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妖与先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文妖与先知-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几幢三层高的楼房,一个不太宽敞的操场,簇新的外廊与线条明快的砖墙,都在昭示这所年轻的学校有着鲜明的西洋建筑风格。
  与土得掉渣的北京相比,上海已是一个流光溢彩的国际大都会。
  作为“十里洋场”和“东方巴黎”,上海既是冒险家的乐土,又是淘金者的家园,名种人才多如过江之鲫,纷纷涌入上海。与此相对应的,是上海的各类学校,应运而生,十分红火。1925 年,上海商人周勤豪创办了东方绘画学校,与1920 年创立的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学校合并,正式创办上海艺术大学,设有图画、手工、音乐、艺术教育等科。学校创办伊始,条件简陋、经费困难、地方狭小,难以立足,为了造成声势,扩大影响,学校老板周勤豪通过关系聘请民国###张继担任上海艺术大学校长。张继本想推辞,但经不起周勤豪的恳切相邀,再说他对教育颇有感情,加上他又刚刚当选国民党上海市党部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反正都住在法租界柏路的寓所里,离上海艺术大学也不太远,于是就答应了。
  受人之托,焉能不尽力?张继开始招兵买马,张竞生就是应张继的邀请投奔而来。广州一别多年,张继仍然衣履朴素,淡泊从容;张竞生则成熟沉稳了许多。张继知道张竞生是教育专家,当即聘请他为上海艺术大学教务长,全权处理教育教学事务。
  士为知己者用。张竞生以现代的理念、创新的思维,投入到全新的工作中。作为私立学校,招生状况决定学校的发展。上海公校私校林立,争夺生源十分激烈。每到暑假,上海的大小报纸就登满了招生广告,其中有许多是只有几间房子,也没什么教员,招牌一竖,就办起大学来了,这些野鸡大学,真假不辨,害人不浅,却堂而皇之,招摇过市。为了学校的生存,张继和张竞生也只好赤膊上阵了。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一、别鹄离莺(3)
他们先是在报纸上登出启事广为宣传,说学校以招收和培养进步艺术人才为号召,新学年已聘请了好几位名教授来校任教,欢迎学生前来报考。很多学生慕名而来,一时间颇有些门庭若市的气象。
  在上海站稳了脚跟后,张竞生专程返回北京,把褚松雪母子接到上海,住在学校的三层楼上。张竞生白天到上海艺术大学上班,处理校务;晚上回家,则从事著述,并已开始着手翻译卢梭的《忏悔录》。褚松雪在家照看孩子,有时也写写文章。她是一个不安分的奇特的女子,虽为女人,却不喜欢读小说,尤其不喜欢《红楼梦》,却喜欢读经世致用的文章,特别热衷《左传》和《战国策》。以古衡今,常常写一些讨论时局的文章,寄到各地的报馆去发表。其中武汉日报社的社长谢茂、《新民报》的副刊编辑宋泰生,经常来信向她约稿。来到上海后,她尝试用语体文写作,喜欢以诗词嵌入短文中,寄到《申报》去发表,居然很受读者的追捧。于是《申报》的编辑朱应鹏、黄天鹏等时常邀约她多多写稿。褚松雪遂把家事忽略了,或者干脆不屑于去操持那些琐碎而又烦人的家务,有时孩子在哭着闹着,她也不去管他。张竞生禁不住噪闹,随口骂了褚松雪几句。褚松雪不甘示弱,两人就破口大骂起来。褚松雪不肯受委屈,气呼呼地走到衣架前,穿上衣服,戴好帽子,就要夺门而出,被张竞生拦腰截住,拉扯一番,宁静的家庭又变得鸡犬不宁。
  新学年开始了。为了激励学子奋发学习,上海艺术大学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会议由教务长张竞生主持,由校长张继作题为《情感化与群众化的艺术》的专题演讲。
  张继高高的个子,发亮的眼睛,一小撮唇髭优雅地覆盖着,站在演讲台上就像一个威风凛凛的关西大汉。他充满感情地说道:“我是革命党,常想若我不能从革命改造社会,即要以艺术来改造人心。因为中国人所最缺乏者就在无感情,艺术是提倡情感最好的路台湾再版的《卢骚忏悔录》径,所以我认为艺术教育是救治中国人无情无义最好的方法。”他环视众人,目光炯炯地说道:“我请你们这些未来的艺术家留意的第一项就是养成情感的艺术,这就是说,你们都应当有一颗同情心,然后你们才能把一张琴弹出与一张画画出你们心中所含有的风云雨露,草木花果以及飞禽走兽,城乡仕女种种的情绪出来。第二项就是社会的事业不是个人所能独力完成的,无论是作画还是谱曲,最重要的是不能仅从个人着想,应当为群众及社会着想,才能打破枯燥的无聊的生活,为大众所欢迎。”张继讲得声情并茂,绘声绘色,学生报以一次又一次的热烈掌声。
  听到这里,张竞生插话说:“张校长的意见非常深刻,我十分赞同。具有真挚热烈的情感是一个艺术家天才的一种表现。我曾经立过一个宏愿,愿以情感救中国!我从北京到上海来别无他物,只带来了一个极其热烈与伟大的情感,我愿意把这种情感奉献给同学们,去点燃大家学习与创造的激情!”
