常赊,由华贵门第到无地安身的大家庭的败落,这样的遭遇,让他对社会世相人情冷暖的人生大彻大悟,于是创作出了《红楼梦》。
  这段文字作者认为不经历穷困,只要游历山水体察民情,了解事实同样可以写出好多诗文,这似乎很合乎现今的写作体会。这也是一种方法,;但好的诗文必须要经过自身的经历之后才能写出切身的感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