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侯门女之将门妇红尘未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侯门女之将门妇红尘未央-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至晚,易子轩兄弟四人也没有回府,倒真是派了小厮回来送信,让她们不必担心,只管用饭和歇息,不用等他们。
  凤舞只好自行用了晚饭,然后带着红袖和黄莺去给易母请安。虽然说易家没有晨昏定省的规矩,只是她到底是新嫁娘,总不好刚过门,就把婆婆晾一边。
  不过让凤舞头痛的,是陈易氏也在易母的屋里。想到易子轩出门前留下的话,凤舞也只得苦叹一声,忍着心中对陈易氏的不快,坐到了易母的身旁。好在安易氏也在,想来闹得太僵了,也有人出面圆场面。
  
  自易子轩被召进宫中去议事,易母就提心吊胆的,生怕是易子轩惹了秦明帝的不快,才被叫进去的。
  因此,易母一见了凤舞,就急着问道:“好媳妇,你说子轩怎么还不回来了?不会是触怒了龙颜,被押在宫中治罪了吧?”
  凤舞知道易母一直生活在乡下,不太懂朝中之事,故耐着性子,笑着安抚道:“婆婆不必担心,皇上召他们兄弟进宫是议朝事的。当今圣上乃是明君,重才华赏忠贤,绝不会不分青红皂白,就随意治臣子罪责的。”
  
  陈易氏在旁听了这话,挑着眉冷哼道:“弟妹若嫌母亲问得多了,直说就好了。别又攀扯上皇上的圣德,母亲不过是担心子轩罢了,可没有要议论皇上贤明的意思。这议论皇上的德行可是大罪,我们这些乡下村妇都知道的,想来弟妹也该清楚才对。”
  凤舞端起茶来,不紧不慢的喝了两口,才回笑道:“大姐说得是,论起罪行之事,我比大姐知道的多,所以说话也比大姐有分寸。皇上的德行虽然不可随意议论,只是称赞之言,却是多多益善。倒是大姐初入京华,该牢记谨言慎行的道理才是。”
  
  见陈易氏瞪着双眼,又要张口找麻烦。凤舞抢先吩咐黄莺道:“听说三哥送我的那只猫,早上抓伤了任妈妈。等一会儿回去了,你派丫头把猫送到东阳公府在城外的温泉别苑去。我供着它吃喝,养着它,是因为它听话懂事,又是三哥送的。可如今既然不听话了,我也就没有养它的道理了。”
  一席话,成功堵上了陈易氏的嘴。安易氏的脸色也跟着灰败起来,见易母并未明白凤舞话中的意思,忙强挤出笑来圆场面。
  凤舞又陪着易母说了两句话,并客气的邀安易氏有空到二进正厢小坐之后,才起身请了辞。
                          
作者有话要说:已有半年多没有见面的朋友,突然提出了晚饭的邀请,只能应邀前往。
耽误了更新的时间,真是抱歉。
同人新坑连载:
且看十六岁的花季女主,冠上“手冢”的姓氏,所过的早婚生活……求支持!求包养
作者专栏:求收藏!求包养!




☆、第二十八章    新婚回门

  
  凤舞足等到了四更天,才盼回了易子轩。本想问问皇上宣召为的是何事,结果还没有张口,就被易子轩打横抱起,扔到了床上。
  待暴风雨过后,天色已蒙蒙亮起了。
  凤舞全身酸软的瘫在床榻上,感觉易子轩握着她的手的力度越来越大,心中突然生出一些不安之感。
  
  此时,易子轩突然张口道:“东疆异族首领病逝,他的三个儿子正在争夺首领之位,内乱越来越严重。皇上收到消息之后,有意趁机东征,将大秦版图一直扩到东面海边。皇上、太子和岳父大人商议之后,决定命我挂帅出征,二舅兄为副帅,二弟、三弟和四弟也都一同前往。圣旨会在明日颁布,后日起就要开始整军了,五日后起程出征。”
  
  一席话,惊得凤舞的脑袋“嗡”的一声,不可置信的坐起身来,直愣愣的盯着易子轩,眼神里满是“你开玩笑的吧?你骗我的吧?”的信息。
  易子轩也知道新婚就抛下小妻子,实在是太委屈凤舞了,只是国事重大,身为朝中武将,理应为国舍家。
  
  半晌的静寞之后,凤舞才算彻底消化了易子轩带给她的惊人消息,也才算勉勉强强的接受这个沉重的事实。
  易子轩见她平静下来了,歉疚的长叹一声,也坐起身来,将她搂进怀里,沉声道:“我一定会尽快回来的。你在家里若是闷了,就与燕弟妹和华弟妹出去逛逛,或是回东阳公府小住一段日子。母亲这里有大姐和二妹,应该不会有事的。回头我给母亲送些银钱过去,剩下的交给你收着和支配。其实你手上的银钱要比我多,估计也看不上我的这点家当,只是你是当家主母,管着家里银钱也是应当的。”
  
  凤舞多少能听出他话里的失落感,忙笑道:“没出阁之前,父亲跟我说,你往后肯定比我有钱,还能给我请封更高的诰命,让我好好跟你过日子。”
  凤舞觉得她说话的声音,无比的接近美羊羊。
  易子轩闻言,失笑道:“恩,岳父大人说得对,为夫一定给你请封更高的诰命。”
  说着,怜爱的揉了揉凤舞披散的长发,把她搂得更紧了一些。
  