  张竞生的话音刚落,同学们也鼓起热烈的掌声。
  张继又继续演讲。每说到精彩处,他总是挥手舞拳,滔滔不绝。
  说到艺术家要有独立的人格,不要依阿取容取悦于人时,他举了个人亲身经历过的一个例子。四五年前,孙中山先生改革国民党党纲时,其中有一条规定凡是新旧党员都要重新填写入党志愿书,并发誓要服从和效忠于孙中山先生的领导。张继当时对孙中山说,各人去革命是服从主义而不是服从个人,孙中山很不满意,强按着张继的手要他写上服从孙中山这一条,张继虽然内心十分尊敬孙中山,却坚决不违背自己的意志。张继豪迈地说,不管对错,艺术家总要有自己自由的意志和独立的人格。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一、别鹄离莺(4)
对于张继语重心长的一番话,学生们听得似懂非懂,张竞生却深有触动。他似乎感觉到,张继与孙中山先生渐行渐远了。曾几何时,张继是国共合作的狂热拥护者,他甚至说过这样的话:“我们过去从事中产阶级革命,十几年间浪费光阴,今后应改弦更张,从事无产阶级革命,还可以‘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但就在国民党一大后,张继听信邓泽如等一批国民党右派###所谓“共产党加入国民党随时随地会吞并国民党”等危言耸听的论调后,转变立场,公开反对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与邓泽如、谢持等提出《弹劾共产党案》,参与西山会议派活动,竟然一变而为仇共最力者之一。
  作为孙中山的忠实追随者,张竞生对孙文学说一直有着坚定的信仰。作为张继的老朋友,在多年的交往与合作共事中,张竞生又不能不承认受到张继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社会主义理论,张竞生并不陌生,他曾经作过专门的研究,并给北大学生开设过《孔德学说与近世各种社会主义》,还设想过由意见相同的党人组织消费合作社,建立一个稳定的经济与情感的基础,通过试验逐步实行和推广社会主义。因此,社会主义思想曾经在张竞生的头脑中扎下了根。
  然而,随着孙中山的猝然去世,蒋介石的背叛革命,愈演愈烈的清党###,使张竞生的个人主义思想得到不断的强化;同时,由于家事的龃龉和政见的不同,张竞生与褚松雪感情裂痕也在逐渐加深。
  理智与情感的双重鸿沟,使张竞生最终与张继越走越近,与褚松雪的矛盾越来越不可调和。
  褚松雪是一个热衷于政治活动的人,她开始与上海的共产党频繁接触,常常早出晚归,神神秘秘,而且不断有一些男人上门来或打电话来找她。张竞生回到家里,常常只见孩子,不见伊人。
  隐忍多日的怒火爆发了。10 月的一天,张竞生因为褚松雪没有照看孩子而大吵起来,褚松雪照例拿起衣服帽子就要夺门而出,张竞生更加怒不可遏,大骂道:“你这个贱女人,我不要了!”两人推推搡搡,从住家三楼吵到楼下的会客室,引来全校学生的围观。
  张竞生感到颜面尽失,只好痛苦地对学生解释道:“她——褚——要抛弃小孩,所以我要骂她!”
  学生慢慢地散去了。张竞生狠狠地瞪了一眼褚松雪,独自上楼去哄孩子。
  褚松雪在楼下会客室孤零零地坐到半夜。她苦心焦思,暗下决心,必须走出去做事,寻求经济独立,才不会受制于人。第二天傍晚,左倾人士刘尊一、叶正亚和夏女士、杨女士、陶女士等七八个女友去看她,褚松雪悄悄向她们谈了自己的打算,她们都劝慰她,鼓励她,答应替她想办法。
  不久,刘尊一、叶正亚探听到上海市党部妇女部正缺人手,遂把褚松雪介绍进去做事。褚松雪在北京时就有从事政治工作的经验,既勤快又肯动脑筋,很快就博得上司的信任,同时与上海共产党建立了更加广泛的联系。她文笔不错,恰巧妇女部刚接办《女伴》杂志,就又由她兼任《女伴》编辑,褚松雪更加忙得不可开交了。
  对褚松雪的一举一动,张竞生自然是了如指掌。褚松雪刚到妇女部做事时,张竞生极力反对,他认为只要与褚松雪一日为伴侣,就不希望褚松雪加入到共产党里边去,更不愿意看到褚松雪与男的共产党员掺和在一起。他虽然提倡情人制,但作为一个凡俗的男人,他也有很强的占有欲与嫉妒心。当他发现自己的女人思想正在受到别人的控制,不再听命于他;而随着活动的频繁,自己女人的身体也有可能失去的时候,他感到自尊受到极大的威胁和打击,他的愤怒是可想而知的。张竞生想遏止这种夫妻关系的危险滑行,但是,他已经无能为力,褚松雪不仅迅速为上海的左派人士所接纳,而且以其出色的才干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当上了上海市党部妇女部长。
  更激烈的一次冲突终于导致了张竞生与褚松雪的决裂。这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