  凤舞又趁机将想搬家和邀燕华卫三家同住的事情,跟易子轩学了一遍,并笑道:“你们这些从武的将士,不是在军营里,就是出征打仗或是驻守边疆,在家里也过不了几天安生日子。我想着三位叔叔家里都已没有长辈,他们若是离了家,那就只剩下三位婶婶了。妇人顶立门户可不是件容易事,倒不如咱们四家住在一处。你们兄弟不在家时,我们妯娌间也好有个照应,过日子也能相互帮衬。就是你们兄弟在外面,知道家里女眷们都在一处,心里也能踏实些。”
  
  易子轩沉思了一会儿,想起东方烨私下向他提亲时说的那些话,方苦笑道:“好,就依你的意思。我走了之后,咱家的事就你说得算。”
  凤舞高兴的点了点头,忽又想起现代的一句夫妻间的至理名言,笑对易子轩道:“恩,往后咱们家里,小事我说得算,大事你说得算。”
  话落,见易子轩赞同的点了点头,又接着笑道:“不过,家里何为大事、何为小事,要我说得算。”
  易子轩在短暂的愕然过后,好笑的刮了刮凤舞的鼻子,无奈的笑叹道:“是,你说得是。”
  
  小夫妻俩躺回床榻上,又说了些温存之言,又相互叮嘱了好些的话,方疲累的沉沉睡去。
  熟睡的凤舞,还下意识的往易子轩身边挤了又挤、靠了又靠,直到易子轩无意识的伸臂紧搂住她,她方安稳的停止了潜意识里的挪动。
  
  *****************************************************************
  
  易母得知儿子新婚就要出门远征,又是担心易子轩的安全,又是可怜凤舞新婚就独守空闺。只是圣命难为,易母除了叮嘱易子轩出征要万分小心外,也就再无它法了。
  易子轩也趁机说了搬家的事情,并劝服燕磊、华杰和卫东同意合住之事。
  合住之事,燕磊和华杰是昨日就听他们的妻子说了,本来是觉得不太合适,可东征之事一出,又听得易子轩亲自张了口,也就点头同意了。卫东孤身一人,自然也就是兄嫂们怎么安排,他就怎么听着。
  
  倒是易母觉得住到儿媳陪嫁的大宅院里,有些太伤易家的体面,一直也不松口。还是陈易氏和安易氏在旁劝了许久,易子轩和凤舞也连连哄劝,才不甘不愿的点了头。
  而陈易氏之所以会与凤舞站在同一阵线,理由非常的简单,那就是有气派的大宅院住,她才不会傻到窝在这三进的小宅院里。虽然这三进的小宅院在玉林,已然是气派得不能再气派的宅子了,可这里到底是京华,三进的小宅院那是遍地都是。
  
  易母点了头,那搬家和合住的事情,就算是正式定下了。只是东征在即,首要的还是送他们四兄弟出征。
  不过,凤舞向来行事讲究效率,不喜浪费时间。
  所以她立即派韦嬷嬷回了东阳公府,请连珠夫人帮着安排大宅院的修整之事,还有打造家具、置办物什之事。
  
  *****************************************************************
  
  到了三朝回门之日,易子轩和凤舞一大早就起来了,打点好回门礼后,向易母请了辞,就浩浩荡荡的回了东阳公府。
  身为舅兄,东方景带着东方晨、东方昊亲自到东阳公府正门迎接。拜见过天太君,又敬过了茶,三兄弟就陪着易子轩去书楼见东方烨,天太君则带着凤舞和东阳公府的女眷们,回了佛光轩正厢的东暖阁说话。
  
  天太君微红着眼眶,慈爱的将凤舞搂在怀里,宽慰道:“东征是朝国大事,圣命不可违,你要体谅你女婿,不能闹小性子啊。”
  回到了娘家,凤舞才算是放开了心,一直忍着的泪水也流了出来,哽咽着点头道:“祖母放心,孙女都明白的。好在他也发了话,说等他走后,家里的事情全凭我作主。婆婆也不是厉害的人,就算他不在家里,我的日子也能过得随心。而且他也同意搬到父亲给我陪嫁的大宅院去住了,我还主动提了邀燕华卫三家同住的事,如今也都商议定了。往后就是他长年在外,我们妯娌间也能有个照应。而且有燕华二位婶婶在,凡事也有个见证,往后也省些麻烦。”
  
  席氏在旁夸赞道:“大姑奶奶虑事向来周全,这婆媳和姑嫂间的事,本就难说清。那天韦妈妈回来说修整大宅院的事,也跟我们学了燕二奶奶和华三奶奶的为人,有她们帮衬着大姑奶奶,你们小夫妻间也能少些误解。”
  凌氏也赞同的点了点头,又笑道:“大姑爷也是贴心之人,能同意搬去京华河畔的大宅院住,想来也是舍不得大姑奶奶受委屈。只要大姑爷愿意为大姑奶奶着想,这日子过起来就能舒心。”
  天太君也笑着点头道:“正是这些话。如今看来,这门亲事,结的比早先想的要好。”
  
  想到修整宅院和搬家之事,天太君舍不得凤舞受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